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陵墓防盜絕招


作者:阿呆


盜墓与防盜,猶如一對矛与盾。針對歷史上狂飆迭起的盜掘古墓之風,歷代統治階級都曾經采取過各种措施嚴加防范。

其一,是頒布各种刑法條規,企圖用嚴刑峻法來禁止盜墓風气的泛濫。例如,唐王朝規定,凡有大赦令,其中十惡忤逆和開發墳墓等均不得包括在赦內。《唐律疏議》中,對發冢之罪專門定有刑名條令,按照發掘破坏程度定罪刑之輕重,輕者處以徒刑,重者處以絞刑,甚至毀人碑碣及石獸者”,也要判處一年徒刑。明代對陵寢的保衛,采取了嚴密的制度和措施。《大明律》中規定,凡盜掘陵墓者,一律以謀反之罪論處,不論首犯從犯,統統處以“凌遲”的极刑;凡是盜竊陸墓的祭器帷帳、玉帛牲牢饌具者,一律斬首示眾;如果膽敢盜伐陵區內的樹木,不僅本人要被斬首,連家屬也要發配邊疆充軍。為了加強對陵墓的守衛力量,明代還專門設有神宮監軍,負責陵寢的保衛,下面分設各類專職警衛部隊巡山軍、巡邏軍、御馬監軍、御女軍、朝房看料軍、金錢山軍和悼陵軍等,共有甲士六○二四名。此外諸陵還各設有一衛,在陵寢附近負責警戒任務。在明嘉靖二十九年(公元一五五○年),還另行設立了兵力四千人的“永安營”以及三千人的“鞏華官”作為机動部隊,無事在州教場操練演習,如有情況,則即刻分赴各個要道路口設卡堵截,警衛十分森嚴。

其二,是在墓葬結构上采取一些特殊的防盜措施,增加墓葬的抗盜能力。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在一些墓葬中就已經出現了在墓室內“積石積炭”的作法,積石以加固,積炭以防潮,兼起到防盜的作用。

用“積沙”的方法防盜,也是這個時期發明的一种防盜方法。如河南輝縣發掘的魏王墓,在棺槨固定之后,便往墓坑內填沙,据考古工作者測定,沙的填入量下自墓底起,上至地面八米處止,共深達九氨四米,体積達一千立方米。這种方法巧妙之處就在于“以柔克剛”,盜墓者如果采用掘盜洞的辦法企圖進入墓室,那么他剛挖出一個洞,流沙便馬上會將這個洞重新填滿。除非把整個墓室內的積沙都運走,不然就只好“望沙興嘆”了。這個方法到漢代還在繼績沿用。据《漢書?酷吏傳》田延年條下記載,漢昭帝劉弗陵的平陵興建之時,“大司農取民牛車三万輛為僦,載沙便橋下,送至方止,車值千錢”。看來是不惜花費重金從遠處運沙回填到墓中。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不少漢代墓葬大量填沙,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漢文帝在歷史上是一位號稱“節儉”的皇帝,史書上記載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依山鑿穴”為玄官的帝王,對六朝和唐代帝陵影響很大。而這种“因山為藏”,采用不起墳丘的崖墓形式,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防盜的動机。《史記?張釋之傳》記載,漢文帝一次巡視灞陵,高興地環顧群臣感嘆道:“你們看,如果把整座北山都開鑿成一個大石槨,哪里還能夠有人撼動它呢!”可見他主張依山為陵的目的,還是為了防止日后被盜掘。与漢文帝灞陵同屬“依山為藏”的河北滿城中山王墓,經過正式的考古發掘,除了整個墓穴都開鑿在山崖中外,還在墓道和甬道中塞滿了巨石塊,以防止盜墓者從墓道進入墓室。

唐陵中的高宗与武則天的乾陵,沿襲了這种依山為陵之制,而得以免遭盜掘。從《唐會要》的記載來看,“乾陵之官,其門以石閉塞,其石縫鑄鐵,以固其中”,看來封閉得相當嚴密。五代時期人溫韜在盜掘了唐諸陵以后,又想下手盜掘乾陵,但据說“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實際上很可能是由于乾陵采取了十分堅固的防盜結构而無從下手,因而乾陵可能是唯一幸免于盜掘之禍的漢唐帝陵。

宋、明以來,民間還新出現了一种以“三合士”整個澆筑墓穴的方法,使墓穴為一層又一層的石灰糯米漿、三合土等緊密包裹,增強了墓葬的密封和防盜性能,在普通官僚士大夫階層尤其流行。最典型的例子是元末明初張士誠母親的墓葬,從里到外層層用三合土、泥沙漿、碎石等澆筑了十多層,盜墓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鑿穿到第七層,再也無力堅持下去,只好悻悻而去。考古工作者對這座墓進行發掘時,普通的鋼 打禿了好多根,還是無法進入墓穴,最后是動用了鑽井机械大卸八塊,才發掘成功。

為了避免遭受盜掘,采用最為徹底的防盜手段的,莫過于元代的帝陵。根据各种正史、野史的記載,元代蒙古貴族又恢复了原始社會時期深葬而不墳的習俗。《草木子》這部書中記載,元代“國制不起墳隴,葬畢,以万馬柔之使平,殺駱駝子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躑躅悲鳴之處,則知葬所矣”。《黑韃事略》一書也記載:“其墓無冢,以馬踐柔,如平地。”說明元代帝王葬后不留下任何痕跡,盜墓者當然就很難得逞了。

坐落在今天內蒙古自治區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實際上也并非成吉思汗的真身所在之處,迄今為止他的真正葬處也還沒有确切的下落。茫茫草原、漠漠平沙,掩蓋著這位“一代天驕”的身軀,蒙古族人民為了經常祭祀他,才在草原上興建了這座蒙古包式的陵園 。

其三,是采用“故布疑冢”的障眼法。四川成都武侯祠劉備寢殿上,有一副令人尋味的對聯,聯語為:

一杯土尚巍然,問他銅雀荒台,何處尋漳河疑冢?

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漢代官儀。

上聯是說,劉備的墳墓,迄今還巍然存在,而在那漳河邊上荒涼的銅雀台旁,哪里還能找到曹操的假墳呢?据一些野史裨官記載,曹操死后恐遭盜掘之禍,乃設七十二疑冢于漳河兩岸,下葬時從宮中同時有七十二隊嬪儀隊伍出門各奔四方,使人們不能分解究竟哪一座冢墓葬其真身,哪些墳丘為曹操的“衣冠冢”,后來,這一傳說經過《三國演義》的渲染,更是流傳廣遠。對聯的作者,正是根据這一傳說表達了他褒劉貶曹的封建正統觀念。

其實,据可靠的史實,曹操死后葬于鄴城(今河北臨漳縣境內),并未設過所謂“疑冢”。但是,從漢末大規模的盜墓之風中,曹操的确悟出了一些道理,死前留下遺囑,希望他的陵墓“因山為墓,不封不樹”,使后世難以勘察其葬所。不過,通過這副對聯,也可以看出關 于這种防盜方式的傳說影響之廣。

其四,是采用“秘葬之法”,嚴密封鎖有關下葬的所有消息,甚至不惜殺人滅口。

如秦二世在埋葬秦始皇時,為了守住有關陵墓的秘密,防止泄漏,將凡是參加修造墓室的工匠,不待他們出來,就強行封閉墓門,殘忍地將其全部活埋在陵墓中,以免后世盜掘。

元朝皇帝死后,也是采取秘葬,所葬之處拱衛森嚴,人所莫知。公元一二五九年,元憲示死在合州(今四川合川縣),諸王大臣用毛驢馱著他的尸体,運送到成吉思汗墓地旁邊。為了防止泄密,途中護衛的士卒“見人輒殺”,据說沿途被殺者多達二万人,把扶送尸体變成一 場血腥的大屠殺。

其五,是在墓葬中設置殺傷性的“暗器”,既起到射殺盜墓者的目的,又能殺一徹百,嚇唬有盜墓企圖的人。据《漢舊儀》記載,漢代的皇陸地宮中“四方外涉,東石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夜龍、莫邪劍,伏弩,設伏火”,這些,都是用來對付盜墓者的“机關”。

此外,還有不少關于古代帝王墓葬中設有暗弩張弓、翻板机關或者毒气的傳說,部屬于古代的防盜措施之列。

然而,盡管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机關用盡,采取了許多墓葬防盜的手段,卻大都仍然難于避免死后掘墓拋尸之禍,對于他們在營建自己墓穴時的企望來說,恰好形成辛辣的諷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