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孤寂之人,雖說家在錢塘,卻身居蕪湖。有者以現代語言稱我曰「宅男」,我卻不如此認為。所謂「宅」,意為「家」也,我平日身居之處非「家」,因而非「宅」也。若以當前之狀,乃稱「寂人」也顯風雅。
「深居簡出」便可一言呈現我之生活,除卻工作,也只有讀書、遊戲、影視與創作。不知何故,終覺此地無杭州般華美山色、亦無如西湖柔水般之錢塘女子,長嘆……可能是我自命高尚,地域偏見吧!不該……不該呢!
然,時而覺得為「寂人」亦有些許優處:能清心,能寡欲,看淡世間名利,以前史為鑒,潛心獲學,認知此浮世,可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但是敢問此前句?乃是「一壺濁酒喜相逢」,是啊,此是憂處了!誰人與我相逢?到此處,心泛漣漪呢!
心境 |
回應(0) | 西元2008年11月24日 22時43分13秒
浮華世界,拜金之人甚多。究竟是何故?經商者,不遵商道,從政者亦不顧民之福祉。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追利,本不為過,事間萬物,人各有志。
秉謙之態,我暫不言損人利己之事。然,人之眼界、心胸不知何時,變得如此狹隘呢?如有人,為一時之快,不計自身財力而追求名貴物質,其原由,乃是為了炫耀而已。亦有人,頻繁改業,望能以此來換得更多之薪資,到頭來落得萬行皆通卻一業不精之地步,前途平平而已。
當今時局,不容樂觀,國際經濟危機,中國亦是受害大國,千萬人失業,更多畢業學生亦無法就業,當年政府通過教育改革來緩解暫時之就業壓力,如今卻全部積到一起,此拆東牆補西牆之法是無法改變本質……
反觀自身,前幾時,家人慾為我推薦新工作,此是令我放棄原來的地產廣告業而轉投報業。若是他人,會感此機遇難求,動蕩不堪的地產及混亂無規之廣告改易至食「皇糧」、穩定清閒的報業是如此之好呀!然,我之觀點乃是:業在於精,事在於勤。身處不安處,更可多得學識。人生五十載,不可求利過甚,收穫是虛,創造是實。
倘若有人言我乃是「安於現狀、不求進取、柔弱無能」或言「進取為利,學識亦是為求利而存」,我便可回道:「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故弱勝強,柔勝剛,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有志。」
心境 |
回應(0) | 西元2008年11月22日 16時14分27秒
謙者,敬也,德之柄,至恭以存其位。
已然隱市四載,不敢妄稱隱士,確也安身自在也。唯清心同時,亦不時思索:居此浮世,可當多與人識乎?倦乏啊!幾載春秋之獲知,亦倦乏長期寂寥,無人知己,憂煞我也。
子曰:「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易·系辞亦云:「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觀四載光陰,獲知匪淺,然獨失一「謙」,與人交流,憑知而逞,久之,便是為人所懼或為人所疏……
謙遜、謙恭、謙和
自誇自負乃違一
待人不恭乃違二
怨憤政世乃違三
道家無為、魏晉風度乃我為人之道,記起道德經終章云:「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爭者,謙也。
浮世之生存,除卻世人多行之謀權求利外,亦只有「謙」一途罷了。
心境 |
回應(0) | 西元2008年11月22日 22時50分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