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語的文化價值及普通話的文化缺陷

作者:東方荷

現在上海人多有普通話交流能力,這是推普工作的成就,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但有人將推普工作理解為就是消滅吳語(上海話),將保存吳語文化與推廣普通話對 立起來,處處限制吳語使用。於是"人人會說普通話"的推普目標,變成了"人人只說普通話"。使得不少上海長大的孩子不會講吳語,甚至聽不懂吳語的書面語, 使這些孩子失去了吳語人口的文化優勢,他們中能聽懂評彈、越劇的越來越少,這樣的做法是否極左了一點。語言是工具,吳語也不是"四舊"。皮之不存毛將焉 附,吳語的滅亡勢必導致昆曲、評彈、越劇等藝術形式的滅亡。
北方話成為普通話基本方言只是機遇問題,並非其是中國最好的方言,即使是也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博大精深的中華五千年文明不可能僅僅濃縮在普通 話中。吳語也是偉大的文化遺產,有普通話不能替代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功能。吳方言使用人口七千萬(義大利語使用人口約六千萬),有著和官話不同的音素、詞 彙、語法,故而稱為"吳語"更合適。上海話是蘇州話、寧波話等幾種代表性吳語的混合體,兼具蘇州話的軟,寧波話的硬,加上使用人口較多,是最具代表性的吳 語。

吳語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語音工具。
河南籍的唐玄奘是選用吳音譯注佛經的,因唯吳音才能譯音準確。

上海話單音素有50個,普通話僅32個,粵語不足33個。北方話、英語、法語分別僅有送氣和不送氣清音、送氣清音和濁音、不送氣清音和濁音的對應;而這三組音在吳語中都有,不送氣清音"撥(給) 、德[t]、革[k]"、送氣清塞音"潑[ph]、忒[th']、克[kh]"、濁音"渤、突[d]、搿[g]"。吳語有最完善的語音體系,且音素都較實用,上海話音素幾乎每個都在常見外語中得到使用。而沒短音、音素少、無濁音、大量音素除了說北方話以外幾乎沒什麼用處(包括翹舌音等)的普通話,為外來詞譯音常是趕鴨子 上架--勉為其難,譯音也多不準確。因此常見的外語中,吳語對得上號的音素常比普通話、粵語等多一倍;法語三十五音標中,有三十餘個和上海話中相應音素一 致,普通話不及其半;日語片假名基本可以用吳語讀准,北方話是萬萬不能的;英語等其他外語情況也大致如此。比如 :英語'VCD'三字母,相當上海話"微西地[visidi]西是尖音",北京人多讀為普通話的"微西地[weIxiti]西是團音"。

人在12歲以前學發音較易,反之較難,故而以吳語為母語者學外語咬音一般較外省人準確。比如,我有位同事的兒子從小受普通話教育,成了不會講上海話的土 生土長上海人,他上海話"麥"的韻母讀不出;上海話"麥"的韻母和英語"[Q]"是一致的,那麼他講英語時當然也發不出該音。又有,有位京籍朋友在滬多 年,稱自己上海話的"茶"聲母"[z]"發不出,他讀外語時也是將"[z]"發成中文拼音的"(z)[ts]",比如將字母"z"讀為普通話"在[tsaI]"。

二,學習漢語文學的工具。大量古詩詞用普通話讀不出韻腳、韻律,影響賞析。

1,歷史上中國北方長期淪為異族統治。北方遊牧民族多學漢語,部分融入漢族。他們講的漢語自然不太正宗。從語音歷史資料可看出。入派它聲始於元,清定型, 期間明恢復;全濁音清化始於五代宋遼時期的北方,至清[?]聲母脫落、[v]並入[w]。因濁音音低,傳不遠,而入聲音短,托不長,皆不方便在草原上遠距 離對話,所以北方遊牧民族發不出這些音素,入主中原後學漢語時,也就沒學好這些音。就好像今天的北方人講英語時,常發不好短音和濁音,把[v]讀成 [w]。另,由於他們發不出(fong,vong)等音節,"東、冬"韻的"風、鳳"等就歸入了"eng"韻;發不出(vi),"微、維"等字就改為 (wei)音,北方人多將V讀為「(wei)」。翹舌音也非古漢語固有音素,語音史上有古無舌上音之說,其出現在唐朝中期的北方,可能和先期融入漢族的南匈奴、東突厥等有關。北方 話是吳、粵、閩、客、官五大方言中不規則變化最多的,有大量半字先生讀法,可能和早期北方民族漢語水平 不高有關,如:"幫(b)

"母字"秘"轉為「明(m)」母,是受字元"宓"影響。故北方話對傳統漢語音韻結構繼承較少。因此,今日北方話曾被章太炎先生稱為"金元虜語"即滿蒙人的異族語言。

1北方話是唯一不保留入聲(短音)的漢語方言。無入聲使北方話語言節奏呆板,如:吳語"勿曉得"兩頭是半拍的入聲,中間是全拍的舒聲,形成切分音節,這是北方話所沒的。

2北方話是韻母結構變化最嚴重的方言。以至《聲律發蒙》等書,無法用普通話讀出韻腳。而且古代聲韻書籍的注音方式,比較適合南方話,如"打"注音為"德冷切"等等。

3普通話聲母結構也迥異於古漢語。古漢語三十六母中的全濁音在普通話及其它方言中全盤清化,唯在吳語中得到保留。濁音清化導致北方話總體以高音為主,音感清輕高揚,符合草原生活環境,難怪有人將打官腔和唱高調扯在一塊。

不可否認在繼承傳統漢語音韻結構上普通話有重大缺陷。大量古詩詞用普通話讀不出韻腳、韻律(尤其是講究舒促結構的詞曲),影響賞析,用普通話也不能講 解詞曲格律。《唐詩三百首》中的前十首中有五首,用普通話讀影響韻腳,包括:第一首《感遇》的韻腳:"潔、節、悅、折",第七首《佳人》的韻腳:"穀、 木、戮、肉、燭、玉、宿、哭、濁、屋、薄、竹",第八首《夢李白》的韻腳:"惻、息、憶、測、黑、翼、色、得",等在古漢語和現在吳語中都是入聲字;另 外,第二首《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之酒》的韻腳:"微、扉、衣、稀、機",第九首《送綦毋潛落地還鄉》的韻腳:"薇、非、衣、扉、稀",等在古漢語和現在 吳語中韻母都是""。

掌握入聲、濁聲母和一些古漢語音韻對學習古漢語有重要意義,這是吳語能提供的便利。若有朝一日南方方言均遭滅絕,上述詩詞就只能借助韓、越等異族語言 來誦讀出韻腳,豈不遺人笑柄。受古漢語影響較大的韓、越等語漢字讀音體系,更接近吳語等南方話。直至清 朝康熙年間朝廷修訂的《佩文韻府》《康熙字典》依然使用入聲和清濁母字分開
。換句話說,當時已經形成的沒有入聲、沒有濁音的北方話還不被認為有正統地位。另外,吳方言也曾經是東晉、南朝、南宋等時期的權威方言。

2,中國早期文明雖以北方為主,但北方文化事業屢遭戰亂破壞,大量知識份子因避戰亂南遷,包括王羲之、辛棄疾等;中國文化視北方為正宗的看法是不全面 的。自東晉天馬渡江之後,中國文化中心就開始逐漸南移,南宋以後的中國文學創作主要是在吳方言區完成的 。以四大名著三言兩拍為代表的大量名著是江浙人寫的。施耐庵、羅貫中、毛宗崗等本是說書藝人,馮夢龍、金聖歎等是蘇州才子,大多數名著原來是蘇州評書的腳 本。僅《水滸全傳》中吳語詞彙就不下兩百多,瞭解這些辭彙可提高對作品的理解層次。縱使官話區人也未必 不用吳語詞彙,因大量北方籍的文學家有長期江浙生活的背景,如:馬致遠等。有人指出山東人寫的《金瓶梅》中也有吳語詞彙(見胡竹安《〈水滸全傳〉所見現代 吳語詞彙試析》)。普通話基礎方言文化積澱相對淺是事實。

3,為彌補文化不足,以官話方言為底版的普通話大量吸收吳語詞彙。這樣辭彙有"標緻、便當、尷尬、像煞有介事"等等,不勝枚舉。仍有大量生動的吳語詞彙 無法用普通話達意。如"觸握:觸氣加惡握,常寫作'促狹、促掐'等"、"殟塞:常寫作'挖塞',意為心中煩悶、不舒服"。某種意義上說吳語是種高雅的文化 語言,官話則僅是種政治語言。

統一的國家未必是建立在單一文化模式上的。

有人認為只有推廣普通話,消滅方言才能鞏固統一。然而,當初羅馬帝國縱有統一的拉丁語,但還是分裂了,今天多元化的歐洲卻在謀求統一;而中國方言差異 大的東南部,自戰國末年起就基本上是在統一政權下,方言差異小的北方及西南反經常分治(中國搞封建割據 的多是北方人)。統一的國家未必是建立在單一文化模式上的,如瑞士、加拿大等, 況是中國這樣的大國。世界上同言、同宗的波黑塞、穆兩族也可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吳、漢音之別和我們偉大祖國已共走過幾千年。普通話和吳語應該是瑜亮同生 的。很難想像,只有京劇、沒有昆曲、評彈,只有鐵馬鋼河的《黃河》,沒有杏花春雨的《梁祝》、《二泉映月》及暖氣熏人的《阿西跳月》、《步步高》的中國是什麼樣。

有人認為方言會阻礙經濟發展。然方言區經濟歷來普遍比官話區發達。江淮次方言區本是吳語區,官話區化後經濟文化各方面普遍落後於同省內的吳語區。當然推普是有積極作用的。

有人提出吳語應向普通話靠攏,並濫用文讀,濫造文讀。這樣勢必會影響吳語文化特色,降低吳語文化價值。這無異是將吳語閹割了。若吳語失去其文化內涵的話,那還有必要存在嗎?

吳語文化圈的人口應當包容其他文化圈的人,那麼其他文化圈的人是否也應當包容、尊重吳語文化呢。

解放前,昆曲、評彈在北方也有不少聽眾;解放初,紹劇《大鬧天宮》也曾風靡全國,毛主席親題:"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開國大典上,國家 名譽主席宋慶齡就是用上海話做報告的。而現在,吳語被認定為是一種走不出,也不該走出江浙滬,亟待消滅、不上臺面的土話。欲置其於死而後快的大有人在。近 來有滬語電視劇遭禁播,有人還不依不饒地稱另一未及遭禁的滬語電視劇造成了"極惡劣"影響。什麼"惡劣"影響?我只知道,被馬德里征服的巴賽隆納人和在印 度尼西亞受歧視的華人是不可以公開說自己語言的,但隨時代進步,不僅這些歧視政策都被解除,且巴賽隆納方言受到政府保護。相反,《秋菊打官司》、《沒事偷 著樂》等官話方言電視劇、電影不會有遭禁之虞。中央電 視台有粵語、閩南語節目,但沒有中國第二大語--吳語新聞節目。王朔說過:南方作家寫不出他這樣的作品,因為不能像他那樣在作品中自如的使用生活語言;可 見對方言的禁錮已是文壇巨大損失,江南可是名著之鄉啊!在歐洲寫文章曾必需用拉丁文。薄伽丘開風氣之先,用方言寫就了《十日談》,文字解放帶來了歐洲文 學繁榮,也為日後佛洛倫薩方言成為權威義大利語打下基礎。

毀林容易,造林難;消滅一種文化是可能的,重造一種文化是不能的。假推普之名,行文化滅絕之實將使我們愧對子孫。本世紀將有千萬種語言將消亡,若吳語 成為其中一員是幸莫大焉,還是憾莫大焉?即使一心要消滅吳語也非旦夕能至;堵洪不如洩洪,我們應該充分 利用"漢字"這全民族交流工具,規範吳語用字,使其不成為只是注音的密碼。

造成不少人反感上海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上海人的語言優越感"。但北京人的傲氣遠在上海人之上。所謂"語言優越感"本質是地域優越感。消滅方言 就能消滅地域優越感?還有,吳語不好懂。其實方言區也有不少人是聽不懂普通話的,方言區人口是通過學習才掌握普通話的。解放後吳語受到文化歧視、政策限 制,外省人缺乏接觸機會,自然不能掌握。有人認為,外省人聽不懂吳語,會反感 吳語節目,消滅吳語可使外省引進的人才生活方便,容易留住他們;然而帶字幕的吳語節目的很大部分觀眾是想學吳語的外省人,真正愛上海的人是願意學上海話 的,並稱之為真正融入上海,只是苦於沒有好的渠道。因為不懂吳語就要消滅吳語,那麼學不好外語,就要求外 國人也只講普通話嗎?國人可以學外語,為什麼不能容忍同胞的語言。是的,吳語文化圈人口應當包容其他文化圈的人,那麼其他文化圈的人是否也應當尊重吳語文 化呢。

另外,吳語受文化歧視,對其存在不少誤解。

1,比如:江浙人"黃、王"不分,平翹、前後鼻音不分,似乎同音字問題嚴重;其實吳語中結構最簡單的上海話,單音素也有50個,普通話僅37個,粵語 不足33個(但聲調9個),普通話清濁聲母不分,故"弟、帝""定、訂"不分;舒促聲調不分,故"一、衣""做、作"不分;"疑[?]、影[?]"聲母不 分,故"艾、愛""義、異"不分;"[w]、[v]"聲母不分,故"萬、腕""紊、穩"不分;以及"菜、蔡"不分……同音字問題並不比吳語好。(上海話聲 母29、韻母36、自成音節4、聲調5;普通話聲母22、韻母35、自成音節1、聲調4。)

2,又如:上海話"燒飯"不合詞法,北方話"打飯"更莫名其妙;上海話"瞎開心"讓人看不懂,是'赫'誤為'瞎',北方話"氣煞"愣說"氣死"言過其實。
3,又有人說吳語許多辭彙不能寫,絕大多數情況是我們不熟悉其寫法;但卻有部分沒有合適寫法,普通話也有這現象。如:普通話的"這、那、哪、你"等字也不是自古就這樣用的。

4,現在受普通話教育的年輕人書面語言不會用吳語講,反稱吳語詞彙少、有些詞不能說,好像昆劇不曾是百戲之祖,評彈不曾是明清小說的溫床。有人稱不少 成語無法用吳語講;事實是,我們今天使用的大量成語來自明朝蘇州才子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而當時不 帶入聲調的北方話還沒完全形成。其實,吳語比較合乎古漢語音韻結構,再生辟的字也可按古音推出讀法;而北方話不符合古漢語音韻結構,比如入聲的字在普通話 中分派四聲並無規律,全濁音字母或歸入不送氣清音,或歸入送氣清音,若非普通話經過多年規範化的話,有 些字就很難讀了。如:陰入聲字"擊、級、戟、髻",在普通話中分派四聲,同為"並"母字的"平、病",在普通話中分屬不同聲母。當然,有些北方話的辭彙轉 換成吳語時需要意譯。如:"玩貓膩"換成吳語"擺花斑",其中孰優孰劣,明眼人自知。

5,片面認為上海話是小市民語言。但黃浦江水養育的不乏專家、勞模,且在全國占很大比例。人稱"河北出響馬、關東出強盜、山東出好漢",是否可說,北方話是"強盜語言"呢?

6,有人因聽不懂吳語,有牴觸情緒,常公開說上海話不好聽、是土話;這種行為實有文化歧視之嫌疑。和吳語有較多相同音素和發音習慣的法語在歐洲是種有 很高地位元的貴族語言。法國人認為法語開口小,輕巧是貴族語言的特徵,這也是上海話特徵。吳語有濁音,語 音豐富,聲調舒促、高低錯落,語音面貌的美感是其他方言不能比擬的。

7,吳語因沒有合法地位,沒經過加工整理,卻有些不足之處;但這不是吳語的錯,渾金璞玉難道就不是金玉良言了麼。


中國第二大和文化價值最高的吳語,急需立法加以保護。

如果因為上海是中國的首位城市,所以要講普通話,禁止講吳語;哪麼是否因為上海是國際都市,就要推廣世界普通話--英語,禁說漢語了嗎?上海畢竟是以江浙為母體的上海,在繼承吳越文化上責無旁貸,這事能推給北京、香港嗎?
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本方言,北京音為基本音是無法改變的既成事實(即使上海人只說普通話,普通話也不會變成上海音為基本音)。但不妨礙吳語作為一種文 化得到保留。也應該正視,吳語有普通話無法替代的文化功能和文化價值。講方言和說普通話是不牴觸的,參 與中文拼音方案及其前身制定的絕大多數是南方人,錢玄同、趙元任、瞿秋白、朱文熊等吳語人佔有半數,這和江浙在全國的文化比重是一致的,而北方人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