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唯苦吟
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
燈前萬里心
時常於腦海中浮現崔致遠詩《秋夜雨中》之景,雖說幾日來天氣晴好,唯心在燈前飄零。豈是「孤寂」一詞可表!
入秋來,月圓即虧,雖說世路不如孤雲兄那般明朗,亦無此思鄉之情,心境卻同之:知音難尋、歸屬感輕。
今行車路上,形色人群,繁華都市似乎皆如幻影,對於物欲寡淡之我,難為浮華事物動心。於商業中心閒逛,人們或暢快購物,或成雙入對於咖啡館浪漫,我卻心如止水。茫然、茫然……
想,那微風青竹,鹿威水聲是理想之境,看似平淡,卻在今世難尋如此。寡欲之人,難道應是孤家寡人乎?在浮華之世,雖人在家鄉,卻心無歸屬,亦是一絲悲哀呢!
初秋最美,聞《枕草子-四時的情趣》句:
秋天是傍晚最好。夕陽很輝煌的照著,到了很接近山邊的時候,烏鴉都要歸巢去了,便三隻一起,四隻或兩隻一起的飛著,這也是很有意思的。而且更有大雁排成行列的飛去,隨後變得看去很小了,也是有趣。到了日沒以後,風的聲響,以及蟲類的鳴聲,也都是有意思的。
秋這個季節,似乎是用耳聞更能感受生機了。而所謂知音,可能即是如此般雁聲蟲鳴,我知牠們、牠們知我。那麼,若是能有相敬之人,微風青竹,鹿威水聲下欣賞這金色夕陽,此生無憾……
心境 |
回應(0) | 西元2009年10月07日 22時42分58秒
總會於處事之時,想到「一期一會」一詞。
「一期一會」,意為:一生僅有一次相會。
道家的我,似乎也在一些時候受到禪宗之影響,「一期一會」一詞即是出自日本禪宗、創於茶道之用語。
就如同茶聚之時,不同之人,不同之心,不同之茶,不會再有第二次,認真、珍惜,將其作為生命中最後一次,這般心情曾是如此熟悉。
都市中繁忙之人,無暇顧及多少相會,朝起夕至,疲於奔波,有時即顯寂寞。遇人,無論陌路亦或親友,皆須真誠待之。無人知己命,今世以德之心待人,今世清心也。
其實道佛亦有通,道言德,德乃謙也。
道德經亦云:「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易,為大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
「一期一會」亦須謙。獨一無二之會,卻無位階、情仇之別。就如報怨以德,談笑間,怨仇湮滅。
難事,起於易,易啟於會也,抱持「一期一會」之心,短短人世亦安然。
心境 |
回應(0) | 西元2009年08月26日 21時23分19秒
夏日,如其名。太陽如此接近大地,以至於處處漫著熱……慵懶人們,似乎都不愿在烈日之下,尋找自己的快樂,亦或追逐自己的理想呢!在有冷氣的房間,無奈地享受那著閒暇。
我是頗為認同《枕草子-四時的情趣》中對夏的描述:
夏天是夜裡最好。有月亮的時候,這是不必說了,就是暗夜,有螢火到處飛著,也是很有趣味的。那時候,連下雨也有意思。
夏天的夜,除卻月色之外,最愛的是那片寧靜呢!無有冬時之風聲,無有秋天之蟲鳴,亦無有春季那熙攘熱鬧之街市。由心而生之寧靜,靜靜追慕歷史,靜靜思考今日,唯獨不敢規劃未來。
「怎麼辦呢?」近日來常常將此句掛在嘴邊,似乎如夏日之慵懶與逃避般,一聲歎息就想敷衍。在皓月當空時,靜下想著如何度過明天。
嗯,月下之冥想,看來也不錯!
人之理想,皆遙遠!理想深刻在心中之時,其實只需要規劃次日,距離即越來越近。不要在乎何時能實現,因為人生是過程而非結果!
夏日雖難度,日日在月夜計畫明天,便離秋高氣爽不遠!即使偶爾有螢火蟲之暗夜,亦或雨夜,不必失落,感到彷徨與困惑時,就暫時放下思緒,靜靜享受那美麗之光與動聽之聲吧!
心境 |
回應(0) | 西元2009年07月26日 23時22分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