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記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如是
舍利子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 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 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 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 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1994年3月 淨空法師啟講於美國加州哥波廷諾市(CUPERTINO)淨宗學會

我們知道古大德常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由此可知,世尊一代時教,也就是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般若佔的時間最長,份量也最重;由此可 知,佛法的教學是以般若智慧為主。

淨土法門往往有一些人誤會,修淨土的人疏忽了般若智慧,這個看法是不正確的。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是尊為了宣揚這個法門,特地叫著智慧第一的舍利佛尊 者告訴他。在菩薩眾裡面,我們看到智慧第一的文殊大士,為彌陀經菩薩眾的第一上首。由此可知,如果不是真實的大智,是很難接受這個法門。因此智為能度,對 淨宗來說,是非常恰當的一句話。

諸位同學,今天我們有這麼好的機緣,在美國淨宗學會與大家研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我們知道古大德常說: 「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由此可知,世尊一代時教,也就是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般若佔的時間最長,份量也最重;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學是以般若 智慧為主。

淨土法門往往有一些人誤會,修淨土的人疏忽了般若智慧,這個看法是不正確的。我們在《彌陀經》上看到,是尊為了宣揚這個法門,特地叫著智慧第一的舍利佛尊 者告訴他。在菩薩眾裡面,我們看到智慧第一的文殊大士,為彌陀經菩薩眾的第一上首。由此可知,如果不是真實的大智,是很難接受這個法門。因此智為能度,對 淨宗來說,是非常恰當的一句話。今天為大家介紹這一部心經;心經歷代翻譯一共有十四種,常見的有七種,現在我們採的是玄奘大師的譯本,也是流通最廣的本 子。這個經本在中國,普遍為各宗各派選為朝暮課誦。由此可知,心經在整個佛教裡面所佔的地位。

因為我們的時間有限,這一次雖然不能夠詳細來說,但一定會把精要之處提出來向大家作一個簡報。首先我們看經題。

【般若波羅密多 心經】

整個經題八個字,可以把它分為四個段落來看。「般若」是第一段,「波羅密多」是第二段,「心」是第三段,「經」是第四段。

「般若」是梵語,也就是古印度的言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智慧。我們為什麼當年譯經不把它直接翻成智慧。這是在翻經體例裡面有所謂五不翻。這個五不翻,第一 個是秘密。我們看到佛經裡面許多的咒語,都是音譯的,沒有把它的意思翻出來,這是第一種。

第二種是含多義。在我們中國找不到適當的辭彙,我們就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解釋,像薄伽梵這個意思,這個名相裡面含著有很多的意思。

第三種,中國沒有的,譬如經上講的閻浮提,閻浮提是樹的名稱,是樹木的名稱。這個樹木這個植物中國沒有,所以呢就用這個音譯。

第四是順古,第五種是屬於尊重。「般若波羅密」是屬於尊重不翻。

在這個講義裡面有一個表解,簡單的解釋「般若」這個名相的含義。通常說般若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實相」。相是相狀,實相就是真實的樣子。第二種是「觀照 般若 」,也就是實相之用。第三種是「文字般若」。在佛經裡面,可以說是整個經典的文字都是屬於文字般若,他的別名很多,像經上講的真性、實相、自性、清淨心、 如來藏、如如、實際、一乘、法性、首楞嚴、中道、畢竟空等等。為什麼一樁事情,佛要說出這麼許多的名字呢?這是佛陀說法的善巧方便。

佛告訴我們,最重要的的是要我們會通佛說法的逸趣,不可以執著名相,名相只是工具、手段而已。因此佛說出許許多多的名相,讓我們在名相當中體會真實的逸 趣。智度論上說了一句偈子非常好: 「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隨諸眾生類,為之立名字」,這首偈子非常重要!使我們了解,佛為一切眾生說經,建立許許多多名詞術語的因由。通常我們用智慧來 翻這個般若。

「智」是照見的意思,「慧」是簡別的意思。所以智也有決斷;智能斷,慧能解,照了一切法,實實在不不可得,通達一切法,確實無有障礙,這是真正的智慧。 「般若波羅密多」,後面這一句「波羅密多」,這也是梵語音譯。「波羅」翻作彼岸,「密多」翻作到,合起來是「彼岸到」,這是外國的文法,按照中國的文法來 說,應該倒過來講,就是 「到彼岸」。他們說「彼岸到 」。

這一句話的意義,與我們中國成語裡面所謂的「到家」這個意思很接近。中國人凡是一樁事情做的非常純熟,非常圓滿的時候,都說「到家」了。譬如:畫畫的功夫 成熟了,我們說畫家,他的功夫到家了;烹飪,我們說炒個菜,他的菜炒得也到家了,功夫到家了。換一句話說,這是 「波羅密多」的意義啊!就是我們常講的「究竟圓滿」。

「般若波羅密多」合起來講,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可見得這個與一般智慧是有差別。梵文裡面這個「到彼岸」,它到底包含那些意思?古人註解裡面有說:把生死 比作此岸,將涅槃比作彼岸。那麼換一句話說,我們用般若的這個究竟圓滿的智慧,才能夠離開生死,證得大涅槃的彼岸。在佛法修學過程當中,佛在經論上裡面常 常說到:凡夫修行成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衹劫。這個數字,要用現代人的說法呢?說是天文數字,時間不是用年、月、日來計算的,是用 「劫」來計算的,要三個阿僧衹劫。

佛在經上常說:我們每一位同修,過去生中無量劫來,都曾經聞法修行,所以才有這樣殊勝的善根、福德、因緣,能聞到世尊在一生當中,所說究竟圓滿的大法。那 麼既然過去生中無量劫的修行,為什麼我們還沒有成佛呢?諸位要明瞭一個事實,佛法裡面所講的三大阿僧衹劫,要知道它從那裡算起。那麼換句話說,雖有修行, 而沒有證得初果,那都不算,這樣我們才真的恍然大悟。因為我們無量劫一直到今天,雖然果劫修行,可是從來沒有一次證得了初果,為什麼呢?假如證得初果,你 就決定不會退轉了。

初果叫「位不退」。所以從這天開始算起,經歷三大阿僧衹劫成就佛道。這表解裡面也列得很詳細,三賢歷一個阿僧衹劫,三賢是說的十住、十行、十迴向,菩薩這 三十個位次。這是道力微,伏煩惱,道力微被煩惱伏住!這叫 「遠波羅密」,距離究竟圓滿的智還遠。為什麼?因為煩惱把智慧障礙住了。智慧雖然本有,因為有煩惱,所以智慧不能現前。第二個阿僧衹劫,是從初地到七地, 這個道力增長,有能力伏煩惱了。所以叫作 「近波羅密」,對於究竟圓滿的智慧,愈來愈接近。那麼到八地、九地、十地這三個位次,也要經歷一個阿僧衹劫,禪定、智慧力量都很強,所以能夠把煩惱伏斷, 這個叫作 「大波羅密」。

表解裡所列的這個三大阿僧衹劫,菩薩的位次,在四教裡面這是屬於別教,經題第三個第三段是「心」,這個字是中文,自古以來,解釋這個字的意思很多,而是以 六百卷的精要,這個說法比較圓滿。

在世尊所說一切經裡面,大般若經份量相當重,譯成中文的總共有六百卷,在中文所譯一切經中,它的份量最大。這一部心經,就是六百卷的精要,六百卷的綱領, 六百卷的經華。所以這是大般若經的中心,也比喻人的心臟,心臟在整個人 的身體裡面,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心臟要停止跳動了,這個人就宣告死亡了,也有比喻的意思。

末後這個「經」字,這是通題,前面七個字是別題,這是通題。佛說一切經都稱之為經,梵語稱為「修多羅」,簡單的解釋,這也就是自古以來註經的大德、講經的 大德們最常用的是 「貫攝常法」;「貫」是貫穿所說的義理,「攝」是攝持所化的眾生。貫這一個字,世間裡面好的文字,可以說都能夠做到。譬如我們中國人常讀的古文觀止,這是 古人的著作,經選三百篇,編成這個集子,這面所經選的文章,對於 「貫」這個字確實都做到了,但是攝就比較難了,「攝」這個意思是使讀者百讀不厭,欲罷不能,像這個磁鐵吸 針一樣,有這種力量。

世間好的文學,確實有攝持的力量存在,但是它畢竟有限。有好的文學著作,我們看了一遍,還想看第二遍,看了第二遍,還想看第三遍,但是我們如果認真去看個 十遍、二十遍、三十遍之後,就不想再看了。這就是說它攝持的力量有限,不像佛的經典。佛的經典任何一部經,都具有這種能力,從你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讀不 厭。這一層,凡是深入經藏的同學,相信都能夠體會。

「常」是古今不易,我們所謂是真理常存。「法」是遠近同遵;遠是古時候,三千年前釋迦牟尼的時代,「今」是現在。換句話說,它的存在確實是超越了時間予空 間,這就是現在人所說的 「真理」,佛法稱之為「經」。這一部經裡面所說的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經題就簡單介紹到此地。

我們接著看翻譯的人。本經是唐朝玄奘大師翻譯的。奘師有個簡介也列在這個表上,相當的清楚,我們把這個表解,簡單的介紹一下:偃師,陳氏名褘,玄奘大師是 河南偃師人,那麼這個地方呢?是在洛陽的附近,也有人說他是河南陳留人,陳留就是現在的開封。法師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六百零二年,那麼這有一個說法 呢,他是生於開皇十六年,就是公元五百九十六年。那麼到底那一個正確?我們可以從傳記裡面去考證。因為玄奘大師世壽六十五歲,他老人家圓寂在唐朝麟德元年 二月初五,就是公元六百六十四年,這個記載非常的正確。那麼他十三歲出家,出家的地點呢?是在洛陽淨土寺,由此可知,法師不能說與淨土沒有緣,他是在淨土 寺出家的。

真觀三年(這唐太宗時候),到印度去求學,歷一百二十八國,那個時候西域跟印度都沒有統一,所以都是小的部落、小的國家,玄奘大師經歷這麼多地方。真觀三 年是公元六三九年,留學中印度摩竭陀國的那爛陀寺,現代有不少人到印度去朝聖,這個古蹟依然存在。法師當年在那爛陀寺求學,受業於戒賢論師及勝軍居士,他 的老師有兩位。戒賢論師是出家人,勝軍居士是在家人,玄奘大師在印度這個老師是一僧一俗。真觀十九年回國,那麼真觀三年去的,十九年回來,往返一共十七 年,這是公元六百四十五年回國,翻經十九年,這是對於中國佛教最大的貢獻。

歷代譯經法師當中,他老人家也是排名在第一,翻譯份量之多,沒有人超越過他的,他總供翻成七十三部,一千三百三十卷。這部心經是他在真觀二十二年五月二十 四,在終南山翠微宮翻經院所翻的。所以這個記載得非常清楚。大師所翻的這些經論,這一千三百三十卷,都在大藏經之中。過去楊仁山居士,在南京創辦了 「金陵刻經處」,對於玄奘大師譯經的事業非常仰慕,因此就將玄奘法師所譯的經論,全部刻版流通。金陵刻經處也送了我一套,我把它藏在達拉斯佛教會五0一的 樓上,這是木刻版本,諸位都可以能夠看得見的。

法師世壽六十五歲,麟德元年二月初五圓寂。這是簡單的介紹,下面我們就看到經文了;經文第一段有一個大綱:「示」市指示,菩薩法空,「菩薩法,空人我執 」,經文: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這一段是全經的總綱領。先說「觀自在菩薩」,觀自在是說經之人,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觀世音菩薩,這是一個人。中文裡面這兩種翻法,表示它的含義不相同。翻 「自在」這是表智慧,菩薩有究竟圓滿的智慧,像佛一樣於法自在。翻成「觀世音」,是表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由此可知,這兩個名字就代表了菩薩自行化 他。 菩薩自己修行是自在,菩薩教化眾生是慈悲。所以觀世音菩薩是表菩薩大慈大悲,救度一切眾生,表這個意思。

「行深般若波羅密多」,這底下有一個表解,「行」是修行,是歷事練心,在物質環境、人事環境,順境、逆境當中去歷練,練什麼呢?平常凡夫心是不清淨的,是 不平等的,佛菩薩是真正覺悟的人,所以在一切順、逆境當中,去修清淨心,去修平等心,這個叫做修行。所以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菩薩依究竟圓滿的智慧,行甚深境 界的般若波羅密多。說 「深」,深對淺而說的。在經裡面有淺、深兩種,人空般若,這是破除我執的,但見於空,不見不空,這是三乘同修的,叫作「共般 若」。那麼這個是屬於淺。三乘是指的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也就是賢首家所說的大乘始教。

第二類叫「深波羅密」,這是法空般若,不但人我空,法我也空,更進一步破了法執。不但見空,又見不空。那麼這個是跟前面三乘人所見的、所悟的不一樣,這叫 「不共般若」。也就是圓教所講的初住以上菩薩所證的,教下所謂實教的菩薩,包括大乘的宗教、正教、圓教,這些菩薩所證的可以說是「深般若波羅密多」。

這個「照見」是功夫,這是智慧的應用,是修行的樞紐,表解裡面說的「為三智用」。這個三智就是下面所說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智慧的應用,也就是說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我們的見解、我們的看法,這個就是屬於智慧。空觀深的人能斷見思煩惱,本經後面有說明,顯一切智,見到真諦;真 諦就是我們現在哲學裡面所說的本體,見到體性了。第二種假觀深能斷塵沙惑,顯道種智,見俗諦。俗諦就是現象,對於法界自然的現象,完全通達明白了,這種智 慧就叫做道種智。

第三種中觀深,能破無明,顯一切種智,一切就是前面所講的一切智,種智也是前面所講的道種智,一切智跟道種智是一不是二。由此可知,前面兩種觀照都偏一 邊,沒有達到圓融,圓滿。這個時候觀照功夫深,知道一切性相,理事是一不是二,於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明白了,沒有絲毫疑惑了,這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這 見到中諦了,中諦就是究竟圓滿的事實真相。從那裡見到的呢?從五蘊裡面見到的。

五蘊就是萬有,佛將宇宙人生一切法,歸納成這五大類,這稱之為「五蘊」。「五蘊」又可以分為色、心兩門,色法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物質。像我們的身體是物質, 所有一切物質都用這一個 「色」來代表。那麼凡是屬於心理、精神方面的,都用一個「心」來作代表。所以這個「心」裡面呢?就分為四類:受、想、行、識。

「受」是前五識,「想」是意識,「行」是第七識,「識」就是第八阿賴耶識。那麼這個對於唯識稍稍有一點研究的人,就很容易了解了。我們先來看這個色法|物 質。物質怎麼說它是空的呢? 「五蘊皆空」,因為色法是眾微聚集的,這個「聚」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因緣生法。緣聚它就現行,就現一個相狀,緣散了,這個相就不存在了。那麼由此可知,相不 是真的,所以 《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都是說明了五蘊的真相,也就是說明整個宇宙 人生的真相。

色法,佛門裡面常講「四大皆空」,色是四大,四大怎麼說法呢?佛法裡面講的眾微,這是比喻,下面這個表解裡面,諸位一看就知道了。佛是從比喻當中,讓我們 體會基本的物質,我們現在科學儀器發達,可以用高倍的顯微鏡,觀察物質的狀況,這比從前進步了很多。我們現在能夠看 到原子、看到電子,看到基本的粒子,佛經裡面講的眾微,也就是指的這些東西。所以金剛經上講:「所有一切物質都是一合相」。「一」就是同一個基本的物質, 「合」是組合的,就是此地的「聚」的意思,組合的。

我們曉得,這些原子排列的方式不一樣,則變成分子,有分子則組合成一切物質,這是我們從科學裡面見到的。佛當年沒有這些儀器,對於這些物質的觀察,可以說 比我們現在用儀器觀察,還要來得精確。這讓我們對於佛的五眼圓明,不能夠不佩服。

佛告訴我們,這基本的物質,它有四種特性,這就叫「四大」,「四大」用地、水、火、風來表示。「地」是代表它是一個物質,雖然這個物質 很小,小到我們肉眼不能看見,我們要用放大鏡,把它放上幾千倍、幾萬倍,我們才看到它。所以它確實是一個物體,它存在。我們用「地」來表示。

那麼它有「火」大,火是代表溫度,水是代表濕度。現在科學裡面不是這個說法,科學裡面說它帶電|帶陽電、帶陰電,帶陽電呢?就是火大,陰電就是水大。還有 一個特性呢?它不穩定,它是動的,所以用 「風」來代表。所以地、水、火、風是代表這個基本物質的四種特性,這是我佛家裡面常講的「四大皆空」。我們一定樣瞭解,它所講的「四大」究竟是什麼。好!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本經最重要的修學的宗旨,就是經文的第一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前面已經簡單介紹過了,色蘊包括了一切的物質現象。 與物質相對的精神這一方面,一共有受、想、行、識這四蘊,這四種都是因緣生法。

大乘經上常說的「緣起性空」,凡是因緣生法,都沒有自性,這是觀察到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的真實相。真實相是空相。小註裡頭簡單將這個「空」義介紹了四種: 第一個 「空」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這個好懂!因緣所生之法都沒有自性,所以自性不是實在的。那麼這個叫「畢竟皆空」,這一條好懂。

第二個意思是虛空的意思,雖然沒有粗相,但是它有細相,有微細的相。一切諸法都是有虛空之義,必須我們要用智慧去觀察,才能夠體會得到。

第三個意思是心空義。第四個意思是法空義。大乘經論裡面所講的空義,實在是偏重在後面這兩種。「心空」是心裡面清淨,一絲毫的染著都沒有,這是心空的意 思,也就是離蘊的意思。經論裡面常說:離言說相,離名自相,離心緣相,我們才能夠觀察到事實的真相。這個說法,這四種空義,統統都包含了。

「法空」,空是諸法的真相,因為一切法,相有體無,事有理無。因此一切諸法畢竟了不可得。金剛經上用「夢幻泡影」來形容,說的是非常的 恰當。能把事實真相看透了、看清楚了、看明白了,這一切的苦難自然就消失了。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呢?因為一切的苦難,是從迷失事實真相當中產生的,迷了事實 真相,就會有妄想,就會有執著,妄想、執著帶給我們無量無邊的苦難。事實真相明白了,妄想消除了,執著永斷了,所以一切苦難就遠離了,這叫做度一切苦難。

表解裡面給我們簡單說明,第一個是叫我們:「諦觀身心,但見五蘊」。「諦」是仔細的意思,「觀」是用智慧去觀察,我們的身是色蘊,心是受、想、行、識。仔 細去觀察,只見五蘊,在五蘊當中求人我相了不可得。於是無量劫來,這個我執|虛妄的執著就破了,一切煩惱都是從我執而生的。所以我執空了,煩惱就斷了。煩 惱斷了 知後,我們要求六道輪迴也了不可得了。什麼原因呢?六道輪迴是從煩惱障變現出來的,所以小乘四果羅漢,斷見思煩惱,他就超越了六道輪迴,道理就在此地。所 以六道裡面分段生死就了了。

我們再用智慧仔細去觀察五蘊,五蘊,蘊從緣生,所以色、受、想、行、識也沒有自體,緣生無性,這樣求五蘊相也是了不可得。我們的法執也盡了,法執產生的障 礙就是所知障,障礙了菩提,障礙了涅槃。所知障盡,菩提涅槃自然現前,變異生死也盡了。

六百卷大般若,它真實的經義啊!就是這一卷。所以佛陀為我們說出事實真相,的確不難,可以說是一語道盡,一語道破。而我們在這一句當中 ,為什麼很難領會?很難接受,很難契入呢?那就是因為我們無量劫來妄想、執著太堅固了,牢不可破了!必得勞累本師釋迦牟尼佛,以二十二年的時間,來為我們 說出這一個事實的真相,而這一部心經正是這個真相的總綱領。

上來這是講般若修學的宗旨,說出來了,下面要詳細說明五蘊,這個十二處、十八界的真相,為的是便利我們觀察。如果沒有真實智慧的觀照啊!就很難明達這一些 事實的真相。所以經文第二段,闡明色、空。請看經文:

【舍利子,色不 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這一段經文裡面,是說明五蘊皆空的道理。佛法裡面講空,「空」不當作「無」講,空要當作什麼都沒有了,那就不難懂了,也用不著世尊用二十二年的時間來解釋 它。難的不是離色相了解這個空義,也不是色相消失說它作 「空」,而是講「空」跟「有」是同時的,「空、有」是一樁事情,這的確是非常不容易領會的。世間人的觀念,空與有是對立的,是相對的,有就不是空,空就不 是有,這個我們世間人理解。如果說有就是空,空就是有,我們聽了就很難接受了,就很難懂了,但是它是事實的真相。所以般若裡面所講的這個色與空,是即色之 空,這叫真空。

即空之色呢,稱之為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因為色四四大組合的現象,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合相」,「空」就是般若真空之理,法空是說的中道 第一空,絕不是倫空。所以 本經「五薀皆空」是主題,「色不異空」這底下四句,可以說是它的註解。

一切諸法,不但世間法,佛法也不例外,一切諸法都是一合相,都是幻有,都無自性,如果我們細心從這個地方去觀察,不難了解到事實的真相。中論裡面說: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我」是佛說的。「亦為釋假名,亦是中道義」,這個四句要合起來看,就是心經這四句話。

由此可知,佛所講的「色」、講的「空」、講的「名」、講的中道,實在都是說明一個事實,都是說明一樁事情,我們不能夠領會,使我們把這四個名相,看作四樁 事情,不曉得佛門講一切,是說的一樁事情。從這一樁事情去體會,真相不 難領會。色法如是,受、想、行、識跟前面這個意思完全相同。如果要細說呢?只要把色換成受、想、行、識就行了。譬如說:「色不異空」我們把這個「色」換成 「受」;「受不異空,空不異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乃至於底下有個「識」,「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我們這樣去念,多念幾遍。古 人常說: 「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不要落在意識裡面。什麼叫作意識呢?分別、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我們念,反覆不斷念這個四句,意思就能夠體會到了。經文前 面這個小標題裡頭,為我們說明色、空的關係。

第一句,是從假入空|就是「色不異空」這一句。第二句是從假空出假|「空不異色」。「空」是真如、是自性、是本體;「色」是講一切現象,一切現象是依本體 變現出來的。所以 「體」既然不可得,「相」當然也不可得。體不可以執著,相當然也不可以執著。

第二句「空不異色」,從空出假;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萬象,統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底下這個兩句是空,假相即,說明它是一不是二。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法如是,法法皆然,沒有一法是例外的。所以佛在華嚴上說:「或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又說:佛在一毛孔…一毛孔中轉大法輪, 都是這個意思。如果色空不相即,性相不相即,怎麼可能有這種奇妙的現象呢?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了,瞭解這個事實了,佛在經上所說的種種不思議的境界,我們自 然能夠相信 ,能夠接受。般若所說的「五薀皆空」的總綱領,對於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有很重要的關係。

淨宗常常說:「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這些話也的確是事實。過去我在台中蓮社求學的時候,李老師就曾經給我講過好幾次,蓮社的蓮友有二十多萬人,李老 師非常感慨的說: 「真正念佛往生也不過是三、五人而已」。當然,他老人家的話是非常地保守,因為我們曉得,台中蓮社這麼多年來,真正念佛往生的人,數字相當可觀。如果說一 萬人當中有三、五個人,這個說法就相當正確。可是這個比例還是非常大,觀鍵在那裡呢?實在說,就是看不破、放不下。而般若經對我們最大的幫助,就是幫助我 們看破、幫助我們放下。換一句話說,它確確實實能夠幫助我們 念佛得生淨土。

能不重視,這是我們這次研討心經目標之所在。「五薀」,色是身體,受、想、行、識是心理與心理的作用。那麼「皆空」就是說明我們這個身體不是真的,心也不 是真的,佛法裡面所說的真與假,它的定義, 「真」是永遠不會變的,那叫做真,凡是會變的那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

那麼我們想一想,我們這個身體有生、老、病、死,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剎那剎那在生滅,那麼它不是永恆的,它不是不變的,這就是說這個身相是假有而不是真 有。那麼心與心理呢?也是如此,受、想、行、識這個心與心理的現象,心理的作用,也是剎那生的,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這是我們能夠體會得到的。

如果我們勤念,這個念能夠保持而不失掉,那就成了三昧了,就叫作定了。這個定不住啊!那就叫作妄念。其實縱然得定,成就三昧了,三昧是什麼呢?也不過是一 個念頭的相續而已。為什麼呢?因為定的境界,既然有得,當然就有失,有得就有失嘛!有生就有滅嘛!所以定是相續相。

世間四禪八定,第八定可以夠持久到八萬大劫,他都不失掉,八萬大劫之後呢?他還是會失掉。這就說明定的境界,是一個念頭的相續相而已。那麼什麼樣的定才是 真定呢?大乘經上佛告訴我們, 「自性本性」那才是真正的三昧。為什麼呢?自性本定沒有生滅,沒有入定、出定沒有出入,像《楞嚴經》上所講的「首楞嚴大定」,這叫「自性本定」。華嚴、法 華上所說的也是這個境界,這個才叫真實的。性定跟修定完全不相同,凡是屬於修的都是一個念頭的相續相,唯有性定呢?離心意識了;換句話說,所有妄想、執 著、分別統統都捨棄了,自性現前,自性本定。

由此可知,性定不是修來的,那麼性定什麼時候現前呢?到那一天,你真的「照見五蘊皆空」了,這個時候性定就現前了。為什麼呢?「五蘊皆空」的時候,我執空 了,煩惱障盡了,法執空了,所知障盡了,自性現前,所以自性本定當然也現前了。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是相當不如易。為什麼呢?這就是前面所說的了, 我們凡夫無始劫以來,我執、習氣非常之重。古德們所謂: 「離苦得樂,事須漸修」,佛把這些事 實真相,幾句話就為我們說破了。根性利的人,善根厚的人聽了能接受、能明了,可是要把境界轉過來,那還得要相當時間去修持。所以事要漸除!事,怎麼個除 法?那一定要明理,要知道理跟事是一不是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間,我們對人,我們觀察萬物,我們對事,心理面時時刻刻能提起觀照的功夫, 那就是照見五蘊皆空,照見這一切人、事、物皆是諸法空相。我們在這個諸法空相裡面修什麼呢?把自己無始劫以來,這些錯誤的見解、錯誤的思想、習氣能逐漸在 般若智慧光明之中,把它淘汰得乾乾淨淨,這叫真正修行。

佛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特別是末後一會,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給我們做出了歷事練心,真實修行的一個好榜樣。我們能夠多讀、多思維、多體會,應用在日常生 活當中,就能夠斷煩惱,就能夠斷習氣,就能夠看破、放下,然後對於彌陀的願行,才能有真實的體會,才能有幾分相應,決志求生淨土,這一生當中自然成就,這 是般若對於我們極大的幫助,極大的利益。

諸經說「五蘊」,先說色後說心,這個次第也有一個道理在。因為五蘊的根源是重疊而生起的,由一念不覺,這一樁事,佛在楞嚴裡面說得很透澈,說得很多,說德 很明白。這一念不覺呢?就把真如自性轉變成無明業識。這些話要仔細的聽,不能夠去思維想像,正是馬鳴菩薩所說的:我們要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換 句話說,我們只聽,老老實實聽,不要去想它的意思,一想呢?就錯了!怎麼會一想錯了?就是我剛才講的,一念不覺,把真如自性轉變成無明業識。你就想想,真 如本性是真實的,它為什麼會變成無明業識呢?你這一想,你就把真如自性轉變成無明業識了。話不能不這麼說,事實,真如怎麼會變成業識?不會的!譬如我們說 陰天,今天陰天,太陽被雲層遮蓋住了。我們聽了意思明白了,喔!今天陰天,為什麼會陰天?太陽被雲層遮蓋住了。假如你要是細細的想呢?太陽比地球大得太多 了,太陽怎麼可能被雲層遮蓋住呢?那這就生起了妄想了。說實在話,太陽永遠不會被雲層遮蓋,真如自性永遠不會變成無明業識。那個無業識什麼呢?就是那個一 念不覺,就是這個東西,這叫無明本啊!無明的根本啊!

 那麼這個東西呢?真如本性起作用啊!在作用上載上這個東西。譬如說,我們眼睛能見,眼睛是自性,我們載上眼鏡,這個眼鏡是附帶的,載 上眼鏡呢?眼睛還能見,眼睛透過了眼鏡見外面的景象,我們就叫它作無明業識,叫它作第八識。那麼眼鏡是不是真的妨礙了眼睛呢?沒有!這個裡面的關係,一定 要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那麼因為有「識」,這就是阿賴耶識了,所以才有「行」;因為有行,所以才有「想」;因為有想呢?它才有「受」;因為有受,它才有「色」,這是我們從五蘊上 來講的。要從八識裡面來講呢?那就是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說法雖然不一樣,意思是一樣的。同樣都是說出 這一個事實的真相。那就是講這個自然現象的發展,是從細至粗,它有層次,所以它有秩序,它不紊亂。世間人不知道事實真相,看到這個星球在太空運行,大地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以為是有一個神明在那裡主宰,在那裡安排,安排得這麼樣有條理,這麼樣有秩序,他不曉得這個大自然的演變, 它是有次序的。

這個就好像我們一個人穿衣服,穿衣服一定要先穿裡面的一件,再穿外面一件,再穿外面的外衣,是從裡面一件一件往外穿。那麼要脫的時候,當先脫外面再脫到最 後,這個次第不能夠錯亂。所以迷的時候,從無明逐漸逐漸發展到粗相。那麼我們要回歸自性的時候,一定要先從外面 來下手,所以先觀色空,然後再觀行空。就是先除五蘊的色蘊,然後次第再除受、想、行、識。

《楞嚴經》上說:「生因識有,滅從色除」,就是說的這個意思。所以五蘊次第是這麼來的,決定不能夠錯亂!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功,對於念佛人來講,有 很大的幫助,我們把事實真相搞清楚了,搞明白了,就是看破了,看破之後真正的功夫就是放下。

第一,我們對於一切色法不執著了,知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對於自己的身體|色身,以及這個世界所有一切人事、人物,這統統都是 屬於色法,我們能夠放得下,這是第一。

 再進一步呢?我們對於 「受」,受也能放下了。那就是說不再追求享受了,苦樂憂喜的享受,能夠隨緣而不攀緣,正是普賢菩薩說說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苦樂憂喜不是沒有, 有!我們處在順境、逆境登中,心地都清淨、都平等。順境裡面不起樂受,逆境裡面不起苦受,我們這個 「受」呢?真的就放下了。

再進一步想、行、識,像前面這個例子,都可以捨離,都可以放下,那麼念佛自然就成就了三昧了。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 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這段經文是顯示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在本經將一切法歸納為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這一段裡面的第一句是「諸法空相」,這個諸法包括這個四大類,為什麼 要有這個四大類的區分?到以後再向諸位報告。

手首先我們解釋一切法共同都有意義在,那就是不生不滅。生滅是一個現象,它不是事實。生本來沒有,現在忽然有,我們稱這個現象「生」。「滅」是這個現象消 失了,那麼由此可知,這個 相的現前以及的消失,我們觀念當中認為這是生滅,其實如果細微、深入的去觀察,這樣才能夠了解事實的真相,真相是緣聚,這個相就現前,緣散開了,這個相就 不存在了。生滅不過是緣聚緣散的幻相而已,而緣卻是沒有生滅。

那麼這是指一切法,就本經的歸納,所指的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我們迷失它的真相。這個真相就是剛才所說的緣聚緣散,這個說法還是很難體會,我們得從一 個比喻上來觀察。譬如小朋友玩的積木,這是我們常常見到的,這個小方塊的木板,那麼用這些積木,這個積木就是緣,我們把它堆成一棟房子,於是這個房屋的相 就現前了,緣聚它就現前了。如果將這個積木一塊一塊的再拿開呢?這個房屋的相就沒有了。從明的人、伶俐的人,一觀察到這個現象就覺悟了,原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所以相覺有,不是真有,相覺滅,不是真滅,為什麼有,不是真有呢?因為它本來沒有,現在緣聚,它還沒 有!換一句話說,它原來就不生嘛!緣散了之後,當然它也不滅。確確實實一切萬法沒有生滅相。現代科學發達,科學家的觀察確實要來得精細。科學家觀察一切萬 物,告訴我們物質不滅、能力不滅,這個看法跟佛所說的 「一切法不生不滅」非常接近。那麼由此可知,我們凡夫所見到一切法有生有滅,完全是執著在幻相上,執著在假相上。對於這個相怎麼形成的?這些道理,過程完 全疏忽了,於是乎墮落到生死輪迴。佛為我們說出這一個真相,告訴我們一切法是不生不滅的,這正對治我們著有的毛病。凡夫著有,小乘著空,二乘人著空。

假如我們真的了解這個事實真相,這確實是事實。但是凡夫初學,實實在在很難體會,也很難接受。因為我們無量劫以來,就形成一個錯覺,而這個錯覺到今天是牢 不可破,認為一切的生物有生滅,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佛在經上隨順眾生的知見,也是這樣說法。

佛給我們說:萬法無常。那麼這是隨順俗諦而說的。本經這幾句話是隨真諦而說的,換句話說,不是隨我們凡夫情見而說的,是如來五眼圓明,觀察宇宙人生的真 相。大乘經裡面有很詳細、很長的經文,為我們詳細說明,像華嚴、法華、楞 嚴、般若、法相。

心經,前面跟諸位提到過,它是整個般若經的綱要,也是整個佛法的精華,言簡意賅,經的文字雖然很少,義理所包括的跟大經一樣的圓滿。如果我們明白這個事 實,見到這個事實真相,那就是大乘經上講的證得 「無生法忍」。「法」就是諸法,「忍」就是見到一切諸法,確確實實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佛所講的這些話,他完全承認,完全同意,這個人就是無生 法忍的菩薩,真的見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第二句講的是「不垢不淨」。垢跟淨是一,佛法裡面把障礙叫業障,染著稱之為「垢」,斷除障礙,離開一切污染恢復到清淨,這就叫「淨」。垢跟淨是一的。這句 話的意思是指四諦的因緣, 四諦後面也會說到,就是苦、集、滅、道。苦、集是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凡夫流轉三界六道輪迴,這叫作「垢」。聖者斷盡見思,超越三界輪迴,我 們稱他作 「淨」。由此可以知道,這一句話是佛對於執著性空,厭離幻相而說的。因為執著空,厭離有啊!於是乎就產生一種叫「變異生死」。所以這一句是對執著空病而說 的。

末後這一句「不增不減」,「增」是增長,「減」呢?是減少,這是對於大乘菩薩的開導。通常大乘法裡面很容易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而這個錯誤觀念確實存在, 那就是我們修行道力增長,我們煩惱就輕了,就減少了。像大乘經上所說:見思煩惱斷了,我們就證到四果羅漢,或者是圓 教七信位,塵沙煩惱破了,就是煩惱減少了,定慧功夫增長,就證到初住的果位了。別教是初地的果位,這就是說明修行道力增長,煩惱、妄想、執著就減少,這是 增減的意思。

權教菩薩對於這個現象他很在乎、很認真、很執著。佛在此地告訴我們,這個現象也不是真實的,也是虛妄,不實在。本經末後佛告訴我們:「無智亦無得 」,「智」就是說的修行的功夫。大乘經裡面告訴我們: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充分說明不增不減,這一句話的確很難體會。

我們常說:菩提增長,煩惱減少;煩惱增長了,菩提減少了,這個話好懂,為什麼不增不減呢?因為我們講增減,是從相上說的,佛告訴我們不增不減,是從性上說 的。性是什麼呢?性是空相 。煩惱,性是空相;菩提,性也是空相。所以從性上去說,就沒有增減,沒有垢淨,沒有生滅,從相上去看,一切諸法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這就比較容 易體會了。

佛教給我們,「隨流任得性」,這一句話非常重要!性是什麼呢?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是說明真性之中它的實相|也就是它的真相,確確實實如 佛所說。換一句話說,在實性裡面,永無凡聖、修證、因果這一些事情,這才真的顯示出般若的真空,般若的本性。

禪家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所謂「諸見脫落,獨露真常」,也就是這個境界。另外我們可以從一個比喻上來體會,真空實相,就像一顆摩尼寶珠一樣,我們把這個摩尼 寶珠比喻作真性,比喻作本 體。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就是諸法,這個諸法呢?就好比珠所現的光色。摩尼寶珠我們沒有見到過,但是世間這些珠寶大家都見過。像金剛鑽,寶石,為什麼 那麼樣的珍貴呢?就是它能夠現許許多多不同的光彩。寶珠之體是不變的,也不是因色現而生的,也不會因色不現而滅的,這就顯示出不生不滅的意思。

外面境界雖然多,但是體確確實實是如如不動。從寶珠體上來講,從體跟色相這兩方面來觀察,色相有生有滅,體不生不滅,色相有垢淨有增減,體上確確實實沒 有。就華嚴也說, 「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這個意思完全相同。

請看經文:

【是故空中無 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前面舉出一個例子,就是色法,「空中」,空是指的本性裡面沒有色,不但沒有色,也沒有受想行識。這就是本經一開端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自性裡面沒有這 些東西,不但沒有五蘊,也沒有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聲、香、味、觸、法是六塵,這十二處也沒有。不但沒有十二處,十八界也沒有。十 八界是從眼乃至無意識界。那麼這些東西都是屬於法相;空,是講的法性,法性裡面沒有這一些虛妄相。

六祖大師在開悟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說得很好,他老人家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這一句話,說出了自性的本性,又說:「本來無一物 」,這個無一物,就是無五蘊、無十二處、無十八界,乃至於「無智亦無得」,本來無一物啊!這個話的意思,說明自性的本體,它是清淨的,是無為的,諸佛與大 菩薩們,他們所證得的就是這個,一切凡夫所迷的也是這個,這就是所謂迷悟不二啊!離開自性,一切法俱不可得。那麼這些現象|蘊、處、界,這些現象從那兒來 的呢?迷了時候才顯現出來的。那我們要問:為什麼會有迷?迷了之後為什麼會現這些現象?這個問題是非常嚴肅的大問題,學佛的同修常有這個問題存在。不僅在 現代,過去也不例外。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楞嚴會上富樓那尊者,就有我們同樣的疑惑,他向世尊提出他的疑問,世尊在楞嚴會上有很巧妙的答覆。諸位如果要 尋求這個答案 ,請你細細去讀《楞嚴經》這個答案在《楞嚴經》第四卷中,楞嚴總共有十卷。明瞭就是開悟啊!不明瞭就是無明。悟,一定要自悟,如果被別人說破了,我們的悟 門就堵塞了;換句話說,就很難開悟了。所以真正的善知識,他不會把問題給你說破,但是他會給你啟示,他會誘導你豁然開悟,這個是教學方法的善巧。佛門當中 常講的善巧方便,讓我們明瞭所有一切現象,都是虛妄而不是真實的。

《金剛經》上作了總結,那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上為什麼說得這麼肯定呢?就是此 地講的: 「是故空中無色」,無五蘊、無十二處、無十八界。

 這個相,是有的,性是沒有。性中既然沒有,相有也不是真的。這一點是關鍵所在,我們就以這一句來作一個說明。 「空中無色」,「色」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物質。物質有沒有呢?我們感官裡面它存在,它有!佛告訴我們,這個有是假的,是幻有。所以經典當中也常常叫作 「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

如果真的有,它必然有妨礙,色與空它就有房礙,楞嚴上比喻說得很有趣味,我們細細去觀察,細細的去思維、去體會,不難得到它的真相。如果它真的有,理與事 就有妨礙,事與事更有妨礙。大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 「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為什麼無有障礙呢?就是空中無色,色相是幻,而不是實在的。像我們看電視、看電影, 銀幕裡面所現的這個相,都是幻相,金剛經上比作「夢幻泡影」,我們今天用電視的畫面用電影的畫面來作比喻,使我們更容易體會相是虛妄的。

性呢?性就好像銀幕,電影的銀幕、電視的銀幕,銀幕是空的,什麼都沒有,雖然現色,現種種色,它並沒有染著,在現色的時候,它沒有生滅,這個銀幕上沒有生 滅、沒有染淨、沒有增減,從這個地方來體會呢?比較上容易理解。因為所有一切現象,都是幻化而不實在的,如果我捫把這個事實真相看穿了、看透了、看明白 了,在佛法裡面就叫作開悟。把事實真相看清楚了,看清楚之後,那時候是個什麼樣的境界呢?心清淨,不再有妄想、不再有執著了、不再有取捨了、不 再有得失了,心離開一切虛妄的妄想、執著,恢復到自性的本體。自性是本來有的,這個時候恢復,所以稱之為「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因為自性是本有的,並不 是新得來的。佛在前面說的這個三句話,這個時候完全證明,證明佛所講的完全正確,完全是事實真相。這一個觀念,我們現代人稱之為宇宙觀、人生觀,可以說, 這才是真正正確的現前。這就是大經裡面所說的 「佛知佛見」,《華嚴經》上所說的「入佛知見」,佛知佛見就是完全覺悟的知見,對於一切諸法沒有一絲毫的迷惑,念佛人能明白這個道理,能入這個知見,就是 經上所說的 「理一心不亂」。得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芏,上上品往生。

 由此可知,這個事實真相對於念佛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既然明心見性,這個明瞭啊!就是明心見性。心是什麼呢?心是相,就是此地 講的諸法,諸法是心變,阿賴耶識變的,你對於一切諸法的真相明白了,這叫 「明心」。「性」是什麼呢?性就是此地的「空」,就是自性的本體。所以明心就見性,見性就明心了。「性」是本體,心是作用,對於體用統統明瞭,妄情永遠斷 除,不再有一個妄想,不再有執著了,凡聖的見解都沒有了;不僅如此,說性說相也都不可得了,何況諸法?這就是六祖所說的: 「本來無一物」。「無一物」?有!如果說本來無一物,那這有一個「無一物」,那自性上還是有一物,「有」也沒有,這個時候正所謂:「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開口就錯了,動念即乖了。所以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體相作用,一切境界現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人就叫作「菩薩」。

如果起一念,這一念起來了,那就叫凡夫。這一念呢?我們前面也說過了,這一念就是不覺,那一念就是無明。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要講到我們講座的重點,為什麼 還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諸位一定要知道,諸佛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境界,我們根性利的可以理解,可以體會,但是不容易證得,如果不能契入這個境界,雖然你 體會,你理解了,你的煩惱、習氣還沒有完全斷除;換句話說,你在一切境緣之中,這個 「境」就是指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也就是本經裡面 講的五薀、十二處、十八界,這些幻相之中,你還會起心動念,你還會分別、執著。那麼換句話說,你必定依舊要墮落到生死輪迴,你在這一生、這一世,就不能成 就。不但我們凡夫如是,就是法身大士,大菩薩們也怕墮落,於是華嚴會上文殊、普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真實、究竟、圓 滿、大智的選擇。我們怎麼能夠輕視淨土?怎麼能夠說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在佛法裡面,幾十年的修學、體驗,認清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除了真正成佛的人之外,成佛,他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了,凡是沒有成佛,縱是圓教等覺菩薩,依 舊不捨西方,可見,西方實在是無比的殊勝。

【無無明。亦無 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

這一段是說明世尊善巧的教學。前面這個四句是講的十二因緣,末後一句是講的四諦。那麼十二因緣、四諦在佛法裡面算是最根本的教義,它說明了人生宇宙,也就 是六道輪迴的事實真相。就十二因緣來說,它總共有十二條,說明了三世因果。過去的因,有因有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 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那麼這十二條啊!是循環不息,所以就形成了三世輪迴的事實,也可以說是現象,成了這個現象。這十二條當中,前面了條是屬於過去的。無明 是緣,行是緣,行就是行業,因為有過去世的因緣,所以才有這一生的果報。那麼從識、名色、六入、觸受、受這個五條是現在的果報。十二因緣裡面所說的無明, 我們要特別注意。因為它所說的無明,不是大乘經上所講的根本無明,而是說的枝末無明。所以它不是根本,根本無明破了,那就成佛了。所以十二因緣,無明雖然 破了,也只能夠斷見思煩惱,證小乘辟支佛的果報,這一點要認識清楚。

因為無明,無明是迷惑啊!所以才會造業。也就是說,我們由於錯誤的思想、見解,才會有錯誤的行為。那麼既然造業,後面一定有果報,這個就是惑、業、苦,苦 就是指的苦報;果報第一個是來投胎,也就是十二因緣第三個|識,識是講 神識,我們中國人俗稱為靈魂,他來投胎。那麼由此可知,他來投胎真正的因緣是無明跟行。那麼父母實在講,屬於增上緣,這個經典裡面四緣生法:親因緣、所緣 緣、無間緣、增上緣。前面三種都是屬於自己具足的,所以外面父母的緣是屬於增上緣。當然投胎呢?尋找父母也不是偶然的,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父子之緣有四 種: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個四大類,如果沒有個去世,沒有這個緣,他絕對不會生到一家,決定不會相識。凡是生到一家,凡是相識都是這四種緣。只 不過是四種緣的親疏、差別不等罷了!

那麼既然來投胎了,投胎的時候,在一兩個星期之內,什麼都說不上,他來投胎了,所以給他安 一個名字叫「名色」。「名」是說的他有精神,他是活的,「色」呢?,他有物質,物質這就是攬父母血為自己的身體,這個神識入這個細胞,跟這個細胞集合成一 體,但是還沒有長成人的形狀。這個時候佛學的名詞叫作 「名色」,那麼在世間裡面叫「胎盤」。那麼在父母肚子裡逐漸長大,長大人的形狀了,那就叫「六入」了,叫胎兒,我們世間稱之為胎兒。十二因緣裡面稱為 「六入」,就是他已經可以能夠辨別眼、耳、鼻、舌、身,這些形狀都形成了。

「觸」這是出生,從母體裡面出世,與外面的世界接觸,所以從出生那個時候起,一直到這一生當中,都與這個社會接觸。那麼出生的嬰兒,一直到他長成兩、三歲 的時候,他只有觸,這沒有受,不過現在我們常說,現在的小孩很聰明,很小的時候他已經有受了,就是有苦、樂、憂、喜的感受。換一句話說,他已經喪失了天 真,在只有觸沒有受的時候,我們觀察嬰兒,大概幾個月的嬰兒,他有觸沒有受。從什麼地方去觀察呢?從他的動作,從他的表情去觀察。譬如在飲食|嬰兒的飲 食,他吃得很歡喜他會笑咪咪的,他自己拉下的大便他也吃,他吃得也笑咪咪的,這個就是說他只有觸沒有受。當他有苦、樂、憂、喜的時候,他就有分別心了,他 就有執著了,他就曉得那些是乾淨的,那些是污穢的,他有了取捨,所以他就有受。

那麼在過去農業時代,科技沒有現在的發達,農村裡面的兒童,往往到七、八歲,甚至於十歲的兒童,還能保持著天真爛漫,也就是他還沒有愛、取、有,他有觸有 受,還沒有這種貪愛,沒有分別、執著,一片天真爛漫,也就是我們常講不懂得人情事故。在他的生活觀念當中,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現在科技發達了,小孩一出 生就在電視機的面前,所以一、兩歲的小孩,他就能夠察言觀色。我們一般看到是比過去人聰明,實際上說,他很可憐,因為他的童年,天真爛漫的時間太短了,只 有一年多的時間,到他懂事察言觀色的時候,他的天真爛漫已經失掉了,喪失掉了。他有了愛了,有了取了,愛取是緣,有就是因。這是現在世又在造因。

受果報的時候,從一投胎一直到受,都是屬於果報。果報,佛跟我們也說得很清楚,有兩種,一種叫引業,引導我們到什麼地方去投生。像我們到人道來,佛說的, 過去生中一定修的有五戒十善,由於這個因緣引導我們得生人道。但是同樣是人,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的遭遇不相同,這是屬於另一種果報,叫作 「滿業」,唯識經論分析得非常詳細。那麼有憂就有取捨,有取捨就有得失,這個得失你又有了業了。於是這一生壽命終了的時候,又有來世的果報,來世又去投 生,這個投生就是 「識」、「名色」、「六入」,「觸」、「受」呢?就是報識。

所以十二因緣為我們說明了三世因果,為什麼會輪迴不盡?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出來了。順著這個順序就是凡夫,永遠在六道流轉,沒有出離的機會。要怎樣才能夠脫 離六道輪迴呢?那一定要覺悟,換一句話說,順著這個順序去走是迷惑,反過來是覺悟了。反過來叫 「還滅門」,佛教我們去發現問題,去尋找問題,我們為什麼會有老死?因為我們有生,有生就有死。為什麼會有生?因為有業,有行業。為什麼會有行業呢?因為 有取捨,為什麼會有取捨呢?因為有愛惡,這樣一層一層往上面去追,於是這個原因我們明白了,事實真相見到了。那要怎樣解決問題呢?佛告訴我們,這十二因緣 當中,如果有一個斷掉了,輪迴的現象就沒有了,生死就出離了,永遠離開了。這十二條裡面有過去、有未來的,那是我們力量功夫達不到的,我們能夠做的只有在 這一生當中,這一生當中前面五條是屬於果報,果報只能夠順受,不能夠除滅的。於是真正能夠下手的只 剩下了三條了,那就是愛、取、有。這三個字,只要能夠斷一個,六道輪迴就解決了。

佛在經典上為我們說得很明白,六到生死的業因就是在「愛」,所謂的「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這個愛就是貪愛啊!貪愛五欲六塵,貪愛名聞利養, 這就是生死輪迴根本的業因。什麼人能夠真正的看破,真正的放下,他就超越六道了,就永脫輪迴了,這是上上根人。如果在這個地方不能斷掉,在 「取」上斷也行,取就是取捨,我們對於一切法,真正能做到不取不捨,不捨是順受,是消業,不取呢?我不造業了,所謂的是「隨緣消舊業,不要作新殃」,這也 是出離的方法。至於從 「有」上斷,那不是凡夫能做到的,只有大聖人、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 他們與一切眾生和光同塵。表面上看沒有兩樣,實際上迥然不同。像我們中國人眾所所周知的濟公活佛,濟公活佛他的行持不拘小節,在我們一般人眼光裡面看,他 不守清規,不守戒律,好像愛、取他統統都有,事實上呢?人家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所以那只有聖者才能做到,我們凡夫學不到的。所以在 「有」上斷,那是上上乘的真實功夫,我們一般凡夫,只能夠在「愛」、「取」這兩條上下功夫。

這個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相當困難,難在什麼地方呢?這個愛、取、有是我們無量劫來的習氣,我們今天初聞佛法,了解這個事實真相,可是境界現前,我們的毛 病習氣又發作了。見到順境,貪愛的心,他自然就起來了,見到逆境,厭惡 的心又起來了,這就是又順著愛、取、有走了,又在那裡造輪迴業了。所以古德常常教我們要提醒自己,所謂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什麼是念呢?愛、取、有 這些念頭,貪、瞋、癡、慢這些念頭,自私自利的念頭,這個念頭一定有,念頭一定會起來,因為是無始劫來的習氣,要緊的是覺悟,淨宗的覺悟就是一句佛號。當 這個念頭起來的時候,利刻把它換成阿彌陀佛,用一句阿彌陀佛代替所有一切的念頭,這就對了。

四諦是說的苦、集、滅、道。這四個字也是說的兩重因果。「苦」是現在所受的果報,「集」是過去所集結的業因,「滅」是修行人未來證得的果報,「道」是現在 修學的因緣。所以苦、集、滅道是世出世間兩重因果。那麼簡單的說,苦它 稱之為諦,諦就是真實的,確有其事,它不是虛妄的。佛為我們講三界統苦,一般經論上常講的三苦、八苦,在此地我們都不必去細說了。初學的人,往往聽到這個 說法,不以為然,認為世間快樂的事情也很多,為什麼佛都說是苦呢?這確實是佛所見道的真相,眾生所見到的是幻相。何以見得呢?世間的樂事會變成苦,所謂樂 極生悲啊!世間的苦事它決定不會變成樂事,苦不會變成樂是真的,樂會變成苦,可見得樂是假的,樂不是真的。這些我們在講席裡面都說得很多了,要緊的,我們 一定要曉得,為什麼要來投胎?為什麼要來做人?為什麼會輪轉六道?這才是真正重要的問題。

佛觀察得透澈,觀察得詳細,佛告訴我們,真實 的原因就是身心酬業。酬是酬報,業就是過去所造的這些業。善業我們身心得福報,得享受,惡業呢?必定感得苦果,這才是真正事實真相。世間人不瞭解事實真 相,看到別人享樂自己受苦,就認為這個社會不公平,老天爺不公平,上帝不公平,佛菩薩不公平,怨天尤人,這能不能解決問題呢?不能!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又 造了更重的罪業。那麼換一句話說,他現在苦已經夠受了,將來比現在還要苦,這是他繼續不斷在造惡業。惡業絕對不會得善果,這是真理,我們一定要深信不疑。

知道這個事實真相,我們要改善我們自己的生活,改善我們自己的命運,那就不難了,我們只要在因上下功夫,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那麼 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環境,一定是越來越好,越來越美滿,越來越幸福。可是這還不是徹底的覺誤,為什麼呢?因為不能出離六道輪迴,縱然今生來世都修大福報, 我們沒有法子保證生生世世不造罪業。如果造作罪業,福享完了,惡的果報必定又現前。所以這不是根本解決之道,根本解決一定要超越輪迴,那就一定要知道修道 證果,這個果就是 「滅」,「滅」什麼呢?滅煩惱、滅妄想、滅執著、滅六道輪迴。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明瞭,不能不清楚。

這四條當中,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修道。「道」是道路,出離生死輪迴的一條道路。佛在經論裡面為我們說了許許多多的修行方法,每一種修行方法都是出離輪迴的道 路。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法 是方法,門是門徑,又說無量法門,可見得方法、門徑確實是很多很多。這麼許多的方法、門徑,那一種方法,那一條路對我們最為適合?這是我們必須要選擇的要 領。不是方法上有差別,而是我們每一個人根性不相同。也就是說我們的迷悟不一樣,我們的習氣,我們的染污程度上不相同。

如果採取的法門不適合自己修學,自己勉強去做,往往耗費了保貴的時間、精力而得不到效果。那就非常可惜了。因此選擇法門,一定要根據自的根性、根據自己的 程度、根據自己現前生活環境,條條對我們都有利的這個法門,我們選擇修學下手就容易了。

般若,不錯!是很好的法門,我們遇到殊勝的法緣,遇到好的善士,同參道友,對於般若經論,能夠有相當的理解。古德常說:「理雖頓悟,事須漸除」,只有解 悟,道理明白了,清楚了,可是自己的毛病、習氣樣樣都孩存在,都沒有辦法斷除。換一句話說,在日常生活當中,時時刻刻可以考驗自己。譬如財、色、名、食、 睡,擺在我們現前,我們見色聞聲還匯不會動心?雖然我們明白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肯定這是事實,但是這些幻相擺在面前動不動心呢?如果還有一絲毫愛惡之心,順自己意思起了一點貪愛的念頭;不合自己意思,起了 一點厭惡的念頭,那就不能出離三界了,依舊墮落在輪迴之中。

由此可知,這個修行方法難啊!真的難啊!諸佛 菩薩對這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為我們開出一條叫門餘大道,廣度眾生,那就是念佛帶業往生,不退成佛的大法門。因為要斷煩惱實在是太難太難了!唯獨 淨宗這個話要牢牢記住,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說所有一切法門都要斷煩惱才能夠超越輪迴,唯獨念佛法門它不需要斷煩惱,只要把煩惱伏住就行。 「伏」比「斷容易太多太多了」。不僅諸佛教初學,教我們選擇這個法門,就是在《華嚴經》上文殊、普賢教導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也採取念佛往生這個法 門。由此可知,選擇這個法門才是真正智慧的抉擇。而且不是普通的智慧,是上上乘的大智慧,像文殊、普賢這樣頂尖的人物,絕頂的智慧,他在無量法門之中選擇 了這個法門,自己成就 了,而且勸勉一切有緣的同參道友,普遍願望大眾在這一生當中,圓滿成就無上的佛道。

本經這一段經文,前面告訴我們:「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就是說明佛所說的這些法,也是屬於因緣生法。因眾生迷,佛才有說;眾 生要不迷,那來的十二因緣呢?所以這些法也不是實在的,它沒有實在性,沒有自性。十二因緣如此,四諦也不例外。這個地方必須要跟諸位作一個簡報:

佛說諸法,為什麼又說五薀呢?又說十二處,又說十八界?實在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是實實在在無有法可說,就好比一個大夫,大夫有沒有藥方呢?沒有!大夫 那有藥方呢?可是病人跟他去看病,他就給他開藥方,沒有病人,他也就沒有藥方。佛為眾生說法,亦復如是。這個眾生在心法跟色法這兩方面,他迷色法輕,迷心 法重,佛就跟他說五薀。因為迷色法輕,色法就簡簡單單給他帶過去。迷心法重,所以心法裡面開十五項形式,詳細的為他開導,所以五薀是對這一類眾生所開的藥 方。

那麼十二處,恰恰跟前面相反。這一個眾生對於色迷得重,對於心迷得輕,所以十二處裡面六根|前面眼、耳、鼻、舌、身都是屬於色法;六塵|色、聲、香、味、 觸、法也是色法,你看色法講了十一條,心法只說一條,那個 「意」根是心法,這個人跟前面那一個人迷得恰恰相反。一個迷色重,迷心輕,一個是迷心重,迷色輕,所以佛的說法就不一樣了。

還有一等人,色、心迷得都重,那麼佛就給他講十八界了。十八界裡面六識是心法,六根裡面的意根是心法,其餘的五根是色法,六塵是色法。那麼在十八法裡面, 心法講了七個,色法講了十一個,這是對色、心俱迷的人,佛就這種說法。可見得佛說法是應機而說,活活潑潑,沒有定法可說。

我們從這個地方真正能夠體會到,不僅是無有定法可說,確實無法可說。所以心經上跟我們講無十二因緣流轉,也無十二因緣還滅,亦無四諦,世法、出世法,一切 皆無,諸法空相。

請看經文:
 
【無智亦無 得,】
 
這一段這一句經文,一句也就是一段,所謂的百性涅槃,首先要說的這個「智」是能觀之智,「得」呢?是所證之理,「無智」這個意思就說,能觀之智不可得, 「無得」是所證之理也不可得。換一句話說,能觀智空,所空的境界也是空,這個意思很深。
凡是熟讀過《楞嚴經》的人,多少能夠體會到這一個境界。楞嚴上告訴我們,無明到底是從那裡來的?富樓那尊者向釋迦牟尼佛提出這個大問題。世尊告訴他說: 「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確實,世尊真的一語道破,那麼換一句話說,就是有智,有智就是無明的根本。如果有智,有能證之智,有所證之理,能所未忘,無明就不 能斷盡。 所以無智才是真智;無得呢?才是真得。得的是什麼?究竟圓滿的自性,換一句話說,自性這個時候才真正圓滿的現前,連能證之智也沒有了。

一切自性皆空,所以能取所取,能證所證,俱不可得。要知道佛說法,他的原則是對治我們毛病而說的。眾生執著一切法皆有,以為一切法相都是真實的,這是看錯 了,從這一個錯誤的觀點,產生錯誤的想法,錯誤的作法,那就是執著,分別執著,有取有捨,有得有失,殊不知這些現象全是空相。那麼對這種人是用這個 「空」來對治,那麼佛說空,也確確實實是事實的真相,並不是假相,並不是虛構的,讓我們了解事實真相之後,知道諸法空相,我們於一切法的幻相,分別 執著自然就放下了,所以執著有這個病除掉了。可是有病既除,空也不能執著。執著空,那你又錯了,所以空也不存在,這一句說到究竟之處。連「智」、「得 」也是緣失之法,換一句話說,智、得亦無自性啊!也不可得。

接著我們看底下的經文。下面經文顯示般若修學的大用,它的功效我們見到了。

【以無所得 故,】

這一句是接著前面所說的,一切法相不可得,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一切修學的方法也不可得,四諦十、二因緣,乃至智與得,俱不可得。「以無所得故」這個心 地真正乾淨了,真正放下了,所以身心世界萬緣放下,這一放下妄情就盡了,妄盡,真就顯,真性究顯露了。所以:

【菩提薩埵。依 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

「罣礙」就是牽掛,我們世間人常說,牽腸掛肚啊!有罣就有障礙,依我執就起煩惱障,煩惱障心,心不清淨,心不自在,心不解脫,那麼就造業,輪轉。所以這個 是障大枇提,叫 「罣」。依於法執就起了所知障,所知障障慧,慧不解脫,不了自心,不達性相,縱然斷了見思煩惱,出了三界了,因有法執,也只能夠居於小乘,不能成佛。所以 所知障障大涅槃啊!這叫 「礙」啊!

一切眾生錯認了四大、六塵、五蘊、十八界,執著我見,執著我所,於是才有六道輪迴。菩薩依般若波羅密多,這一句話要用淺顯的中國話來講呢?就是依究竟圓滿 的智慧,將事實真相看清楚,於是心沒有罣礙,這個沒有罣礙,就是我執、 法執都離開了,不再有妄想、執著。

【無罣礙故。無 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這個功夫更進一步,我們看到他的果德又進了一層了。恐怖,世間人最大的恐怖是生死,「遠離恐怖」就是我們佛門裡頭成常說的了生死、出三界,了斷生死!生死 輪迴之由來,一切經論裡面說得非常詳細,它確實是依於迷惑顛倒,這才造作一切善惡業,感得三界的果報。凡夫不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恐怖的心時時刻刻不能免; 生死是恐怖,惡名也是恐怖的,惡道這是學了佛的人,知道六道輪迴的恐怖。 《華嚴經》說,眾生恐怖的事情一共有十八種,我們在這裡不必一一來細說,放在我們面前的最嚴重的,無過於六道生死輪迴的恐怖,《般若經》上雖然為我們說得 很明 白,只要我們能夠遠離罣礙,也就是說,我們離開了我、法二執,就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顛倒」是無明,「顛倒」是錯亂;換一句話說,我們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看錯了,看顛倒了,譬如經上給我們講的四種顛倒,這四種呢?就叫 「常、樂、我、淨」。「常」,不知道世間萬法無常,以為有一個常,這是錯誤的,這顛倒得知見。「樂」,不曉得世間法裡面樂是苦因啊!這一句話裡面的意思非 常的深長,如果不很冷靜、細心的去觀察,你就見不到這個事實的真相。為什麼呢?貪圖樂受,自然就起貪、瞋、癡三毒的煩惱,如果看到這個事實,才曉得樂不是 好事,樂不如苦。所以佛教教給我們 「以苦為師」。人在苦難的時候容易警覺,時時 刻刻想出離;人迷在愛欲裡,可以說那是愈迷愈深,很不容易有出離的那一念,所以說「樂是苦因」啊?

「我」顛倒,世間人把這個身體執著為我,不曉得這個身體是四大、五蘊假和合而有的。不但我沒有自相,四大、五蘊前面也說過,也是空不可得。

第四個「淨」顛倒,簡單的說,不明白自己的身心都是污染而不清淨的。身體的污染我們不難理解,心地的污染實在說,現代社會比起往昔,不知道要嚴重到多少 倍?我們也不難覺察,諸如妄想、分別、執著、是非、人我、貪、瞋、癡、慢這些念頭,都是心地的污染,這叫顛倒啊!

夢想是比喻,作夢的時候,夢境就是妄想變現出來的。妄想根源於五蘊,《楞嚴經》上夠告訴我們:色蘊是堅故的妄想,受蘊是虛明妄想,想是融通妄想,行是幽隱 妄想,識是顛倒妄想。 《楞嚴經》第十卷裡面說得很清楚。那麼由此可知,凡是有無明、有妄想的人,他就會作夢,所謂是結想成夢。這是佛在大經上為我們說明作夢的來源。當然這講夢 的根源,夢的現象也有種種不同。楞嚴裡面為我們說出是結想成夢,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屬於這一類的。另外一種,是無始劫的習氣,不一定是這一生的, 有的是前世,有的時候是更前世,會在夢境當中出現。也有能夠夢見未來的,也有鬼神、佛菩薩拖夢,這夢中現象有種種不同。但是,夢境是虛幻的而不實在的,古 人教給我們,醒時我們能作得了主啊 !還要夢中能作得了主,那才叫功夫。所以修行人,這個夢境,也是一個很好的測驗,測驗我們自己的功夫踏實不踏實,也就是在夢中能不能作主。

【究竟涅槃】

是圓教佛果所證的,菩薩雖然沒有圓滿證得,但是他能夠分證究竟涅槃。這個究竟就是不是二乘人偽偏涅槃,我們先把涅槃這兩個字,這個名詞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涅槃」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很多,最常見的是翻作滅,四諦裡面的苦、集、滅、道。「滅」是滅煩惱,小乘的涅槃是滅見思煩惱,不究竟。因為見思煩惱之 外,還有塵沙煩惱、無明煩惱,小乘人還沒有斷除。所以那個涅槃叫偏真涅槃。大乘菩薩所證的不但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斷了,無明也破了幾分了,比小乘的 涅槃要殊勝太多了,所以稱為究竟涅槃。菩薩破一品不明,證一分法身,有就證一分究究涅槃,從初住到等覺有四十一個階級,品品分證。那麼由此可知,如來果地 上的大涅槃,不是一下就得到的,逐漸逐漸證得圓滿。

這一個名詞還有一種解釋,有是我們常常看到的,那就是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寂」是清淨寂滅,這個「寂」實在就是說見思、塵沙、無明斷了,心到清淨寂 滅。 「圓」呢?是性德圓滿的開顯了,我們在大乘經上見到,佛告訴我們,圓教初住菩薩只破一品不明,他的作用就跟如來果地上相彷彿。《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用 「返 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的修學方法,證入初住圓教的初住,就有能力隨類化身,在十方諸佛剎海之中,普度一切眾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 」,實際上呢?菩薩是圓初住的地位,他能夠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個佛的形相來度眾生。

由此可知,這個究究涅槃裡面,的的確確有圓寂的意思,功德圓滿啊!那麼這是經論上常講的大涅槃。菩薩依般若波羅密多的方法,到這個位次因圓果滿。這一句裡 面 「究竟涅槃」這一句,如果從大乘圓教來說,是菩薩初住位到等覺位,這裡面是四十二位階級。菩薩位到這個地方就圓滿了。再往上去:

【三世諸佛。依 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非常重要的事實,菩薩依般若智慧能證到等覺,圓教初住到等覺,一切諸佛如來,也是依般若波羅密多故,成就了無上菩提。這說明 佛法教學、修學,這其中般若佔的地位是非常的重要。無怪乎世尊當年在世,說般若經典講了二十二年。釋迦牟尼佛說法是四十九年,說般若說了二十二年,幾乎佔 他說法時間的一半。

佛法的總綱領,是戒、定、慧三學,般若是慧學學。常言說得好,「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般若怎樣得到呢?要從定中得到。所以不但大般若,就連小般若,這個 大藏經裡面有小品般若,般若不在經裡頭啊!經裡面沒有般若啊!般若也不在佛的言語裡面啊!言語裡頭也沒有般若,不但言語裡面沒有,般若也不在思維想像裡。 心經是般若的總綱領,讀了之後,這些最重要關鍵的地方,總要能夠體會。般若在一切法空裡面,所以抱著般若經去學般若,那就錯了!但是諸位要曉得,離開般若 經也沒有般若,那我們應該如何修學呢?如何能得到呢?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給我們一個重要的提示,修學方法的提示,他老人家告訴我們,教我們看經,聽經, 要 「離言說相」,「離」是不執著,要離文字相,不要執著這些名詞、術語;要「離心緣相」,這個「心緣」就是思想、研究,你只可以聽,不可以去想,為什麼呢? 這一想呢?就落到意識裡面去了,第六意識分別,第七意識執著。所以一想啊!就落在 意識之中,那就錯了!

我們一定要知道,如果不用心意識,那就是自性起用,唯有自性起用,般若現前,這個道理很深,菩薩所以能夠成就,就是他知道諸法空相,因為知道一切法空,所 以他才能夠遠離妄想、執著,才能夠以清淨心照見諸法空相。這樣自然就契入究竟涅槃。再往上進一步,這個是說,真正平等覺知一切諸法的真相,澈底究竟明瞭, 這能明瞭的就是無上的般若智慧。這不得已說這麼一個名詞,其實性相之中,都沒有名言的。所以 「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不得已用這些名相言說,為我們啟示,為我們作一個引導,我們從這個啟示,從這個引導裡面去契入真實。

所以在因,稱它為「智」,在果地上就叫它作「覺」,果達到極處,就加上一個「無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也是屬於尊重不翻,它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 覺。 「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三藐」翻作正等,「三菩提」翻作正覺,「菩提」翻作覺,合起來叫「無上正等正覺」。「正」說明沒有邪,沒有一絲毫的偏 邪,完全正確。 「等」是與一切諸佛所證的平等。所謂「雙照二邊,轉八識成四智,證法空而悟真如」,真如這兩個字,「真」是說的法性,「如」是說的法相,性如其相,相如其 性,古德為了容易令人理解起見呢?常用金跟金器作比喻。譬如黃金,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比作真性,這個器就比作法相,金就是器,器就是金, 這就說明,相即是性,性即是相,性相一如!所以叫作真如。這是諸佛如來真正清淨的覺悟。那麼由此覺一切諸法的實相就是真相!一切諸法真相完全覺了,我們稱 它作 「菩提」,菩提就是這個意思。

古德也有簡單的解釋,說菩提是證法空的意思,這一切就是經上講的諸法空相,他完全明白了,完全了解了,也完全契入了。那麼這個就是,這種了解不是解悟,是 證悟,證得真如這個道理,證得實際的道理,證得法性的道理,也可以說證得法界這一些事實真相。佛給它建立一個名稱叫 「菩提」,為了教學方便起見,這才用這個名詞術語,是為教學便利而說的。這個是名相,怎麼來的我們要知道。

又說不可破壞、不可分別這個叫菩提;又說法真如性、不變異變、無顛倒性這個也叫作菩提。我們從種種解釋,體會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圓滿的精義,精華的逸趣。 佛是依般若而證得的。

現在我們淨宗經上告訴我們:念佛往生,不退成佛。由此可知,般若精髓解悟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證悟就更難了。正因為它難,所以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在西方建立 極樂世界,為我們做最好的增上緣,讓我們到那個地方去,修學圓滿的般若波羅密多,若不是究竟圓滿的般若,諸位想想,如何能不退轉呢?定功尚且有退,唯有真 實的般若才能達到不退轉。這其中古德為我們說得很好,西方最殊勝的緣,就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我們與這些證得究竟圓 滿般若的人在一起,有他們照顧,有他們關懷,有他們提攜,我們才能夠在這一生當中也圓證大菩提。

請看經文:

【故知般若波羅 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一段經文是總結讚歎。本經在譯經的方式上,它是將序方與流通分都省略掉了。不過也有一些譯本三分俱足,而玄奘大師這個譯法呢?是只翻這個正宗分。

這一段經文從「故知般若波羅密多」到「是無等等咒」,這是讚歎般若法至高無上,末後兩句是讚歎修學所得到的功德利益。

佛菩薩都是依這個法門而證得菩提涅槃,所以般若的功用,實實在在不可思議,無法稱說,這到最後是以咒義來讚歎它。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這 個咒,咒也是願的意思,四種陀羅尼之一,在一般的翻法,咒有三種,有多字陀羅尼,像本經後面這個咒語就屬於多字,有一字陀羅尼,有無字的陀羅尼。陀羅尼是 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有總持的意思。所謂總一切意,以及善法不失,惡法不生,那麼這個叫陀羅尼。陀羅尼也有 「明」的意思,像此地講的大明咒,明是光明,是智慧,能除盡一切障礙,能滅除一切覆蓋,也就是污染的意思,它也有密語的意思。由此可知,佛在經中所說的許 多的密咒,這些咒語,其實印度人也聽不懂,這稱之為密語。 「密」不是秘密,佛法沒有秘密,而是神秘,是深密,古德為我們說佛菩薩講經說法的時候,有許多眾生是我們凡夫肉眼見不到的,他們也在座恭恭敬敬的聽法,這 就是 我們常說的天人,天龍八部,鬼神等眾,是我們肉眼不能見的。而咒語裡面多半是他們的語言。佛說完經之後,通常會將全經的綱要,以他們的語言略略的說一遍, 這對天龍鬼神來說呢?是非常親切之感。所以咒語雖然是梵語,印度人也聽不懂,我們叫它作密語,密咒。

第三個意思,它有真言的意思,因為它能夠顯示諸法實相,真實不虛,何以顯說不叫真言呢?顯說一般人聽了之後,他免不了要用意去分別它,去執著它,這樣難免 把佛所說的真實義障礙了。密說呢?就不會有這些副作用了,咒語我們不懂,不懂呢?就沒有法子分別,也不會起執著。所以密咒只許認真去受持、去念誦,決定不 能夠分別,不能夠思維、想像,反而容易得清淨心。清 淨心現前,這諸法的真實像就見到了。所以這個咒語是超絕一切戲論,因此稱它作真言。

那麼陀羅尼有四種:有法、有義、有咒、有忍。法是說持所聞法,持是講保持,恆久而不失,也就是說經過很長的時間,永遠不會忘記,這個法稱之為陀羅尼。這二 呢?是義,這是說於一切大小乘教義當中,能夠分別邪正是非善惡,知道一法具足無量的義趣。所以佛法跟世間法不一樣;佛法的法味是無比的濃厚,任何一個法 門,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法味從來沒有減弱過,這是陀羅尼的意思。不像這個世間,世間法,世間法無論是善法、是惡法,都不能夠持久,久了它就生厭倦。所 以,世法就非陀羅尼了。

第四種是咒,咒就是總持咒願,這個神咒確實非常的靈驗,密咒裡頭我們看古時候所傳的,以這個密咒呼風喚雨,役使鬼神,這就是招喚鬼神來為我們工作,來為我 們服務,確實很靈驗。現在有一些咒語失傳了,有一些依然是很靈驗的。咒語範圍之廣,非常的複雜,與鬼神溝通,要緊的是兩樁事情:一個是以真誠心,所謂是誠 則靈,誠就能夠與佛菩薩,與天地鬼神交通。第二個是咒的音正確,咒裡面大部分是鬼神的語言,發音正確感應就非常的快速,你說的他能聽得懂。這個音不正確, 他聽就有困難了,所以,以真誠、正確的發音,就有不可思議的靈驗,咒語總持無量的文義,這一般在佛門裡頭稱之為咒心。

陀羅彌第四個意思是忍,忍是忍耐的忍,也是安染的意思,成就堅固的修行與所聞之法,得堅定精進,在一切境界裡面不為境緣所動,這個叫陀羅尼。那麼由此可 知,陀羅尼這四個意思在大小乘諸法之中,無不具足。不僅僅是般若經。佛在此地以四句咒讚歎大般若: 「大神咒、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

「明」是光明、清淨的意思,「密」是一切凡夫不能夠理解的意思,「真」是真實不虛,「大神」這個意思就是具足不可思議極大的神力,這一種的陀羅尼,它的作 用能除一切障礙。障礙,在經典裡面把它歸納為三大類:見思、塵沙、無明。神咒都有力量破盡這三種障礙,所以稱它作 「大明咒、大神咒」。「大明」,明剛才說過了,就是咒的別名,陀羅尼的別義,佛在光中說陀羅 尼,像楞嚴會上,佛是發頂上的光明,肉髮放光,光中化佛,化佛送出五會楞嚴神咒,這是以大光明破眾生無始劫的癡闇,有就是根本無明。神咒像光明一樣,能夠 照破無明,能夠破除黑暗,稱之為大明咒。

「無上」這個意思好懂,是最殊勝,窮理、盡性,沒有比這個更高了,沒有比它更上了。「無等等」,等等是說一切諸法,都不能夠跟它相等。那麼佛用這個四句來 讚歎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可以說把這一部經讚歎到極處了。諸菩薩依它成就了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它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那麼由此可知,這個四句咒的讚歎,確實 是非常恰當的。

那麼這四句咒究究是什麼意思呢?有一些人說, 這四句咒就是指心經末後的咒語,這個意思也能講得通。可是如果就淨宗修學來說,這四句咒,實實在在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發菩題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我們仔細,冷靜的來觀察,這一句佛號確確實實是咒語,「南無阿彌陀佛」完全是梵文音譯的,確實是咒語,確實是大神咒,它有不可思議無比的神力。過去灌 頂大師告訴我們,凡夫常常想到消除業障,古人、今人都不例外。灌頂大師告訴我們,業障深重之人,所有一切經法,懺法都消不了的,最後還有這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決定可以消盡。由此可知,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確確實實是神咒,真實不虛!

《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告訴我們,菩薩與五十二 同倫,這個「五十二」是指菩薩的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五十個位次,再加上等覺、妙覺,這總共叫五十二位。換一句話說,這就是告訴我們, 大勢至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就用這一個方法,那就是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個方法簡單,容易,直捷穩當,就這一句佛號能夠斷見思煩惱,就這一句佛號能破除塵沙、無明,這不是大明咒是什麼呢?

大明咒就是有能力破除無明煩惱的,大勢至菩薩這一類的人物,就用一句佛號,斷盡了四十一品不明,圓成佛道啊!所以這一句阿彌陀佛,真實道地的大明咒,我們 一絲毫都不懷疑。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我們再細細觀察, 隋唐時代的大德們,他們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門,這一切經法作一個精確的比較,公認《大方廣佛華嚴經》這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中第一。這些大德 們又將 《無量壽經》跟《華嚴經》作一個比較,認為《無量壽經》才是真正的第一經。為什麼呢?華嚴到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華嚴才達到究竟圓滿。那麼換 一句話說,華嚴會上的法身大士們,如果不到西方極樂世界,他修證的就不究竟,就不圓滿。 《無量壽經》自始至終,都是宣揚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所以它是華嚴的歸宿,是一切法身大士的集聚,它跟華嚴相比,當然要把華嚴比下去了,這《無量壽經 》是第一經啊!

在《無量壽經》之中,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是九 種經本裡面最好的版板,夏蓮居居士的會集本,這個本子確實是集五種原譯本之大成;經本分成四十八章,這四十八章裡面,那一章是第一呢?我想一般同修都瞭 解,都明白,當然世第六章是全經的第一,第六章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世尊為我們講解 《無量壽經》,介紹西方依正莊嚴,都不出四十八願的範圍。換一句話說,世尊是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詳細為我們解說而已,這個詳細解說就是《無量壽經》。所 以這一部經裡面第六章是第一,六章裡面說出四十八願,這四十八願當中,那一願最重要呢?這不必我們說,古大德幾乎公認的,第十八願是四十八願的核心。十八 願說的是什麼?說的是十念必生,換一句話說,這樣使我層層較量,重重的比較,使我們 認清楚這六字洪名是無上的法門,是無與倫比的法門。因為從這一句佛號展開來就是第十八願,十八願再展開來,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再展開來,就是《無量壽 經 》,《無量壽經》展開是《華嚴經》,《華嚴經》展開則是一切經。這樣我們明了,我們知道了,這一句佛號是整個佛法的精華,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 一切經的無上咒,無等等咒,實實在在說,它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無上神咒,無等等神咒,如果沒有古德這樣重重較量,我們如何能夠認識名號功德不可 思議。

所以這個地方的四句神咒,指讚歎,要是用在彌陀名號上,那是再切實也不過了。那麼它的功效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啊!一切苦,淺近言之, 我們眼前種種的苦報,佛法裡為我們說的三苦、八苦,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八苦是苦苦的細述,這是三界六道眾生總不能夠避免的。八苦之中,首先「生、 老、病、死 」這四種苦,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眾生,都不能夠避免的。身外有求不得苦,眾生有無盡的欲望,有無量的需求,求不得就苦了。有「愛別離苦」,愛是自己稱 心、喜悅的,人也好、事也好、物也好,往往自己稱心如意的這些事,偏偏要分手,偏偏要別離。第三類的 「怨憎會苦」,心裡面不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事、不喜歡的物想離開,偏偏離不開。佛把我們身外之苦歸納這個三大類。除此之外,還有一類的叫「五陰熾盛苦 」,什麼叫作「五陰熾盛」?簡單的說,就是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想、分別、執著像猛火一樣的燒得非常的旺盛,它不會熄滅,這叫煩惱啊!五陰熾盛是煩 惱,是造業。所以感受前面的七種苦果,除此之外,還有 「壞苦」。壞苦是說一切色法,也是我們今天所講物質,它會變的、它會壞的、它是無常的。我們沒有方法永遠保持,沒有辦法得到。還有一類叫「行苦」,「行 」是講心,他是無常的,所以壞苦是對色說的,行苦是對心說的,心經裡面將一切法歸納這兩大類啊,「色」、「心」都是無常的。

所以經上告訴我們事實的真相是諸法空相啊!這是講到眼前的種種苦事、苦因、苦果。佛跟我們說的戒、定、慧三學,戒學是教我們克服,教我們忍耐,忍還是苦! 我們常常聽人說:忍耐是有限度的。可見得這個忍還是很苦。功夫再要深一層呢?這得定了,定能夠伏煩惱,把這些痛苦伏住,比忍受高明多了。忍受心不平啊!石 頭壓草壓住了,定就好了,心清淨了,心平等了,但是還是不究竟,定能夠滅苦,戒能夠伏苦,把它降伏住,定能夠滅苦,總不如般若智慧啊!智要開了,苦就沒有 了,為什麼呢?佛在經上常說: 「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定不能囀,慧能轉。所以般若智慧現前,無始劫以來累積的這些煩惱、習氣,統統轉化成大菩提了。佛菩薩以此為度化眾生種種 的善巧方便,無盡的智慧、德能,原來是從煩惱、無明變化而來的。所以說煩惱、菩提是一不是二,生死、涅槃也是一不是二,這顯示出它真的能除一切苦,除得這 麼究 竟,除得這麼澈底,除得這麼圓滿。

末後這一句話,非常肯定告訴我們,這是「真實不虛」!大小乘經都證實,無量法門也證實,經論法門作了一個總比較,般若更真實!而般若法門結歸在一句萬德洪 名上,格外顯示出名號功德真實不可思議。所以能持這一句名號之人,不僅僅是修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諸經都讚歎為三昧之王,實在這一句名號,乃是究究圓滿的 大般般若!我們在 《無量壽經》上能找到證據,那就是世尊對彌陀的稱讚,稱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世尊這樣的讚歎,實在說,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讚歎。這使我們更清 晰、更明白,肯定了彌陀名號確確實實是無上咒,確確實實是無等等咒,確確實實是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 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一段科題上為我們說的是結顯開密。

本經總共有二百六十個字,這最後三十一個字是密說,前面呢?是顯說。這就是佛門當中常講的咒語,這個咒語一般是以不翻為最適合。下面小註給我們說出經語有 五種不翻。

這是唐朝玄奘大師譯場立的規矩,這是五種不翻,這五種呢?咒語就是其中之一,咒語第一個,它是佛的密語。所以只有佛明瞭,佛以外都不知道;換一句話說,等 覺以下的菩薩都不知道其中的意義。

第二,咒語每一個字、每一句都含有無量義,這個我們在研究大乘經的時候,不但密咒是字字含無量義,即是顯說的經文,它的義理也是非常豐富。所以佛的經典, 無論是大乘、小乘,或者是了義,或者是不了義,它的法味可以說都是非常的濃厚,讓我們久讀不厭。這個 「久」究竟是多久?可以說從初發心一直到圓成佛道,都讀不厭、都讀不倦,何況如來的神咒?

第三個意思,神咒裡面往往有很多鬼神的名字,佛呼喚這一些鬼神守護修行人,也就是我們俗話講的保佑這些修行人,因此他的名字就不完全是人間的語言。

第四,神咒也是諸佛的密印,就像軍中的口令一一樣的,是屬於密語。誦這個神咒呢?那可以講 是無往而不利,一定能得到諸佛護念,龍天保佑。

第五,這是諸佛如來不可思議的神力加持,所以它有這麼豐富,有這麼多意義在其中。玄奘大師認為還是存其音而不翻其義為圓滿。

這個地方小註裡頭也說,秘是深奧難言之義,這在前面有跟諸位報告過,佛法裡面決定沒有秘密,凡是秘密呢?總是有不能告人之處,他才守密,如果心地清淨,正 大光明,那有秘密可言?所以佛法裡面講這個密是 「深密」的意思,義理太深,不是初學的人,不是淺根之人所能夠體會的。所以稱之為「深密」。因為義理太深,佛觀察眾生的根機,若不是真實上根利智,往往佛 就不說這些法,雖不說,有的時候透一點消息,像這 個神咒,可以說是佛為我們透一點消息,有這個意思在。

在修持上來說,經論是顯說,我們常常勸人讀誦,不但我們勸,佛在一切經論裡面,說到修持,勸導大眾讀誦,是他重要的一個修學手段。讀誦經典,經典是顯說, 往往我們在一面讀誦,一面去思惟裡面所說的意義,這樣子我們的心,實在講呢?就不得清淨。思惟、想像、研究、探討都是落在第六意識,換一句話說,決定障礙 了清淨心,決定障礙了悟門 (開悟的門)!很難成就三昧,也就是說,依讀誦經典,自古以來,解悟的人很多,從經典裡面開悟叫解悟,解悟的人很多,證悟的人我們見不到,證悟要從定、慧 契入,讀誦這個方法,修定、修慧是比較困難,可是根性利的人,我們經中常講老實之人,用讀誦的方法,同樣可以成就三昧,可以大開圓解。那麼那要怎麼讀呢? 決定不能夠思惟經中的義趣,就是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給我們的要領。

他說:第一個要「離言說相」,文字就是說的符號,那麼換一句話說,離言說相,我們讀經要離文字相。

第二個要「離名字相」,名字就是佛所講的許許多多的術語,不可以執著。

第三個要「離心緣相」,這個非常非常重要,就是決定不可以去想經文裡面的意思。那麼換一句話說,如果真能夠離言說、離名字、離心緣相來讀經,這種讀經跟念 咒,實在講是無二無別,效 果絕不在密咒之下。因為這種修行方法,確確實實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那麼中人以下的根性,習氣很重的人,展開經本,他自自然然他就會望文生意。那麼 對於這一類根性,讀經就不如念咒了,為什麼呢?咒語沒有意思,他看到咒語,他生不起意思來,反而容易得定。所以這個就是密法的誦持,它能幫助你不起分別、 不起妄想,容易得到三昧。這個是密法在修行另一種的殊勝,也就是另一種的好處。

密宗的大德也給我們說過,密咒不盡是梵語,換一句話說,印度人也有很多不懂的。因為咒語實在是講這個六道裡頭,各道的語言都有。實在說,佛菩薩講經說法, 來參與道場聽經的大眾,往往有他方世界的佛、菩薩、天人,還有一類有緣的眾生,他們都有機會來聽,也都在座,而且人數往往比我們還要殊勝。

佛為我們說的語言,他聽得懂嗎?這個我們不必愁,經論上常講:「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升座說法,我們中國人在座聽,聽佛的言語是講的我們 中國話,外國人去聽,他聽的是自己的語言,天人聽是天人的語言,畜生聽是畜生的語言,都是他各個自己的語言,佛有這種神力,這種神力實在說,在過去是非常 難以令人相信的。現在科技發達,電腦所發明的這個語言機,語言翻譯的機器,已經能夠做到這一點了,國際會議上我們用本國語言宣講,一面講呢?這個機器它就 把它翻成各種不同的語言,電腦都可以能夠做到,佛的威神那有不可能的事情?這是我們相信佛的德能是圓滿的,確確實實佛有這個能力。

往往佛這個經講完之後,以密咒,密咒實在講,與其說是六道語言,那就是對他們這些人,用他們的語言很明顯的給他們打個招呼,表示親切之感。實際上,我相信 還不盡如此,佛為令一切眾生得真實利益,那個密咒就正如前面所說的,是諸佛如來的密語,等覺以下都不知道。只要依照受持,決定得成三昧。我想古德這個說法 才是圓滿的。所以我們遇到神咒,一定要以信心去薰習,老實受持,以清淨心感應。玄奘大師不翻,我們也不必勉強的去解釋,古大德確實也有解釋的。像前清灌頂 法師,他對於這些神咒解釋得就相當詳細。譬如 《楞嚴經》,自古以來註解有一百 多種,但是五會楞嚴神咒,各家解釋的不多,唯獨灌頂法師的《楞嚴經》註解,他將神咒,就解釋得很詳細。那麼這個密咒也就變成顯說了,是不是如法呢?我們不 敢說,提供我們做一個修學參考而已,但是絕大多數的大德們,還是主張不解釋為好。

但是佛說法,往往顯說後面都有密說,不只是本經,許許多多經典都有這個例子;顯說已經把經義詳細開示說明,密說還是顯說裡面的意思,只是言語簡單。所以密 咒又翻作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那麼詳說、總持都是一樁事情,因此我們明白顯說的義趣,這個密咒的大意也就能夠可想而知了。

所謂密是顯之密,顯是密之顯,我們只要知道這個意思,大致上可以得到它的真實受用。本經的咒語一共是四句,咒語最重要的是音要正確,所以密宗非常重視上師 的口傳。因為梵音,我們用中國這個文字的音去翻它的音,這一部經是唐朝翻譯的,唐朝時候讀的這個字音,跟我們現在所讀的,往往有很大的差別。譬如我們最常 聽到的, 「南無」(拿摩),唐朝時候翻這個音,「南無」(拿摩)這個音是很正確的,現在我們要照我們一般來念呢?只念「南無」(拿無),這個音就差得很大很大了, 所以古音字雖然沒有變,它的音隨著時代有了變化,起了變化。

如果是攝心修得三昧,我們只要誠、恭敬去念,音念錯了也不妨礙。為什麼呢?它是攝心的,不讓我們起分別、妄想。如果是招呼鬼神這些名號 的話,那音不正確啊!我們念起來他不懂,我們請他,他不來,所以這些我們也必須要明瞭。

心經後面這四句咒是如來的真言,不是鬼神的名號,我們只要攝心真誠的去念,決定有好處。我們語音是念「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梵 音的念法跟我們這不一樣。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到這個地方是介紹圓滿了。我們在大乘經論上常常讀到,諸佛如來三密相應,所謂意密、身密、語密,這個意思就像前面所說的一樣,它不是神 秘,不是秘密,確確實實是深密。

佛的心,念念期望一切眾生,快速圓成佛道,並不是希望我們聞到佛法,真的要修三個阿僧祇劫 ,或者是像《華嚴經》上講的要修無量劫才能成就,那個不是佛的期望。但是確實呢?是許許多多的眾生,必須經歷的過程。正如同我們世間作父母的人,期望自己 的兒女成就學業、成就事業。讀書也必定是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一般人都要經歷這個過程。那麼作父母的人有沒有心,希望自己的兒女是個天才兒童呢?不 須經歷這個過程就成就了。當然,只怕兒女不是上上乘的根性,諸佛如來對於眾生的期望,正是如此。所以我們說到這個密意,這個三密實實在在就不可思議了!不 但密宗根性的這些知識不可思議,念佛的這種根性尤其不可思議。為什麼呢?正因為他是屬於上上乘人,他不必經歷長劫的修行,不必經歷菩薩五十一個階段,他在 一生當中 就圓成佛道,我們仔細的去想想,冷靜去觀察,這是一類什麼樣的根機?如果不以諸佛如來果地上三密來說呢?是沒有法子說明的。這一類的人,沒有禪宗那樣明顯 的利根,禪宗之利,言下可以頓悟,可以明心見性,他這個根性之利,是非常明顯的。

淨宗根性之利不明顯,他利在什麼地方呢?《無量壽經》上佛告訴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確實是無上神咒,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因為咒的定義是總一切 法,持一切義,這一句南無阿彌駝佛,確確實實是總一切法,不僅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實在他是總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宣說的一切法。所以它 真的是第一神咒,是第一個大總持法門。因此盡虛空遍 法界,無論什麼根性的眾生,遇到這一個神咒,遇到彌陀名號,沒有一個不得度。這個意思也是前面所說的這個咒裡面第五個意思,就是有不思議威神的加持,彌陀 名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不思議威神的加持,因此無論什麼眾生,即使罪業極深的眾生,造作五逆無惡,阿鼻地獄眾生也能因之得度,也能因之一生圓成佛 道,這是真實不可思議,是諸佛如來對於一切眾生,真實殷切的期望。

過去,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問到佛是不是真的萬德萬能?還是萬德萬能只是讚歎佛而已,佛並沒有真正究竟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我們初學的時候,確實很難解 答這個問題,一直到以後,我們讀了許多大乘了義的經論,讀到無量壽,這時候才恍然大悟!真正明瞭佛的德能確實是圓滿的。圓滿到什麼程度呢?這個人造作罪 業,立刻要墮阿鼻地獄了,佛有沒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如果佛沒有這個能力,那麼這個佛的德能,那就是讚歎而不是真實的。我們現在證明了,佛確確實實有這個 能力。那麼為什麼不度這些受苦受難的眾生呢?不是佛沒有能力,是這些人不願意接受佛的教誨,那就沒有法子了。這個經論當中常說的, 「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叫無緣呢?不聽話啊!不相信!不肯接受嘛!不能依教奉行嘛!這一類佛就不能度。所以淨宗的經典,淨宗的修學方法,是諸佛如來圓滿 般若的結晶,是無上的深密,不僅僅是世尊在大集經裡面講念佛, 「念佛是名甚深的禪定」,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這一句佛號是無上甚深的神咒、密咒,什麼人能接受呢?接受的人有絕非偶然。彌陀經上明白為我們說出,這個法門是給善根、福德、因緣圓滿成就的人,他得利益 了。所以經上說: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不能少,換一句話說,要多善根。多到什麼程度?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見到,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當年佛講《無量 壽經 》的時候,阿闍王子與五百大長者子,這是他們一幫的,他們這個小團體,一個小團體的人,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必定有殊勝的因緣,沒有因緣不能聚集在一起。聞佛 介紹西方淨土,生無量的歡喜心,發願希望將來成佛也像阿彌陀佛一樣,這個念頭雖然在心裡沒說出來 ,佛有他心通,佛知道了,對他讚歎,告訴大眾,阿闍王子這一幫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過四百億佛。我們要記住,四百億佛,那是多長的時間!由此可知,他善根 是多麼的深厚!但是供養四百億佛,聽到這個法門還沒有發心求往生,只是聽到生歡喜心,沒有發心求生淨土。那麼換句話說,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這個善 根還不夠,今天我們聽到這個法門,生歡喜心而且發願一心求生淨土,那這個善根啊!就比阿闍王子的善根要深厚太多了。

從這個地方曉得,今天遇到這個法門,肯發心念佛的,他的善根是多麼的深厚!唯有這樣的善根,這麼深厚的善根,聽到這個法門才生歡喜心,才真正肯發願,真正 肯求生。所以善根是信解,他聽明白了、清楚了,知道這個世界跟娑婆識界跟其他諸佛世界作一個比較,它確實殊勝,確實值得我捫嚮往,這個理解、信心是善根。

福德是什麼呢?一心一意求願往生啊!這個福德太大太大了,這多福德啊!因緣,我們遇到這個經本、遇到這個法門、遇到善知識開導、遇到同參道友的勉勵,這三 個條件具足,這個人在這一生當決定得生淨土。一往生淨土就超越過四十一個因位,這四十一個是 《華嚴經》上所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圓超!是頓超!所以這要不是阿彌陀佛,一切諸佛果地上的甚深般若波羅密的借鏡,怎麼可能能令凡夫有如此究竟圓 滿的成就?這一句佛號要不是究竟圓滿的秘密神咒,又如何令業習深重的凡夫,在短短暫的期 間之內(經上講的若一日若七日),就能夠消除無量劫的業障,往生佛國啊!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功德確確實實是第一神咒。

所以依這個法門修學,佛咒願眾生與佛無異啊!我們雖然講的是般若經,讀的是般若經,我們的修行、我們的方向、我們的目標,一定是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與本 經教義完全相應。

古大德教宗般若,行在彌陀的人不少。民國初年還有兩位我們大家都熟知的:一位是江味農居士,他一生用了四十年的時間研究《金剛波若密經》,四十年完成了一 部著作|金剛經講義,這個本子近年來流通很廣。江味農居士修什麼呢?念佛求生淨土。所以他老人家教導的是教宗般若,行在彌陀,近代往生論上有他的名字。還 有一位 周止菴居士,這一位老人家呢?一生用在心經上,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他老人家也用了四十年的功夫,不要看這個經文很短啊!四十年的心經,他也留給我們一部著 作,是他在心經四十年功夫的成就|般若心經詮注。這些年來我們也印了很多版,流通很廣。

江味農居士的金剛經講義,確實是金剛經的大辭典;周止菴的心經詮注也可以說是般若心經的大辭典,這兩本書兩種註解,修學大乘的同修一定要看!我們不是在這 裡鼓勵或者是提倡般若,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把它當作佛學常識來看。他這兩種註子,可以說這個大乘法相名詞的註解非常豐富,非常詳細。

過去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在大專佛學講座,就把金 剛經講義當作教材來用,這個是很有道理的。那麼我們專心念佛,這就是真正得到般若的真實利益,真正的受用。

經,顯說是教我們開智慧,是教我們明白事實的真相,幫助我們滅煩惱障。這個密說呢?是教我們把分別、妄想放下,恢復清淨心,這就能夠滅罪生福,所以這個是 大福德。因此在修學過程當中,就怕落在意識,也就是很怕分別、妄想、執著,修行怕這個東西。要把這個統統放下,因為有這些東西, 《楞嚴經》上說得很好,「知見立知是無明本」,這個不會開悟的!

經文說得很好:「狂心歇處,歇即菩提」。我們一句佛號念到底,放下身心世界,大般若就在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