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兩漢文體

【四言詩】古代詩歌體裁。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為主,是中國古代詩歌最早形成的詩體。以《八伯之歌》、《康衢歌》最古。《詩經》305篇,基本上是四言詩。疊章疊句反覆吟詠,用韻較自由是其特點。春秋以後,逐漸衰微。雖有人繼續創作,但成就不大。比較而言,曹操的《步出夏門行》、《短歌行》和陶淵明《停雲》諸作,是優秀之作,稱得上四言正體。

【騷體】古代文體名。楚辭體韻文的一種。源於戰國時楚國,以屈原的《離騷》為代表,故稱。作品長於抒情且富於浪漫氣息。篇幅、字句較長,形式也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語氣。漢代司馬相如等作賦與《離騷》體相近,被稱作"騷體賦"。漢代以後的一些詩、賦作品,也往往被歸入騷體類。

【賦】古代文體名。本意指誦說,如《漢書.藝文志》"不歌而誦謂之賦。"《毛詩序》把"賦"作為《詩經》"六義"之一,解作品的意思,指陳言志的手法。戰國後期趙人荀卿《賦篇》,最早以"賦"名,"賦"開始被用作文體的名稱。漢人把屈原、宋玉的辭和荀卿的賦統稱為辭賦,看到了兩者的密切關係,並把屈原看作辭賦之祖。漢初,逐漸形成一種特定的體系。它繼承《楚辭》形式上一些特點,講究文采、韻律和節奏,又吸收了戰國縱橫家張的手法,內容上著力"體物",也注意到"寫志",即通過摹寫事物來抒發情志。此外,趨於散文化,經常使用排比、對偶的整齊句法,既自由又謹嚴,兼具詩歌和散文的性質。賦體的流變大體經歷了從屈原、宋玉的騷賦,到賈誼、枚乘、司馬相如代表的漢賦,魏晉南北朝流行 賦,唐代盛行科舉考試專用的律賦,唐宋時代趨向散文化的文賦各個階段。

【楚歌】古代楚地民歌。《詩經》中的《漢廣》、《螽斯》、《超人歌》等,都是楚歌。隔句末尾有規律地運用"思"字"兮"字作語助詞;受楚地"巫歌"影響,地域色彩濃郁,形式和風格均不同於中原地區的民歌。屈原在此基礎上創立楚辭體詩。

【五言詩】古代詩歌體裁。全由五字句構成。產生於秦漢之際,最早在民歌中出現。漢樂府民歌中,已有不少優秀之作,如《陌上桑》、《江南可採蓮》。文人創作始於何時已不可考,現存最早之作是班固的《詠史》詩。後張衡、秦嘉繼作五言,至魏晉南北朝時期更臻於完美,"居文詞之要"(鐘嶸語)。因其擴展了詩歌容量,更便於抒情敘事取得詩壇正宗地位。初唐以後,五言律詩和五言絕句產生。唐代以前的五言詩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

【七言詩】古代詩歌體裁。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為主。相傳始於《柏梁台詩》,實當起於漢代民間歌謠。魏曹丕的《燕歌行》是現存較早的文人創作的七言詩,逐句押韻,音節較簡單。鮑照的《擬行路難》18首變為隔句押韻,並可自由換韻。唐代長篇七言歌行開始出現,七言詩真正發達而來,有七言古詩、七言律詩、七言絕句多種形式,成為古典詩歌中的主要形式。

【雜言詩】古代詩歌體裁。源於兩漢樂府歌辭。句子長短不齊,形式較為自由。一般以三、四、五、七字句相間雜者為多。用韻也較自由,有時韻散夾雜,不拘一格。後世文人也多用雜言詩體寫作古題樂府,及由古樂府變化而來的長篇歌行。如唐代杜甫的《兵車行》,李白的《蜀道難》等。

【先秦寓言】先秦時代諸子散文、史傳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它在原著述中並不獨立成篇,而只是作為論證手段之一,借助於帶有勸諭或諷刺性質的簡短故事來闡明一定道理。但因它自身具有高度的文學性而獨立流傳,對後世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它產生自民間,是從比喻中發展起來,並在戰國時代盛行。《莊子》一書,寓言共有200多個,《韓非子》達300多個,其餘著作中也不少見。它或者來自民間流傳的故事,或是歷史傳說,或是作者創造的故事,大多瑰麗奇特,富有文學色彩。就作者而言,運用寓言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說明作者的觀點,或者作為比喻,或者作為寄托,或者作為論證,以便闡發自己的主張,即莊子所"以寓言為廣"。從內容方面看,先秦寓言中,一種是以寓言的具體性和形象性,來幫助人們理解和接受比較抽像以至深奧的哲理,如《孟子》的"揠苗助長"闡明他的養氣說;《莊子》用"望洋興歎"來闡釋他的"道"的無與倫比,以"莊周夢蝶"來說明人生如夢。一種是以寓言來幫助闡述政治主張,如《韓非子》中的"鄭人買履"、"守株待兔"說明"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是愚蠢的;《呂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劍",也是指責不顧時代變遷仍搬用舊法令的保守派人物。一種是闡明道德修養的,如《莊子"庖丁解牛"喻養生之理," 僂承蜩"喻專心致志之道;《孟子》的"齊人乞?",譏諷追求富貴利達而不顧廉恥的人,"二子學弈"也闡明,學習須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成。此外,還有用以闡明縱橫策略的,多見於《戰國策》中,如《魏策》中季梁以"南轅北轍"勸阻魏王伐趙,《齊策》中陳軫以"畫蛇添足"勸止昭陽攻齊。寓言引用者用寓言闡明論說的主旨,但寓言本身形象具有客觀意義,它同引用者的理解可能一致,也可能有差異。此外,寓言還有自身的價值,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社會的面貌,包括當時社會的本質、人情世態,具有很高的社會認識價值。先秦寓言的藝術成就也很高,特別是作者通過豐富的想像,虛構的情節,塑造出許多生動的形象,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這在《莊子》中尤其突出,如斥 譏笑大鵬(《逍遙游》),盜跖怒斥孔丘(《盜跖》)等,故事千奇百怪,但都寓莊於諧,具有典型意義。誇張是先秦寓言常用的手法,如《莊子》中「石」寫匠石揮斧成風,把郢人鼻子上一層薄粉削去,郢人卻鎮定自若,刻畫得生動靈活。擬人化也是常用手法,作者賦予大量動植物以人的性格特徵,藉以反映社會生活,如《戰國策》中的"狐假虎威"、《莊子》中"鴟得腐鼠"等故事,借狐的狡猾、虎的兇猛、鴟的醜陋,諷刺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一類人物性格與靈魂。先秦寓言想像的豐富,形象的生動,誇張和擬人化手法的運用,以及一般結構簡潔,語言洗練與口語化、個性化,所具藝術價值也很可貴,不僅直接影響唐代、明代的寓言創作,而且自身起著上繼神話,下啟小說的作用。先秦寓言中簡單的故事情節,個性化的對話啟發了後代小說的產生;其中不少寓言,可看作魏晉雜事、志怪小說的雛型。

【先秦兩漢散文】先秦時代的散文,指與韻文相對而言的文體,包括所有論說文與記敘文。其中,殷商時代存留的甲骨卜辭,可算作中國散文的雛形。此外,商周時代在青銅器上鑄刻的銘文,以及《易經》中記載的卜筮之用的卦、爻辭,說明中國的散文在形成過程中。中國古代第一部記敘文和論說文的集子則是《尚書》。它是記言的古史,大都是一些誓詞、政府的文告、貴族的告誡之詞,以及一些記述文字,有殷商時代與西周時代作品,也有春秋與戰國時代作品。《春秋》是一部魯國的編年史,簡概地記載了周王朝、魯國和其他各國242年(前722-前481)的事件。總的說,商周到春秋時代流傳下來的散文不多,出色的也少,是散文的開端期。從春秋末年到戰國時期,散文分別向著偏於論說的諸子散文和偏於記述的歷史散文兩方面發展。從諸子散文方面看,由"士"階層的壯大與活躍,分別代表不同階級、階層利益,發表意見,進行論辯,形成思想文化領域的百家爭鳴局面。前人把諸子分為十家: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說;代表作有:儒家的《論語》、《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莊子》,法家的《商君書》、《韓非子》,墨家的《墨子》,雜家的《呂氏春秋》等,還有兵家的《孫子兵法》。

早期的《論語》,是一部師生談話錄,活潑自由;《孫子兵法》已是一部兵家專著,結構謹嚴,論證周密。中期的《孟子》、《墨子》,採用對話形式,屬學派集體著作,多帶駁論形式,闡發詳盡透徹;《莊子》則屬莊周學派的論文集,基本上是一種專題論說文,不僅駁謬,還正面闡述自己的主張,是散文從語錄體向專題論說文體轉化的表現。到了《荀子》、《韓非子》,則是屬學者個人的論文集了,多數篇章中心明確,條理清楚,邏輯嚴密,論證充分,說服力強,是先秦論說文成熟的標誌。諸子散文注重文采,普遍地使用比喻、排比、誇張、映襯和運用寓言,形成各有個性的文風,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文體。從歷史散文方面看,傳說古時王者身邊有左右史官"左史記言,右史記事"(《漢書.藝文志》)。春秋時期歷史著作很繁盛,但留傳下來的很少。戰國時代,有編年體的《左傳》,國別體的《國語》、《戰國策》等。《左傳》以《春秋》所記大事為綱,具體記敘了春秋時代250年的歷史事件,具有歷史的真實性、思想傾向的鮮明性和語言的形象性。《國語》偏重記言,具有一定藝術性。《戰國策》記述戰國時代歷史,特別是縱橫家的言行,敘事連貫、集中,具情節性,並能刻畫出富於個性的人物。先秦散文雖非純文學作品,但對後世文學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它是後世各種文體--從議論文、史傳到小說、漢賦的濫觴;它的或縱橫、或平易的文風,滋養了後代作者;它的表現手法(如春秋筆法,左傳義法等),也成為後世文學運動的旗幟。秦王朝統一中國後只存在15年,沒有散文名篇留世。西漢散文,則是先從政論文發展起來,而在史傳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西漢初年的賈誼和晁錯,是政論文的代表作家,他們的作品或針砭時弊,或總結秦王朝滅亡原因,借古喻今,說服力強,魯迅稱他們的政論"皆為西漢鴻文,沾溉後人,其澤甚遠"(《漢文學史綱要》)。稍後的桓寬編成的《鹽鐵論》,改造了漢賦主客問答形式,有創新意義。東漢初年王充所著《論衡》,不僅是批判天道神權,指出孔孟言論中的荒謬,成為中國思想史上一部重要著作,而且批判了當時以辭賦為主的正統文學的華而不實、偽而不真的文風。漢代散文中,成就最突出的當屬史傳文。其中西漢時期司馬遷著《史記》,是中國文學史中一部繼往開來的偉大著作。它以人物為中心的傳記,是中國古代歷史傳記文學的開山之作,對後代文學家有著多方面的巨大影響。東漢班固撰成的《漢書》,體制承襲《史記》,既是中國第一部斷代史,其史傳文學的成就也較高,對後代史學和文學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此後,漢代散文中,還有類似小說(當時屬志人、志怪一類作品)的,如劉向的《說苑》、《新序》、《列女傳》等,既有史事,也有一些流行民間的軼事、傳聞;《吳越春秋》等所"雜史",除了根據史書記載外,也融入了有關的民間傳說,對後期歷史演義小說頗有影響。

【漢賦】西漢流行的賦文體。賦作為一種文體,戰國後期已產生。《漢書.藝文志》載,荀子有賦10篇;舊說楚國宋玉也有賦體作品,如《高唐賦》、《神女賦》(有人疑為偽托)。戰國後期縱橫家的散文和楚辭的產生,促進賦體的進一步發展。與漢代社會變化密切相關,漢賦的形成和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時期從漢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當時文化思想比較活躍,辭賦主要繼承《楚辭》的傳統,稱為"騷體賦",內容大都抒發作者的政治見解和身世感慨,代表作家有賈誼與枚乘等。賈誼的《吊屈原賦》,悼念屈原藉以自喻,抒發憤慨之情;《鵬鳥賦》則是用主客問答體以寓志遣懷,散文的氣味濃厚。枚乘的《七發》通過太子與客的問答形式,批判了統治階級的腐化享樂生活,結構宏放,辭藻富麗。第二時期從武帝初年至東漢中葉,共約200年。《漢書.藝文志》著錄這一時期漢賦有900餘篇,作者60人。其中的西漢中葉90年間為鼎盛期。這一時期是漢帝國經濟大發展、國力最強時期,特別是漢武帝北擊匈奴,南討部族,成為文人眼裡的"盛世";而武帝本人又好大喜功,雅好文藝,提倡辭賦,招納文學侍從,因而產生了大量歌功頌德的作品。這些辭賦成為一種宮廷文學,其中一類作品支持漢武帝的政治、軍事行動,歌頌他的武功;一類作品專供宮廷娛樂,專寫天子遊觀之樂;也有一類作品因一些作家對自己作為文學侍從似俳優的地位不滿而流露了感慨身世與對皇室奢侈生活加以諷諭的思想。司馬相如是這一時期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子虛賦》、《上林賦》二賦(近人考定二賦或本為一起,即《天子遊獵賦》)是代表作,用誇張的筆法描寫諸侯、天子遊獵盛況和宮苑的豪華壯麗,藉以歌頌漢帝國的強盛與漢天子的尊嚴。華麗的辭藻,誇飾的手法,韻散結合的語言和設為問答的形式,成為鋪張揚厲的漢大賦的奠基之作。這期間的漢賦作家還有東方朔、枚皋、王褒等人。後期100年間,作品尚有特色的作家有揚雄和班固。揚雄作為西漢末代表作家,以期《甘泉》、《河東》、《羽獵》、《長楊》四賦著名。作為東漢前期代表作家的班固,則以《兩都賦》著名。第三時期從東漢中葉至東漢末年。因國勢轉弱,社會動盪,以歌功頌德、鋪張揚厲為特點的漢大賦轉為以反映社會黑暗現實,譏諷時事,抒情詠物的短篇小賦興起。

張衡的《二京賦》、《歸田賦》是代表性賦作。

前者除了寫帝都形勢、宮室、物產外,還寫了民情風俗;後者則以清新的語言,描寫自然風光,抒發自己不願同流合污、自甘淡泊的情志。張衡的作品使賦從內容、體制到風格發生了根本上轉變。漢賦是兩漢400年間文人創作的主要文學樣式。其中作為正宗的大賦雖有較大的思想上、藝術上的局限,但它對都市、宮廷的描寫,對語言辭藻的鍛煉,技巧的追求,特別是因辭賦的出現促進文學觀念的形成,使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仍然佔有一定地位。

【古賦】賦體的一類。指先秦兩漢時的賦。其特點是產生的時代早,相對於後代講求對仗、聲律的俳賦、律賦。產生於春秋戰國時期,今存最早以賦名篇的是《荀子.賦篇》。楚國宋玉發展了賦體文學,到漢代賦體進入成熟階段,風格、形式多樣。包括詠物兼用韻散的散體大賦,直接詠物抒情的小賦,兩漢仿《離騷》體制而作的騷體賦。句子比楚辭進一步散文化,運用關聯語。字數靈活,以四言、六言為主,雜以三言、五言、七言、八言。不講究對仗、聲律,大賦多採用主客對話形式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