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的起源


一、中國文明起源的研究

(一)、對古史傳說的研究

隨著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中國文化西來說」也應運而生。在考古學尚未形成的時候,學者們便對古史傳說的「三皇五帝」、「苗狄戎羌」、「尚書詩經」進行研究。有人疑古,提出「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觀」;有人信古,寫就《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有人更利用甲骨文來印證,提出《史記》中的商王朝是信史,夏王朝也應當是信史。

中國考古學在襁褓中的時候,知識薄、材料少,但已有人預見到「殷商以前仰韶以後黃河流域一定尚有一種青銅文化,等於歐洲青銅文化的早中二期,及中國傳統歷史的夏及商的前期。這個文化埋藏在什麼地方,固然尚待考古家的發現;但對於它的存在,我們根據我們考慮各方面事實的結果,卻可以抱十分的信心。」這個「 各方面事實的結果」既是考古的,也是傳說的。

(二)、對夏王朝的考古學研究

如果說殷墟是中國考古學的搖籃,那麼鄭州則是新中國考古學的寶地。離河南省鄭州市大約2里地的地方,當地人叫做「二里崗」。1952年時,有一位中學教師在那裡發現了一些「古物」,於是層層上報,北京的考古學家們來發掘了。挖出來的東西以前都沒有見過,將它們叫「裡崗期文化」吧。這不光是個名字的問題,而主要是歸屬問題。發掘過研究過「殷墟文化」的大有人在,結論是:早於「殷墟文化」的青銅文化遺存。

「殷墟」在河南省安陽市旁邊,北倚彎曲的洹水,那是《史記》上所說的「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的都城。1928年至1937年曾在這裡進行了15次發掘,遺物非常豐富。在加上本世紀初流散的青銅器和甲骨片,更是多得不可勝數。行家們對這些商代晚期的文化遺存已經相對熟悉。就憑這個熟悉,就斷定了「二里崗期文化」屬於商代前期,也就是成湯滅夏到盤庚遷殷的所謂「先王」時代。

商史是信史了,並且其內涵豐富、具體了,那麼夏史呢?1959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根據文獻的記載,專門到豫西晉南去找「殷墟」,去尋找「文化」。終於在鄭州和洛陽之間的偃師縣的二里頭遺址發掘出了「以前沒有見過的文化遺存」,在這個基礎上經過多年的工作和積累,認識了一個「二里頭文化」。這個文化中有青銅製作的兵器、禮器、樂器、工具、用具和裝飾品等,還有城址和較大的銅器作坊。經過百家爭鳴的研究,現在學者們取得共識:二里頭文化是夏族人在夏王朝時期所創造的文化,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夏文化。偃師屍鄉商城是商湯滅夏後最早建立的商城之一。

(三)、對文明起源過程的研究

夏文化是文明時代的文化已是公認的事實。但它仍然是比較成熟的文明。那麼更初始的文明是怎麼樣的呢?中國的文明是這樣起源的呢?這就要研究略早於但又與二里頭文化有聯繫的考古學文化,那就是對中原龍山文化的研究,進而研究文明起源的過程。並且,中原龍山文化中確實存在有諸如小件的青銅器、禮儀性質的建築或器物、貧富分化的現象等「文明因素」。中原是什麼?天下之中,相對於邊境和蠻夷之地也。假如我們還知道中原龍山是由仰韶文化發展而來的,仰韶文化又是由磁山文化發展而來的,磁山文化又是由更早的新石器早期乃至舊石器文化發展而來的,那麼我們就再也不會相信中華文化西來說了。但是你是否會相信「中華文化中原起源說」呢?不但你會相信,而且還有個別「大家」力主此說呢?為什麼?這是單向思維的表現,是從本本出發而又不情願面對事實的結果。

「文化大革命」以後的二十年,是中國考古發現的大豐收時期。就有關於文明起源的材料略舉如下:

1、 中原地區: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龍山文化的墓葬明顯地分為大中小三類,其比例大約是1:10:90。大墓中隨葬有鼉鼓、大石磬、龍紋盤等可稱得上是禮器的高檔物品。最近還發現了城址。河南省登封縣王城崗和淮陽縣平糧台均發現有龍山文化的城址;還有殉人奠基的情況。

2、 黃河上游地區:甘肅省秦安縣大地灣的F901,雖然是仰韶文化晚期的木骨泥牆房子,但它有130平方米之大,分為前堂、後室和東西廂房四間,屋前還有很大的廣場。前堂中有直徑超過2.5米的特大火塘和直徑達90厘米的頂梁大柱,地面鋪類似現代水泥的沙漿,牆壁和屋頂都抹灰漿。如此規模宏大、設計嚴謹、工藝先進的房屋顯然是西周所見的「前堂後室」的雛形。有人稱之為原始殿堂當不為過。

3、 遼寧地區:在凌原縣牛河梁所發現的是一處大型的貴族墳山和祭祀中心。那裡有很多巨大的積石塚除了隨葬精美的玉器之外還有小墓陪葬。「女神廟」裡的泥塑女神,不同凡響:耳、鼻和手臂等的殘塊竟有真人的三倍大。有人說這裡是「政治特區」,耐人尋味。而它們的年代當與仰韶文化晚期相當。

4、 長江下游地區:上述的「政治特區」在這裡也見到。在浙江省餘杭縣良渚文化的反山和瑤山遺址中,既有貴族的墳山,又有建築在小山上的祭壇,那裡出土精美的玉器,叫人歎為觀至。

5、 長江中游地區:考古學家以全新的視角考察、分析了分佈在湖北省天門縣石家河鎮一帶的「家河遺址群」:一個始建於屈家嶺文化而一直沿用至石家河文化中期的古城,為其中心;而「家河遺址群」又是更大空間內的遺址群的中心區域;於是提出「家河文明」的概念。

6、 黃河下游地區:山東省壽光縣邊線王城堡遺址,江蘇北部的籐花落城址。均屬龍山文化時期。

這些發現說明了早在二里頭文化,即B.C.21C開始的夏文化之前的銅石並用時代,乃至更早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在中原的「邊境和蠻夷地區」而不僅僅是在中原,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文明因素」──文明時代的實質就是國家的出現,傳統的理論中其要素是所謂的文字、金屬的冶煉和城市的出現。現在的問題是第一,這三個要素不可能是同時出現的,當出現了某一要素時這樣理解社會的性質;第二,其他,例如中心聚落或中心區域的出現、「政治特區」或禮儀建築的出現、高度的分工以導致階級的分化和對立,等等這些現象是否文明的要素以及如何評價它們的地位和作用?第三,這些要素是怎樣起源而合力促使文明(國家)的起源的?第四,怎樣理解文明(國家)這個概念?第五,「中國」的文明(國家)又是怎樣起源的?從理論上又任何理解?所以,在八十年代後期,文明起源成為中國學術界的熱點問題。

後來,蘇秉琦先生在區系類型學說的基礎上,先後提出了被歸納為多元論的板塊說和滿天星斗說,總結性地指導我們:文明起源的三種形式是裂變、碰撞和熔合;文明起源的過程是古文化─古城─古國;國家發展的道路是古國─方國─帝國;中國文明的起源和發展的模式有原生型、次生型和續生型三種。

也有學者將中國古代文明的特質歸納為「元一體」:中原是花芯,四周是花瓣。

裂變、碰撞和熔合──裂變在形式上的表現是一個考古學文化分裂為兩個或更多的文化類型,其實質是經濟文化類型的分裂,是社會大分工的結果。碰撞是兩中或更多種不同經濟類型和傳統的文化相遇,組成新的文化群體,這會促進這個社會的飛躍發展。熔合是指某一文化中的某一文化因素是兩種(或更多)文化的文化因素融合而成,這樣的結果也會促使文化的大發展。

古文化─古城─古國──古文化指原始文化;古城指城鄉最初分化意義上的城和鎮,而不必專指特定含義的城市;古國指高於部落一上的、穩定的、獨立的政治試題。三者從邏輯的、歷史的、發展的關係聯繫起來理解的新概念是:與社會分工、社會關係分化相應的、區別於一般村落的中心遺址、墓地,在原始社會後期已經湧現出來。這是一個從中國考古材料中歸納出來的社會發展的邏輯過程。

古國─方國─帝國──在距今5000年前後,在古文化得到系統發展的各地,古城、古國紛紛出現,中華大地社會發展普遍跨入古國階段。古代中國發展到方國階段大約在距今4000年前。方國是比較成熟,比較發達、高級的國家,方國時代是產生大國的時代,夏商周都是方國之君。不過,方國最早出現在夏以前。江南地區的良渚文化,北方的夏家店下層文化是最典型的實例。統一了方國的國家才是帝國。這就是中國古史中的秦漢時代了。

原生型、次生型和續生型──階級產生於分工,社會分工導致社會分化,這是由氏族到國家產生的一般道路,燕山南北地區走的就是這條道路,所以是原生型。中原地區也都不同程度地經歷過社會分工到社會分化的過程,但當時北方已先一步經歷了從社會分工到社會分化、階級出現的全過程,中原地區是在有了北方作樣子,在北方影響下的第二次階級分化。而且中原地區多家的最終形成主要是在從洪水到治水的推動下促成的,這種超越社會大分工產生政治實體的推動力。所以是次生型。秦漢同意中華之後的近兩千年間,正是北方草原民族幾次大遷徙、大融合的動亂時代。但期間鮮卑人建立的北朝,契丹人建立的遼朝,蒙古人建立了元朝,滿族人建立了清朝。它們立體交叉,各自的開國史都經歷過古國、方國、帝國這「三部曲」。它們建立帝國家是中國國家形成的又一類型,是續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