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吃


[廚神] [靈水] [] [] [] [] [] [] [饅頭] [麵條] [粽子] [米線] [餛飩] [豆腐] [豆芽] [麵筋] [皮蛋] [吃素] [臘八粥] [冰食‧冰酪] [譚家菜] [滿漢全席 ]

作者:朱偉

自序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寶貴的精神財富。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古國的歷史。這五千年的歷史,應該說太悠久、太豐富了。對這 份財富的發掘,目前還處在非常膚淺的階段。尤其是對中國俗文化的發掘,因為種種原因,一直被中外史學家們忽略。其實在俗文化中,恰恰隱藏著極豐富的中國文 化的精髓。

飲食,其實是窺察中國文化的一個極好的窗口,飲食是非常具體的生活方式。中國人好吃,中國文化的林林總總,在這個文化的窗 口裡,都顯示得特別清晰。中國文明史,其實很大部分體現在這看起來「淺薄」的具體飲食之中。遺憾的是,長時期以來,我們對自己文化的丟失和遺棄,使我們對 這一切已變得十分陌生。這種丟失和遺棄,形成文化的斷裂。

本書就想通過這個俗文化窗口裡的一點一滴,來細心發掘許多已被中國人自己都遺忘了的文化。這本書,嚴格說應該是一本筆記。 其中所記,多是前人提供的文獻,著者實際上只是在古文獻提供的基礎上不斷綜合、整理而已,是一種資料的收集、研究和彙編。筆記,原是中國人記事的一種重要 文體。筆記有利於資料的保存。古人多以筆記考古記史,現用以記俗,盡量於一點一滴之中發掘較為寬闊的俗文化史方面的內容,力爭資料性與趣味性之結合,力爭 現象的豐富組合、反映,也算是舊的筆記文體中的一種新的嘗試。

當然,中國飲食文化的文獻,亦是浩如煙海。這本小書,絕不可能展示其全部,只不過幾點幾滴浪花而已。

是為自序。

1992年7月2日於北京

廚神

中國人好信神,各行各業都有神的崇拜。廚業自然也有「廚神」。

「廚神」中被公認的,一個是伊尹,一個是彭祖,一個是易牙。

伊尹曾是商湯的妻子陪嫁的奴隸。《呂氏春秋‧本味篇》中,記有關於伊尹的故事。按《呂氏春秋》的說法,伊尹的母親居伊水之上,懷孕後,有一天夢見神告訴 她:「如果你看到石臼中冒水,就要往東跑,不要回頭看。」第二天,石臼中冒水,她向東跑了十里,回頭看,後面是一片汪洋,伊尹母親的身子因此化為空桑。有 莘國的女子採桑,在桑林中得到一個嬰兒,便獻給了國君,國君調查嬰兒出生在桑林中的故事,就命名他叫「伊尹」。伊尹長大以後,便顯出他才華過人。商湯聽到 伊尹的名聲,就向有莘國國君要伊尹,有莘國國君剛開始不同意。但伊尹卻有心投奔湯。後來商湯向有莘氏求婚,有莘國國君高興了,就派伊尹做陪嫁的媵臣,陪送 女兒到了商。史書說,商湯得到伊尹,也就得到了天下。後來,伊尹助商湯伐夏桀,建立王朝後,湯就尊他為阿衡,也就是後來稱宰相的意思。

那麼,伊尹又怎麼被尊稱為廚神呢?

因為商湯得到伊尹之後,就在宗廟裡為他舉行了除災去邪的儀式。這種儀式,一邊在「桔槔」上燒起古代所說的除不祥的火,一邊在伊尹身上塗上公豬的血。「桔 槔」是一種原始提井水的工具,用一根橫木支在木柱上,一端掛水桶,一端系重物,兩端上下運動以汲井水。第二天,商湯舉行朝見伊尹的儀式,伊尹就從調味開 始,談到各種美食,告訴商湯,要吃到這些美食,就要有良馬,成為天子,而要成為天子,就必須施行仁道。伊尹與商湯的對話,就是烹飪史上最早的文獻《本味 篇》。

伊尹名摯,古莘國人,按《括地誌》:「在汴州陳留東,故莘城是也。」《地理考異》:「故莘城在汴州,陳留縣東北三十五里。」空桑城,《河南通志》記:「在 陳留縣南十五里。」《河南杞縣志》:「空桑城在雍邱縣(即今杞縣)西二十里。」「開封屬邑曰杞,去邑二十五里有空桑城,《帝王世記》曰,伊尹降生於空桑, 即其地也舊嘗有伊尹廟,考之建於商、周時。」范成大《攬轡錄》記:「丙寅過雍邱縣空桑,世傳伊尹生於此。一里,過伊尹墓,道左磚堠石刻雲湯相伊尹之墓。」

彭祖,傳說姓名鏗,是祝融氏吳回之孫,陸終氏的第三子。據《神仙傳》上的說法,這位鏗「少好恬靜,不恤世務,不營名譽,不飾車服,惟從養生沾身為事」。他 是大夫,但經常稱病而閒居,不參與政事,又經常獨自雲遊,不乘車馬,「或數百日或數十日,不持資糧」。因為他深得養性之方,所以「年二百七十歲,視之如五 六十歲」。這位鏗據說活到殷末「已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老」。

這位鏗據說以雉和以五味,創造了雉羹,獻給堯帝,為堯所讚美,堯因此而封他為彭地的諸侯。屈原《楚辭‧天問》中,因此有「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 久長」之句。這位鏗以後子孫繁衍,成為大彭氏族的祖先,所以稱為「彭祖」。故彭城在今江蘇徐州,《徐州府志》:「唐堯封大彭氏國,其城在大彭山下,距今城 三十里。」舊彭城流傳有詩:「雍巫善味祖彭鏗,三坊求師古彭城。九會諸侯任司庖,八盤五簋宴王公。」

這首詩中的「雍巫」就是易牙。易牙又叫狄牙,是春秋時齊桓公的幸臣,又好烹飪。傳說他做的菜酸鹹甘淡,美味適口,所以深得齊桓公的賞識。傳說易牙是第一個 運用調和之事操作烹飪的庖廚。有一種說法,說這易牙原來就是開飯館的庖人,但好調味,做菜的本事很大,又好逢迎,因為能做美味的鼎食和好逢迎而巴結上了齊 桓公,當上了寵臣。因為這位易牙是廚師出身,又第一個具體操作烹飪,所以被廚師們稱做祖師。但這位易牙的名聲並不好。史書上稱,管仲死之後,他與豎刁、開 方專權,齊桓公死後,立公子無方而使齊國大亂。而且據說他為討好齊桓公,不惜把兒子的肉烹熟了作為鼎食敬獻齊桓公,歷代一直被史家們嗤笑。

除這三位之外,另外還有兩位。一位是漢宣帝,被稱做「餅師神」,做麵點的時候是一定要敬的。漢宣帝名劉詢。這位劉詢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他的祖父就是戾太 子據。漢武帝晚年,方士和神巫多聚京師,女巫出入宮中,教宮人埋木偶祭祀免災。後漢武帝病,當時宮中的直指繡衣使者江充稱漢武帝的病是因為巫師的邪術作 亂。因江充與據有仇,便藉機陷害據,誣稱在太子宮的木偶最多。據畏懼而因此起兵捕殺江充,後失敗而自殺,這就是歷史上的「巫蠱之亂」。在「巫蠱之亂」中, 劉詢的父母均被殺,劉詢也因此隱名逃於民間。《漢書‧宣帝紀》記這位皇帝幼時因巫蠱之禍蒙難,「年長後喜遊俠,遍歷關中」。這位漢宣帝其實自己並不會做 餅,只是據說他在落難時,喜歡吃餅,經常自己去餅鋪買餅。據說他每到一個餅鋪買餅,這個餅鋪的生意就特別好,連他自己也覺得奇怪。後來,大將軍霍光廢掉昌 邑王劉賀,迎立他當皇帝後,關中的廚業很奇怪,竟然奉他為祖師。以後,《畫訣》祖師神馬名位中,餅鋪就用他的神馬。宋人蔡絛《鐵圍山叢談》卷六:「漢宣帝 在仄微,有售餅之異,見於《漢書‧宣帝紀》。至今凡千百歲,而關中餅師,每圖宣帝像於肆中,今殆成俗。」

另一位,就是傳說中的詹王。這位神奇的詹王,一說是隋文帝的一位姓詹的御廚。有一次,隋文帝問他,什麼東西最好吃。他回答 是鹽。隋文帝就以戲君之罪把他給殺掉了。把他殺掉之後,御廚們嚇得做菜都不敢放鹽了,隋文帝吃菜沒有滋味,醒悟過來,就封這位姓詹的廚師為「詹王」。另有 一種說法,則這位詹王本名叫詹鼠,根本就不是什麼御廚,而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流浪漢。傳說隋文帝因為御廚做的飯不好吃而殺掉了許多御廚,並張榜招賢,這位流 浪漢詹鼠便揭榜入了宮。入宮應試,隋文帝問他:「什麼最好吃?」他說,「餓」最好吃。隨後領隋文帝出城找「餓」,等隋文帝真的找到「餓」了,就拿出蔥花餅 給他,使隋文帝明白,只有餓了,吃飯才香。據說,因此,隋文帝才封他為「詹王」。

民間後來有祭祀這位「詹王」之俗。從立秋那天起,據說要敬四十八天。飯館、酒館的廚師,在這四十八天裡都要敬他。據《采風錄》記,每年農曆八月十三,還有「詹王會」,供奉這位「廚師菩薩」,發售各種食物,這一天,往往又是一年中廚師收徒和出徒謝師的日子。

靈水

人離不了水。古人認為,人身自呼吸空氣之外,首宜飲水。因為,「人之體中,水佔七成。不僅血管裡所流血液之為水,腦漿一百 分,含水七十八,而骨中亦含之。且人身所出之水亦甚多,口涎、溺汗,其顯者也。皮膚毛管,時時出氣,固如水氣之流通。又凡用腦之時,腦氣運動,亦為肌膚出 水之證」。故古人統計,人身一天肌膚所出之水,大約合十五兩。人身每天出氣出水,日無所間,而腹中之食物悉為渣滓。若不時時飲水,渣滓填積,多則成毒。何 況全身血液,亦全靠飲水調勻。所以,古人談飲食,首先都必要先談水。

朱彝尊在《食憲鴻秘》中說:「從來稱飲必先於食,蓋以水生於天,谷成於地。天一生水,地二成之之義也。人非飲食不生,自當以水谷為主。餚與蔬但佐之,可少 可更,惟水谷不可不精潔。天一生水,人之先天只是一點水。凡父母資稟清明,嗜欲恬淡者,生子必聰明壽考,此先天之故也。《周禮》雲,飲以養陽,食以養陰。 水屬陰,故滋陽;谷屬陽,故滋陰。以後天滋先天,可不務精潔乎?」

古人認為,天是一,地是二,水生於天,谷成於地,人之先天只是一滴水,所以要以水與谷食為主,以菜餚佐之。水谷之間,水滋陽而谷滋陰,所以水最重要。朱彝 尊認為,諸水的飲用,品茶、釀酒應該用山泉,烹飪則宜用江湖水。江湖水中未嘗無原泉之性,而且得土氣多而又無土滓無土性。江湖中水大而流活,得太陽也多, 所以實該說是養生第一。朱彝尊稱這種水為「第一江湖長流宿水」,稱山泉雨水為第二。他介紹取江湖長流宿水法為:在江湖長流通港內,半夜船隻未走時泛舟到中 流,多帶一些壇甕把水舀回來,多備大缸貯下。用青竹棍左旋攪一百餘回,攪成漩渦就住手,蓋好用竹篾制的蓋,不要再觸動。在裝水之前先留出一個空缸。三天後 用潔淨木勺把存了三天的水舀入空缸,舀到七分為止。缸內余水滓淘洗乾淨,令缸潔淨,再把別缸水舀入此缸七分。這樣逐缸倒運後,再用竹棍旋攪後蓋好,三日後 再舀過缸,去泥滓,如此三遍。然後預備潔淨的灶鍋,水入鍋煮成滾透,舀取入壇。每個壇裡還先要放上三兩白糖霜,然後入水,蓋好,停宿一兩個月才能使用。

《管子》說:「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脈之流通者也,故曰水具材也。」又說:「水有大小又有遠近。出於山而流入於海者,命曰經水。水別於他水入於大水及海者命曰枝水。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水出於他水,溝流於大水及海者,命曰川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淵水。」

李時珍說:「水者坎之象《漢書》:「書稱水曰潤下,坎為水位,在北方,終藏萬物者也。為政令順時陰陽調和,終始相成十二月。」,上則為雨露霜雪,下則為海 河泉井。」「水為萬化之源,土為萬化之母。飲資於水,食資於土。飲食者,人之命脈也,而營衛營衛:人體中水谷化生之氣。營氣為精氣,屬陰,主血,行於脈 中。衛氣為悍氣,屬陽,主氣,行於脈外。營衛兩氣內外相貫,運行不息,以維繫生命。賴之。故曰,水去則營竭,谷去則衛亡。」李時珍把江湖水歸為地水。他認 為,流水者,「其外動而性靜,其質柔而氣剛」,「水性本鹹而體重,勞之則甘而輕。取其不助賢氣,而益脾胃也」。江湖水有順流水、急流水與逆流水之分。順流 水性順而下流,又名甘瀾水。急流水湍上峻急,其性急速而下達。逆流水為洄瀾之水,其性逆而倒上。這三種之中,順流水飲用為好。但李時珍稱天水為一、地水為 二,認為地水還是不如天水。

明人高濂也持這種看法。他認為飲膳之水,應該用「靈水」。他在《遵生八箋》中解說:「靈,神也,天一生水而精明不淆,故上天自降之澤實靈水也。」高濂認 為,只有天上生出的水才是精明而不混濁的,所以天降之水是神水。靈水,就是雨雪露霜雹。高濂說:「靈者陽氣勝而所散也,色濃為露,凝如脂,美如飴,一名膏 露,一名天酒。」「雪者天地之積寒,雪為五穀之精。」「雨者陰陽之和,天地之施水從雲下,輔時生養者也。和風順雨,明雲甘雨。《拾遺記》:『香雲遍潤,則 成香雨,皆靈雨也。』」高濂認為,可食之靈水,其實也就是這麼三種,「若夫龍所行者,暴雨霪者,旱而凍者,腥而墨者,及簷溜者,皆不可食」。

南宋有一名學人賈銘,自號華山老人,從南宋一直活到明初,活了一百零六歲。賈銘著《飲食須知》中,對種種天降水做了界定:

天雨水:味甘淡,性冷。暴雨不可用。淫雨及降注雨謂水,味甘薄。

立春節雨水:性有春開始生之氣。婦人不生育者,是日夫婦各飲一杯,可易得孕。取其發育萬物之義也。

梅雨水:味甘性平,芒種後逢壬為入梅,小暑後逢壬為出梅,須淬入火炭解毒。此水入醬易熟,沾衣易爛,人受其氣生病,物受其氣生霉。忌用造酒醋。浣垢如灰汁,入梅葉煎湯洗衣霉,其斑乃脫。

液雨水:立冬後十日為入液,至小雪為出液。百蟲飲此皆蟄伏。宜制殺蟲藥餌,又謂之藥雨。

臘雪水:味甘性冷。冬至後第三戊為臘,密封陰處,數年不壞。用此水浸五穀種,則耐旱不生蟲。酒席間則蠅自去。淹藏一切果菜,永不蟲蛀。春雪日久則生蟲,不堪用,亦易敗壞。

冰:味甘,性大寒,止可浸物。若暑月食之,不過暫時爽快,入腹令寒熱相激,久必致病,因與時候相反,非所宜也。

露水:味甘,性涼,百花草上露皆堪用,秋露取之造酒,名秋露白,香冽最佳。凌霄花上露入目損明。

冬霜:味甘性寒,汲時用雞羽掃入瓶中。密封陰處,久留不壞。

冰雹水:味鹹,性冷,有毒。人食冰雹,必患風癲之症。醬味不正,取一二升納甕中,即還本味。

這些天水中,自然是甘露最好。古人稱露水甘涼潤燥,滌暑除煩。《瑞應圖》記:「甘露,美露也,神靈之精,仁瑞之澤,其凝如脂,其甘如飴,故有甘膏酒漿之 名。」清人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中,記有各種露水之性能:「稻頭上露,養胃生津。菖蒲上露,清心明目。韭葉上露,涼血止噎。荷花上露,清暑怡神。菊花上 露,養血息風。」露水有秋前秋後之分。兩者相比,秋後之露比秋前之露要好。

甘露固然好,畢竟太金貴。於是,賈銘提出貯「神水」。「神水」一般都指節氣日水。比如立春日、清明日的雨水,比如谷雨日要取長江之水,五月端午午時有雨, 要急伐竹竿,剖開竹竿,其中「必有神水」。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四節及臘日水宜浸造滋補丹丸藥酒。這些說法,現在看,都沒多少道理。

除江河水、靈水以外,還有井水。井水味有甘淡鹹之異,性涼。賈銘說:「凡井水,遠從地脈來者為上。如城市人家稠密,溝渠污水雜入井中者,不可用。須煎滾澄 清,候鹼穢下墜,取上面清水用之。如雨渾濁,須擂桃杏仁,連汁投入水中攪勻,片時則水清矣。」朱彝尊說:「煮粥,必須井水,亦宿貯為佳。」井水中,精彩者 是井花水,井花水是清早第一汲者。朱彝尊說:「凡井水澄蓄一夜,精華上升,故第一汲為最妙。每日取斗許入缸,蓋好宿下。」他叮囑,汲井水要輕輕下井繩,以 免濁者泛起。凡井久無人汲取者,不宜即飲。

各種水各有利弊。明人田藝蘅則認為,井其清出於陰,其通入街淆,脈暗而味滯,故井水下,江湖水則:「江,公也,眾水共入其中,水共則味雜。泉自谷而溪而江而海,力以漸弱,氣以漸而薄,味以漸而鹼。」所以,水之最佳者,只有泉水。

《隨息居飲食譜》記,試水美惡,辨水高下,其方法有五種,江河、井泉、雨雪之水,其實性能都一樣。

「第一煮試。取清水置淨器煮熟,傾入白瓷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質濁也。水之良者無滓,以煮物則易熟。」

「第二日試。清水置白瓷器中,向日下令日光正射水,視日光中,若有塵埃:萬物相互作用而變化生長之意。如游氣者,此水質不淨也。水之良者,其澄徹底。」

「第三味試。水,無氣也,無氣無味。無味者真水,凡味皆從外合之。故試水,以淡為主,味佳者次之,味惡為下。天泉最淡,故烹茶獨勝,而煮粥不稠。」

「第四稱試。有各種水欲辨優劣,以一器更酌而衡之,輕者為上。」

「第五紙帛試。用紙或絹帛之類,色瑩白者,以水蘸而干之,無痕跡者為上。「白水」為泉,故水以色白為上。」

火是飲食烹飪之根本。應該說,有了火,才有了飲食文化。

在火沒有誕生之前,先民們只能過原始的、禽獸一般的生活。所謂「食草木之食,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如《韓非子》所說:「民食果蛤,腥臊惡臭,而傷 害腹胃,民多疾病。」自火誕生後,才使「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有異於禽獸」。火之發明者,中國一致的傳說是鑽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從周口店北京猿人所 用石器初步推測,中國猿人開始自覺用火,大約在五十萬年以前。

中國歷史上有三皇五帝說。三皇之稱,起碼有四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伏羲、神農、黃帝(《世本》、《帝王世紀》);一種說法,是伏羲、女媧、神農(《三皇 紀》、《風俗通》);一種說法是伏羲、神農、祝融(《白虎通》);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伏羲、神農、燧人(《白虎通》)。燧人氏肯定在伏羲、神農之後。因為 據中國民間傳說,自伏羲之後,大庭氏王才有天下;伏羲之後,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胥氏、尊節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 氏、陰康氏、朱襄氏、無懷氏、燧人氏,皆襲謚庖犧氏即伏羲。之號。

《屍子》:「燧人上觀星辰,下察五木以為火。」按陰陽五行說,火生於木,故燧人用木取火。《路史》中說,燧人是觀乾象,察辰心而出火,做鑽燧。「辰心」, 按古人所說為「心宿」,即「大火星」。所謂「五木」,是指當時認為五種應天時可以取火的木材,即「榆:柳青,故春取之;棗:杏赤,故夏取之;桑:柘黃,故 季夏取之;柞:白,故秋取之;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做鑽燧取火後,其鑽木工具稱燧,後人又發明利用金屬向太陽取火,於是又有「木燧」和「陽燧」之分。《淮南子》記:「陽燧見日則燃而為火。陽燧,金也。 日高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餘,有頃,焦吹之則得火。」《古今注》:「陽燧以銅為之,形如鏡,照物則景倒,向日生火。」

在漢以前,用陽燧取火,稱做「明火」,用木燧取火,稱做「國火」。按《周禮》中《大祝》、《大司寇》的說法,陽燧取之於日,近於天也,故占卜與祭祀時用 之。木燧取之於五木,近於人也,故烹飪用之。漢以後,用金屬與石相擊,也可摩擦得火,於是,簡單的鐵片就可成為陽燧。人們一出門,一般腰間都左佩陽燧,右 佩木燧,以隨時取火用。另備有艾加上硝水製成的火絨,當摩擦得到火星掉在絨上燃燒時,再用「發燭」接引得火。所謂「發燭」,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狀, 長五六寸,流硫磺於首,遇火就燃。

有了火後,就有了灶。創造灶者,一說是炎帝。《淮南子》:「炎帝於火而死為灶。」註:「炎帝神農,以火德王天下,死祀於灶神。」一說是黃帝。《續事始》: 「灶,黃帝所置。」於是《事物原會》就稱:「黃帝作灶,死為灶神。」而火神,按一般說法是祝融。《淮南子‧時則》註:「祝融吳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 神,托祀於灶。」《史記‧楚世家》:「董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禮記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其祀灶,祭先師。」

原始的灶的形態,是在地上掘坑。今西安半坡遺址發掘出的灶,為雙連地灶,即挖在地表的兩個火坑,地表上兩坑相隔,而在地下則兩坑相連相通。一坑為進柴處, 一坑為出火處,兩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門。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歷史,其發明者,當是炎帝而不應是黃帝。據推算,黃帝主政的時間,距今約四千六百多年。炎 帝在黃帝之前傳七十世,以二十年一世推算,大約距今六七千年。至戰國時,灶的製作已非常完美。《魯連子》記:「一灶五突突:煙囪。,分煙者眾,烹飪十 倍。」

以火而烹飪,古人馬上注意到了火候對於烹飪之重要。古文中首次談及火候對於烹飪之重要的,是《呂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這樣告訴商湯:「凡味之本,水 最為始五行之數,水為第一。。五味三材五味:鹹、苦、酸、辛、甘。三材:水、木、火。,九沸九變張景陽《七命》:「味重九沸。」,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 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 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放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這段話翻成白話的大意是:大凡味之根本, 水為第一。依酸甜苦辣鹹這五味和水木火這三材來施行烹調。鼎中九次沸騰就會有九種變化,這要靠火來控制調節。有時用武火,有時用文火,清除腥、臊、膻味, 關鍵在掌握火候。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規律,才能轉臭為香。調味必用甜酸苦辛鹹這五味,但放調料的先後和用料多少,它們的組合是很微妙的。鼎中的變化,也是精 妙而細微,無法形容,就是心裡有數也難以說得清楚。就像騎在馬上射箭一樣,要把烹技練到得心應手。如陰陽之自然化合,如四時之自然變換,烹飪之技才能做到 烹久而不敗、熟而不爛、甜而不過、酸而不濃烈、鹹而不澀嘴、辛而不刺激、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膩口。

袁枚後來在《隨園食單》中,專門有一節關於火候的論述。他認為,烹飪食物,關鍵是掌握火候。煎炒必須用旺火,火力不足,炒 出來的東西就會疲軟;煨煮則必須用溫火,火猛了,煨成的食品就會幹癟。要收湯的食品,應該先用旺火,再用溫火。如果心急而一直用旺火,食物就會外焦而裡不 熟。他認為,腰子、雞蛋這類,越煮越嫩;鮮魚、蚶蛤這類,則稍多煮就會不嫩。豬肉熟了就要起鍋,這樣,顏色紅潤,起鍋稍遲就會變黑。做魚要是起鍋晚了,則 活肉都會變死。烹飪時,開鍋蓋的次數多了,做出的菜就會多沫而少香。如果火滅以後再燒,則菜就會走油而失味。袁枚說,傳聞道人必須經過九次循環轉變才能煉 成真丹,儒家則以既不做過頭,又要功夫到家為準。廚師要正確掌握了火候,謹慎操作,才算基本掌握了烹調。掌握了烹調的廚師,做出來的魚,應該臨吃時還是色 白如玉,肉凝而不散,這種肉是活肉。要是色白如粉、松而不粘者,就是死肉。

古人認為,火有新火、舊火之分,溫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火麻火:用麻根燃燒的火。,氣味各自不同。清人《調鼎集‧火》中,就列舉 種種火配以種種食物烹製:「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老鴨及肉等,能令極爛,能解一切毒,穢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飯食,安人神魂到五臟六腑。麥 穗火:煮飯食,主消渴潤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飯,壯筋骨,煮茶不宜。櫟柴火:煮豬肉食之,不動風,煮雞鴨鵝魚腥等物爛。茅柴火:炊者飲食,主明目解毒。 蘆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補藥。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濁。糠火:礱糠火煮飲食,支地灶,可架二鍋,南方人多用之,其費較柴火省半。惜春時糠內入蟲,有傷物 命。」

而元人賈銘在《飲食須知》中,卻告知:「宜用陽燧火珠,承日取太陽真火,其次貼鑽槐取火為良。」他認為,「其戛金擊石即用鐵器擊火石生火。,鑽燧八木之火 皆不可用。八木者:松木難瘥瘥:疫病。松木難瘥:用松木之火,得病難癒。,柏火傷神多汗,桑火傷肌肉,柘火傷氣脈,棗火傷內吐血,橘火傷營衛經絡,榆火傷 骨失志,竹火傷筋損目也」。

顧炎武也反對用石取火,認為用火石取火都會影響壽命。但他認為,應按四時五行之變取木之火。他說:「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復有四時五行之變。《素問》黃帝 言:壯火散氣,少火生氣。《周禮》:季春出火貴其新者,少火之義也。今日一切取之於石,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壽自減,有之來矣。」

古人稱火為「陽之精」。《後五行志》:「火者,陽之精也,火性炎。」《河圖‧汴光篇》:「陽精散而分佈為火。」古人把火稱為五行之一,認為它有氣而無質, 可以生殺萬物,神妙無窮。古人認為,獨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他都只有一。所謂二者,是指火有陰火和陽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天火、地火、人火三種,認為天 火有四,地火有五,人火有三。天之陽火有二:太陽,真火;星精,飛火。天之陰火有二:龍火(稱龍口有火),雷火。地之陽火有三:鑽木之火,擊石之火,戛金 之火。地之陰火有二:石油之火古人稱油貯存到一定數量會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稱江湖河海,夜動有火。。人之陽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腸的所謂離 火。;人之陰火有二,命門相火謂起於北海,稱坎火,遊行三焦寄位肝膽。,三昧之火純陽,乾火。。總共陽火六,陰火也六,共十二。

中國取火之工具,一直非常落後。在相當長時間內,一直使用原始的「發燭」,到唐宋間,發展為以松木製成比較精緻的「發燭」。《委巷叢談》:「杭人削松木為 小片,其薄如紙,硫磺塗其銳,名曰『發燭』。」宋以後,又稱「火寸」。《清異錄‧器具》:「夜中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松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 與火遇,得焰穗燃,即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

據說南宋時,就有專造「火寸」的作坊。日本人因此而早時稱火柴為「磷寸」。

發明火柴者,據說是瑞典人。1833年,他們開始用黃磷做摩擦火柴。但黃磷有劇毒,且易自燃,不安全。1855年,有倫塔斯脫姆發明用赤磷代替黃磷,從此 有了世界上第一批安全火柴。火柴從1880年起進入中國,當初英國人理查在上海開辦了第一個火柴經營處。1890年,瑞典人在上海開辦了中國第一個火柴廠 「瑞商洋行」。中國生產的第一種火柴的商標印有慈禧半身像,據說出中國第一盒火柴時正值慈禧六十大壽。因為火柴是從國外引進的,中國人就稱之為「洋火」。

《黃帝內傳》:「王母授帝以九華燈檠,注膏油於,以燃燈。」這是一種說法,油是西王母授給黃帝的。另一種說法見《淵鑒類 函》:「黃帝得河圖書,晝夜觀之,乃令牧采木實製造為油,以綿為心,夜則燃之讀書,油自此始。」按這種說法,是黃帝從河圖書中得到的啟示,采木實為油,顯 然已是搾油。而黃帝時還無書也無搾油技術,故此說不可信,乃後人偽托。為見《事物紺珠》,則為神農做油,按此說法,油則又始於炎帝。

其實,初有文字時,並無「油」字,早時稱油為「膏」或「脂」。按《釋名》曰:「戴角曰脂,無角曰膏。」早時的油都是從動物身上提取出來。最早的稱謂,有角 者提煉出來稱脂,無角者提煉出來稱膏。《大戴禮記‧易本命》曰:「戴角者無上齒,謂牛無上齒,觸而不噬也。無角者膏而無前齒,謂豕屬也。無前齒者,齒盛於 後,不用前。有羽者脂而無後齒,羽當為角,謂羊屬也,齒盛於前不任後。」《考工記》鄭註:「脂者,牛羊屬;膏者,豕屬。」古人之稱謂,分別得非常清楚。同 是葷油,牛油羊油必稱脂,豬油必稱膏;同是脂,在脊又曰「肪」,在骨又曰「」。而獸脂聚,又曰「」。

《周禮‧天官‧庖人》:「凡用禽獻,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膳膏臊;秋行犢,膳膏腥;冬行鮮羽,膳膏膻。」庖人是掌天子膳羞時供應肉食的官。禽獻,禽在 這裡指鳥獸的總名,也就是獻給天子煎和的四時鳥獸。古人殺牲謂之用,煎和謂之膳,所以這裡指的是熟食。羔、豚:小羊小豬。:,干雉;,干魚。犢:犢,牛 犢;,麋鹿。鮮:魚、鱉蟹之屬。羽:雁、鵝。煎和這些東西所用膏油,一斗配一斗,也是有規定的。按東漢鄭眾註:「膏香,牛脂也;膏臊,豕膏也。」按東漢杜 子春注,則「膏臊,犬膏。膏腥,豕膏也。膏膻,羊脂也」。

《禮記‧內則》記,當時烹飪,「脂用蔥,膏用韭」。陳註:「肥凝者為脂,釋者為膏。」脂指凝固的油,膏指融化的油。

早時烹飪都用這種提取的葷油。提取方法,按《齊民要術》的記載,乃「豬肪取脂」。也就是炒。把動物的油脂剝下來切成塊炒,煉出膏再凝而為脂。

早在周代,脂膏的使用,一種是放入膏油煮肉,一種是用膏油塗抹以後將食物放在火上烤,還有一種就是直接用膏油炸食品。《續晉陽秋》記:「桓靈寶好蓄法書名畫。客至,曾出而觀。客食寒具,油污其畫,後遂不設寒具。」當時的寒具,就是用膏油炸的麵食。

使用相當長時間的動物油後,因為搾油技術的誕生,才始有素油。素油的提煉,大約始於漢。劉熙《釋名》有「柰油,搗實和以塗繒上,燥而發之形似油也。杏油亦 如之」。柰是果木,就是林檎的一種,也稱「花紅」和「沙果」。繒是當時絲織物的總稱,古謂之「帛」,漢謂之「繒」。將沙果和杏搗爛攪和後塗在絲織物上,待 干後好像是油一樣,其實並非真正的油。按《天中記》中說法,早時的素油是從「烏臼」中提煉出來的:「荊州有樹,名烏臼,其實如胡麻子,其汁,可為脂,其味 亦如豬脂。」「烏臼」,實際為「烏?」,落葉喬木,有種子,外面包白色蠟質。種殼和仁確實都可搾油,但搾出的油現在都只能做工業原料。

《三國誌‧魏志》:「孫權至合肥新城,滿寵馳往,赴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這裡以芝麻油作為照明燃料。晉人張華《博物 誌‧卷四‧物理》中,已記:「煎麻油,水氣盡無煙,不復沸則還冷。可內手攪之。得水則焰起,散卒不滅。」可見,芝麻油是最早的素用食油。張華的《博物誌》 上已記有用麻油制豆豉法:「外國有豆豉法:以苦酒浸豆,暴令極燥,以麻油蒸訖,復暴三過乃止。」

按《漢書》所說,芝麻乃張騫從西域帶回的種子,所以芝麻初名「胡麻」。《夢溪筆談》:「漢史張騫始自大宛得油麻種來,故名『胡麻』。」大宛是古西域國名, 今獨聯體中亞費爾干納盆地。漢時,芝麻已有大量生產,搾油技術如何發明,早期如何操作,卻並無文字記載。《齊民要術》記有「白胡麻」、「八稜胡麻」兩個品 種,註明「白者油多」。陶弘景《本草經集注》:「生搾者良,若蒸炒者,止可供食及燃燈耳。」但都無具體說明。芝麻油在唐宋成為極普遍的烹飪用素油。唐孟詵 《食療本草》:「白麻油,常食所用也。」《夢溪筆談》:「如今之北方人喜用麻油煎物,不問何物,皆用油煎。慶歷中,群學士會於玉堂,使人置得生蛤蜊一簣, 令饔人烹之,久且不至。客訝之,使人檢視。則曰,煎之已焦黑,而尚未爛。坐客莫不大笑。」

宋莊季裕《雞肋編》中有一節專記油,詳述宋代各種植物油的提取,認為諸油之中,「胡麻為上」。莊季裕記,當時河東食大麻油,陝西食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 油,山東食蒼耳子油。另外還有旁昆子油疑乃蓖麻油。、烏?子油。婺州、頻州沿海食魚油。「宣和中,京西大歉,人相食」,又「煉腦為油,以食販於四方莫能辨 也」。

至明代,植物提取的素油品種日益增多。《天工開物》記:「凡油供饌食用者,胡麻、萊菔子萊菔即蘿蔔。、黃豆、菘菜子為上;蘇麻、芸檯子次之;茶子次之,莧 菜子次之;大麻仁為下。」《天工開物》記當時搾油:「北京有磨法,朝鮮有舂法,以治胡麻,其餘則皆從搾也。」其記搾各種菜籽油的方法是:「取諸麻、菜子入 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氣,然後碾碎受蒸。凡炒諸麻、菜子宜鑄平底鍋,深止六寸者,投子仁於內,翻拌最勤。若釜底太深,翻拌疏慢,則火候交傷,滅喪油質。炒 鍋亦斜安灶上,與蒸鍋大異。凡碾埋槽土內,其上以木竿銜鐵陀,兩人對舉而推之。資本廣者,則砌石為牛碾,一牛之力可敵十人。亦有不受碾而受磨者,則棉子之 類是也。既碾而篩,擇粗者再碾,細者則入釜甑受蒸。蒸氣騰足取出,以稻與麥包裹如餅形,其餅外圈箍或用鐵打成或破篾絞刺而成,與搾中則寸相穩合。凡油原因 氣取,有生於無。出甑之時,包裹怠緩則水火郁蒸之氣遊走,為此損油。能者疾傾疾裹而疾箍之,得油之多。」「包內油出滓存名曰『枯餅』,凡胡麻、萊菔、芸台 諸餅皆重新碾碎,篩去芒,再蒸再裹而再搾之,初次得油二分,二次得油一分。若?桐諸物則一搾已盡流出,不必再也。若水煮法,則並用兩釜,將蓖麻、蘇麻子碾 碎入一釜中,注水滾煎,其上浮沫即油,以勺掠取傾於干釜內,其下慢火熬干水氣,油即成矣。然得油之數畢竟減殺。北磨麻油法,以粗麻布袋捩絞。」《天工開 物》說,用搾油法,胡麻每石得油四十斤,萊菔子每石得油二十七斤,芸檯子每石得三十斤,菘菜、莧菜子每石得三十斤,茶子得一十五斤,黃豆得九斤。但《天工 開物》卻沒提到花生油。花生油是誕生得最晚的植物油。

清檀萃《滇海虞衡志》才始記花生油:「落花生為南果中第一,以其資於民用者最廣。宋元間,與棉花、蕃瓜、紅薯之類,粵估從 海上諸國得其種歸種之。呼棉花曰『吉貝』,呼紅薯曰『地瓜』,落花生曰『地豆』落花生以搾油為上。故自閩及粵,無不食落花生油。」檀萃所記之時乃清乾隆年 間。但作於清嘉慶十八年的《調疾飲食辨》《油》篇中,卻只記植物油四種:脂麻油(芝麻油)、豆油、芸台油(菜子油)、吉貝油(棉花子油),並無花生油。李 調元《粵東筆記》《油》篇記:「欖仁(橄欖)油、菜油、吉貝仁油、火麻子油皆可食。然率以茶子油白者為美,曰『白茶油』。黑色炒焦以為小磨香油名曰『秧 油』。」也沒提花生油。

《調鼎集》亦有《油論》:「菜油取其濃,麻油取其香,做菜須兼用之。麻油壇埋地窨數日,拔去油氣始可用。又,麻油熬盡水氣,即無煙,還冷可用。又,小磨將芝麻炒焦磨,油故香,大車麻油則不及也。豆油、菜油入水煮過,名曰『熟油』,以之做菜,不損脾胃,能埋地窨過更妙。」

還是沒提花生油。

《世本》記:「黃帝時,諸侯有夙沙氏,始以海水煮乳,煎成鹽。其色有青、黃、白、黑、紫五樣。」有關夙沙氏,漢宋衷有注, 但《世本》散佚,後人引則各異。《路史》引宋衷注為:「夙沙氏,炎帝之諸侯。」《太平御覽》引宋衷注為:「宿沙衛,齊靈公臣。齊濱海,故衛為漁鹽之利。」

宿(夙)沙是傳說中人,但說明中國最早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的。「鹽」古作「」,此字本像是在器皿中煮鹵,天生者鹵,煮成者鹽。《說文》:「天生曰,人生曰。」開始煮鹽,當在神農氏(炎帝)與黃帝之間,距今約兩千八百年。

中國的鹽井誕生也很早。《蜀王本紀》:「宣帝地節中始穿鹽井數十所。」宣帝地節年號在公元前69—前66年,距今也已兩千多年。《陵州郡志》 則記:「井乃東漢天師張道陵所開,曰『狼毒井』。有毒龍藏井中,及鹽神玉女為祟。天師以道力驅出毒龍,禁玉女於井中,然後人獲鹹泉之利。」按史書記,張道 陵著道書二十四篇後確實入蜀,在鶴鳴山遇到天人下凡,從此修成正果。

自漢代起,也始利用鹽池取鹽。王《洛都賦》:「東有鹽池,玉潔冰鮮,不勞煮,成之自然。」劉楨《魯都賦》:「又有鹽池漭沆,煎炙陽春,焦暴噴沫,疏鹽自 殷,挹之不損,取之不勤。」郭璞《鹽池賦》:「水潤下以作鹹,莫斯鹽之最靈。傍峻岳以發源,池茫爾而海。嗟玄液之潛盛,蓋莫知其所生。」常琚《華陽國 志》:「越雋笮夷有鹽池,積薪以池水灌而後焚之成鹽。」

初期鹽的製作,直接安爐灶架鐵鍋燃火煮。這種原始的煮鹽費工時,耗燃料,產量少,鹽價貴。於是,從鹽一誕生起,王室就立有鹽法。在周朝時,掌鹽政之官叫 「鹽人」。《周禮‧天官‧鹽人》:「鹽人掌鹽之政令,以共百事之鹽。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賓客,共其形鹽。王之膳羞,共其飴鹽,後及世子亦如此。」這段話 的意思是:鹽人管鹽政,管理各種用鹽的事務。祭祀要用苦鹽、散鹽。「苦」字又作「」,《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曰『鹹鹺』。」《爾雅‧釋言》:「鹹,苦 也。」郭璞註:「苦即大鹹。」《水經注‧涑水》:「土人鄉俗引裂沃麻,分灌川野,畦水耗竭,土自成鹽,即所謂鹹鹺也,而味苦,號曰『鹽田』。」散鹽就是煮 水治後的鹽。《史記索隱》:「散鹽,東海煮水為鹽也。」《管子‧地數篇》:「請君伐菹薪,煮沸水為鹽。」

春秋戰國時,有鹽,國就富。《漢書》:「吳煮東海之水為鹽,以致富,國用饒足。」齊國管仲也設鹽官專煮鹽,以漁鹽之利而興國。

漢武帝始設立鹽法,實行官鹽專賣,禁止私產私營。《史記‧平准書》:「建元間,以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丞,領鹽鐵事。言,山海,天地之藏也,皆宜屬少府, 陛下不私,以屬敢私鑄鐵器煮鹽者,左趾。」也就是說,誰敢私自製鹽,就施以刑——把左腳趾割掉。《晉令》:「凡民不得私煮鹽,犯 者四歲刑,主吏二歲刑。」晉代時,私煮鹽者百姓判四年刑,官吏判兩年。立鹽法後,市民食鹽是有規定的。《管子》:「凡食鹽之數,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婦人三 升少半,嬰兒二升少半。」

古時鹽有各種顏色。《北戶錄》:「恩州有鹽場,色如絳雪。琴湖池桃花鹽,色如桃花,在張掖西北。」《廣志》:「海東有印成鹽,西方有石子鹽,皆生於水。北 胡中有青鹽,五原有紫鹽,波斯國有白鹽如石子。」《金樓子》:「清池鹽正四方,廣半寸,其形扶疏。」李時珍《本草綱目》把眾多品種古鹽分成三種:食鹽、戎 鹽、光明鹽。食鹽,就是普通的食用鹽。李時珍引陶弘景《名醫別錄》:「有東海鹽、北海鹽、南海鹽、河東鹽池、梁益鹽井、西羌山鹽、胡中樹鹽,色類不同,以 河東者為勝。山鹽即崖鹽。胡中樹鹽,《唐會要》:「胡中鹽出於木又出於石。」《魏書》:「忽吉國水氣鹼,凝鹽生樹上。」東海鹽,官鹽,白草粒細。北海鹽黃 草粒粗,以作魚及鹹菹。蜀中鹽小淡,廣州鹽鹹苦。」李時珍引蘇頌《圖經本草》:「并州并州即今山西太原附近。末鹽乃刮鹹煎煉者,不甚佳,所謂鹵鹹是也。大 鹽生河東河東,泛指山西。池澤,粗於末鹽,即今解鹽也。解州今山西運城。安邑兩池,取鹽於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風急,則宿夕成鹽滿畦,彼人謂之『種 鹽』,最為精好。東海北海南海鹽者,今滄密、楚秀、溫台、明泉、福廣、瓊化諸州,煮海水作之,謂之『澤鹽』,醫方謂之『海鹽』。海邊掘坑,上布竹木,覆以 蓬茅,積沙於上。每潮汐沖沙,則鹵鹹淋於坑中,水退則以火炬照之。鹵氣沖火皆滅,因取海鹽貯盤中煎之,頃刻而就。其煮鹽之器,漢謂之『牢盆』,今或鼓鐵為 之,南海人編竹為之。上下周以蜃灰,橫丈深尺,平底,於灶背,謂之『鹽盤』。梁益鹽井者,今歸州及四川諸郡皆有。鹽井汲其水以煎作鹽,如煮海法。又濱州有 土鹽,其色最粗黑,不堪入藥。」李時珍自己考:「鹽品甚多。海鹽取海鹵煎煉而成,今遼冀、山東、兩淮、閩、浙、廣南所出是也。井鹽取井鹵煎煉而成,今四 川、雲南所出是也。池鹽出河東安邑,西夏靈州,今惟解州種之。疏鹵地為畦,隴而塹圍之,引清水注入,久則色赤。待夏秋南風大起,則一夜結成,謂之『鹽南 風』。如南風不起,則鹽失利。亦忌濁水淤澱鹽脈也。又海豐、深州者,亦引海水入池曬成。并州、河北所出,皆鹼鹽也。刮取鹼土煎煉而成。階成、鳳川所出,皆 崖鹽也。生於土崖之間,狀如白,亦名『生鹽』。此五種,皆食鹽也。上供國課,下濟民用,海鹽、井鹽、鹼鹽三者出於人;池鹽、崖鹽二者出於天。《周禮》云: 『鹽人掌鹽之政令。祭祀共其苦鹽、散鹽。賓客,共其形鹽。王之膳羞,共其飴鹽。』苦鹽即顆鹽也,出於池,其鹽為顆,未煉治,其味鹹苦。散鹽即末鹽,出於海 及井,並煮鹼而成者,其鹽皆散末也。形鹽即印鹽,或以鹽刻作虎形也,或雲積鹵所結,其形如虎也。飴鹽,以飴拌成者,或言生於戎地,味甜而美也。此外又有崖 鹽,生於山崖,戎鹽生於土中,傘子鹽生於井,石鹽生於石,木鹽生於樹,蓬鹽生於草。造化生物之妙,誠難殫知也。」

至於戎鹽,也就是當時所謂「西番鹽」。《後魏書》中說,西番鹽共有九種,各有所宜。陶弘景釋:「白鹽、食鹽,常食者。黑 鹽,主腹脹氣滿。胡鹽,主耳聾目痛。柔鹽,主馬脊瘡。又有赤鹽、駁鹽、臭鹽、馬齒鹽四種,並不入食。馬齒即大鹽。黑鹽疑是鹵鹽。柔鹽疑是戎鹽,而此戎鹽又 名胡鹽。二三相亂。今戎鹽虜中甚有,從涼州來,亦從敦煌來,其形作塊片,或如雞鴨卵,或如菱米。色紫白,味不甚鹹,口嘗氣臭,正如雞子臭者,乃真。」蘇頌 說:「陶氏所說九種,今人不能遍識。醫家治眼及補下藥多用青鹽,恐即戎鹽也。《本草》云:北海青,南海赤。今青鹽從西羌來者,形塊方稜,明瑩而青黑色,最 奇。北海來者,作大塊而不光瑩,又多孔竅,如蜂窠狀,色亦淺於西鹽。」李時珍說:「《本草》戎鹽雲『北海青,南海赤』,而諸注乃用白鹽,似與本文不合。按 《涼州異物誌》云:『姜賴之墟,今稱龍城,剛鹵千里,蒺藜之形。其下有鹽,累棋而生。出於胡國,故名戎鹽。』贊云:『鹽山二岳,二邑為質,赤者如丹,黑者 如漆。小大以意,鏤之為物,作獸辟惡,佩之為吉。或稱戎鹽,可以療疾。』此說與《本草》本文結合,亦准赤黑二色,不言白者。蓋白者乃光明鹽,而青鹽赤鹽則 戎鹽也。故《西涼記》云:『青鹽池出鹽,正方半寸,其形如石,甚甜類。』《真臘記》云:『山間有石,味勝於鹽,可琢為器。』《梁傑公傳》言:『交河之間, 掘磧下數尺,有紫鹽,如紅如紫,色鮮而甘,其下丈許有珀。』《北戶錄》亦言『張掖池中桃花鹽,色如桃花,隨月盈縮』。今寧夏近涼州地,鹽井所出青鹽,四方 皎潔,如石山。丹衛即張掖地,有池產紅鹽紅色。此二鹽,即戎鹽之青赤二色者。醫方但用青鹽而不用紅鹽,不知二鹽皆名戎鹽也。所謂南海北海者,指西海之南北 而言,非炎方之南海也。張杲《玉洞要訣》云:赤戎鹽出西戎,稟自然水土之氣結而成質,其地水土之氣黃赤,故鹽亦隨土氣而生。味淡於石鹽,力能伏陽精。但於 火中燒汁紅赤,凝定色轉益者,即真也。」

光明鹽又稱水晶鹽與「君王鹽」。《金樓子》:「百鹽小小有蜂洞,如水精,及其映日光似虛魄。胡人和之以供國廚,名為『君王鹽』,又名『玉華鹽』。」《梁四 公子記》:「高昌國遣使貢鹽二顆,顆如斗狀,白似玉帝。」這兩顆鹽,一顆叫「南燒羊山」,是在有月亮的夜晚收藏的;一顆叫「北燒羊山」,是在沒月亮的夜晚 收藏的。「月望收者,文理粗,明澈如水。非月望收者,其文理密。」李時珍認為光明鹽就是石鹽。「石鹽有山產水產兩種。山產者即崖鹽也,一名生鹽,生山崖之 間,狀如白,出於階成、陵鳳、永康諸處。水產者,生池底,狀如水晶石英,出西域諸處。」李時珍認為,「光明鹽得清明之氣」,所以是「鹽之至精者也」。

《呂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陽樸之姜,招搖之桂,越駱之菌,鮪之醢,大夏之鹽。」大夏,按《淮南子》,乃湖澤名:「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澤。」按郝懿行的說法,「大夏」,則是「古晉地」,也就是所謂「河東鹽」。

中國第一個做鹽生意的鹽商是猗頓。猗頓是春秋時魯人,舊有「陶朱、猗頓之富」的說法,陶朱是指范蠡。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因為認為越王為人不可共安樂, 因此棄官到山東定陶縣稱「陶朱公」,經商致富。「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孫經營繁息,遂至巨萬。」猗頓則到春秋時的郇國。郇國漢屬河東郡,今屬山西。猗頓在 郇國經營河東鹽十年,亦成為豪富。

古代鹽商一般都具壟斷特權,所以鹽商十有八九都發了大財。明清兩代,江南揚州一帶的鹽商之奢靡達到頂峰。據《清稗類鈔》記:「有欲以萬金一時費去者,使門 下客以金盡買金箔,載至鎮江金山寺塔上,向風揚之,頃刻而散,沿緣草樹間,不可復收。又有以三千金尺買蘇州不倒翁,傾於水中,水道為之寒者。」有喜歡漂亮 貌美的,從司閽一直到灶婢,都選用二八佳麗清秀之輩。有反過來喜歡貌醜的,奴僕為錄用,不惜毀其容,用醬敷之,在太陽下曝曬。

據《清稗類鈔》記,當時黃均太是兩淮八大鹽商之首。他吃一碗蛋炒飯,要耗銀五十兩。這碗蛋炒飯要保證每粒米都完全完整,又必須粒粒米全部分開,還必須每粒 米都泡透蛋汁,外面是金黃的,內心是雪白的。配這碗飯的要有百魚湯,這百魚湯裡包括鯽魚舌、鰱魚腦、鯉魚白、斑魚肝、黃魚膘、鯊魚翅、鱉魚裙、鱔魚血、? 魚划水、烏魚片,等等。這麼些東西燴做一鍋,為的是擺派頭。這位黃均太據說每天早上吃雞蛋兩枚配燕窩參湯。一天他自己從賬本上看到,這兩枚雞蛋每枚紋銀一 兩,當時他自己都覺得蛋價再貴也不至於如此之巨,於是呼廚師來追問。廚師說,你每天所吃的雞蛋,非市上能買到的可以相比,每枚紋銀一兩,價其實還不算高。 主人要是不信,請另換一位庖廚,如果適口,就可以用之。說完,自告而退。於是黃鹽商換了一個廚師,果然雞蛋的味道和以前不一樣。他換了好幾個廚師,原來雞 蛋的味道一直無法恢復。於是他再讓原來的廚師入宅服役,第二天進雞蛋,果然味道如初。黃鹽商因此問:「你有什麼絕技,可以使雞蛋味美如此?」那位廚師就 說:「小人家中養母雞百餘隻,每天所喂之食都是用人參、蒼朮等物研成末拌在料裡,所以雞蛋的味道特別。主人試使人至小人家中一觀,即知真偽。」黃鹽商派人 去一看,果然如此,於是就保持了每天早晨的這兩個雞蛋。

烹飪調味,離不了鹽。但古人認為,「喜鹹人必膚黑血病,多食則肺凝而變色」。《調鼎集》說:「凡鹽入菜,須化水澄去渾腳,既無鹽塊,亦無渣滓。」做菜時候,要注意一切作料先下,最後下鹽方好。「若下鹽太早,物不能爛。」

古人調味,先要用鹽和梅,故《尚書》稱:「若作和羹,爾惟鹽梅。」五味之中,鹹為首,所以鹽在調味品中也列為第一。今中國人食用之鹽,沿海多用海鹽,西北多用池鹽,西南多用井鹽。海鹽中,淮鹽為上;池鹽中,乃河東鹽居首;井鹽中,自貢鹽最好。

醬 

漢班固的《漢武帝內傳》中,記西王母下人間見漢武帝,其中記西王母告訴武帝,說神藥上有「連珠雲醬」、「玉津金醬」,還有「無靈之醬」。於是就有制醬法是西王母傳與人間的說法。西王母下凡,自然只是傳說。

另有說法,說醬乃周公所創。周公就是叔旦,周武王的弟弟,曾助武王滅商。但《周禮》中已有「百醬」之說,醬的製作發明,應該在周之前。

醬剛開始並非作為調料,而是作為一種重要的食品而誕生的。按張岱《夜航船》中對飲食創造歷史的回顧:有巢氏有巢氏是傳說中巢居的發明者,遠古時,相傳他為 避免野獸侵襲,教民構木為巢,開始了在樹上巢居。教民食果,燧人氏始鑽木取火,作醴酪通過蒸釀而成熟食。,神農始教民食谷,加於燒石之上而食。黃帝始具五 穀種。神農的兒子開始種莊稼,教民食蔬菜瓜果。燧人氏做肉脯,黃帝做炙肉,成湯做醢醢就是最早的肉醬。成湯是商開國之君,成湯滅夏桀而立商。。禹做鯗鯗: 魚乾。,吳壽夢做:醃魚、糟魚。吳壽夢即春秋時吳王。。神農諸侯夙沙氏煮鹽,嫘姐做:梅漿。梅與鹽一起,是當時重要的調味品。嫘女又稱嫘姐,傳說乃黃帝元 妃。,神農做油,殷果做醯醯:醋。殷果,不知是殷代哪一位帝王,以詞義解,果為終,或許是殷代的最後一位帝王。,周公做醬。

張岱說:「成湯作醢。」剛開始,醬是用肉加工製成。其加工方法為:將新鮮的好肉研碎,用釀酒用的曲拌勻,裝進容器,容器用泥封口,放在太陽下曬兩個七天, 待酒麴的氣味變成醬的氣味,就可食用。這種肉醬還可以速成:肉斫碎,與曲、鹽拌勻後裝進容器,用泥密封。在地上掘一個坑,用火燒紅後把灰去掉,用水澆過後 在坑裡厚厚地鋪上草,草中間留一個空,空中正好放裝拌好曲和肉的容器,把坑填上七八寸厚的土,在填的土上面,燒干牛糞,一整夜不讓火熄滅,到第二天,醬滲 出來就熟了。

這種肉醬,當時稱「醢」,又稱「」。《說文》:「:醬也。醬:醢也。從肉從酉,酒以和醬也。」因為醬是酒、肉和鹽在一起交合而成,滋味好。《風俗通》: 「醬成於鹽而鹹於鹽,夫物之變有時而重。」所以在當時曾被稱做美食。到周代,人們發覺草木之屬都可以為醬,於是醬的品類日益增多,貴族們每天的膳食中,醬 佔了很重要的地位。

從《周禮》中看,當時的醬品已有一百多種。《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谷(、黍、稷、粱、麥、),膳用六牲(牛、羊、豕、犬、雁、魚),飲 用六清(水、漿、醴、涼、醫、酏),羞用品(加饌)百二十品,珍用八物(八珍),醬用百有二十甕。」《周禮‧天官‧食醫》:「食醫掌天子膳食調和劑量。掌 和王之六食、六飲、六膳、百羞、百醬、八珍之齊。」《周禮‧天官‧醢人》:「王舉,則共醢六十甕,以五齊、七醢、七菹、三實之。」君王每天膳食,醢人都要 進肉醬六十甕,「齊」其實是酸菜,「菹」其實是醃菜,「」是帶骨的肉醬,當初都歸為醬類。後清人郝懿行《證俗文》釋:「醬有數義,古者以肉為醬。醬之名 有、醢、醯醢(拌醋的醬)、。醬之類有五齏、七醢、七菹、三。」所謂「五齏」是用醬拌和切成碎末的菜餚:「昌本」(菖蒲根)、「脾折」(牛百葉)、「蜃」 (大蛤)、「豚拍」(豬的肩胛肉)、「深蒲」(初生未出水的蒲嫩葉)。「七醢」為「醢」(豬肉醬)、「醢」(螞蟻卵醬)、「兔醢」、「雁醢」、「蝸醢」 (田螺醬)、「醢」(蛤蜊醬)、魚醢。「七菹」為「韭菹」菹:酸菜或鹹菜。、「菁菹」菁:韭菜花。、「茆菹」茆:水中蓴菜。、「葵菹」葵:秋葵。、「芹 菹」芹:水芹。、「菹」:又作苔,水苔。、「筍菹」筍:初生竹筍。。「三」:「鹿」、「麋」麋:麋鹿。、「麇」麇:獐。。

在《禮記》中,提出「五味、六和」。「六和」指的是「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調以滑、甘」,說明當時已非常注意調味。《禮記‧內則》中記,吃牛 肉、羊肉、豬肉都要用醢拌著吃,吃魚膾,則用芥醬蘸著吃。其中舉例食物之間的互相配合:用螺肉醬吃雕胡米飯和野雞羹,吃麥米飯時配乾肉煮的粥和雞羹,吃細 舂稻米飯配狗肉羹和兔肉羹,這些都可以用米粉拌和,不加辛辣的蓼。燒小豬時,先用苦菜把豬包起來,肚裡塞上蓼葉。燒雞時肚裡塞蓼葉,要用醢。燒魚時肚裡塞 蓼葉,要用魚子醬。燒鱉時肚裡塞蓼葉,也用醢。吃乾肉片蘸蟻卵醬,吃乾肉粥用兔肉醬,吃熟麋肉片蘸魚醬,吃魚片蘸芥醬。當時的「八珍」中的「淳熬」、「淳 母」就是用醢澆在稻米飯或黍米飯上,其他六種,基本上都需用醢、醯煎和。

從《周禮》中的記載到《禮記》中的記載看,醬的作用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從主要的配食品變成了很具體的調味品。

早時,醬除有調味功能,還有除毒功能。《爾雅‧釋名》:「醬,將也,制飲食之毒,如將之平禍亂也。」當時醬之有名者,《呂氏春秋》記「鮪之醢」、「長澤之 卵」。鮪是大魚,是魚醬。長澤,古地名,西方大澤。卵讀為鯤。鯤:魚子,也就是魚子醬。枚乘《七發》記:「熊蹯之,勺藥之醬。」韋昭《上林賦》註:「勺 藥,和齊鹹酸美味也。」

古人把醬的製成也看成陰陽之氣相交而成。《禮記外傳》:「醢有陸產有水物,天地陰陽之氣所生。」《禮記》:「醬、齊視秋 時。」鄭玄註:「醬宜涼也。」崔《四民月令》:「五月一日可作醢。」這就是說,做醬最好是夏天,以利質變;但醬製成後,又宜陰涼貯存。但古人又告知,夏天 打雷的天氣不能做醬。《論衡》:「作豆醬惡聞雷,此欲使人急作,不能積久。」因為打雷使人怕下雨,急於製作就不宜久藏,這有一定的道理。可《風俗通》卻 說:「雷不作醬,俗說令人腹內雷聲。」這種說法根據在哪裡呢?據說子路是感雷精而生的,所以剛而好勇。子路死後,衛國人將他的肉製成肉醬。《禮記》中因此 有「孔子覆醢」之說,說孔子哭子路,讓從者覆醢,而且還說,每聞雷聲就感到心惻怛不安。

漢代,開始以大豆做醬,《齊民要術》記當時制醬法是:

十二月、正月是做豆醬的最好時候。二月是中等時令,三月已是最遲。用不滲漏的甕,以春天下種的黑大豆做料,在大蒸甑裡干蒸,中間要翻一遍,讓水氣普遍把豆 餾熟。然後,用灰把火蓋住,整夜都不要讓火熄滅。使用干牛糞,堆成圓堆,讓中間空著,這樣,燒著以後沒有煙,火力好像炭一樣,又沒灰塵,又不會燒過火,比 燒草要好得多。

蒸完以後,咬開來看,如果豆瓣的顏色黑了,又熟透了,就取下來在太陽下曬乾。白天曬晚上要蓋上,不讓潮濕。等到皮能舂掉時,再進甑第二次蒸,蒸完再曬一 天,然後簸淨,去舂。舂過後燒上熱水,把豆瓣浸在大盆裡,過很久,淘洗,搓掉黑皮,搓完取出來放在潔淨的蓆子上,攤開,讓它冷透。

事前,預先將白鹽、黃蒸、草、麥曲在太陽裡曬到乾透燥透。一般比率為:豆瓣三斗,曲末一斗,黃蒸末一斗,白鹽五升,草子三個指頭所抓起的那麼多。三種都量 好後,與豆瓣在盆裡拌和。要使勁揉搓,使樣樣濕透,然後入甕,要裝滿、按緊,裝滿後用泥密封。裝好的甕放在太陽能曬到的、高處的石頭上。下雨時,不能讓雨 水浸著甕底。

入甕後,臘月要五個七日,正月、二月要四個七日,三月要三個七日才能開封。開封,把長滿了衣的豆瓣全都掏出來,捏碎,把兩甕分成三甕。在太陽沒出之前,取 「井花水」,和上鹽,一石水用鹽三斗,攪勻,澄清,取清汁泡黃蒸,用手搓揉,取黃色濃汁,濾掉渣,倒進甕裡,把甕裡的半成醬調和到稀糊一樣。然後,敞開甕 口,讓太陽曬。有俗話說,要吃「軟沓沓的葵菜,太陽曬乾的醬」。初曬十天,每天都要徹底地攪幾遍。十天後,每天攪一遍,到滿三十天,才停手。遇下雨就蓋上 甕子,不要讓水進去。每下過一次雨,就要攪一回。

入甕以後,要一百天,醬才能真正熟透。

這是豆瓣醬。唐以後,有以麩做麩醬,以白米舂粉做米醬,以豆和面相混合,做甜面醬。再以後,又有以西瓜做甜醬,以烏梅和玫瑰做甜醬,以芝麻做芝麻醬,以甜醬加香油、冬筍、香蕈、砂仁、乾薑、橘皮做八寶醬。唐以後,到明代,造醬之忌發展到:

下醬忌辛日;水日造醬必蟲;孕婦造醬必苦;防雨點入缸;防不潔身子、眼目;忌缸壇泡法不淨;醬曬極熱時,不可攪動,晚間不可即蓋。又,月已出或日已沒下醬,無蠅。又,橙合醬,不酸。又,雷時合醬,令人腹鳴。又,月上下弦之候,觸醬會患足疾。

醬的發展過程,先是作為食品的肉醬,然後發展成為以調味為主的各種醬,在各種醬的基礎上,才誕生了醬油。

醬油誕生於何時,何人所創?史書上無記載,不可考。《齊民要術》中提到「醬清」、「豆醬油」,有可能是醬油的最初名稱。醬油是在醬坯裡壓搾抽取出來的,工藝在制醬基礎上又發展了一步。

宋代始有醬油的文字記載。如林洪《山家清供》:「柳葉韭:韭菜嫩者,用姜絲、醬油、滴醋拌食。」但當時的醬油,不過是在製成清醬的基礎上,原始地用,也就 是酒籠,一種取酒的工具逼出醬汁。做清醬與做一般豆醬的區別是,要不斷地撈出豆渣,加水加鹽多熬。逼醬汁時,將醬置缸中,等坐實缸底後,將中的渾醬不斷地 挖出來,使之漸漸見底,然後在上壓一塊磚,使之不浮起來。沉澱一夜後,中就是純清的醬汁。用碗緩緩舀出,注進潔淨的缸,在太陽下再曬半月,就是醬油。

按古人說法,自立秋之日起,夜露天降,深秋第一者,叫「秋油」,調和食味最佳。

清《調鼎集》中,抄有「造醬油論」,其中列五則:

——做醬油越陳越好,有留至十年者,極佳。乳腐同。每壇醬油澆入麻油少許,更香。又,醬油濾出,入甕,用瓦盆蓋口,以石灰封口,日日曬之,倍勝於煎。

——做醬油,豆多味鮮,面多味甜。北豆有力,湘豆無力。

——醬油缸內,於中秋後入甘草汁一杯,不生花。又,日色曬足,亦不起花。未至中秋不可入。用清明柳條,止醬、醋潮濕。

——做醬油,頭年臘月貯存河水,候伏日用,味鮮。或用臘月滾水。醬味不正,取米雹米粒大冰雹。一二斗入甕,或取冬月霜投之,即佳。

——醬油自六月起,至八月止,懸一粉牌,寫初一至三十日。遇晴天,每日下加一圈。扣定九十日,其味始足,名「三伏秋油」。又,醬油壇,用草烏六七個,每個切作四塊,排壇底四邊及中心,有蟲即死,永不再生。若加百倍,尤妙。

至清代,各種醬油作坊如雨後春筍,已有包括香蕈、蝦子在內的各種醬油,當時已有紅醬油、白醬油之分,醬油的提取也開始稱「抽」。本色者稱「生抽」,在日光下復曬使之增色、醬味變濃者,稱「老抽」。

醋在中國烹飪史上誕生得晚一些,但酸,早就被列為調味中的五味之一。在醋沒誕生之前,古人先用梅作為調味之酸。《尚書》: 「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梅子搗碎後取其汁,做成梅漿,也就是「」。《禮記‧內則》:「漿水濫。」在製作梅漿以後,發現粟米也可製成酸漿,「熟炔粟飯,乘 熱傾在冷水中,以缸浸五七日,酸便好用。如夏月,逐日看,才酸便用」。在製成酸漿的基礎上,又加上曲,做成苦酒:「取黍米一斗,水五斗,煮作粥。曲一斤, 燒令黃,破,著甕底。土泥封邊,開中央,板蓋其上。」這已經利用曲發酵,實際上已是早期的醋。

早期的醋稱「酢」,《廣韻》:「酢,漿也,醋也。」《齊民要術》有「作酢法」,自註:「酢,今醋也。」又稱「醯」。《說文》:「『醯』,酸也。」《論語‧ 公冶長》:「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疏:「醯,醋也。」宋史繩祖《學齋占畢》:「《九經》中無『醋』字,止有醯及和用酸而已,至漢方有此字。」

《齊民要術》裡,這樣記「酢」的做法:

1.如制「大酢」法

「七月七日取水作之。大率麥:稞。一斗,勿揚簸,水三斗,粟米熟飯三斗,攤令冷。任甕大小,依法加之,以滿為限。先下麥,次下水,次下飯,直置勿攪之,以 綿幕甕口,拔刀橫甕上。一七日旦第一個七天的早晨。,著倒。井花水一碗,三七日旦,又著一碗,便熟。常置一瓠瓢於甕,以挹挹:舀。酢。若用濕器鹹器內甕 中,則壞酢味也。」

2.如制「秫米神酢法」

「七月七日作,置甕於屋下。大率麥一斗,水一石,秫米三斗。無秫者,粘黍米亦中用。隨甕大小,以向滿為限。先量水,浸麥訖。然後淨淘米,炊為再餾炊成飯再 蒸一次。,攤令冷。細掰曲破把曲掰碎。,勿令有塊子。一頓下釀一次下曲。,更不重投。又以手就甕裡,搦破小塊,痛攪令和,如粥乃止,用手就著甕裡,將小飯 塊捏碎,用力攪拌,拌成粥一樣就停止。以綿幕口。一七日,一攪;二七日,一攪;三七日,亦一攪。一月日,極熟。」

北魏時,可見醋的製作已完全成熟,《齊民要術》中,同時還記有「大麥酢法」、「燒餅酢法」、「酒酢法」、「糟糠酢法」、「酒糟酢法」等多種方。

那麼,酢的製作究竟始於何時呢?若細考,會發現「酢」字比「醯」字出現得晚。《禮記‧內則》:「脂用蔥,膏用韭,三牲用,茱萸也。三牲,牛羊豚也。,和用 醯,獸用梅。」《周禮‧天官‧醯人》:「醯人掌共五齊七菹,凡醯物以醯和以醃菜,注曰:釀菜而柔之以醯殺腥肉及其氣。。以共祭祀之齊菹,凡醯醬之物和以醯 醬。。」盧諶《祭法》:「四時之祠,皆用苦酒。」《禮記‧檀弓》:「宋襄公葬其夫人,醯醢百甕。」《吳地誌》:「吳王築城以貯醯醢,今俗人呼為『苦酒 城』。」都用「醯」而不用「酢」。

《說文》中,始有「酢」字。「酢」:也。那麼「」是什麼呢?《說文》:「:酢漿也。酸:酢也。關東謂酢曰酸。」段玉裁註:「漿、、三者同物。曲直作酸。凡味酸者皆謂之酢。」

有說法,說醋始於晉劉伶之妻吳氏。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酷嗜酒,曾作《酒德頌》,自稱「惟酒是務,焉知其餘」。據說「其妻吳氏因夫嗜酒敗事,欲其節飲,每釀酒則以鹽梅辛辣之物投之酒內,致其酸蓋不欲其飲,後人效其所為,因以作醋」。

另有說法,則醋的創造與酒的創造是同一個人,都是杜康。杜康造酒之說見於《世本》,後人轉稱酒為「杜康」。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據說 杜康最初把釀酒後的酒糟都做廢料扔掉,久而久之,越扔越多,便感可惜,想要能利用起來,再釀出一些有用的東西才好。於是就把酒糟攢在一隻缸裡,試探著攙上 水。過了二十一天,缸內始有香味,他開缸,伸手指嘗嘗缸中的糟汁,又甜又酸,於是就把其中的汁逼出來,另放在一個缸裡,杜康稱它為「調味漿」。他試探著把 這種「調味漿」出賣,結果很受歡迎。生意後來越做越大,杜康就認為應給這種「調味漿」起個名字。他想來想去,想到自己是在第二十一天的酉時發現這種「調味 漿」的,把「酉」和「二十一日」合起來,就成了「醋」字。

事實上,《說文》已有「醋」字。「醋」:「客酌主人也。」酬賓的意思,並不是現在的「醋」意。查史書,至隋,醋乃用「酢」字。《隋書》中有這樣一句民謠: 「寧飲三升酢,不見崔弘度。」崔弘度當初為幽州總管,「為政酷甚,每推鞫囚徒,多以酢灌鼻或弋其下竅,無敢隱情,奸為屏息」。

用「醋」字似起於唐,唐張所作筆記《朝野僉載》記有這麼一段故事:唐朝宰相房玄齡的夫人好嫉妒,唐太宗有意賜房玄齡幾名美女做妾,房不敢受。太宗知是房夫 人執意不允,便召玄齡夫人令曰:「若寧不妒而生,寧妒而死?」意思是,若要嫉妒就選擇死,並給她準備了一壺「毒酒」。房夫人面無懼色,當場接過「毒酒」便 一飲而盡,以示「寧死而妒」。其實李世民給她的毒酒只是一壺醋。李世民給這位房夫人開了個玩笑,於是就有了「吃醋」之典。

唐時另有一個食醋的故事。唐軍使李景略設宴招待屬下將領,其中,判官任迪簡遲到了。按例,遲到者要罰酒一巨觥,結果倒酒的軍吏粗心,把醋甏錯當酒甏,給任 迪簡倒了一巨觥醋。任迪簡深知李軍使生性嚴酷,如聲明觥中是醋,倒酒的軍吏必死,於是只好把一巨觥醋一飲而盡。結果,他離席時吐了不少血。軍中壯士聞聽此 事,都很感激他。李景略死後,軍中便報請朝廷讓迪簡為主帥。任迪簡從此平步青雲,一直官至節度使。他的陞官由於起因於喝醋,所以被稱做「呷醋節度」。

在調味品中,陶谷《清異錄》稱:「醬,八珍主人也;醋,食總管也。」他把醬列為第一,醋列為第二。李石《續博物誌》:「仙家謂醋為華池左林。」

醋之名品,唐有「桃花醋」,元有「杏花酸」,明有「正陽伏陳醋」。明以後,醋的品種日益增多。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有「米醋」、「糯米醋」、「粟料 醋」、「小麥醋」、「大麥醋」、「餳醋」、「糟糠醋」等多種配方。辨醋的好壞,古人告之:「取其酸而香,陳者色紅,越陳越好。」袁枚《隨園食單》中論作料 時說:「廚者之作料,如婦人之衣服首飾也。雖有天姿,雖善塗抹,而敝衣藍縷,西子亦難以為容。」他認為,「善烹調者,醬用伏醬在伏天製成的面醬。,先嘗甘 否。油用香油,須審生熟。酒用酒釀,應去糟粕。醋用料醋,需求清冽。且醬有清濃之分,油有葷素之別,酒有酸甜之異,醋有陳新之殊,不可絲毫錯誤」。他認 為,「鎮江醋顏色雖佳,味不甚酸,失醋之本旨矣。以板浦板浦:江蘇灌雲縣北一斗鎮。醋為第一,浦口醋次之」。

古人告知:醋要是不酸,用大麥炒焦,投入,包固,即將得味。做米醋不入炒鹽,可以久貯不生白衣。又有「收醋方」:「頭醋濾清,煎滾入壇,燒紅火炭一塊投入,加炒小麥一撮,封固,永不敗。」

餅在古時,是穀物、粉面製成的食品的統稱。揚雄《方言》:「餅謂之,或謂之或謂之餛。」許慎《說文》:「餅,面餐也。」劉 熙《釋名》:「餅,並也。溲溲:調和。麥面使合併也。胡餅作之大漫漫:漲溫。:凝結。也,亦言以胡麻著上也。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之屬,皆 隨形而名之也。」《餅餌閒談》:「餅搜麥面所為,或合為之。入爐熬者名熬餅,亦曰燒餅。入籠蒸者名蒸餅。入湯烹之名湯餅。其它豆屑雜糖為之曰環餅,和乳為 之曰乳餅。」

《范子》:「餅出三輔。」漢景帝二年,左、右內史,主爵中尉所轄長安京畿之地為三輔。《事物紺珠》:「蒸餅,秦昭王作。」《續漢書》:「漢靈帝作麻餅。」 張岱《夜航船》:「秦昭王作蒸餅,漢高祖作漢餅,金日(西漢大臣,本來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武帝時歸漢)作胡餅。魏作湯餅,晉作不托。」《事物紀原》: 「晉束《餅賦》曰:禮,仲春天子食糕,而朝事之籩,煮麥為面。內則諸饌不說餅,然則餅之作,其來遠矣。按《漢書》百宮表,少府屬有湯宮,主餅餌。又宣帝微 時每買餅,所從買者輒大售。《漢書》:「宣帝微時,每買餅,所從買者輒大售,亦以自怪。」輒:立即。《說苑》敘戰國事,則餅蓋起於七國之時也。」「《後漢 書》曰:靈帝好胡餅。京師皆食胡餅。胡餅之起,疑自此始也。然則餅有胡漢之異矣,胡餅,蓋今俗所為者是,而漢餅疑是今餅也。後趙石勒十六國時期後趙的建立 者,公元329年在襄國曾建都三年。諱胡,改為麻餅。」「秦漢逮今,世所食,初有漢餅、胡餅、蒸餅、湯餅之四品。惟蒸餅至晉何曾何曾,字穎考,西晉大臣。 生活奢侈,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箸處。所食,非作十字折,則不下著,方一見於此。《晉書》:「何曾尊豪累世,蒸餅上不作十字不食。」以是推之,當出自漢、魏 以來也。」

以上所說,最早的餅有漢餅、胡餅、蒸餅、湯餅四種。漢餅就是普通的燒餅。這四種餅,先有蒸餅,然後有漢餅、胡餅。胡餅據說是金日歸漢時帶來的,因餅形如「大漫」即胡,像龜鰲外殼之形,餅面上又有胡麻而得名。湯餅出現得最晚。

餅的原料是穀物,餅剛開始是和面製作成各種形態,蒸熟做祭祀之用,所以蒸餅一開始並不是圓形的。束《餅賦》記當時的餅有安乾乾:乾坤。、《楚辭‧招魂》: 「蜜餌。」王逸註:「言以蜜和米面,熬煎作。」、豚耳、狗舌、劍帶。後三種估計都是象形祭祀品。剛開始,各種象形的蒸餅都是用以夏祀。繆襲《祭儀》:「夏 祀以蒸餅。」徐暢《祭記》:「五月麥熟薦新,作起漱白餅。」後發展,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祭祀品種。盧諶《祭法》:「春祠用饅頭、湯餅、髓餅、牢丸,夏秋 冬亦如之。夏祠別用乳餅,冬祠用環餅也。」

束《餅賦》這樣記當時一年四季吃餅的品種:「若夫三春之初,陰陽交際,寒氣既除,溫不至熱。於時享宴則曼頭曼頭:饅頭,當時即蒸餅。宜設。炎律方回,純陽 布暢,服飲冰,隨陰而涼,此時為餅,莫若薄壯歐陽修《歸田錄》:「晉束《餅賦》有饅頭、薄持、起溲、牢九之號,惟饅頭至今名存,而起溲、牢九皆莫曉為何 物。薄持,荀氏又謂之薄夜。」按,《北堂書鈔》、《太平御覽》中都為「薄壯」,歐陽修誤為「薄持」。《周書王羆傳》:「曾有台使,羆為其設食,使乃裂其薄 餅緣。」由此設想,「薄壯」可能是很大的薄餅。。商風既厲,大火西移,鳥獸毛,樹木疏枝,餚饌尚溫,則起溲可施。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 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

考漢魏六朝時統稱為餅的品種,大約有:

1.蒸餅:凡蒸熟的麵食都稱蒸餅。李時珍《本草》集解:「小麥面治食品甚多,惟蒸餅其來最古,是酵糟發成,單面所造。」蒸餅是發面的,最早蒸餅與饅頭混稱,蒸餅即饅頭。

2.白餅,即漢餅。《齊民要術》記其方:「《食經》北魏崔浩作。曰:『作餅酵法:酸漿一斗,煎取七升。用粳米一升,著漿,遲下火,如作粥。』六月時,溲一 石面,著二升;和一石面,放二升酵。冬時,著四升作。作白餅法:面一石。白米七八升作粥,以白酒六七升酵中。著火上,酒魚眼沸,絞去滓,以和面。面起可 作。」

3.燒餅。燒餅其實也包括了胡餅,只是胡餅的面上粘有胡麻。《齊民要術》記燒餅方:「面一斗,羊肉二斤,蔥白一合,豉汁及鹽,熬令熟,炙之,面當合起。」燒餅入爐烘烤,與今之燒餅的區別,只是有餡。

4.湯餅。湯餅剛開始實際就是面片湯,系將調好的麵團托在手裡撕成片下鍋煮熟。湯餅後來又叫煮餅。湯餅後來發展成索餅,《釋名疏證補》:「索餅疑即水引 餅,今江淮間謂之切面。」《齊民要術》記「水引」法:先用冷肉湯調和用細絹篩過的面,再「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令薄如韭葉,逐沸 煮」。這段話的意思是,先到像筷子粗細的條,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再在鍋邊上到韭菜葉那樣薄,下水煮。

5.髓餅:用牛羊的骨髓煉做的脂膏做餡的餅。《齊民要術》:「以髓脂、蜜合和面,厚四五分,廣六七寸,便著胡餅爐中,令熟。勿令反覆,餅肥美,可經久。」

6.雞鴨子餅。《齊民要術》:「破,寫今之瀉?甌中,把雞蛋或鴨蛋打在碗中。少與鹽。鍋鐺中,膏油煎之,令成團餅,厚二分。」就似今之雞蛋餅。

7.細環餅、截餅:環餅一名「寒具」,截餅一名「蠍餅」。《齊民要術》:「皆須以蜜調水溲面。若無蜜,煮棗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指用牛羊脂膏或乳和面。——令餅美脆。」這種細環餅與截餅,都須下油鍋炸成鬆脆。

8.豚皮餅,一名「撥餅」。《齊民要術》:「湯溲粉,令如薄粥。大鐺中煮湯,以小勺子挹粉,著銅缽內,頓缽著沸湯中,以指急旋缽,令粉悉著缽中四畔。餅既 成,仍挹缽傾餅著湯中,煮熟。令漉出,著冷水中。酷似豚皮。澆、麻、酪任意,滑而且美。」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用開水和米粉,和成像稀粥一樣的粉漿。燒一 鍋水,用小勺把粉漿舀到銅盤裡,將銅盤漂在鍋裡正燒沸的開水上,將銅盤很快旋轉,讓粉漿貼滿銅盤,餅貼滿後,把盤中的餅形傾在開水裡,煮到熟,撈出來放在 冷水裡。這種餅形狀和味道,極像小豬皮。無論肉湯,還是酪漿、胡麻,隨意都可以用,嫩滑可口。

漢魏六朝時,餅是主要的麵點。梁代曾注過《後漢書》的吳均,曾寫過一篇《餅說》,借兩位士大夫之口來議論餅:「公(宋公)曰:『今日之食,何者最先?』季 (程季)曰:『仲秋御景,離蟬欲靜,燮燮曉風,淒淒夜冷。臣當此景,唯能說餅。』」程季又接著說,制餅,需用「安定噎鳩之麥,洛陽堇德之磨,河東長若之 蔥,隴西舐背之犢,罕赤髓之羊,張掖北門之豉。然(燃)以銀屑銀屑,指炭火。,煎以金銚銚:一種有把的小鍋,似今之餅。。洞庭負霜之橘,仇池連蒂之椒,調 以濟北之鹽,以新豐之雞」。程季說,用這樣金貴的原料製出的餅,「細如華山之玉屑,白如梁甫之銀泥,既聞香而口悶,亦見色而心迷」。

至唐代,餅的製作更為精巧,富貴人家以玫瑰、桂花、梅鹵、甘菊、薄荷和蜜為餡。另用雞、鵝膏、豬脂、花椒鹽「厚摻乾麵卷之,直捩數轉」,做「千層餅」。這 種「千層餅」最早是為皇帝製作的,「食之甚美,皆乳酪膏腴之所為」。宋代,《清異錄》記有「蓮花餅」與「五福餅」。「蓮花餅」有十五隔大約是餅坯之隔。, 每隔有一折枝蓮花,作十五色(十五隔有十五種顏色)。「五福餅」是五種不同樣式的餅集於一盤,餡料各不相同,皆精美無比。宋時還有水晶餅,傳說乃寇准五十 大壽回鄉探親時,其鄉親渭南老叟所送壽禮,壽禮裝一桐木盒子,盒內裝五十個晶瑩透亮之薄餅,盒內有小詩一首:「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與奸,清白 不染塵。」此後,這種晶瑩薄餅就稱「水晶餅」。

高濂《遵生八箋》中,記有幾種很有意思的明代餅方:「椒鹽餅方:白面二斤、香油半斤、鹽半兩、好椒皮一兩、茴香半兩,三分為率,以一分純用油椒鹽、茴香和 面為穰,更入芝麻粗屑尤好。每一餅夾穰一塊,提薄入爐。又法:用湯與油對半,內用糖與芝麻屑,並油為穰。」「風消餅方:用糯米二升,搗極細為粉,作四分。 一分作,一分和水,作餅煮熟。和見在二分。粉一小蜜半,正發酒醅酒醅:發酵物。兩塊,白餳同頓溶開,與粉餅?作春餅樣薄。皮破不妨,熬盤上過,勿令焦,掛 當風處。遇用量多少,入豬油中之。時用筋筋:筷。撥動,另用白糖炒麵拌和得所,生麻布擦細糝餅上。」「雪花餅方:用十分頭羅白面,蒸熟十分白色。凡用面一 斤,豬油六兩,香油半斤。將豬脂切作骰子塊,和少水鍋內熬烊。莫待油盡,見黃焦色逐漸笊出,未盡再熬再笊,如此則油白和面以這種熬出的豬油和香油和面。為 餅底,熬盤上略放草柴灰,上面鋪紙一層,放餅在上。」高濂還論,芋頭搗碎和糯米粉,夾糖豆沙或椒鹽核桃、橙絲為「芋餅」,韭菜、豬肉、羊脂可為「韭餅」。

宋以後,饅頭古稱蒸餅。、面片麵條古稱湯餅、索餅。、散子等已不為餅,餅開始成為以面或粉製成圓形的麵食。清人薛寶辰重新歸納各種餅類的名稱,則是:「以 生面或發麵團作餅烙之,曰烙餅,曰燒餅,曰火餅。視鍋大小為之,曰鍋規。以生面?薄塗油,摺疊環轉為之,曰油旋。《隨園》所謂蓑衣餅也。以酥面實餡作餅, 曰餡兒火燒。以生面實餡作餅,曰餡兒餅。酥面不實餡,曰酥餅。酥面不加皮面,曰自來酥。以麵糊入鍋搖之便薄,曰煎餅。以小勺挹之,注入鍋一勺一餅,曰淋 餅。和以花片及菜,曰托面。置有餡生餅於鍋,灌以水烙之,京師曰鍋貼,陝西名曰水津包子。作極薄餅先烙而後蒸之,曰春餅。以發面作餅炸之,曰油餅。」

昔李漁認為,糕餅之法,「糕貴乎松,餅得於薄」。袁枚記:「山東孔藩台藩台:明清布政使的別稱。家制薄餅,薄若蟬翼,大若茶盤,柔膩絕倫。」《清異錄》 「建康七妙」中亦有「餅可映字」之說。此種薄餅,似當今之煎餅。《隨園食單》還記昔陝甘一帶秦人有「制小錫罐裝餅三十張,每客一罐,餅小如柑。罐有蓋,可 以貯。餡用炒肉絲,其細如發,蔥亦如之,豬羊並用,號曰『西餅』」。這種「西餅」今已無處找矣。

饅頭

《事物紀原》:諸葛亮創饅頭。其記:「稗官小說云:諸葛武侯之征孟獲,人曰蠻地多邪術,須禱於神,假陰兵以助之。然蠻俗必 殺人,以其首祭之,神則助之,為出兵也。武侯不從,因雜用羊豕之肉,而包之以面,像人頭以祠,神亦助焉,而為出兵。後人由此為饅頭。至晉盧諶《祭法》,春 祠用饅頭,始列於祭祀之品。而束《餅賦》亦有其說,則饅頭疑自武侯始也。」

《三國誌》:「諸葛亮平蠻回至瀘水,風浪橫起兵不能渡,回報亮。亮問,孟獲曰:『瀘水源猖神為禍,國人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並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靜境內 豐熟。』亮曰:『我今班師,安可妄殺?吾自有見。』遂命行廚宰牛馬和面為劑,塑成假人頭,眉目皆具,內以牛羊肉代之,為言『饅頭』奠瀘水,岸上孔明祭之。 祭罷,雲收霧卷,波浪平息,軍獲渡焉。」

後明人郎瑛《七修類稿》記:「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征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自諸葛亮以饅頭代替人頭祭瀘水之後,饅頭剛開始就成為宴會祭享的陳設之用。晉束《餅賦》:「三春之初,陰陽交際,寒氣既除,溫不至熱。於時享宴則曼頭宜 設。」三春之初,冬去春來,萬象更新。俗稱冬屬陰,夏屬陽,春初是陰陽交泰之際,祭以饅頭,為禱祝一年之風調雨順。當初饅頭都是帶肉餡的,而且個兒很大。

晉以後,有一段時間,古人把饅頭也稱做「餅」。凡以面揉水做劑子,中間有餡的,都叫「餅」。《名義考》:「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 頭。」《集韻》:「饅頭,餅也。」《正字通》:「,起面也,發酵使面輕高浮起,炊之為餅。賈公彥以酏食酏:酒。以酒發酵。為起膠餅,膠即酵也。涪翁說,起 膠餅即今之炊餅也。」「韋巨源《食單》有婆羅門輕高面,今俗籠蒸饅頭髮酵浮起者是也。」

唐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有稱做「玉柱」、「灌漿」的。《匯苑詳注》:「玉柱、灌漿,皆饅頭之別稱也。」南唐時,又有「字母饅頭」。唐人徐堅《初學記》把 饅頭寫做「曼頭」,《夢粱錄》中,又作「饅」。《集韻》:「音豆,與同,也。」「」又作「」,《玉篇》:「貯食之義。」《玉海》:「唐,少府監御饌,用九 盤裝壘,名『九食』。今俗燕會,粘果列席前,曰『看席坐』。古稱『坐』,謂而不食者。按《唐書‧李遠傳》云:『人目為釘會梨。』今以文詞因襲,累積為。」 這就是說,「」其實從「釘」來,「」是指供觀賞的看席。韓愈有詩:「或如臨食案,餚核紛。」可見當時饅頭是作為供觀賞的看席。但「」指的是點心之類,也就 是把饅頭列為了點心。

宋時饅頭成為太學生經常食用的點心,所以《武林舊事》中稱「羊肉饅頭」、「太學饅頭」。岳珂有《饅頭》詩:「幾年太學飽諸儒,薄枝猶傳筍蕨廚。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杖白蓮膚。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瓠壺。老去牙齒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饞奴。」

饅頭成為食用點心後,就不再是人頭形態。因為其中有餡,於是就又稱做「包子」。宋人王《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群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 名。」豬羊牛肉、雞鴨魚鵝、各種蔬菜都可做包子餡。同時仍然叫「饅頭」。如《飲膳正要》中介紹的四種饅頭,又都可叫包子:「倉饅頭其形如倉囤。:羊肉、羊 脂、蔥、生薑、陳皮各切細,右件,入料物、鹽、醬拌和為餡。」「麂奶肪饅頭:麂奶肪、羊尾子各切如指甲片,生薑、陳皮各切細。右件,入料物,鹽拌和為 餡。」「茄子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嫩茄子去穰。右件,同肉作餡,卻入茄子內蒸,下蒜酪、香菜末食之。」此以茄子做皮,上屜蒸熟。 「剪花饅頭: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右件,依法入料物、鹽、醬拌餡,包饅頭。用剪子剪諸般花樣,蒸,用胭脂染花。」《正字通》說,饅頭開首 者,又叫「橐駝臍」。

唐宋後,饅頭也有無餡者。《燕翼詒謀錄》:「今俗屑面發酵,或有餡,或無餡,蒸食之者,都謂之饅頭。」元無名氏《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當時饅頭的發 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盞許,於面內跑跑,疑是「刨」之誤。一小窠,傾入酵汁,就和一塊軟面,乾麵覆之,放溫暖處。伺泛起,將四邊乾麵 加溫湯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乾麵溫水和。冬用熱湯和就,不須多揉。再放片時,揉成劑則已。若揉,則不肥泛。其劑放軟,?作皮,包餡子。排在無風 處,以袱蓋。伺面性來,然後入籠床上,蒸熟為度。」

不管有餡無餡,饅頭一直擔負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這樣的多種饅頭,並附用處:「平坐小饅頭(生餡)、捻尖饅頭(生餡)、臥饅頭(生餡, 春前供)、捺花饅頭(熟餡)、壽帶龜(熟餡,壽筵供)、龜蓮饅頭(熟餡,壽筵供)、春(熟餡,春前供)、荷花饅頭(熟餡,夏供)、葵花饅頭(喜筵,夏 供)、毯漏饅頭(臥饅頭口用脫子印)。」明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中記:「祭功臣廟,用饅頭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寧、上元二縣供面二十擔,祭畢送工部 匠人作飯。」

至清代,饅頭的稱謂出現分野:北方謂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無餡者也有稱做「大包子」的。 《清稗類鈔》辨饅頭:「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 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鶴林玉露》曰:「有士人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太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蔥綠者 也。』蓋其中亦有餡,為各種肉,為菜,為果,味亦鹹甜各異,惟以之為點心,不視為常餐之飯。」但《清稗類鈔》又把有甜餡者稱「饅頭」。「山藥饅頭者,以山 藥十兩去皮,粳米粉二合,白糖十兩,同入擂盆研和。以水濕手,捏成饅頭之坯,內包以豆沙或棗泥之餡,乃以水濕清潔之布,平鋪蒸籠,置饅頭於上而蒸之。至饅 頭無粘氣時,則已熟透,即可食。」

清代饅頭有名者,揚州的小饅頭。《調鼎集》:「作饅頭如胡桃大,籠蒸熟用之,每箸可夾一雙,亦揚州物也。揚州發酵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鬆乃高如杯 碗。」《隨園食單》論「千層饅頭」:「楊參戎家制饅頭,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層,金陵人不能也。其法揚州得半,常州、無錫亦得其半。」

饅頭之稱謂,今天仍很混亂。如北方之無餡者,有稱做「饃」、「卷子」,也有稱做「包子」的。南方之有餡者,也有稱做「面兜子」、「湯包」的。現時不管什麼 樣的有餡的無餡的饅頭,其實都和諸葛亮當初創製的饅頭相去甚遠。饅頭的饅字,最早作「」。盧諶《祭法》:「春祠用頭。」荀氏《四時列饌傳》:「春祠有頭 餅。」

查唐趙《因話錄》,則有另外的說法:「饅頭本是蜀饌此說,似乎在諸葛亮之前已有饅頭。,世傳以為諸葛亮征南時以肉面像人頭而為之。流傳作『饅』字,不知當 時音義如何,適以欺瞞同音。孔明與馬謖謀征南,有攻心戰之說。至伐孟獲,熟視營障,七縱而七擒之,豈於事物間有欺瞞之舉,特世俗釋之如此耳。」

麵條 

《夜航船》:「魏作湯餅,晉作不托。」張岱自註:「不托即面,簡於湯餅。」

實際麵條之起源,大約早於魏。東漢劉熙《釋名》「餅」中已提及「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等餅類,按劉熙「隨形而命之」的說法,「索餅」有可能是在「湯餅」基礎上發展成的早期的麵條,那麼,東漢時已有之。

麵條顯然是由湯餅發展而成的。湯餅今人考實際是一種面片湯,將和好的麵團托在手裡撕成面片,下鍋煮成。這種湯餅始於漢代,是麵條的前身。

從湯餅的基礎上,又發展成「索餅」。《釋名疏證補》:「索餅疑即水引餅。」《齊民要術》記有「水引餅」的做法:「細絹篩面,以成調肉汁,待冷溲之。水引, 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令薄如韭葉,逐沸煮。」先(揉搓)到像筷子那樣粗細,切成一尺長的段,在盤裡盛水浸著,再在鍋邊上揉搓到韭 菜葉那樣薄,這時的片兒已類似寬麵條了。

《事物紀原》說:「束《餅賦》曰:『朝事之籩,煮麥為面。』則面之名,蓋自此而出也。魏世食湯餅,晉以來有『不托』之號,意『不托』之作,緣湯餅而務簡 矣。今訛為『』,亦直曰面也。」高承的說法,人稱「不托」之後,離後來的麵條就近了。「不托」有說是「不托」者所創,大約是後人的臆測。高承又說:「魏晉 之代,世尚食湯餅,今索餅是也。《語林》有魏文帝與何晏熱湯餅,則是其物出於漢魏之間也。」

《語林》中何晏的故事,其實早出於《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即何晏。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與熱湯餅。既啖,大汁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這則故事中的何晏,是漢大臣何進的孫子,隨母為曹操收養,少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是三國時著名的玄學家。何晏長得一表人才。魏明帝懷疑他臉上擦了粉所以臉白,於是大熱天請他吃湯餅。何晏吃得大汗淋漓,就用紅色的衣袖擦汗。結果,臉上白裡透紅,更為容光煥發。

束的《餅賦》說,冬日宜吃湯餅:「玄冬猛寒,清晨之會,涕凍鼻中,霜凝口外。充虛解戰,湯餅為最。」《餅賦》中還誇張地描述了下人侍候主人吃湯餅時的饞相:「行人垂液於下風,童僕空?而邪盼。擎器者舐唇,立侍者乾嚥。」足見當時吃湯餅,也只是富人的享受。

至晉時,湯餅已有成細條狀的了。束《餅賦》中描述下湯餅的情景:「於是火盛湯湧,猛氣蒸作,振衣振裳。握搦拊搏,面彌離於指端,手縈迴而交錯,紛紛駁駁, 星分雹落。」束稱湯餅「弱如春綿,白若秋練」。後庚闡《惡餅賦》有「王孫駭歎於曳緒,束子賦弱於春綿」之句,傅玄《七謨》有「乃有三牲之和羹,蕤賓之時 面。忽游水而長引,進飛羽之薄衍,細如蜀繭之緒,靡如魯縞之線」之說。細如蜀繭之緒,靡如曾縞之線,實在已經很細了。

唐時,麵條仍稱「不托」。《演繁露》說,湯餅,「舊未就刀鈷時,皆掌托烹之。刀鈷既具,乃雲『不托』,言不以掌托也」。其品種,在唐時,多了一種「冷 淘」。杜甫《槐葉冷淘》詩:「青青高槐葉,采綴付中櫥。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此珠。」《唐六典‧光祿寺》:「冬月量造湯餅及黍,夏月冷淘、粉粥。」《太平廣 記》三十九《神仙傳‧劉晏》引《逸史》:「時春初,風景和暖,冷淘一盤,香菜茵陳之類,甚為芳潔。」後人考「冷淘」即「過水涼面」。清潘榮陛《帝京歲時記 勝‧夏至》:「京師於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水面是也。」

宋代,麵條正式稱做麵條,而且做面方式,除湯煮以外,又有了炒、燠(燜)、煎等方法。另外,面上開始加葷素各種澆頭。《東京夢華錄》記汴京的麵條,有四川 風味的「插肉面」、「火燠面」,南方風味的「桐皮熟膾面」。《夢粱錄》記南宋麵食名件,有「獵羊生面」、「絲雞面」、「三鮮面」、「魚桐皮面」、「鹽煎 面」、「筍潑肉面」、「炒雞面」、「大熬面」、「子料澆蝦面」、「銀絲冷淘」。《武林舊事》中又記有「大片鋪羊面」、「炒鱔魚面」、「卷魚面」、「筍辣 面」、「筍菜淘面」等。

麵條發展成熟之後,便出現了掛面。古籍中第一次出現關於掛面的文字記載,乃元人忽思慧的《飲膳正要》:「掛面,補中益氣。羊肉一腳子,掛面六斤。蘑菇半 斤,雞子五個煎作餅,糟姜一兩,瓜薺一兩。右件用清汁中下胡椒、鹽、醋調和。」這是一種以羊肉、蘑菇、雞蛋烹製掛面的方法,這說明掛面在忽思慧以前已有 之。《飲膳正要》成書於元天歷三年,也就是公元1330年,那麼掛面發明於何時呢?

今人考,宋理宗淳辛亥十一年(公元1251年)凌萬頃和邊實撰的《玉峰志》卷下《土產‧食物》中記:「藥棋面:細僅一分,其薄如紙,可為遠方饋。雖都人、朝貴亦爭致之。」有學者認為,這種「藥棋面」就是最早的掛面。

棋子面,又名「切面粥」,其實《齊民要術》中早有記載:「剛溲面,揉令熟。大作劑,餅,粗細如小指大,重縈於面中。更,如粗箸大,截斷,切作方棋。簸去 勃,甑裡蒸之。氣餾勃盡,下著陰地淨席上,薄攤令冷。散,勿令相粘,袋盛舉置。須即湯煮,別作澆,堅而不泥。」這種棋子面,形狀像方棋那樣,蒸熟陰乾之 後,鋪在陰地淨席上,然後再裝在口袋裡久藏,臨吃的時候取出來,放進沸水裡煮一煮,澆肉汁拌和,吃起來韌而不爛。《玉峰志》裡的「藥棋面」顯然與《齊民要 術》中的「棋子面」不同,它僅闊一分也就是3.3毫米。,看來形態是細長的麵條,而非棋子大小的面片。它產於平江府昆山縣,能運往當時的都城杭州,成為貴 族官僚們喜愛的饋贈之物,看來就因為它已經具備了藥療保健的特色。

抻面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宋詡的《宋氏養生部》。「扯面」:「用少鹽入水和面,一斤為率。既勻,沃香油少許,夏月以油單紙微 覆一時,冬月則覆一宿,余分切如巨擘。漸以兩手扯長,纏絡於直指、將指、無名指之間,為細條。先作沸湯,隨扯隨煮,視其熟而先浮者先取之。齏湯同前制。」 薛寶辰《素食說略》中,又稱為「楨條面」:「其以水和面,入鹽、鹼、清油揉勻,覆以濕布,俟其融和,扯為細條,煮之,名為『楨條面』。其法以山西太原平定 州、陝西朝邑、同州為最佳。其薄等於韭菜,其細比於掛面,可以成三稜之形,可以成中空之形,耐煮不斷,柔而能韌,真妙手也。」

刀削面又稱「削面」。清薛寶辰《素食說略》記:「面和硬,須多揉,越柔越佳。作長塊置掌中,以快刀削細長薄片,入滾水煮出,用湯或鹵澆食,甚有別趣。平遙、介休等處,作法甚佳。」

麵條做法各種各樣,就名人而言,袁枚、李漁又各有其做面理論。袁子才認為「大概作面總以湯多為佳,在碗中望不見面為妙」。他最拿手者,是做「鰻面」。以大 鰻一條,拆肉去骨熬湯,湯中再入雞汁、火腿汁、蘑菇汁,一大碗湯極少量面。李笠翁則極反對這做法。他說:「南人食切面,其油鹽醬醋等作料,皆下於麵湯之 中。湯有味而面無味,是人之所重者,不在面而在湯,與未嘗食麵等也。」他說,他做面則是「調和諸物盡歸於面,面具五味,而湯獨清。如此方是食麵,非飲湯 也」。他所創製的面有兩種,一曰「五香面」,一曰「八珍面」。「五香面」是自己家用,「八珍面」是用來請客的。「五香者何?醬也,醋也,椒末也,芝麻屑 也,焯筍或煮蕈、煮蝦之鮮汁也。先以椒末、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後以醬、醋及鮮汁三物和為一處,即充拌面之水,勿再用水。拌宜極勻,?宜極薄,切宜極細。 然後以滾水下之,則精粹之物盡在面中,盡勾咀嚼,不似尋常吃麵者,面則直吞下肚,而止咀咂其湯也。」「八珍者何?雞、魚、蝦三物之肉,曬使極乾,與鮮筍、 香蕈、芝麻、花椒四物,共成極翻之末和入面中,與鮮汁,共為八種。」李漁說,做此「八珍面」,雞魚之肉,一定要取精肉,稍帶肥膩者不能用。鮮汁也不用肉 湯,要用筍、蕈或蝦汁,因為面性見油即散,?不成片,也切不成絲。拌面之汁,加雞蛋清一二盞更宜。

人稱「伊府面」者,其實乃清乾隆進士伊秉綬的家廚所創。伊秉綬字組似,號墨卿,好品味。其在惠州為官時,因喜麵條,家廚遵其囑予以改進。「伊府面」先以雞蛋和面,面成後煮至八成熟,撈出,拌上香油,過油炸至金黃。然後再以雞湯煨軟,盛盤內,澆以海參、蝦仁、玉蘭片。

早時民俗,只有伏日吃麵之說。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六月伏日進湯餅,名為辟惡。」至於生日吃麵之俗,似始於《唐書‧王皇后》:「阿忠脫紫半臂,易 斗面為生日湯餅耶。」這位阿忠把衣服脫下來換斗面,為的是做生日湯餅。為什麼一定要吃生日湯餅呢?因為古時生男孩稱「弄璋之喜」璋:寶玉。《詩經‧小雅‧ 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唐時,就有要舉行湯餅宴賀弄璋之喜之俗。劉禹錫有詩《贈進士張盥》:「憶爾懸孤日,余為座上賓。 舉箸食湯餅,祝辭添麒麟。」蘇東坡有《賀人生子》:「甚欲去為湯餅客,卻愁錯寫弄璋出。」為什麼唐時就要當「湯餅客」,必食湯餅呢?宋人馬永卿在《懶真 子》中,就認為「必食湯餅者,則世欲所謂『長命』面也」。麵條,當時已成了祝福新生男兒長命百歲的象徵,這種世俗一直沿襲下來,中國人過生日就必吃麵條 了。

粽子 

明張岱《夜航船》記:「汝作粽。」汝是漢人,可見粽子漢已有之。晉人周處在《風土記》中稱粽子為「角黍」:「仲夏端午,烹 鶩角黍,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葉裹粘米煮熟,謂之角黍。」在《齊民要術》中,有《風土記》這一段文字的註:「俗,先以二節日,用菰葉裹黍米, 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夏至啖之。粘黍一名『粽』,一曰『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

古時包粽子用黍。黍乃稷之粘者,有赤白黃黑數種。許慎《說文》:「黍可為酒,從禾入水為意也。」魏子才《六書精蘊》:「禾下從汆,像細粒散垂之形。」「黍 者,暑也,待暑而生,暑後乃成也。」黍是中國古代五穀之一,夏至之日,新黍成,古人早有嘗黍並以黍祭祀之俗。《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 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蕤賓。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是月也,農乃登黍。天子乃以雛嘗 黍,羞以含桃,先薦寢廟。」這裡,雛是指雞,桃指櫻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就是說萬物生長茂盛,開始成熟。崔靈恩《三禮義宗》:「夏至為中者,至有三義, 一以明陽氣之至極,二以明陰氣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謂之至。」意思是:夏至之日陽氣至極陰氣始生。所以《禮記‧月令》說:「是月也,日長至,陰陽 爭,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耆欲,定心氣。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這是說,夏至正是陰陽交錯 之時,物之感陽氣而方長者生,感陰氣而已成者死,所以又是死生分判之際。在這種時候,齊戒以定其心,掩蔽以防其身,不要輕躁於舉動,不要御進於聲色,薄其 調和之滋味,節其諸事之愛慾,凡以定心氣而備陰疾也。天地之氣,順則和,竟則逆,所以百官都不要動刑罰之事。因為刑是陰事,舉陰事就是助陰抑陽。總的說 來,就是陰陽交接也是陰陽明顯相爭之時,一切都要謹備,為的是消災。晏,安的意思,晏陰也就是要讓陰安靜。

夏至日祭祀,周代已有之。《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物,以國之凶荒、民之札喪。」冬至日陽氣升而祭鬼神,夏至日陰氣升而 祭地物。:百物之神。致人鬼於祖廟,致物於壇。《周禮‧春官‧大司樂》:「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若樂六變,則天神皆降夏日至,於澤中之方丘奏之,若 樂八變,則地皆出。」祭天地人神,都為順其為人與物也。在周代,夏至日祭地物,黍只是其中之一,剛開始只是用黍米而非角黍。後人發明角黍,取角形是因為上 古人有以牛角祭祖之俗,取其角形包以菰葉,是因為黍又稱「火谷」。《爾雅翼》:「黍之秀特舒散,故說者以其象火為南方之谷。」火屬陽,而菰葉水生而屬陰, 這就成了「陰陽尚相裹,未分散之時象」。

其實,角黍原是用以夏至節祭地物的,與屈原並無關係。

古時,其實夏至與端五是兩個節日。端五,端,初也,五月的第一個五日,古「五」與「午」通用。端午節,最原始的說法,認為它起於上古三代的蘭浴。《大戴禮 記‧夏小正》記:五月,「煮梅。蓄蘭、頒馬」。《大戴禮記》中說,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為什麼要蓄蘭沐浴呢?「此日蓄采眾藥,以蠲除毒氣。」《楚辭》因此 有「浴蘭湯兮沐芳華」之句。《續漢禮儀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荊楚記》:「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蹋百草,采艾以為人,懸門 戶上,以禳毒氣。」《風俗通》:「五月五日續命縷,俗說以益人命。」浴蘭、懸艾,都是為避毒,用五彩絲線繞臂、纏筒,俗稱「續命縷」,為益人命。應該說五 月端午作為天中節,剛開始並無祭人的意思。因為陽氣至極萬物茂盛於是要避毒,因為防身避陰疾,於是要繞「續命縷」,還是為順應天時地和。

端午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一說是祭介子推。東漢蔡邕《琴操》:「介子綏即介子推。割其腓股以重耳。重耳復國,子 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驚悟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史書 上,介子推曾割腓股幫助文王。文王復國後,賞賜隨從臣屬,介子推獨無所得,因此怨恨,與母親隱居綿上今山西介休東南。山中。傳說文王請他出來,他終不肯 出。文王燒山求他出山,他抱木而被燒死。邯鄲淳《曹娥碑》說是祭伍子胥:「五月五日,時迎伍君。」史載伍子胥盡忠於吳,後反被吳王夫差殺,拋屍於江,化為 濤神。民間傳說,伍子胥死於五月五日。《會稽典錄》記,則為紀念曹娥:「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人。父能絃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溯濤迎波神溺 死,不得屍骸。娥年十四,乃緣江號哭,晝夜不絕聲,七日,遂投江而死。」因紀念曹娥,又稱「女兒節」。當然,最響亮者,自然為紀念屈原。紀念屈原說,始見 於梁吳均《續齊諧記》:「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水,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回,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回曰: 『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祭物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彩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皆汨羅 之遺風也。」《異苑》因此說,「粽,屈原姊所作。」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彩絲。而李 時珍《本草綱目》卻說:「,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櫚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饋送, 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一多有「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而端午龍舟競渡之俗,其實起於春秋越國,古說勾踐於此日操練水軍。《事物紀原》引《楚傳》:競渡「起於越王勾踐」。而到了《荊楚歲時記》,則記曰:「五月五日,為屈原投汨羅,人傷其死,並將舟楫拯之,因以為俗。」《歲華紀麗》歸結說:「因勾踐以為成風,拯屈原而為俗也。」

五月五日其實又是「地臘節」。《道書》:「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錄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端午節其實包容比較豐富。最早以角黍祭地物應該說是夏至之俗,後按《風土記》,端午與夏至俗同,所以把夏至的祭祀搬到了端午。祭祀的內容與方式,應該說隨 時代的推移,不斷增加內容。但粽子祭祀的原意,應是取陰陽相裹之意。據《風俗通》,古時此節還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麻蓼名曰『菹黽』」。菹黽 黽甲表肉裡,陽外陰內之形,也是陰陽包裹之象。痛悼屈原之說,其實只是後人因屈原之偉大而日益發揮的說法,與粽子原意其實相去甚遠。

粽子的異名,有稱為「裹蒸」者。《表異錄》:「南史大官進裹蒸,今之角黍也。」有稱為「不落莢」者。《戒庵漫筆》:「鎮江醫官張天民在湖廣榮王府,端午賜 食『不落莢』,即今之粽子。」元稹詩稱為「白玉團」:「彩縷碧筠粽,香白玉團。」陸游詩:「白白筒美。」詩後自註:「蜀人名粽為筒。」

粽子其實有錐形,有秤錘形,有菱角形,也有枕頭形的。包裹材料,有用茭葉、粽葉,也有用蘆葉、竹葉的。其餡,甜者如赤豆小棗、豆沙棗泥、桃仁芝麻松子;鹹 者如火腿鹹肉、鮮肉鴨肉,以至干貝蝦仁。《酉陽雜俎》記:「庾家粽子,白瑩如玉。」今庾家粽,已不可考也。《西湖老人繁勝錄》:「角黍,天下唯有是都城將 粽湊成樓閣、亭子、車兒諸般巧樣。」《開元天寶遺事》:「宮中每到端午節,造粉團角黍,貯於金盤中,以小角造弓子,纖妙可愛,架箭射盤中粉團,中者得食, 蓋粉團滑膩而難射也。都中盛於此戲。」

古人包粽子,甜者,還加入些許薄荷末,還有用艾葉浸米的,叫做艾香粽子。顧仲《養小錄》記,粽子蒸熟後,可以剝出油煎,稱油煎者為「仙人之食」。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則告誡:凡煮粽子,一定要用稻柴灰淋汁煮,也有用些許石灰煮者,為的是保持粽葉的青而香也。

米線 

米線在早時的烹飪書《食次》中,記為「粲」。《食次》大約就是《隋書》中所記的《食饌次弟即次第。古時「弟」同「第」。法》,此書南宋時已散佚。

《齊民要術》引:「《食次》曰『粲』,一名『亂積』:『用秫稻米,絹羅之。蜜和水,水蜜中半,以和米屑。厚薄令竹勺中下——先 試,不下,更與水蜜。作竹勺,容一升許,其下節,概作孔。竹勺中下瀝五升鐺裡,膏脂煮之。』」這段話翻譯過來就是,糯米磨成粉後,用蜜和水調至稀稠適中, 灌入底部鑽有孔的竹勺,看粉漿能不能通過孔流出來。要是不能流,就再加些蜜和水。粉漿流出來成細線,入鍋中以膏油煮熟。這就是早期的米線。

「粲」,其實本意是精米。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稻粟二十斗為米十斗,其米甚粗。」「米一斛舂為九斗曰是也,即。禾黍言,稻言。米九斗而舂為八斗亦曰。 八斗而舂為六斗大半斗則曰粲。猶之禾黍米為七斗則曰侍御也。禾黍米至於侍御,米至於粲,皆精之至也。」也就是稻粟二十斗為米六斗大半者稱粲。粲字的引申義 是精製的餐。《詩經‧鄭風‧緇衣》:「適子之館兮,還,予綬子之粲兮。」傅訓:粲為餐。這兩句的意思就是:「我要到你的館舍去,送給你精美的飯食。」用精 米磨成的精粉,又用精粉製成精製的食品,所以早時米線被尊稱為「粲」。因為它流出煮熟後,亂如線麻,糾集纏繞在一起,又稱「亂積」。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另記有「粉餅」法:「以成調肉汁,接沸溲英粉。若用粗粉,脆而不美。不以湯溲,則生不中食。如環餅面,先剛溲,以手痛揉,令極軟 熟。更以汁溲,令極澤鑠鑠然。割取牛角,似匙面大,鑽作六七小孔,僅容粗麻線。若作『水引』形者,更割牛角,開四五孔,僅容韭葉。取新帛細兩段,各方尺 半。依角大小,鑿去中央,綴角著。以鑽鑽之,密綴勿令漏粉。用訖,洗,舉,得二十年用。裹盛溲粉,斂四角,臨沸湯上搦出,熟煮,澆。若著酪中及胡麻飲中 者,真類玉色,稹稹著牙,與好面不殊。一名『搦餅』,著酪中者,直用白湯溲之,不須肉汁。」

這段話翻譯過來,意思是:用煮好的肉汁和粉。如用粗粉,餅粗澀不美。肉湯又須沸時調和,不然和出的粉是生的。要把粉和到做環餅的面一樣,先可以和得幹些硬 些,用手用力揉,一直揉到極軟極熟,然後再加些湯汁,把粉和成稀狀,可以流動。然後割一個牛角,鑽六七個可以容粗麻線通過的孔。如果要做成水引餅的形狀, 就把孔鑽得稍大一些,容韭菜葉通過。然後用兩段新織的白色細絹,每段一尺半見方,按牛角之大小,把中間剪去一塊,在牛角上鑽孔,把絹密密縫牢在上面,要不 讓濕粉從鑽孔中漏出去。這白絹用過洗淨,收藏好了可以用二十年。牛角縫好後,就把和好的粉倒在絹袋裡,在一鍋煮沸的開水上邊,提著絹袋,讓粉漿順牛角孔漏 出來,煮熟後用肉湯澆。如放在酪漿或胡麻糊裡,真像玉一樣白,而且吃起來既軟又韌,與上好的麥面一樣。此種粉餅又稱「搦餅」,如是撈在酪漿裡吃,則乾脆用 白水煮,不需用肉湯。

這種「粉餅」顯然是米線。當時,凡麵點都稱「餅」。

至宋代,米線稱做「米纜」。樓鑰《攻集》有《陳表道惠米纜》詩:「江西誰將米作纜,卷送銀絲光可鑒如來螺髻一毛拔,卷然如蠆都人發。新弦朱上尚盤盤,獨繭 長繰猶軋軋。」當時的米線已可干制,潔白光亮、細如絲線,可饋贈他人,也稱「米」。陳造《江湖長翁詩鈔》之《旅館三適》:「厥初木禾種,移植雲水鄉。粉之 且縷之,一縷百尺韁。勻細繭吐緒,潔潤鵝截肪。吳儂方法殊,楚產可倚牆。嗟此玉食品,納我蔬蔌腸。七筋動輒空,滑膩仍甘芳。豈惟僕餌,政復奴桄榔。即今弗 洎感,頗思奉君王。」自注曰:「予以病癒不食麵,此所嗜也。以米代之,且宜燒豬。客有惠清白堂酒者,同時餐。作三詩識之。」陳造《徐南卿招飯》詩中有「江 西米絲作窩,吳國香玉為粒」之句,可見當時的米線干品是製成鳥窩狀的。

明清之際,又稱做「米」。宋詡《宋氏養生部》:「米,音爛,謝疊山雲『米線』。」其製法記有兩種。其一:「粳米甚潔,碓篩絕細粉,湯溲稍堅,置鍋中煮熟。 雜生粉少許,?使開,摺切細條,暴燥。入肥汁中煮,以胡椒、施椒、醬油、蔥調和。」其二:「粉中加米漿為糨,揉如索綠豆粉,入湯釜中,取起。」

今米線以雲南生產者為最好,米線吃法,可煮可炒,亦以雲南「過橋米線」之吃法最為有名。

「過橋米線」發明於雲南蒙自,至今有兩百年歷史。據民間傳說,雲南蒙自有南湖,湖心有島,島上有茂林修竹。傳說昔有一位秀才天天到島上讀書,其賢妻天天送 飯上島。丈夫埋頭苦讀,常常飯菜涼了還顧不上吃,日見消瘦,妻子就殺了家中老母雞為其補養身子。母雞燉好後,妻子上島送給丈夫,就回家了。過了好久,妻子 上島,見丈夫埋頭讀書,飯菜沒動一點,雞湯卻還是熱的。原來,雞湯上一層厚厚的雞油把熱氣給蓋住了。聰明的妻子因此發明了把米線下進油湯的方法。此事傳為 美談,人們就紛紛倣傚食用。因妻子送飯上島要經過一座石橋,這種吃法就叫做「過橋米線」。

「過橋米線」的原料甚多。其湯用壯雞、肥鴨、鮮豬排骨、筒子骨等入一鍋燉五至六小時,要使湯麵上的油有銅錢厚,湯中不冒一 絲熱氣。將雞脯、豬脊、肝、鴨子、肚頭、烏魚、魚肚等都切成均勻薄片。作料則有豌豆尖、菠菜、彎蔥、芫荽、草芽、姜絲、豆腐皮、豆托、筍片、鵪鶉蛋、鴿蛋 等。吃「過橋米線」要用高深的大碗。碗內先放入熟豬油、雞油、鴨油、鵝油和胡椒面,然後把燉成的沸滾的湯舀入碗裡。湯上桌後,先要將鴿蛋、鵪鶉蛋打入湯 裡,然後依次放入各種生肉片,用筷子輕輕撥動,霎時就熟。肉熟後再入各種鮮菜,淋以辣椒油、芝麻油,最後再下米線。吃「過橋米線」所用的米線,最優良者是 雲南富民所產,其用長顆白米製成,極其潔白細軟,在沸湯中燙即刻就熟。入米線後,碗中紅白綠黃交映,顏色十分好看;各種主配料調和成濃郁的香味,米線在濃 湯中呈半透明狀,在濃湯中被泡透後鮮美無比。「過橋米線」在各類風味小吃之中滋味獨特,品格高雅,實在可稱各類小吃中獨領風騷、獨佔鰲頭者,應評為各類傳 統風味小吃之首。

餛飩 

餛飩,又寫做「肫」、「飩」。廣東人稱為「雲吞」,四川人稱「抄手」。

張岱《夜航船》記:「石崇作餛飩。」石崇是西晉人,曾官至荊州刺史,因劫掠客商而致財產無數。《晉書》記他:「財產豐積,室宇宏麗,後房百數,皆曳紈繡珥 金翠絲竹,盡當時之選,庖膳盡水陸之珍。」石崇風流一生,曾以蠟代薪,做錦步障五十里,與王愷斗富。情史中吹笛美女綠珠,就是石崇之愛妾。石崇好精舍,好 美婢,好鮮衣,好美食,有可能賦予餛飩偃月之形態。但餛飩之發明,應該不晚於漢代。

餛飩之名,最早見文字者,是漢揚雄的《方言》:「餅謂之,或謂之、飩。」三國時魏人張輯《廣雅》已註明:「肫,餅也。」據《事物紀原》考,餅始於七國時 代,餛飩是餅的一種。早時的肫,就是餅中夾餡,入湯煮之,所以也稱「煮餅」與「湯餅」。《李固別傳》:「質帝暴得疾,雲食煮餅,腹中悶遂崩。」這裡的「煮 餅」,有可能指「肫」。

餛飩之成形態之記載,最早見於顏之推,唐人段公路稱餛飩為「餛飩餅」,崔龜圖注曰:「顏之推云: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顏之推是南北朝時北齊人,可惜他只說明了當時餛飩之形態,而沒記當時餛飩之大小。

唐宋時,都市內多餛飩店,餛飩作為一種麵點,已成為重要食品。當時的餛飩,講究湯清餡細。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記:「今衣冠家名食,有蕭家餛飩,漉 去肥湯,可以瀹茗。」北宋陶谷的《清異錄》中有「建康七妙」,說「齏可照面,餛飩湯可注硯,餅可映字,飯可打擦擦台,濕面可結帶,醋可作勸盞,寒具嚼者驚 動十里人」。可研墨,可泡茶,多少有些誇張。倪雲林《雲林堂飲食制度集》中記「煮餛飩」法為:「細切肉臊子,入筍米,或茭白、韭菜、籐花皆可。以川椒、杏 仁醬少許和勻,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薄用。下湯煮時,用極沸湯打轉下之,不要蓋,待浮便起,不可再攪。」可見,非常講究。難怪陸游有 詩:「春前臘後物華催,時拌兒曹把酒杯。蒸餅猶能十字裂,餛飩那得五般來。」喟歎的是精緻的餛飩,一般居家難做。

唐宋以後,冬至日有吃餛飩之俗。冬至之日陰極而陽始,古人稱為冬節。所謂「一陽嘉節,四方交泰,萬物昭蘇」。冬至節,周代起就有祭神儀式,至唐宋,有過小 年之稱。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還於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雲。岳祠城隍諸廟,炷香者尤盛。 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簾飲博,謂之『做節』。享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陸游的《劍南詩稿‧歲 首書事》中有「中夕祭余分,黎明人起喚鍾馗」之句,陸游自註:「鄉俗以夜分畢祭享,長幼共飯其餘。又歲日必用湯餅,謂之『冬餛飩年』。」以餛飩祭祖,這種 習俗一直沿襲到清代。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長至南郊大祀,次旦百官進表朝賀,為國大典。紳耆庶士,奔走往來,家置一簿,題名滿幅。預日為冬夜,祀 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餡包角兒(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

明人宋詡《宋氏養生部》和高濂《遵生八箋》所記餛飩法,與今之餛飩大抵相同。《宋氏養生部》記其方為:「取鹽水或乳餅、雞子勻面,軸開薄,切小方片,內之 以餡料,摺為兜,抵其尖而緘,有露緣,則煎齏湯中煮浮熟,漉起,以冷水淋。此種則今之涼拌。其底以油潤,夏蒸蒸食。。有宜以甘草、蔥、醋調和,湯深瀹。有 宜以油煎。」餡料除豬肉外,還可各種魚去骨,還可解熟蟹肉、脫鮮蝦肉,還可雞肉、野雞肉加去皮胡桃、松榛仁,還可竹筍、菠菜、薺菜、紫籐花、金雀花雜之。 《遵生八箋》中記其方為:「白面一斤,鹽三錢,和如落索面,更頻入水,搜和為餅劑,少頃操百遍,拗為小塊?開。綠豆粉為,四邊要薄,入餡,其皮堅。膘脂不 可搭在精肉,用蔥白先以油炒熟,則不葷氣。花椒、薑末、杏仁、砂仁醬調和得所。更宜筍菜過,萊菔之類或蝦肉、蟹肉、籐花,諸魚肉尤妙。下鍋煮時,先用湯攪 動,置竹筱在湯內,沸,頻頻灑水,令湯常如魚津樣滾,則不破,其皮堅而滑。」清人《調鼎集》中,有對此方做說明與補充:「白面一斤,鹽三錢,入水和勻,揉 百遍,摻綠豆粉?皮,以薄為妙。餡取精肉(去淨皮、筋、膘、脂),加椒末、杏仁粉、甜醬調和作餡。開水不可寬,鍋內先放竹襯底,水沸時便不破。加入鮮湯 (凡筍、蕈、雞、鴨汁俱可)。餛飩下鍋,先為攪動,湯沸頻灑冷水,勿蓋鍋,浮便盛起,皮堅而滑(餡內忌用砂仁,蔥花下用)。」

《調鼎集》中記,蘇州餛飩?做圓皮。蘇州餛飩,又叫做「縐紗餛飩」,袁枚《隨園食單》中記,揚州小饅頭如胡桃大,一筷子可以夾一雙,小餛飩則小如龍眼。而 相映成趣的是清人陸友仁在《硯北雜誌》所記。陸友仁記:「一日作餛飩八枚,召知府早食之。其法每枚用肉四兩,名為『滿江』,知府不能半其一。」餡用肉四 兩,成餛飩後,一枚大約需要半斤了吧。

自唐宋起,除有餛飩鋪子專營外,就有沿街串巷擔餛飩挑子賣餛飩者。《一歲貨聲》中記餛飩叫賣聲:「餛飩——開鍋啊! ——」注云:「前鍋灶,後方櫃,雜賣面、元宵,煮炸貨類略同。偏於晚間賣,或趕或當,以其擔設攤。」其挑子,前面有一塊晾盤,中 間圓洞處坐鍋,下面是小爐子。盤四周可放碗、醬油壺等。後面方櫃上層放肉餡,中間有抽屜,可放皮子、湯匙和各種作料,下層放一桶水,隨時加湯,可邊包、邊 煮、邊賣。

近世館子裡賣的餛飩,北京致美齋的雙餡餛飩極為精緻。清人楊靜亭在其同治年間所作的《都門紀略》中,曾有讚譽曰:「包得餛飩味勝常,餡融春韭嚼來香。湯清潤吻休嫌淡,咽後方知滋味長。」

餛飩之名,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曾考曰,此為虜中渾屯氏所創,因此而命名。虜人:胡人。此說未必可信。《鼠璞續‧釋常談》引《資暇錄》云:「餛飩, 以象渾沌。」《不正書》:「混沌從食,不載故事。《事物紀原》並無此名件。《唐逸史》載:李宗回客,知人飲饌,將同謁華陰令。客曰,與公五般餛飩。及見果 然。」錢繹《方言箋疏》因此認為:「混沌又並與餛飩相近,蓋餛飩疊韻為渾屯。」

不管怎麼說,餛飩作為面與餡料之合和,似朵朵飄浮不定之雲,在沸湯中浮沉,其名多少與渾沌之意有棒打不開之關係。昔阿英先生因此作文論曰:「渾沌乃渾之一 氣,陰陽不分之象亦作『混沌』。按:《莊子》『中央之帝為渾沌』,釋者諸家中,以簡文(帝)的『渾沌以合和為貌』之說,最能切合餛飩之義。良以這種食物的 特色,就是把若干種作料混集在一個小天地中,使之合和,故稱之為『渾沌』。食旁是指明為食物。」

豆腐

清代汪汲的《事物原會》記,周代已有豆腐,可惜在先秦古籍中,至今未找到證據。現今較普遍的說法,豆腐乃前漢淮南王劉安所 創。劉安,沛郡豐今江蘇豐縣。人,漢高祖之孫,一生好招致賓客方術之士,襲父封為「淮南王」,曾聚集數千才子共同編寫《淮南鴻烈》即《淮南子》。,宣揚自 然天道觀。劉安好與八公八位方士。精研煉丹之術,豆腐據說是在煉丹之閒無意中創成。因劉安當年煉丹地在安徽淮南八公山北山。珍珠泉,因此也叫「八公山豆 腐」。

劉安是儒家的死敵。他活著時一直攻擊儒家為「俗世之學」,他死後,孔廟祭器因此而絕不用豆腐。

豆腐原名叫「菽乳」。菽就是大豆。《廣雅疏證》:「《呂氏春秋‧審時篇》雲『大菽則圓,小菽則摶以芳』。是大小豆皆名菽也。但小豆別名為,而大豆乃名為 菽,故菽之稱專在大豆矣。」元代江陰孫司業有詩《菽乳》云:「淮南信佳士,思仙築高台。入老變童顏,鴻寶枕中開。異方營齋味,數度見琦瑰。傳羹傳世人,令 我憶蓬萊。茹葷厭蔥韭,此物乃奇才。戎寂來南山,清漪浣浮埃。轉身一旋磨,流膏入盆。大釜氣浮浮,小眼湯洄洄。頃待晴浪翻,坐見雪峰皚。青鹽化液鹵,絳蠟 竄煙煤。霍霍磨昆吾,白玉大片裁。烹煎適吾口,不畏老齒摧。蒸豚亦何為,人乳聖所哀。萬錢同一飽,斯言匪俳詼。」從這首詩中看出,當時豆腐的製作已與現時 基本相同:先磨豆漿,後入鍋上灶煮,然後用青鹽點鹵,使豆漿凝固。豆腐之名據說則始於北宋,乃從寇宗《本草衍義》中來。《本草衍義》中說:「生大豆炒熟以 棗又可,就是石磨。為腐食之。」豆腐在古時有許多別名。汪日楨《湖雅》:「今四川兩湖等處設豆腐肆,謂之甘脂店。」陶谷《清異錄》:「邑人稱豆腐為小宰 羊。」陸游《豆腐》詩:「拭盤堆連展,洗釜煮黎祁」,「新舂滑如珠,旋壓黎祁軟勝酥」。自註:「蜀人名豆腐為黎祁。」

古人對豆腐,有很多讚頌。元人鄭允端有很著名的豆腐詩:「種豆南山下,霜風老莢鮮。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味之有餘美,玉食勿 與傳。」清人褚人獲在《堅瓠集》中,歸納豆腐共有十德:「水者柔德。干者剛德。無處無之,廣德。水土不服,食之則愈,和德。姚可成《食物本草》:「凡人初 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則漸漸調妥。」一錢可買,儉德。徽州一兩一,貴德。徽州八公山豆腐,一兩銀子一碗,故又貴德。食乳有補,厚德。《本草求 真》:「豆腐,經豆磨爛,加以石膏或滷汁而成,其性非溫。故書皆載味甘而鹹,氣寒無毒,而謂寒能動氣。至雲能和脾胃,正是火去熱除以後安和之語。可去垢, 清德。《食鑒本草》:寬中益氣,和脾胃,下大腸濁氣,消脹滿。投之污則不成,聖德。建甯糟者,隱德。」清人尤侗還專門作文《豆腐戒》,借豆腐之清廉安貧, 論儒者立戒修身。文中說,儒士須立大戒三小戒五,總名為豆腐戒。大戒三指味戒、色戒、聲戒。小戒五指:賭戒、酒戒、足戒、口戒、筆戒。為何總名為豆腐戒? 因為「非吃豆腐人不能持此戒也」。

好豆腐須用泉水,以清泉細磨,生搾取漿,入鍋點成後,軟而活者勝。講究者還用好磨。明代李日華《蓬櫳夜話》:「歙人工制腐,皆紫石細稜,一具值二三金,蓋 硯材也。菽受磨,絕膩滑無滓,煮食不用鹽豉,有自然之甘。」制好豆腐,在大豆中還須加一點綠豆。明人吳氏《墨娥小錄》:「凡做豆腐,每黃豆一升,入綠豆一 合,用滷水點就,煮時甚是筋韌,秘之又秘。」淮南八公山珍珠泉之豆腐,大約至今乃是豆腐中之佳品。別地,一斤大豆可制豆腐三斤,八公山豆腐可一斤制四五 斤。別地豆腐做湯,豆腐均沉於水;八公山豆腐做湯,豆腐則都浮於水。

再好的豆腐,關鍵還在製作。清代的大才子袁枚袁子才是好做豆腐的。《隨園軼事》中記有他兩則佳話。一則,說他與揚州八怪之一的金冬心在揚州程立萬家吃煎豆 腐,驚異於程立萬能把豆腐做成這般精絕。其豆腐做得兩面干黃,無絲毫滷汁,微微有些車螯的鮮味,而盤中卻全無車螯或他物。次日告訴查宣門,查說:「我能 做,到時候一定特請。」過兩天袁枚與杭堇浦同食於查家,一拿起筷子就大笑:盤裡「豆腐」純是雞、雀胸脯做成,不是真豆腐,肥膩難耐。其費錢十倍於程立萬, 味遠不及也。另一則記當時蔣戟門觀察能做佳餚,做豆腐尤其出名。一天問袁枚:「吃過我做的豆腐嗎?」袁枚說:「未也。」蔣觀察當場下廚,過好大一會兒端出 一盤豆腐菜,果然一切盤餐盡廢。袁枚因此而求他告知烹飪方法。蔣觀察讓他向上作三個揖,袁枚如是照辦,獲蔣觀察方回家試做,賓客都誇獎。毛俟園因此而作 詩:「珍味群推郇令苞,黎祁尤似易牙調。誰知解組陶元亮,為此曾經一折腰。」

查《隨園食單》,記有「蔣侍郎豆腐」方:「豆腐兩面去皮,每塊切成十六片,晾乾。用豬油熱灼,清煙起才下豆腐,略灑鹽花一撮,翻身後,用好甜酒一茶杯,大 蝦米一百二十個。如無大蝦米,用小蝦米三百個。先將蝦米滾泡一個時辰,秋油一小杯,再滾一回;加糖一撮,再滾一回。用細蔥半寸許長,一百二十段,緩緩起 鍋。」另記有「楊中丞豆腐」:「用嫩腐,煮去豆氣,入雞湯,用鰒魚片滾數刻,加糟油、香蕈起鍋。雞汁須濃,魚片要薄。」還記有「王太守八寶豆腐」:「用嫩 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雞屑、火腿屑,同入濃雞汁中炒滾起鍋。用腐腦亦可。用瓢不用箸。」據說此方乃當年康熙皇帝賜給尚書徐健 庵,讓他告老還鄉後享用的。徐尚書當時去御膳房取方,還被敲詐了一千兩銀子。此方後被徐尚書門生王樓村得到,王樓村傳到其孫王太守而流於民間,因此就叫 「王太守八寶豆腐」。

古人傳下豆腐製作妙方極多。有「玉琢羹」:「豆腐切碎,酌加豆粉,以水和勻如稀粥狀。以油炒之,開即起鍋,用勺不用箸。或 以煮熟山藥代豆腐,亦佳。」(《素食說略》)有「隔紗豆腐」:「豆腐披薄片,夾火腿絨,松子仁、豆粉粘住,如此兩三層,蒸熟,切條再燜或燒。」「芙蓉豆 腐」:「豆腐腦撇去黃泔,和雞蛋清,加鮮肉丁或火腿丁,襯青菜心三分長,起鍋時加蝦仁、紫菜。」(《調鼎集》)也有「壽星豆腐」:「切泥,加肉泥、蛋清豆 粉做元子,蒸煮雞蛋底,清湯上。」「活捉豆腐」:「冷豆腐切小方塊,加冬菜、豆豉、辣子面各料配合,先下作料,後下豆腐,掛支子(滋汁)上。」(《筵款豐 饈依樣調鼎新錄》)

古時豆腐做法,最有名氣的,要數「菠菜豆腐羹」。關於它的傳說,一說是乾隆南巡,到浙江海寧陳家,吃菠菜豆腐羹而欣賞其色味,欣然題名為「紅嘴綠鸚哥燒金 箱白玉嵌」。另一說是乾隆南巡過鎮江,有一位農婦獻菠菜燉豆腐,名為「金鑲白玉嵌,紅嘴綠鸚哥」。乾隆品嚐後,極為讚歎,賜農婦為皇姑,此菜名「皇姑 菜」。

豆腐色潔柔滑,鮮嫩爽口。豆腐菜中現時最著名者,乃川菜麻婆豆腐。麻婆豆腐據說創始於清同治年間,是一位陳氏老婦專為過往腳夫製作的麻辣豆腐。製作時用一 些零星牛肉,因為老婦的臉上有一點麻子,戲名為麻婆豆腐。正宗麻婆豆腐須在成都北門外萬福橋南岸陳麻婆老店才能吃到,又叫做「黃牛肉督豆腐」。麻婆豆腐的 製作要配紅海椒提辣,又要用香而麻的青綠花椒抑其辣味,再用成都口同嗜豆豉調味。正宗的麻婆豆腐麻、辣、燙、酥、香、鮮、嫩,被文人們稱做典型的象徵女人 的菜:又白又嫩又辣又燙。與它相襯,象徵男人的萊,則是蠔油牛肉。

豆腐中還有一道名菜,就是鳳陽瓤豆腐。瓤豆腐是鳳陽一位姓黃的廚師所創,至今有四五百年歷史。相傳朱元璋幼時乞討而吃出了瓤瓜豆腐的滋味,天天到黃家飯鋪 討食。後來當上了皇帝,他就把姓黃的廚師接去皇宮當御廚,宮內酒宴常常少不了這道菜。這道菜的製作,先把豆腐切成銅板大小的片,每兩片中夾入蠶豆大小由豬 肉蝦仁和調味品做成的餡米。然後用蛋清打成飛糊,裹住豆腐入油鍋初炸至金黃。然後初炸好的豆腐再下油鍋,汆至橙黃。最後糖汁在火上熬成稀糊,入醋,澆在炸 好的豆腐之上。成菜後外表金黃,外脆裡嫩。

豆腐菜中最普通者,大約是小蔥拌豆腐。拌豆腐最好用腐腦,在井花水中泡三次,使井花水之清涼滲入其中,與小蔥相拌,更顯清瑩。豆腐菜中最有趣者,則是泥鰍 豆腐。此菜據說乃一位漁民所創。漁民以捕魚為生,捉到一些小泥鰍上不了賣市,只能自己加些作料煮熟了吃。一次,據說這位漁民買了些豆腐,想與泥鰍同煮。因 泥鰍太小,不好拾掇,又是在盆裡已吐淨了泥的,他就把活泥鰍直接撈到了鍋裡。煮熟以後,他發現泥鰍都鑽到豆腐裡去了,只有尾巴露在外面,味道鮮美。以後再 煮時,他就不蓋鍋蓋,看著水熱後小泥鰍都往豆腐裡鑽,覺得非常奇妙。做這道菜,一定先要使泥鰍將泥吐盡,俟泥鰍鑽入豆腐後,入蔥、姜、蒜、花椒、胡椒、板 油丁和鹽,湯汁濃白時入香油與香菜。

現時,遼寧有豆腐宴,專吃豆腐。菜單是:1.吐絲豆腐(豆腐制泥,入豬肥膘茸,與蛋液攪勻,抹於麵包托上,入油鍋炸);2.千層豆腐(豆腐切片,夾以蝦 茸、豬肥膘茸等,三層豆腐三層餡料,入籠蒸透,澆汁);3.蓮蓬豆腐(豆腐制泥,調以蝦泥、豬膘油泥、雞蛋清,以酒盅做坯,炒好的肉末加茸泥再用豌豆成蓮 蓬狀,入籠蒸,澆汁);4.煎釀豆腐(瓤豆腐法);5.箱子豆腐(豆腐先切塊炸黃,再從切口入三鮮餡蒸透,勾芡澆汁);6.八寶豆腐(豆腐制泥入碗,中間 夾以八寶餡,入籠蒸透澆汁);7.翡翠豆腐(豆腐成泥加蝦泥魚泥等,入菠菜汁後擠成丸子);8.九轉豆腐(豆腐成小圓墩,炸成金黃,肉末、搾菜末、干椒末 炒熟後,與雞湯豆腐同燉,有酸甜香辣鹹五味);9.沙鍋老豆腐;10.鱔魚乾絲。

《食物本草》記,豆腐還可依偏方治飲酒過度:「飲燒酒過多,遍身紅紫欲死,心頭尚溫者,熱豆腐切片,滿身貼之,冷則換,甦醒乃止。」

烹豆腐最忌者:銅鐵刀切,合鍋蓋烹也。

清人蘇雪溪有詩,最終描述豆腐最得體且最意味深長。詩曰:「傳得淮南術最佳,皮膚褪盡見精華。一輪磨上流瓊漿,百沸湯中滾雪花。瓦缶浸來蟾有影,金刀剖破玉無瑕。箇中滋味誰知得,多在僧家與道家。」

豆芽

《神農本草經》稱豆芽為「大豆黃卷」。中國發明豆芽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創造發明者已不可考。最早的豆芽,是以黑大豆作為 原料。《神農本草經》中,把「大豆黃卷」列為「中品」,記做法說:「造黃卷法,壬癸日壬、癸,天干的第九、第十位。壬是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之意。癸是 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發芽之意。壬癸日,指的是冬末春初之時。,以井華水浸黑大豆,候芽長五寸,干之即為黃卷。用時熬過,服食所需也。」對其名解釋 為:「大豆作黃卷,比之區萌而達櫱者,長十數倍矣。從艮而震,震而巽矣,自癸而甲,甲而乙矣。艮、震、巽,卦名。艮是停止,震是震動,含陰陽交合的意思。 巽是進入。癸、甲、乙分別是天干的第十位、第一位和第二位。從癸到甲,甲是草木破土而萌的意思,乙是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的意思。這裡指豆芽發生的過 程。始生之曰黃,黃而卷,曲直之木性備矣。木為肝藏,藏真通於肝。肝藏,筋膜之氣也。大筋聚於膝,膝屬溪谷之府也。故主濕痺筋攣,膝痛不可屈伸。屈伸為曲 直,象形從治法也。」

早時豆芽首先是用於食療。《神農本草經》說豆芽主要治風濕和膝痛。李時珍在此基礎上,稱豆芽為「豆黃」。造法:「用黑豆一斗,蒸熟,鋪席上,以蒿這裡是泛 指草。覆之如醃醬法。待上黃,取出曬乾,搗末收用。」氣味:「甘溫無毒。」主治:「濕痺膝痛,五臟不足,脾胃氣結積。壯氣力,潤肌膚,益顏色,填骨髓,補 虛損。」附方為:「脾弱不食,大豆黃二升,大麻子三升,熬香為末。每服一合,飲下,日四五服,任意。」

其次用於道家養生。《延年秘錄》記:「服大豆,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能食,不過兩劑。大豆五升,如作醬法,取黃搗末,以豬肪煉膏,和 丸梧子大,豬肪:豬油。梧子:梧桐子。每服五十丸至百丸。溫酒下,神驗秘方也。肥人忌服。」另外還記一服法:「六月六日,以洗淨大黃豆煮熟,取出候冷,以 面為衣,攤於席上,以衣蓋之。又用青蒿醃一七,取出曬乾,搓去面黃。入缸煎紫蘇鹽湯候冷,浸豆與水平。每豆一斤,用鹽六兩。浸過一夜,取出和食香拌勻,裝 淨壇內。令日曬四五日,從新搜過一次。再曬再搜,四五次用。」

豆芽作為素菜食用,較早見於林洪的《山家清供》:「溫陵人家,中元前數日,以水浸黑豆,曝之。溫陵:指今福建泉州。中元節,即舊歷七月十五。及芽,以糠皮 置盆中,鋪沙植豆,用板壓。長則覆以桶,曉則曬之,欲其齊而不為風日損也。中元,則陳於祖宗之前,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鹽、苦酒、香料可為茹,卷以麻 餅尤佳。色淺黃,名『鵝黃豆生』。」同樣文字,亦見於《雙槐歲抄》。

《東京夢華錄》中稱豆芽為「種生」:「又以綠豆、小豆、小麥於瓷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藍草縷束之,謂之『種生』,皆於街心彩幕帳設出絡貨賣。」

陳元靚《歲時廣記》中,則稱「豆菜」為「生花盆兒」:「京師每前七夕七夕,即舊歷七月初七。十日,以水漬綠豆成豌豆,日一二四易水,芽漸長至五六寸許,其苗能自立,則置小盆中,至乞巧可長尺許,謂之『生花盆兒』,亦可以為菹。」

在宋朝時,食豆芽已相當普遍。豆芽與筍、菌,已並列為素食鮮味三霸。方岳因此有《豆苗》詩:「江南之筍天下奇,春風匆匆催上籬。秦郵之姜肥勝肉,遠莫達之 長負腹。先生一缽同僧居,別有方法供齋蔬。山房掃地布豆粒,不煩勤荷煙中鋤。手分瀑泉灑作雨,覆以老瓦如穹廬。平明發現玉髯礫,一夜怒作堪水菹。自親火候 瀹魚眼,帶生入晴雲碗。碧絲高壓涎滑蓴,脆響平欺辛螫。晚菘早韭各一時,非時不到詩人脾。何如此雋咄嗟辦,庾郎處貧未為慣。」

宋元時食豆芽,主要用於涼拌。《易牙遺意》記其方:「將綠豆冷水浸兩宿,候漲換水,淘兩次,烘乾。預掃地潔淨,以水灑濕,鋪紙一層,置豆於紙上,以盆蓋之。一日灑兩次水,候芽長,淘去殼。沸湯略焯,薑醋和之,肉燥尤宜。」

明清之後,有之為羹者,有以油炸之,亦有以雞汁和豚汁燙而食之。諸種豆芽中,豌豆苗相比更為鮮美。《清稗類鈔》記:「豌豆苗,在他處為蔬中常品,閩中則視作稀有之物。每於筵宴,見有清雞湯中浮綠葉數莖長六七寸者,即是。惟購時以兩計,每兩三十餘錢。」

食豆芽須掐去根須及豆,因此到清代稱做「掐菜」。到了明清,文人們就開始講究豆芽要入湯融味。《隨園食單》有豆芽條稱:「豆芽柔脆,余頗愛之。炒須熟爛, 作料之味才能融洽。可配燕窩,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然以其賤而陪極貴,人多嗤之,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堯舜耳。」巢由,指巢父與許由,此兩人都是隱士。堯 要把君位讓給巢父,巢父不受。堯要把君位讓給許由,巢叫許由隱居。

豆芽菜譜中,有一道菜,叫做「溜銀條」,在秦菜中頗有盛名。原料是綠豆芽、蔥絲、精鹽、白醋、花椒、線辣椒、芝麻油。此菜先用旺火,將辣椒炸成深紅色,豆芽入鍋後即烹醋引火,要求四五十秒鐘就溜成,以保留豆芽脆嫩。

炒豆芽一般配以雞絲。「銀苗雞絲」、「掐菜炒雞絲」、「雞絨銀條」、「銀針拌雞絲」,各地有各地的名稱。魯菜中也有粘蛋糊而用以油炸的,清嘉慶年間,有 「縷豆芽菜使空,以雞絲、火腿滿塞之」的做法,實在難以設想其操作方法。《清稗類鈔》中有一則某貴人以豆芽為奢侈品的故事:「京師貴人某,一日訪其戚,留 午餐,餚有豆芽。某戚固曾乞貸於某者,至是,某責之曰:『君屢言貧而餚饌何奢侈乃爾?』戚力辯為非貴品。某曰:『此為吾所常食,每盤需銀一二錢,何得謂非 貴品?』戚以未烹者示之,且曰:『所值實僅錢二三文耳。』某悟廚人之奸,歸而欲逐之。廚人乃取豆芽截其須,以辣椒絲覆其上,又調以麻油醬油,別取不截須者 漬以鹽水,悉盛於盤以獻之,指不截須者而言曰:『此賤物,即三文尚嫌貴,主人所見者此也。若主人平日之所食者,則確為貴品。』某不知其詐,遂復留廚人。」 這其實是一個廚師欺騙貴人的故事。某貴人一日訪其親戚,因為這個親戚問他借過錢,吃飯時他見桌上有豆芽,就問這個親戚:你平日老叫窮,吃飯怎麼還用這等奢 侈品。這是我常用的,每盤一二兩銀子。親戚就跟他說,豆芽很賤,其實只要二三文錢。貴人回家問廚師。廚師截豆芽須,把辣椒絲蓋在上面,加上麻油醬油,說三 文錢還嫌貴的是那種窮人吃的用鹽漬的豆芽,主人平日吃的這種豆芽的確是貴品。因此而欺騙了貴人。

西方稱豆芽是中國食品的四大發明之一。另三個分別是豆腐、醬和麵筋。其實,中國之食品發明,遠不止此四種。豆芽據說也是李鴻章在光緒庚子後使歐時傳入西方的。因有「李鴻章雜碎」之說,現加拿大魁北克一帶,乾脆就稱豆芽為「雜碎」。

麵筋

麵筋又稱麩。《事物紺珠》說,麵筋乃梁武帝制創。武帝當年作斷酒肉文,創造了麩替代雞豚。梁武帝初創的麩之形態及做法,現 無文獻印證,早見文字者,是宋人寇宗《本草衍義》:「生嚼白而成筋,可粘禽蟲。」沈括《夢溪筆談》:「凡鐵之有鋼者,如面中有筋。濯盡柔面,則麵筋乃見。 煉鋼亦然。」元賈銘《飲食須知》:「麩中洗出麵筋,味甘性涼,以油炒煎則性熱矣。多食難化,小兒病人勿食。」李時珍《本草綱目》:「麵筋,以麩與面水中揉 洗而成者。古人罕知,今為重要食物。」

江浙有傳說,說麵筋乃張士誠手下的廚師所創。張士誠是江蘇秦州人,鹽販出身,元末起兵稱王,割據範圍曾南到浙江紹興,北到山東濟寧,後被朱元璋擊敗。傳說 張士誠運糧船經過興化得勝湖,風浪大作,糧船一一傾沒。風浪過後,張士誠下令軍士下湖打撈,撈起的面經浸泡已成漿餅,張士誠手下廚師因此而發覺這種漿餅比 麵團更為柔韌,洗去浮漿後入鍋,煮成後柔韌滑潤,廚師因此稱之為面中筋骨,於是就叫麵筋。

其實,宋代,麵筋的製作與食用已相當普遍,城中已有專門生產麵筋的麩面作坊,也已有以銷售麵筋為業的商販。在吳自牧的《夢粱錄》中,已記有種種麵筋吃法: 鼎煮羊麩、乳水龍麩、五味熬麩、糟醬燒麩、麩筍素羹飯、麩筍絲假肉饅頭、筍絲麩兒。宋人已多詠麵筋的詩。王炎有《山林清供雜詠‧麩筋》:「色澤似乳酪,味 勝雞豚佳。一經細品嚼,清芳甘齒頰。」葛長根有《詠麩筋》:「結庵白雲處,山供味味新。嫩腐雖雲美,麩筋最清純。」後元人宋無亦有詠麩筋詩:「山筍麩筋味 何深,箸下宜素又宜葷。黃潤光亮喜入眼,濃汁共炙和雞豚。」

麵筋有生麵筋、熟麵筋之分。生者,即經水揉洗而成的水麵筋;熟者,系水麵筋發酵起孔後入籠蒸熟,今稱做烤麩。洗麵筋時須先和成以麵團,和時要入鹽,餳半小時左右,再在清水中揉洗。生麵筋發酵,切忌過火。過火則變酸、發硬。

麵筋之食法,《易牙遺意》記:「麩,麩切作細條,一斤,紅未染過。雜料物一斤:筍乾、蘿蔔、蔥白皆切絲。熟芝麻、花椒二錢,砂仁、蒔蘿、茴香各半錢,鹽少 許,熟香油三兩,拌勻供之。」「煎麩:上籠麩壞指發酵之後。,不用石壓,蒸熟。切作大片,料物、酒漿煮透,晾乾。油鍋內煎浮用之。」

這兩種,前一種是生麵筋,後一種類似於今之麵筋泡。

林洪《山家清供》中,有一道菜叫做「假煎肉」,原料是瓠瓜和麵筋。瓠瓜也叫「扁薄」、「夜開花」。瓠瓜和麵筋薄批,各和以作料。麵筋用油煎,瓠瓜用脂熬,然後蔥油入酒共炒。炒熟之後,據說和煎肉的味道難以分辨。

清薛寶辰《素食說略》中,有麵筋的食法四種:一、「麵筋用水瀹過,再以白糖水煮之,則較美。」二、「五味麵筋」:「麵筋切塊,以釅茶浸過,再以糖、醋、醬 油煨之,略加姜屑,味頗爽口。」三、「糖醬麵筋」:「煮熟麵筋,以糖及醬油煨透,多加熬熟香油起鍋,可以久食。」四、「羅漢麵筋」:「生麵筋,擘塊,入油 鍋發開,再以高湯煨之,須微塔芡。京師素飯館大味齋作法甚佳。」

元人無名氏《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有「炙脯」條:「熟麵筋隨意切,下油鍋掠炒,以醬、醋、蔥、椒、鹽、料物(擂爛)調味得所。醃片時,用竹籤插,慢火炙干,再蘸汁炙。」

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有麵筋三法:「一法,筋入油鍋炙枯,再用雞湯蘑菇清煨。一法,不炙,用水泡,切條入濃雞汁炒之,加冬筍、天花。」另一法是「加蝦米泡汁,甜醬炒之甚佳」。

清人顧仲《養小錄》有「響麵筋」、「熏麵筋」。「響麵筋」:「麵筋切條壓干,入豬油炸過,再入香油碟。笊起,椒鹽、酒拌。入齒有聲,堅脆好吃。」「熏麵 筋」:「麵筋切小方塊,煮過。甜醬醬四五日,取出。浸鮮蝦湯內一宿,火上烘乾。再浸鮮蝦湯內,再烘十數遍。入油略沸,熏食。亦可入翻碟。」

清人《調鼎集》中有「生面巾」和「大燒素面巾」做法。「生面巾」:「生面巾元,入木耳、荸薺或嫩筍尖、山藥等,加豆粉油炸,燜。生面巾入蘇州香糟罨復時, 燜。生面巾每塊切如灰干大,四面細花劃開,菜油炸松,撕成小塊。油盛起,下清水煮爛,加金針菜、香蕈、青筍,俱用熱水泡開,入大茴等物。火候既到,仍下熟 油收軟,腐皮拆開,破三二張,起鍋下酒釀或洋糖,面上加小磨油。」「大燒素面巾」:「面巾(大者十塊,小者十五塊),秋油一斤,大茴四兩,皮酒三斤,麻油 半斤,天水二茶杯,以醬和之。先將面巾分作兩半邊,刀切麻酥塊,入沙鍋,加皮酒一斤,醬和天水兩茶杯。竹隔底,面巾擺上,文火煨滾。入麻油四兩、皮酒一 斤,蓋好,文火煨。俟鍋內將干,再添皮酒一斤,放大茴四兩。燒數滾,則將大火掣去,文火煨之。面巾透熟,將沙鍋拿起,又添油四兩,冷時可用。」這裡,秋油 就是好醬油。秋油又名母油,黃豆發酵制醬油,在缸裡置露天,因經「日曬三伏,晴則夜露,至深秋得第一批最好」,所以叫秋油。天水就是雨水。皮酒,疑是啤 酒。光緒二十三年,青島已產啤酒。

清人《筵款豐饈依樣調鼎新錄》中,記有麵筋菜十二種。「滿燴麵筋」:「加雞、切條、肚花、肉花、桃仁、青豆,掛芡上。」「十景麵筋」:「用各樣配合切絲, 蛋絲配合,精燴上。」「回漢麵筋」:「麵筋打花,切象牙塊,加火腿、筍、雞片配合,走油,掛支子上。」「素燴麵筋」:「加水豆腐配合,掛芡上。」「涼拌麵 筋」:「麵筋切片,加火腿、雞、筍片配合,香油涼拌上。」「響鈴麵筋」:「麵筋走油,炸小湯元搭走,加糖醋支子上。」「羅漢麵筋」:「麵筋出水,煮元,外 加配合,清燴上。」「炸溜麵筋」:「切絲走油,加糖汁蓋面,外配合,溜支子上。」「白菜麵筋」:「加白菜,走油、火腿、雞、筍片配合,清燴上。」「鴿虎麵 筋」:「用豬蹄子燉肥鴿蛋,切棋子塊,紅湯上。」「果子麵筋」:「加白菜、扁豆、蓮子、桃仁、苡仁,掛糖支子上。」「釀麵筋」:「肉泥包麵筋,加蛋清豆粉 釀,加火腿、筍片,清湯上。」這裡所說的「支子」,就是現在「滋汁」的意思。

麵筋性甘涼,可解熱和中,寬中益氣。清王士雄《隨息居飲食譜》記:「麵筋性涼解熱,止渴消煩,勞熱人宜煮食之。但不易化,須細嚼之。誤吞錢者,以麵筋放瓦上炙。存性,研末,開水調服,在喉者即吐出,入腹中從大便下。」

今人之麵筋吃食,著名者有「珍珠麵筋」:水麵筋揪成珍珠粒,入鍋煮熟,和青豆、冬筍、胡蘿蔔燒製。有魯菜「素排骨」:以山藥為骨,以麵筋纏在上面為肉,下 油鍋炸至金黃,下糖醋、雞湯汁。有金陵菜「脆鵝皮」:將油麵筋切開油炸,炸後撒糖,再澆上醬醋滷汁。另有「素十八羅漢」:以核泡大麵筋泡十八個,入各種不 同的素餡,封口後扒制,是齋食中的佳品。

皮蛋

皮蛋的早名叫做「變蛋」,現在北方人又稱「松花蛋」。皮蛋大約發明於14世紀,也就是明代初,發明人已不可考。至今能查找到的最早見諸文字的記錄,是1504年成書的《竹嶼山房雜部》:

混沌子:取燃炭灰一斗,石灰一升,鹽水調入,鍋烹一沸,俟溫,苴於卵上,五七日,黃白混為一處。

這種「混沌子」,就是最早的皮蛋。用炭灰與石灰混合,塗在蛋上,利用強鹼性材料,促使蛋內成分出現化學變化,封藏五七三十五天,使蛋黃蛋白交融在一起。

這以後,明末戴羲所作的《養餘月令》上,又有「牛皮鴨子」的製法:

牛皮鴨子:每百個用鹽十兩,栗炭灰五升,石灰一升,如常法醃之入壇。三日一翻,共三翻,封藏一月即成。

「牛皮鴨子」當然也就是皮蛋。

至清初,提出「宙時間。輪於宇空間。」,認為「宙即在宇中,宇即在宙中」的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所著《物理小識》中,把皮蛋稱做「變蛋」:「池州今安徽銅 陵一帶。出變蛋,以五種樹灰鹽之,大約以蕎麥谷灰則黃白雜揉;加爐炭石灰,則綠而堅韌。」方以智認為使用不同的炭灰,蛋內會產生不同的化學變化,形成兩種 不同的產品。方以智另認為這種「變蛋」是在古時「鹹杭子」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他在敘述「變蛋」之前有這樣一段話:「《老學庵筆記》、《齊民要術》有鹹杭子 法,以杭皮漬鴨卵,今吳人用虎杖根漬之亦古遺法。」

查《老學庵筆記》卷五:「《齊民要術》有鹹杭子法,用杭木皮漬鴨卵。今吳人用虎杖根漬之,亦古遺法。」陶宗儀《輟耕錄》也記:「鹹杭子,今人以米湯和入鹽、草灰以團鴨卵,謂曰鹹杭子。按《齊民要術》用杭木皮淹漬,故名之。」

再查《齊民要術》卷六:「杭木皮,淨洗細莖,煮取汁,率二鬥。及熟,下鹽一升和之,汁極冷內甕中(賈思勰說明:汁要是熱,入甕中,卵則會漬敗,不堪久停)。浸鴨子一月任食,煮而食之,酒食俱用。鹽徹則卵浮。鹽滲入則蛋自己會浮起來。」

那麼杭木皮是什麼呢?賈思勰注曰:「《爾雅》曰:『杭,魚毒。』」郭注曰:「杭,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無杭皮者,虎杖根牛牛:疑 是誤。並作用。《爾雅》云:「荼:虎杖。」郭註:「似紅草,粗大有細刺,可以染赤。」《玉篇》釋「杭」:「木名,出豫章。煎汁、藏果及卵,不壞。」沈如筠 《異物誌》:「杭子音亢,鹽鴨子也,以其用杭木皮汁和鹽漬之。今吾鄉處處有此,乃如蒼耳、益母,莖幹不純是木。小人爭鬥者,取其葉擦皮膚,輒作赤腫如被 傷,以誣賴其敵。至藏鴨卵,則又以染其外,使若赭色。」楊萬里有詩:「深紅杭子淺紅,難得江西鄉味美。」杭皮汁是紅的,一可以防腐,二可以染色。用杭皮汁 浸醃的鴨蛋,皮是紅的,因此也叫「杭子」。《猗覺寮雜記》:「南人以鹽收鴨子曰鹹杭子。」可見「鹹杭子」就是鹹鴨蛋。

杭皮也是偏鹼性的,說鹹鴨蛋是皮蛋發明的前提,自然也有道理。

至清代,有更詳細的關於皮蛋製作的記載。《調燮類編》:「鴨蛋以?砂畫花及寫字,候干,以頭髮灰澆之,則黃直透內。做灰鹽鴨子,月半日做則黃居中,不然則 偏。」以頭髮灰攙水,使?砂的黃色素滲入蛋殼,對蛋進行印染。而草木灰調鹽產生強鹼,再使蛋白凝成琥珀色半透明膠體,使蛋黃變成藍黑色。「月半日做則黃居 中」的說法,根據的是潮汐原理。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月亮與太陽對地球的引力最大,這時候鴨蛋的黃可以居中,其他時間都要偏離。

此時,對配料的比例已規定得很明確。《農桑衣食撮要》:鴨蛋「每一百個用鹽十兩,灰三升,米飲米湯。調成團。」《居家必用事類全集》:「灶灰篩細二分,鹽 一分,拌勻。卻將鴨卵於濃米飲湯中蘸濕,入灰鹽滾過,收貯。」《醒園錄》:「用石灰、木炭灰、松柏樹灰、壟糖灰四件(石灰須少,不可與各灰平等),加鹽拌 勻,用老粗茶葉煎濃汁調拌不硬不軟,裹蛋。裝入壇內,泥封固,百天可用。其鹽每蛋只可用二分,多則太鹹。又法:用蘆草、稻草灰各二分,石灰各一分,先用柏 葉帶子搗極細,泥和入三灰內,加壟糖拌勻,和濃茶汁,塑蛋,裝壇內半月,二十天可吃。」

此時的製作與今日已無多少差異,柏葉帶子化學反應於蛋內,其花紋,就是今名之「松花」。

清曾懿《中饋錄》認為:「制皮蛋之炭灰,必須錫匠鋪所用者。緣緣:因為。制錫器之炭,非真栗炭栗樹燒製之炭。不可,故栗炭灰制蛋最妙。蓋製成後黑而不辣, 其味最宜。而石灰必須廣灰廣灰:結塊的優質生石灰,鹼性較強。,先用水發開,和以篩過之炭灰、壓碎之細鹽,方得入味。如炭灰十碗,則石灰減半,鹽之減半。 以濃茶一壺澆之,拌至極勻,乾濕得宜。將蛋洗淨包裹後,再以稻糠滾上,俟冷透裝壇,約二十日即成。」

皮蛋與鹹鴨蛋一樣,都是高郵為好。高郵這個地方出大麻鴨,大麻鴨產的蛋大,也光潔。《隨園食單》稱:「醃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 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這是鹹鴨蛋。高郵做皮蛋,除用石灰、松柏灰、豆秸灰、鹽外, 還用紅茶灰與樺菜,製成以後蛋白透明,蛋黃色綠。康熙《高郵州志》:皮蛋「入藥料醃者,色如蜜臘,紋如松葉,尤佳」。

湖南益陽也出好皮蛋。關於皮蛋的製作發明,益陽有兩種民間傳說。一說乃有一戶農家造屋,屋後有石灰池,晚間鴨子把蛋下進石 灰池中,後來主人在石灰池中發現,剝開,蛋白蛋黃都已凝固,就此發現了皮蛋的製作奧秘。一說有一位開茶館老翁,每日將喝剩茶葉倒在門口稻草灰堆上,他家餵 養的鴨子喜歡晚間在此安臥產卵。老翁後來發現灰中有蛋,剝開一嘗無鹽味,就泡在鹽水裡。過幾天有鹽味,就是皮蛋。

皮蛋的吃法,剝皮切瓣,入盤澆以香油和醋,還應撒以切得極細的薑末。也可入鍋烹製,如「溜松花」:松花切瓣,掛上麵粉,再掛上水團粉糊,入油鍋炸至金黃, 再入鍋加用蔥蒜薑醋等調料配好的芡汁輕溜而成。昔清末名臣大儒郭嵩燾素好皮蛋,自創熟食之法,曰「炒皮蛋松」。其做法,皮蛋蒸熟後切成拇指尖大小方丁,豬 肉也切成如此大小方丁。皮蛋與豬肉丁分別過油,配以筍丁、茭白丁、萵筍丁、黃瓜丁、蝦仁與香菇,以及蔥花、姜米、干辣椒。同炒一鍋,入以鹽、酒、糖、醋, 香嫩軟滑,滋味別具一格。

吃素

「素」字,本意是指白色細密而有光澤的絲織品,後才引申為無酒肉之食。唐人顏師古釋:「草素食,謂但食菜果糗餌之屬,無酒肉也。」

《詩經》中早就有素餐說。《魏風‧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這是對那些不勞而獲者的責問。這裡的素餐,按傳統的解釋為 「白」,也就是「吃白飯」。其實,素與當時的血食是成為對照的,一葷一素,一白一紅。最早的素食,有奴隸食用的粗劣食品的意思。所謂血食,是王公貴族用 的,素餐、素食,是奴隸用的。

周代,素食與齋戒聯繫在了一起。《禮記‧坊記》:「齊(齋)戒以事鬼神。」當時祭祀有七日戒、三日齋之說。齋戒事先數日要沐浴、更衣、獨寢、戒酒、素食。 同時,辦喪事規定也要吃素。《儀禮‧喪服》說,親人死後,要守靈,在捨外寢,要朝一哭夕一哭,食疏食。什麼是疏食呢?喝粥,朝一溢米,夕一溢米,食菜、 果。《論語‧鄉黨》中也說:「齊必變食。」如何變呢?當初,什麼樣的身份吃什麼肉,都是有等級規定的。《禮記‧王制》中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 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據周禮規定:有資格吃牛肉的是天子。諸侯平時只能吃羊肉,每月初一才能吃牛肉。大夫平日只能吃豬肉狗肉,每月初一才 能吃羊肉。而百姓庶民呢?孟子說,五十者才可以衣帛,七十者才可以食肉。當時他們都是吃「白食」的,齋戒變食,指的是吃血食的天子諸侯大夫。

當時的蔬食,主要是菜羹。《齊民要術》中記有十一種當時的蔬食做法。其中有蔥、韭、胡芹和瓠做的羹,冬瓜、越瓜、瓠、菘菜。,就是入少量的水,用文火燜熟,還有菌與茄子。

中國素菜的起源,其實並非在寺院。佛教自漢代始傳入中國,其時素菜早已有之。且據佛學經典《戒律廣本》,佛主並不要求一定食素。昔釋迦牟尼與他的弟子都是 每天早晨沿門托缽,接受其信徒們的供奉,寺院內並不開伙,施主給什麼就吃什麼,遇葷吃葷,遇素吃素。漢時佛教初入中國,來自西域的沙門極守戒律,寺院內不 蓄錢財,都是靠托缽維持生活的。西晉之後,佛教日盛,寺院日多。許多寺院建於名山大川之中,遠離人煙,乞食之制難行,才開始自辦伙食,自耕自食。寺院自辦 伙食,取「香積佛及香飯之義」,稱「香積廚」。寺院有「香積廚」後,剛開始也並非只吃素不茹葷。《十誦律》中說,凡是沒有看見、沒有聽見、沒有懷疑是殺生 的肉,就是淨肉。淨肉就可以吃。

寺院開始吃素,其實是梁武帝蕭衍所倡導。梁武帝晚年篤信佛教,甚至三次放棄皇帝寶座,捨身於建康同泰寺為奴,都被朝廷以重金贖回。佛經中有不殺生之教義, 梁武帝因此而不穿絲綢衣服,因為取蠶絲要燙殺蠶蛹裡的蠶蛾。佛經中吃齋,午後禁食,梁武帝就嚴守一日一餐。當時梁武帝以大護法、大教主自居,曾下詔令《斷 酒肉文》。文中說:「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明。信是佛說,經言行十惡者,受於惡報;行十善者,受於善報。此是經教大意如是。若出 家人猶嗜飲酒,食魚肉,是則為行,同於外道,而復不及。何謂同於外道?外道執道常見,無因無果,無施無報。今佛弟子酣酒嗜肉,不畏罪因,此事與外道見同, 而有不及。外道是何?外道各信其師。師所言是,弟子言是;師所言非,弟子言非。《涅經》言,迦葉,我今日制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而今出家人猶自肉。《戒 律》言,飲酒犯波夜提。猶自飲酒,無所疑難。此事違於師教,一不及外道,又外道雖復邪僻。」梁武帝當年下詔後,又令僧眾展開葷素之辯,最終以皇權強制寺院 禁斷了酒肉。寺院斷酒肉後,素饌有了很大發展。

唐宋時期,茹素之風興盛。《夢粱錄》記:當時已有專賣素點心從食店,賣「豐糖糕、乳糕、栗糕、鏡面糕、重陽糕、棗糕、乳餅、麩筍絲、假肉饅頭、裹蒸饅頭、 菠菜果子饅頭、七寶酸餡、薑糖、辣餡糖餡饅頭、活糖沙餡諸色春繭、仙桃龜兒、包子、點子、諸色油炸素夾兒、油酥餅兒、筍絲麩兒、果子、韻果、七寶包兒等點 心」。陳達叟《本心齋蔬食譜》記當時他認為鮮美的、無人間煙火氣的素食二十品,每品都配有十六字贊。這二十品是:一、啜菽(豆腐條切淡煮,蘸以五味); 二、羹菜(凡畦蔬根葉花實皆可羹也);三、粉(粉米製成的米團、?糕,加糖如飴);四、薦韭(早春的韭菜,一名鐘乳草);五、貽來(來,小麥也,今水引蝴 蝶面);六、玉延(山藥也,炊熟,片切,漬以生蜜);七、瓊珠(圓眼干荔也,擘開取實,煮以清泉);八、玉磚(炊餅方切,椒鹽糝之);九、銀齏(黃齏白 水,指泡菜,椒姜和之);十、水團(秫粉包糖。秫粉,糯米粉,香湯之);十一、玉版(筍也,可羹可菹);十二、雪藕(蓮根也,生熟皆可薦籩);十三、土酥 (蘆菔也,白蘿蔔,做玉糝羹);十四、炊栗(蒸栗子,蒸開蜜漬);十五、煨芋(煨香片切);十六、采杞(枸杞也,可餌可羹);十七、甘薺(薺菜也,東坡有 食薺法,此物為幽人山居之福);十八、笑顐妖誘],鋪姜為粉);十九、紫芝(蕁也,木蕁為良。蕁:菌蕈也);二十、白粲(炊玉粒,沃以香湯。白粲,就是好 大米燜成的飯)。陳達叟稱,這二十品,不必求備,得四之一斯足矣。

林洪《山家清供》中,記有當時大量的素菜名饌。其中有「假煎肉」:「瓠子、麩薄批,各和以料煎。麩以油煎,瓠以脂乃熬,蔥 油入酒共炒熟。」「素蒸鴨」,鴨其實是葫蘆所代。「玉灌肺」是「真粉、油餅、芝麻、松子、胡桃、蒔蘿六者為末,拌和入甑蒸熟,切作肺樣塊,用棗汁供」。 「勝肉」:「焯筍蕈同截入胡桃、松子,和以酒、醬、香料,擦面作子。試蕈之法,萎數片同煮,色不變可食矣。」「罌乳魚」:「罌粟淨洗磨乳,先以小粉置缸 底,用絹囊濾乳下之,去清入釜。稍沸亟灑淡醋收聚,乃入囊壓成塊,乃以小粉甑內下乳蒸熟,略以紅面水酒,又少蒸取出,起作魚片。」

自宋代起,素菜開始講究菜名,講究「色香味形」。《清異錄》中記:「居士李巍,求道雪竇山雪竇山,在浙江奉化西。中,畦蔬自供。有問巍曰:『日進何味?』 答曰:『以練鶴一羹,醉貓三餅。』」「練鶴羹」是菜羹名,意思是常食此羹,可練得身似鶴形。「醉貓三餅」,指的是以蒔蘿、薄荷製成的餅,因舊稱貓吃薄荷就 醉,所以叫「醉貓餅」。《清異錄》中,稱茄子為「崑崙紫瓜」,韭菜為「一束金」,石發為「金毛菜」,蔞蒿、萊菔、菠合起來又叫「三無比」。

《清稗類鈔》:「寺廟庵觀素饌之著稱於時者,京師為法源寺,鎮江為定慧寺,上海為白雲觀,杭州為煙霞洞。」其中,煙霞洞之席價最昂貴,「最上者需銀幣五十圓」。

寺院素菜一般都取名雅致,並多少有些詩意,如白菜配以冬菇、冬筍,冬菇冬筍稱「二冬」,加上雪白的大白菜,叫「二冬白雪」。若加上冬粉絲,又叫「絲雨孤 雲」。因為日本人稱冬粉絲為「絲雨」,以諧音「孤」字代替「菇」字。豆腐,在寺院菜中都稱為「蓮花豆腐」,因與蓮花掛起來,豆腐羹就稱做「芙蓉出水」,或 者叫「南海金蓮」。髮菜豆腐湯又稱「白璧青絲」,豆腐稱為「白璧」,因女人青絲又稱「雲髻」,又稱做「白璧青雲」。

寺院素菜流傳較有名氣者,有「五祖四寶」。五祖指禪宗的五祖弘忍,四寶指「煎春卷」、「燙春芽」、「燒春菇」、「白蓮湯」。「煎春卷」用幾種野生地菜配豆 腐乾、豆豉汁等為餡,以青菜葉為皮,在松枝火中用小磨香油煎制而成。「燙春芽」取一種「佛香椿」鮮葉嫩芽,須在大雨後採摘,洗淨後用沸水燙過,拌以香油、 精鹽、白醋、紅醬。「燒春菇」用松茸配以荸薺、春筍。「白蓮湯」據說須用五祖當年親手所植、五祖寺後白蓮峰頂白蓮池中的白蓮,用白蓮峰飛瀑與飛虹橋下的湧 泉交匯成的法泉水,用宜興砂缽,以羅浮鬆鬆果做燃料,煨湯時松果的清香滲入湯中,回味無窮。昔五祖創建的五祖寺在今湖北黃梅。五祖寺另有一道名菜,叫「桑 門香」,乃用寺後白蓮峰上清明前後的桑葉,清水漂淨後拖一層薄麵糊,入鍋炸至微黃。食時外黃內綠,先酥後嫩,桑葉配以麵糊調料,鮮鹹香甜苦辣澀麻八味齊 備,乃佛門佳品。

吃素菜,一般先上涼拌小菜,諸如拌黃瓜、拌筍尖、拌菠菘、拌川芎、拌水蘿蔔之類。然後上大菜,冬菇麵筋、香菇菜心、什錦豆腐是少不了的。講究一點的,還有 一道「羅漢全齋」,髮菜、冬菇、冬筍、素雞、鮮蘑、金針菇、木耳、熟栗、白果、菜花、胡蘿蔔等在沙鍋內燴做一鍋,口味極為豐富。

近年王世襄先生有文,記他在北京廣濟寺就齋,其菜單是:冷盤,一大七小,其七小碟顏色搭配講究,分別是熗芹菜、炸杏仁、鹵冬筍、酸辣黃瓜、糖拌西紅柿、醬 蘑菇、鹵香菇。八個熱炒是三色芙蓉(用蛋清、青菜和木耳)、奶油烤菜花、草菇栗子(佐以胡蘿蔔丁、白果)、雪中送炭(綠豆芽兩頭掐淨,上覆香菇切成的黑色 絲條)、青椒鳳尾(青椒切成拇指大片,鳳尾菇亦切薄片)、炸素果(豆腐卷捲成扁卷,入油鍋炸)。壓軸是什錦火鍋,以黃豆芽吊湯,鍋內有香菇、粉絲、白菜、 菠菜、豆製品等主料輔料十多種,以湯而取勝。

李漁《閒情偶寄》中輯飲饌一卷,後肉食而首蔬菜。李笠翁感歎道:「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 其漸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風。人能疏遠肥膩,食蔬蕨而甘之,腹中菜園,不使羊來踏破,是猶作羲皇之民,鼓唐虞之腹,與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乎世 者,棄美名不居而發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李笠翁是反對把素菜與寺院佛教聯繫在一起的。他認為,以草茅為衣,以樹果為食,是上古人的風氣。人 能遠離肥肉葷油,以吃蔬果野菜為美,使腹中那塊菜園,不被羊肉之腥來踐踏,就好比上古羲皇之民,在堯舜盛世吃飽了肚子,這同愛好古玩者有同樣的意趣。

臘八粥 

臘八粥,佛門稱做「佛粥」。按佛門說法,臘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一般說法,釋迦牟尼姓喬答摩 (Gautama),名悉達多(siddhtha),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即今之尼泊爾。淨飯王的兒子。相傳他二十九歲時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 惱,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及梵天創世說教,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經過六年苦行,最終在佛陀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其成道之日,正是臘月初八。據這種 說法,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在成道之前曾喝了一位牧牛女人奉獻的粥。經過長時間苦修,這位佛祖身形消瘦,疲憊不堪。喝了這碗粥,他一下子如受甘霖,身體光 悅。此典之源,已無可考,我國佛典中,蕭梁時僧佑《釋迦譜》中記曰:

爾時太子即釋迦牟尼。心自念言:「我今日食一麻一米,乃至七日食一麻米,身形消瘦,有若枯木。修於苦行,不得解脫,故知非道。」時彼林外有一牧牛女人,名 難陀阿羅。時淨居淨居,傳說中的天人,他指引了釋迦牟尼的出家。天來下勸言:「太子今在於林中,汝可供養。」女人聞已,心大歡喜。於時,地中自然而生千葉 蓬華,上有乳糜。女人見此,生奇特心,即取乳糜至太子所,頭面禮足而以奉上太子即復作如是言:「我為成熟一切眾生,故食此食。」咒願訖已,即受食之,身體 光悅,氣力充足,堪受菩提。

按這種說法,牧牛女人是接受了淨居神的指示,而且淨居說完之後,地上自然就冒出千葉蓮花,千葉蓮花之上有乳粥,那麼這粥,其實是神所奉獻的了。釋迦牟尼是喝了這神粥,才成道的。

佛寺因此而臘月初八日要煮粥、喝粥。喝粥,一表示對佛祖的紀念,二期望神靈的降臨,三表示像佛祖那樣艱苦修行的決心。但此俗是否從印度傳入,何時傳入,均無史料記載。查《荊楚歲時記》,臘八日並無喝粥的記載。最早見於文字者,大約是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

十二月,街市盡賣撒佛花、韭黃、生菜、蘭芽、勃荷、胡桃、澤州餳。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隊念佛,以銀銅沙羅或好盆器,坐一金銅或木佛像,浸以香 水,楊枝灑浴,排門教化。諸大寺作浴佛會,並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

此說,不知如何與浴佛聯繫在了一起。俗傳釋迦牟尼的生日應該是四月八日,是日僧人以水灌洗佛像,謂之浴佛,又稱灌佛。《荊楚歲時記》:「荊楚以四月八日諸 寺各設齋,香湯浴佛,共作龍華會,以為彌勒下生之征也。」設想,宋代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從另一角度慶賀佛誕,也因此送臘八粥。七寶乃佛教名詞,在佛經中說法 不一。《法華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硨磲殼)、碼(瑪瑙)、真珠、玫瑰為七寶。《無量壽經》以金、銀、琉璃、玻璃、珊瑚、碼、硨磲為七寶。《阿彌陀 經》、《大智度論》以赤金、銀、琉璃、玻璃、硨磲、珠、碼為七寶。《般若經》以金、銀、琉璃、硨磲、瑪瑙、虎(琥)珀、珊瑚為七寶。五味:酸、苦、辛、 鹹、甘。顯然,金銀琉璃等是不能煮粥的。那麼,所謂「七寶五味」都是些什麼原料呢?周密《武林舊事》中記:「八日,則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 栗之類作粥,謂之『臘八粥』。」

胡桃、松子、乳蕈(蘑菇)、柿、栗,再加粟米與豆,便是七寶。元人熊夢祥的《析津志》中,則記這一日喝「紅糟粥」和「硃砂粥」:

臘月皇都飛:臘的異體字。雪,銅銅:盛水之器。凍折寒威冽。八日硃砂香粥啜,宮娥說,氈幃:堵,佛塔。下休教揭是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紅糟粥,以供佛飯僧。都中官員、士庶作硃砂粥。傳聞,禁中一如故事。

紅糟,又稱紅米,是在稻米上培植的紅色曲米。《本草綱目》:「紅曲本草指《神農本草經》。不載,法出近世其法用白米一石五斗,水淘浸一宿作飯,分作十五 處,入曲母三斤,搓揉令勻,並作一處,以帛密覆,熱即去帛攤開,覺溫急堆起,又密覆。次日日中,又作三堆,過一時,分作五堆,再一時,合作一堆,又過一 時,分作十五堆,稍溫又作一堆,如此數次。第三日用大桶盛新汲水,以竹籮盛曲,作五六分蘸濕完,又作一堆,如前法作一次。第四日如前,又蘸,若曲半沉半 浮,再依前法作一次,又蘸,若盡浮則成矣,取出,日干收之。」《本草求原》:「米加酒麴窨造,變為真紅,能走營氣以活血,燥胃消食。」此即紅糟粥。硃砂又 名丹砂,是礦物質,《本草正》:「硃砂,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脈,入肺可以降氣而走皮毛,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入肝可行血滯而走筋膜,入腎可逐水邪而走骨 髓。」硃砂要研成粉末用,硃砂少量入粟米熬粥,要配以豬心。

熊夢祥,江西人,號松雲道人,他提及的紅糟粥和硃砂粥都是藥粥。同是元人,孫國敉的《燕都遊覽志》中就提及:「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以米果雜之,品多者為勝。」

到明代,劉若愚《明宮史》中記:

初八日,吃臘八粥。先期數日,將紅棗捶破泡湯。至初八日,加米、白果、核桃仁、栗子、菱米煮粥。供佛聖前,戶牖、園樹、井灶之上,各分佈之。舉家皆吃,或亦互相饋送,誇精美也。

這說明,明代臘八粥,除供佛聖外,還需祭園樹、祭井灶。至清代,有關臘八粥的記載,見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臘月八日 為王侯臘,家家煮果粥。皆於預日揀簸米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祀家堂門灶隴畝,闔家聚食,饋送親鄰,為臘八粥。」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 記》:「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紅 糖、瑣瑣葡萄,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則傷味。每至臘七日,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饋親友,不 得過午。並用紅棗、桃仁等製成獅子、小兒等類,以見巧思。」這裡所記,生料、熟料各八種。《光緒順天府志》記:「臘八粥,一名八寶粥,每歲臘月八日,雍和 宮熬粥,定制,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其粥用米雜果品和糖而熬。民間每家煮之,或相饋遺。」《燕京歲時記》也記:「雍和宮喇嘛,於初八日夜內熬粥供佛, 特派大臣監視,以昭誠敬。其粥鍋之大,可容數石米。」

其實,當時雍和宮臘月初一就開始搭棚壘灶,支上六口丈二大鍋。等到臘月初七雞啼生火,六口大鍋內「雜諸豆米,並果實如榛栗菱芡之類,矜奇鬥勝,多至數十 種,皆漬染末碧色,糖霜亦如此」。豆米入鍋後要不斷火地煮十二個地支(也就是整整二十四個小時),到臘八的拂曉出鍋,第一鍋粥要獻佛,第二鍋粥才進獻皇 帝。接著,第三鍋粥賞賜大臣,第四鍋粥敬奉施主,第五鍋粥賑濟貧民,第六鍋粥才是寺內僧眾自食。

昔道光皇帝愛新覺羅‧寧曾有《臘八粥》詩,詩曰:「一陽初復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節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蔬紛紛聚。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炬。童稚飽腹慶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紅樓夢》第十九回中,賈寶玉向林黛玉講臘八粥,說是林子洞中的耗子精要熬臘八粥,山下廟裡果米最多,「米豆最多,果品卻只有五樣,一是紅棗,二是栗子,三是落花生,四是菱角,五是香芋」。說耗子精要偷廟裡的果米熬臘八粥,實在有些對佛祖不恭。

臘八粥雖源於佛教,但流入民間,其實已完全改變了原來的意思。進入臘月,農事忙完,年節臨近,喝臘八粥便有許多喜興色彩。正宗的臘八粥,熬成後應是紅的, 舊時有錢人家要撒以青絲紅絲,再在粥面上用白糖撒上「喜」、「壽」、「福」字,然後饋送親友。臘八粥,最後以糖調味,應該是甜的,但南方也有以青菜、薺 菜、黃花、木耳、火腿與菱角、荸薺、瓜子、栗子、白果等合煮一鍋者,稱做「鹹臘八粥」。

冰食‧冰酪 

冷飲在古時稱為「冰食」。冷食之傳統其實源遠流傳,至今起碼有三千多年之歷史。

早在《詩經‧豳風‧七月》中,就有這樣的詩句:「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豳風‧七月》是當時的奴隸們唱的一首農事詩,二之日、三之日指的是 舊時夏歷的十二月、正月。翻譯過來就是:十二月,把冰鑿得通通地響;正月裡,把它藏進冰窖。「凌陰」的「陰」是「窨」的借字,也就是藏冰室。把它藏進冰窖 幹什麼用呢?供貴族們在夏天時享用。古時貴族的冰食,首先依賴於藏冰。《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冰方盛,水澤腹堅,命取冰。」《周禮‧天官‧凌人》: 「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凌:冰室。三其:三倍。,春始治鑒春天獻羔而啟冰。。」凌人是周王朝專司冰事的職官,主掌斬冰、藏冰、啟冰、頒 冰諸事。今人考,當時周王朝之司冰事的機構有凌人近一百人。有兩個主管,名「下士」;兩個秘書,稱「府」;兩個文書,稱「史」;八個領班,稱「胥」;每班 十個勞力,稱「徒」。

今在陝西鳳翔,發掘有秦時一處凌陰。此凌陰掘於一個夯土台基(16.5米×17.1米)的中央,深約2米,窖口10米×11.4 米,底8.5米×9米。窖周圍夯土成隔溫牆,厚3米。窖上有瓦頂建築,窖底鋪板岩,窖口有五道可啟落的閘門,閘門下有排水道,可供融水排出。 冰窖周圍有大量腐殖質,大約是昔日用麥草做保溫層的殘跡。據計算,這樣一個窖,藏水量約兩百立方米,按《周禮》藏冰量是實際用冰量三倍,那麼可用冰六十多 立方米。

當初,按節令,夏歷十二月鑿冰,正月藏冰,三月啟冰。藏冰時,按《儀禮》,要祭司寒之神。祭品用黑色的公羊和黑色的黍米。因寒氣來自北方,司寒之神就是北 方之神。北方的土是黑的,北方的神也是黑的,故稱「玄冥」。「玄冥」也就是水神。《左傳》:「共工之子,為玄冥師。」待啟冰時,要獻禮,獻禮用羔羊春韭, 在窖口要掛上桃木弓、荊棘箭,以辟鬼邪。啟冰時取出的第一批冰,要托以祭盤,於太廟祭祀先祖。

當時各地貴族都修凌陰。《左傳‧襄公二十一年》記,楚臣申叔豫夏日就在冰室以冰為床,穿皮衣而躺在冰床上。除專門的凌陰外,宮中還有冰廚即冷庫。,內有冰 井。井內以陶制井圈疊套成井壁,下有與之同大的陶鑒做井底。昔曹操專門在鄴城今之河北臨漳。建有冰井台,《水經注》記:「鄴城西北有三台,皆因城為基,巍 然崇岸,其高若山。建安十五年魏武所起,其中曰銅雀台,南則金虎台,北曰冰井台。」「朝廷又置冰室於斯阜,室內有北井。」「冰井台亦高八丈,有屋一百四十 五間。上有冰室,室內數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

除冰室、冰井之外,還有「冰鑒」。「冰鑒」即冷藏食品的大冰盆。今有昔吳王夫差的青銅冰鑒(高44.8厘米,口徑76.5厘米,底徑47.2厘米)。另有 出土的曾侯乙冰鑒兩個,呈方箱形(高61.5厘米,長寬均為76厘米)。這種冰鑒有蓋,裡面裝一方壺。蓋的中間是空的,蓋上蓋,方壺的壺蓋正好從中間露 出。很顯然,這壺是用來盛酒的,冰鑒對壺中的酒起到了冰鎮作用。

最初的冷飲比較簡單。《楚辭‧招魂》:「挫糟凍飲,酎清涼些。」韓愈《楚辭集注》:「挫,捉也。凍,冰也。酎,醇酒也。」這也就是一種冰鎮清酒。東漢蔡邕 《為陳留縣上孝子狀》:「臣為設食,但用麥飯寒水。」寒水,指的是冰水。《周禮》中,王有六飲:水、漿、醴、涼、醫、酏。漿、醴、涼、醫、酏,其實都是 酒。漿是味稍酸的酒。煮米成干飯釀的酒叫醴,煮米成稀粥釀的酒叫酏。醫是可以治病的酒,涼是用水攙淡的酒。又有冬天飲六漿、夏天飲六清之說。六清是薄荷 水、嫩藜、糯米、甜酒、梅汁、桃濫(寒粥與冰屑拌和而成)。

因當時冰之收藏不易,所以唐以前,能享用者並不多。當時皇宮舉行冷宴,以食冰為主,皇帝即以冰頒賜部下,以示皇恩。隋唐以後,城中開始有賣冰的鋪子。但夏 冰價格仍很高。《雲仙雜記》:「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白少傅即白居易。詩名動於閭閻,每需冰雪,論筐取之,不復償價,日日如是。」《迷樓記》還記 這麼一則故事,敘隋煬帝晚年,築迷樓,醉迷於女色。「大業八年,方士進大丹,帝服之,蕩思愈不可制,日夕御女數十人。入夏,帝煩躁,日引飲幾百杯,而渴不 止。醫丞莫君錫上奏曰,帝心脈煩盛,真元太虛,多飲即大疾生焉。因進劑治之,仍乞置冰盤於前,俾帝日夕朝望之,亦治煩躁之一術也。自茲,諸院美人,各市冰 為盤,以望行幸。京師冰為之踴貴,藏冰之家,皆獲千金。」宮女們為得煬帝之寵愛,爭相置冰盤,因此使賣冰之家都發了大財。

至唐代,中國已有人造冰。《杜陽雜編》:「盛夏安鑊,用水晶如掌者汲水煮沸,取越瓶盛湯,油帛密封,復煮千沸,急沉澗底,平旦冰結矣,名寒筵冰。」中國人造冰與歐洲人造冰相比,大約早了五個世紀。

初創冰雕者,其實是唐代的楊國忠子弟,把夏冰雕成藝術品,在食用之前可玩賞一番。《開元天寶遺事》記:「楊國忠子弟,以奸媚結識朝士。每至伏日,取堅冰令 工人鏤為鳳獸之形,或飾以金環綵帶,置之雕盤中,送與王公大臣。惟張九齡不受此惠。」另「楊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為山,周圍於宴席間。坐客雖酒 酣,而各有寒色。亦有挾纊者披錦被者。」。

皇帝們在盛夏因為多食冰水,就容易暴病。《宋史‧施師點傳》記,施師點任禮部侍郎後,孝宗皇帝很器重他,經常與他長談。 「一日入對後,殿上曰:『朕前飲冰水過多,忽暴下,幸即平復。』師點曰:『自古人君當無事時,快意所為,忽其所當戒,其後未有不悔者。』上深然之。」《本 草綱目》也記,宋徽宗因食冰多而致病脾,國醫久治不效,召楊介診之。楊介怎麼治呢?以冰塊煎藥,所謂「疾因食冰,臣因以冰煎此藥,是治受病之原也」。以冰 治冰,結果治好了徽宗的脾。

唐宋時,著名的冰食,有「雪泡梅花酒」(見《夢粱錄》),有「涼水荔枝膏」(見《東京夢華錄》),有「冰調雪藕絲」杜甫詩《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 遇雨》:「竹深留客處,荷淨納涼時。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有「冰鎮珍珠汁」《續夷堅志》:「臨洮城外洮水,冬月結小冰子,如芡實,圓潔如一耳垂之 珠。洮城中富人收貯。盛夏以蜜漿調之,如珍珠粉。」。

至於冰淇淋,對其發明權,今人乃爭論不休。有人認為,發明者是14世紀初的意大利人邦塔倫蒂;有人認為是古羅馬的奴隸,他們在從阿爾卑斯山向都城運冰的過 程中,將果醬加入冰,創造了冰淇淋。其實,冰淇淋之最初的發明權在中國,是1295年,馬可‧波羅將其製法帶回意大利的。

冰淇淋的名稱,是從英文音譯過來的,冰加上奶油的意思。國外有人考,這種冰凍的奶食,原名叫「冰酪」,原是元代宮廷的冷食。馬可‧波羅回國前,元世祖忽必烈偷偷把其製法傳給了他,馬可‧波羅將它獻給了意大利王室。

查元宮廷確實有「冰酪」。陳基有詩:「色映金盤分外近,恩兼冰酪賜來初。」這位陳基是給皇帝講經的經師,這首詩就是說他給皇帝講經時,講到「冰酪」的恩 典。他說,冰酪盛於金盤,黃白相映,賜食的地方離聖上很近,這真是難得的殊榮。查元人忽思慧所作《飲膳正要》,其中記有「酥油」、「醍醐油」、「馬思哥 油」的製法:「牛乳中取浮凝,熬而為酥。」「取上等酥油,約重千斤之上者,煎熬,過濾淨,用大磁甕貯之。冬月取甕中心不凍者,謂之醍醐。」「取淨牛奶子, 不住手用阿赤打油木器。打取浮凝者,為馬思哥油馬思哥為蒙語。,今亦云『白酥油』。」後人朱彝尊在《食憲鴻秘》中記乳酪的製作:「從乳出酪,從酪出酥,從 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牛乳一碗,攙水半鐘,入白面三撮,濾過,下鍋,微火熬之,待滾,下白糖霜。然後用緊火,將木杓打一會,熟了再濾入碗。糖內和薄 荷末一撮最佳。」

若冰凍之後,很顯然就是原始之冰淇淋。

清代,由於藏冰業的高度發展,冰不再是罕貴之物,冰飲業一躍而上,變得非常普及,冰價也為之暴跌。嚴辰《憶京都詞》註:「京都夏日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 冰拌食,涼沁心脾。且冰亦可以煮食,謂之冰核。冰窖開後,兒童舁賣於市,只須數文錢,購一巨冰。」《燕京歲時記》:「京師暑伏以後,則寒賤之子擔冰吆賣, 曰冰胡兒。」這種冰胡兒,就是比較原始的冰棍。

清代北京的冷飲佳品,一是酸梅湯。《道鹹以來朝野雜記》:「北京夏季涼飲,以酸梅湯為佳品。系以烏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圍之,久而自涼,不傷人,且祛暑 也。」《燕京歲時記》:「酸梅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調以玫瑰、木樨、冰水,其涼振齒。以前門九龍齋及西單牌樓五家者為京都第一。」二是西瓜汁,西瓜去籽擰 汁,入於冰中鎮涼。高貴者汁用文火煉熬,至黏稠時傾入碗內,冰鎮之後凝結如琥珀,名「琥珀糕」。三是「杏仁豆腐」。朱彝尊《食憲鴻秘》記:「京師甜杏仁, 用熱水泡,加爐灰一撮,入水,候冷,即捏去皮,用清水漂淨。再量入清水,如磨豆腐法帶水磨碎,用絹袋搾汁去渣。以汁入鍋煮熟。加白糖霜或量加牛乳。」此種 冷凍後叫杏酪,切成小塊配以冰水,即杏仁豆腐。四是「什錦冰盤」,主要盛以夏時河鮮,即果藕、菱角、雞頭米、蓮子。若是全冰碗,還需加杏仁、鮮核桃仁、甜 瓜、蜜桃。這些東西都切成薄片,盛以冰塊之中,真是夏令之佳品。

昔什剎海是北京最大的冷飲市場,什剎海會賢堂的什錦冰盤非常有名。送冷飲上門者,舊稱「送冰盞兒」。送冰盞兒者手執兩枚銅碗,兩碗相疊,大指小指卡住下 碗,二指三指挑動上碗,頻頻相擊,有斷有續,發出「兒錚——錚」的聲音。敲擊銅碗的聲音,在赤日炎炎之中,聽起來就十分清涼。

譚家菜 

譚家菜是著名的官府菜。

譚家菜乃清末譚宗浚所創。譚宗浚是廣東南海人,是大學士譚瑩之子。《清史稿》說,譚瑩讓宗浚在家閉門讀書十年,才許出仕。同治十三年,宗浚二十七歲中榜 眼,入翰林,督學四川,後又充江南副考官。宗浚與他父親一樣好詩賦。詩話說:「叔裕(即宗浚)才學淹博,名滿都下,自編其詩為八集。大抵少作以華贍勝,壯 歲以蒼秀勝,入滇以後諸詩雖不免遷謫之感,而警煉盤硬,氣韻益古。」宗浚傳有《荔村草堂詩鈔》。有《春雨》:「側側微風澹澹煙,徹宵疏雨總堪憐。一春況味 如中酒,三月輕寒未卻綿。里巷時光祈麥處,山棚生計焙茶天。綠蔭如幄花如霧,爭遣詩人不惘然。」有《泮塘晚步》:「西郊獨歸霧冥冥,茨菇未長茭筍生。幽禽 避客就湮沒,黃葉打門知雨鳴。前溪後溪有竹樹,東崦西崦開柴荊。吾鄉勝游自不乏,安用陽羨籌躬耕。」

譚家菜乃譚宗浚入翰林後始名。譚宗浚一生酷愛珍饈,入京後,當時京城飲宴蔚然成風,京官每月一半以上的時間互為飲宴。宗浚宴客,善安排,精調味,將家鄉粵菜與京菜互為調和,初入京便頗具名聲,但譚家菜真正名聞遐邇,卻是譚宗浚之子譚青所為。

譚青生於京城,對飲食之講究,過於其父,以精於飲食為樂。譚宗浚充任外官時,青隨往,對各地名餚多有研究。少時便有積累食譜之嗜好。譚宗浚一生伉直,為掌 院所惡,後出為雲南糧儲道。宗浚不樂外任,辭,不允,後又授按察使,引疾而歸,鬱鬱死於歸途之中。青光緒年間隨父返鄉,宣統年間返京,圖重振家門。宣統年 間,青任郵傳部員外郎,辛亥革命後任議員,後又任交通部、平綏鐵路局、教育總署、內務總署、實業總署的秘書。據鄧雲鄉先生記,譚青好書畫詞章。常與高明雅 友詩書往來,賞花飲酒。刻有《聊園詞》。有《絳都春‧分詠京師詞人弟宅,得黃仲則法源寺寓捨》:「宣南紺宇,問詞客有靈,琴書曾駐。詠罷惱花,歌哭當年, 朝昏度。齋廊倚松經幢古,喜蒲褐,春分鄰樹。帶詩呈佛,呼尊選客,倦游情愫。何處,茶煙病榻,舊巢試認覓,百年塵土。一句悔存:愁寫烏絲愁心句。登樓日日 春流去,歡後語,誰人能賦,牡丹闌外斜陽,斷鍾又暮。」

譚青喜交遊。晚清一般官宦人家都熱中於廣置田產,獨宗浚、青父子熱中於飲食之道,不惜重金禮聘各方名廚,隨請隨辭,以博覓各家之長。譚青又比譚宗浚更嗜於 宴請四方名士。辛亥革命後,家敗,青絲毫不改嗜吃之習,先變賣珠寶,後變賣房產,依然籌款舉宴。後來坐吃山空,實在無法維持,只得悄悄承辦家庭宴席,以變 相營業補貼家用,維持盛宴常開。當時,譚家菜已聲名遠揚,文人、官僚慕名,紛紛以重金求譚家代為備宴。譚青絕不掛牌,每次只答應承辦三桌,每桌價格在當時 為一百塊。請譚傢俬辦宴席,剛開始時需要提前三天預約,慢慢地越辦名聲越大。據《四十年來之北京》記,「耳食之徒,震於其代價之高貴,覺得能以譚家菜請客 是一種光寵。弄到後來,簡直不但無『虛夕』,並且無『虛晝』,訂座往往要排到一個月以後,還不嫌太遲」。

民國初,北京著名的私家烹飪共有三家。一為軍界段家菜,二為銀行界任家菜,三為財政界王家菜。譚家一辦筵,名聲很快壓倒了這三家,獨領榜首。當初有道: 「戲界無腔不學譚(指譚鑫培),食界無口不誇譚。」當初有郭家聲在報上專登《譚饌歌》一首,歌首數句為:「翁餉我以嘉饌,要我更作譚饌歌。饌聲或一紐轉, 爾雅不熟奈食何。」稱譚青為「譚饌精」。

譚青被稱做「譚饌精」,其實自身並不上灶,上灶者乃譚家女主人及幾位家廚。譚家女主人都善烹飪。譚青於宣統年間返京,從廣東帶來兩房姨太太,都是烹飪高 手。譚青的二房死於1919年,以後獨撐譚家菜門面的,一直是三姨太趙荔鳳。趙荔鳳進京時,年方三七、聰穎端麗。譚家辦私宴那些年,她不單自己上灶,且管 每日的採買,專使一輛包月車,每日天濛濛亮時便坐車出門搜求各方時鮮。譚家辦筵,設一間客廳三間餐室,傢具皆花梨、紫檀,室雅花香,盆景滿架,四壁皆名人 字畫,所用器皿都是上好古瓷。

請譚家辦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不管誰做東,無論相識不相識者,都需給主人譚青一份請柬。留一席之地,備一份杯盞。譚青還每席都欣然入座,喝兩盞酒。席 上,一般多文人墨客。常見者如收藏家藏園老人、醫界醫息園老人、畫家白石老人以及好詞賦者綴玉軒主、浣花居士等。據鄧雲鄉先生記,「如果座中熟人多,大家 杯盤狼藉之餘,酒酣耳熱之際,各出所攜,或一部宋元槧本,或一卷唐、祝妙墨,互相觀賞,互相鑒定,這就不只是口腹之慾,而是充滿交融學問和藝術的文化氣氛 了」。

譚家菜之特點,一在融會了南北之長,甜鹹適口,南北均宜。二在講究原汁原味,講究吃雞要品雞味,吃魚要嘗魚鮮,燜菜時不續湯或兌汁,熗鍋不用花椒一類香 料,菜成後也絕不放胡椒一類的調料。三在火候足、下料狠,講究慢火細做。譚家菜所用清湯,都用整雞、整鴨、豬肘、干貝加金華火腿集在一起煨成,所以湯清而 味濃。四在選料精。譚家吃熊掌必用左前掌,是熊冬眠時經常用舌舔之掌。吃魚翅必選「呂宋黃」,吃鮑魚則必須紫鮑。

東莞倫哲如先生《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中有詩頌譚家菜。詩曰:「玉生儷體荔村詩,最後譚三擅小詞。家有金懶收拾,但付食譜在京師。」玉生指譚宗浚,譚三指譚青。,竹籠。《漢書‧韋賢傳》:「遺子黃金滿。」

譚家菜南北合流,菜譜有近兩百種,以烹製海味最為有名。譚家製作的雞鮮嫩無比,據說竅門在於不沾火,下沸湯一燙即成。譚家的名菜「黃燜魚翅」,選用珍貴的 「呂宋黃」,整翅,先用冷、熱水泡透發透,然後用雞鴨干貝火腿湯煨制,須在火上連續用文火燜六個小時,待雞鴨火腿干貝的精華全數燜於翅內,雞鴨火腿干貝燜 後則棄之不要。譚家的「清湯燕菜」,訣竅在不用鹼水漲發,只用溫水浸泡,以保持燕菜原味,浸泡後,注入雞湯,上籠蒸後分裝進小湯碗,配以雞鴨豬肘干貝金華 火腿熬就的清湯,湯內入幾絲金華火腿。湯清如水,燕菜淺黃,再配以火腿,燕菜軟滑不碎,湯清新而越顯高貴。

譚家菜中,最講究者為燕翅席。譚家菜也以烹製燕窩和魚翅最為有名。光魚翅的烹製就有十幾種,菜譜有「三絲魚翅」(三絲為海參、鮑魚、冬筍)、「蟹黃魚 翅」、「雞茸魚翅」、「沙鍋魚翅」、「干貝黃肉翅」。燕菜也有清湯、白扒、雞茸、佛手各種不同花色。在譚家筵席中,吃燕翅席有一定的規矩。譚家菜名廚彭長 海曾介紹說:

客人進門,先在客廳小坐,上茶水和乾果。待人到齊後,步入餐室,圍桌坐定,一桌十人。先上六個酒菜,如「叉燒肉」、「紅燒鴨肝」、「蒜蓉干貝」、「五香魚」、「軟炸雞」、「烤香腸」等。這些酒菜一般都是熱上,上好的紹興黃酒也燙得熱熱端上來,供客人們交杯換盞。

酒喝到二成,上頭道大菜「黃燜魚翅」。這道菜魚翅軟爛味厚,金黃發亮,濃鮮不膩。吃罷,口中餘味悠長。

第二道大菜為「清湯燕菜」。在上「清湯燕菜」前,給每位客人送一小杯溫水,請你漱口。因為這道菜鮮美醇釅,非淨口後,則不能更好地體味其妙處。

接著上來的是鮑魚,或紅燒,或蠔油,湯鮮味美,妙不可言。但盤中原汁湯漿僅夠每人一匙之飲,食者每以少為憾。這道菜亦可用熊掌代之。

第四道菜為「扒大烏參」,一隻參便有尺許長,三斤重,軟爛糯滑,汁濃味厚,鮮美適口。第五道菜上雞,如「草菇蒸雞」之類。第六道菜上素菜,如「銀耳素 燴」、「蝦子茭白」、「三鮮猴頭」一類。第七道菜上魚,如「清蒸鱖魚」。第八道菜上鴨子,如「黃酒燜鴨」、「干貝酥鴨」、「葵花鴨」、「柴把鴨子」等。第 九道菜上湯,如「清湯蛤士蟆」、「銀耳湯」、「珍珠湯」等。所謂「珍珠湯」,是用剛剛吐穗、兩寸來長的老玉米製成的湯。

最後一道為甜菜,如「杏仁茶」、「核桃酪」一類,隨上「麻茸包」、「酥盒子」兩樣甜鹹點心。至此,燕翅席告結束。上熱手巾後,眾起座,到客廳,又上四乾 果、四鮮果,一人一盅雲南普洱茶或安溪鐵觀音茶。茶香馥郁,醇厚爽口,飯後回甘留香。曾有人吃了譚家菜燕翅席後,發出「人類飲食文明,到此為一頂峰」的讚 歎。還有人曾借這樣一句古話,來形容吃罷譚家菜燕翅席後的心情:「觀止矣,雖有他樂,不敢請矣。」

譚青時期,吃譚家菜,須得入譚家門才能吃到。不管你頭臉有多大,譚家絕不出外會。當年汪精衛進京宴請名流,據說曾找譚青求譚家破例出一次外會,被譚青一口 回絕。後來汪精衛說盡了好話,譚青才勉強答應給汪做兩道菜。一道「紅燒鯊翅」,一道「蠔油紫鮑」,都在譚家事先做好,再由家廚送過去。至於出外會,譚青一 生始終未答應過。

譚家菜始創於譚宗浚,名聲鼎盛期其實只不過二三十年。1943年,譚青死於高血壓。之後,三姨太趙荔鳳患乳腺癌,手術後於1946年去世。趙荔鳳死後,譚 家、北京米市胡同19號相應而冷落,譚家菜由三小姐譚令柔勉強維持。1949年後,譚家幾位主廚搬出譚宅,曾在果子巷租房,經營譚家菜殘餘。1954年, 這幾位主廚入北京西單承恩居。1958年,又從承恩居遷入北京飯店。

滿漢全席 

滿漢全席是源於清代的一種大型宴席。此席在清政權入關後逐漸形成。

清入關以前,宮廷宴席非常簡單。一般宴會,露天鋪上獸皮,大家圍攏一起,席地而餐。《滿文老檔》記:「貝勒們設宴時,尚不設桌案,都席地而坐。」菜餚,一 般是火鍋配以燉肉,豬肉、牛羊肉加以獸肉。皇帝出席的國宴,也不過設十幾桌、幾十桌,也是牛、羊、豬、獸肉,用解食刀割肉為食。

清入關後,情景有了很大的變化。六部九卿中,專設光祿寺卿,專司大內筵席和國家大典時宴會事宜。清剛入關時,飲食還不太講究,但很快就在原來滿族傳統飲食方式的基礎上,吸取了中原南菜(主要是蘇杭菜)北菜(山東菜)的特色,建立了較為豐富的宮廷飲食。

據《大清會典》和《光祿寺則例》記,康熙以後,光祿寺承辦的滿席分六等:一等滿席,每桌價銀八兩,一般用於帝、後死後的隨筵。二等席,每桌價銀七兩二錢三 分四厘,一般用於皇貴妃死後的隨筵。三等席,每桌價銀五兩四錢四分,一般用於貴妃、妃和嬪死後的隨筵。四等席,每桌價銀四兩四錢三分,主要用於元旦、萬 壽、冬至三大節賀筵宴,皇帝大婚、大軍凱旋、公主和郡主成婚等各種筵宴及貴人死後的隨筵等。五等席,每桌價銀三兩三錢三分,主要用於筵宴朝鮮進貢的正、副 使臣,西藏達賴喇嘛和班禪的貢使,除夕賜下嫁外藩之公主及蒙古王公、台吉等的饌宴。六等席,每桌價銀二兩二錢六分,主要用於賜宴經筵講書,衍聖公來朝,越 南、琉球、暹羅、緬甸、蘇祿、南掌等國來使。光祿寺承辦的漢席,則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類,主要用於臨雍宴文武會試考官出闈宴,實錄、會典等書開館編 纂日及告成日賜宴等。其中,主考和知、貢舉等官用一等席,每桌內饌鵝、魚、雞、鴨、豬等二十三碗,果食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同考官、監試御史、提調 官等用二等席,每桌內饌魚、雞、鴨、豬等二十碗,果食蔬食等均與一等席同。內簾、外簾、收掌四所及禮部、光祿寺、鴻臚寺、太醫院等各執事官均用三等席,每 桌內饌魚、雞、豬等十五碗,果食蔬食等與一等席同。文進士的恩榮宴、武進士的會武宴,主席大臣、讀卷執事各官用上席,上席又分高、矮桌。高桌設寶裝一座, 用面二斤八兩,寶裝花一攢,內饌九碗,果食五盤,蒸食七盤,蔬菜四碟。矮桌陳設豬肉、羊肉各一方,魚一尾。文武進士和鳴贊官等用中席,每桌陳設寶裝一座, 用面二斤,絹花三朵,其他與上席高桌同。

當初,宮廷內滿漢席是分開的。康熙年間,曾三次舉辦幾千人參加的「千叟宴」,聲勢浩大,都是分滿漢兩次入宴。

滿漢全席其實並非源於宮廷,而是江南的官場菜。據李斗的《揚州畫舫錄》說:「上買賣街前後寺觀,皆為大廚房,以備六司百官食次:第一份,頭號五簋碗十件 ——燕窩雞絲湯、海參燴豬筋、鮮蟶蘿蔔絲羹、海帶豬肚絲羹、鮑魚燴珍珠菜、淡菜蝦子湯、魚翅螃蟹羹、蘑菇煨雞、轆轤錘、魚肚煨火 腿、鯊魚皮雞汁羹、血粉湯、一品級湯飯碗。第二份,二號五簋碗十件——卿魚舌燴熊掌、米糟猩唇、豬腦、假豹胎、蒸駝峰、梨片伴蒸 果子狸、蒸鹿尾、野雞片湯、風豬片子、風羊片子、兔脯奶房簽、一品級湯飯碗。第三份,細白羹碗十件——豬肚、假江瑤、鴨舌羹、雞 筍粥、豬腦羹、芙蓉蛋、鵝肫掌羹、糟蒸鰣魚、假斑魚肝、西施乳、文思豆腐羹、甲魚肉肉片子湯、繭兒羹、一品級湯飯碗。第四份,毛血盤二十件— —炙、哈爾巴、小豬子、油炸豬羊肉、掛爐走油雞、鵝、鴨、鴿、豬雜什、羊雜什、燎毛豬羊肉、白煮豬羊肉、白蒸小豬子、小羊子、雞、鴨、鵝、白 面餑餑卷子、什錦火燒、梅花包子。第五份,洋碟二十件,熱吃勸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徹桌,鮮果十徹桌。所謂滿漢席也。」

這是揚州「大廚房」專為到揚州巡視的「六司百官」辦的。從現在可得的文字資料分析,滿漢全席應源於揚州。此種滿漢全席集宮廷滿席與漢席之精華於一席,後來就成為大型豪華宴席之總稱,菜點不斷地予以增添與更新,又成為中華美食之縮影。

從乾隆南巡之後,滿漢全席開始在各地流行。但各地食單都不盡相同。許衡《粵菜存真》中記清末兩份滿漢全席單:

廣州膳單:

到奉客人到後敬奉的點心。:每位:蟹肉片兒面,鹹甜美點四式。

茗敘謂之「手分」。:香茗,紅瓜子、銀杏仁。

第一度:兩冷葷:京都熏魚、花蕊肫肝。熱葷:雞皮鱘龍、蠔油野菰、一品上湯官燕、干燒大網鮑魚、炒梅花北鹿絲、雪耳白鴿蛋、金陵片皮鴨。跟餑餑一度。鮮奶蘋果露,精美甜點心四式。

第二度:兩雙拼:菠蘿拼火鵝、雲腿拼腰潤。熱葷:合核腎肝片、夜香鮮蝦仁、紅扒大裙翅、鶴壽松齡、翡翠珊瑚、口蘑雞腰、燒乳豬全體。跟千層餅、酸辣湯、酸菜、嶺南鹹點心一度。跟長壽湯一碗。

第三度:兩冷葷:滷水豬、青瓜皮蝦。熱葷:熊掌燉鷓鴣、鳳肝拼螺片、麒麟吐玉書、杜花耳鴨、如意雞成對。跟片兒燒一度、申江美點心一度。跟長春湯一碗、會伊府面九寸。

第四度:兩雙拼:露筍拼白雞、酥羌拼彩蛋。熱葷:燴金錢豹狸、鹿尾也蜆鴨、鼎湖羅漢齋、清湯雪蛤、哈兒巴一扎。跟如意卷一度、雪東甜點心一度、冰凍杏仁豆腐。

第五度壓席菜。:玉蘭廣肚、烏龍肘子、清蒸海鮮、鍋燒羊腩。

四飯菜湯:鹹魚、油菜、鹹蛋、牛腩、蛋花湯,稀、硬飯。

三十二圍碟:四京果:酥合桃、奶提子、杏脯肉、荔枝幹。四生果:鮮柳橙、潮州橘、沙田柚、甜黃皮。四糖果:糖冬瓜、糖椰角、糖蓮子、糖橘餅。四水果:水蓮 藕、水蔭、水馬蹄、水菱角。四蜜碗:蜜餞金橘、蜜餞枇杷、蜜餞桃脯、蜜餞柚皮。四酸菜:酸青梅、酸沙梨、酸子羌、酸蕎頭。四冷素:酥甘面根、鹵冷白菌、申 江筍豆、蠔油扎蹄。四看果看果:水果的雕刻品。:像生時果,雀鹿蜂猴百子壽桃一座。

四川膳單:

手碟:毛目瓜子、白大扁豆。

四相盤:扎板羊羔、芹王冬筍、甜溜鴨片、凍子雞絲。紅鹵鴿脯、醬汁麵筋、宣威火腿、南糟螃蟹。

四熱碟:炸金錢雞塔、香花炒肚絲、鍋貼鯽魚片、炒稻田雞腿。

四水果:京川雪梨、玲瓏佛手(各兩份)。

四糖碗:冰糖銀耳羹、湘蓮子羹、冰糖蛤士蟆、廣荔枝羹。

四蜜餞:金絲蜜棗、蜜壽星橘、蜜汁櫻桃、蜜汁橄欖。

八中碗:芹菜春筍、奶油鮑魚、鴨腰蟄頭、翡翠蝦仁、蝴蝶海參、耳子雞、蟹黃銀杏、金絲山藥。

八大菜:清湯鴿蛋燕菜、紅燒南邊雞、玻璃魷魚、冬菰子雞、魚翅燒烏金白、棋盤魚肚、揚州大魚、火腿菜心。

四紅:叉燒奶豬、叉燒宣腿、烤大田雞、叉燒大魚。

四白:佛座子、劍頭雞、哈耳粑、項圈肉。

到堂點:奶皮如意卷、冰汁杏闈湯。

中點:五仁蔥油餅、蝦仁米粉湯。

席點:哪瑪米糕、薺菜燒麥、芝麻燒餅、桐川軟餅。

茶點:炸玻璃油糕、燒鮮茨茹餅、煎水晶包子、煎玫瑰琪餅,另跟杏仁茶。

隨飯菜:耳燴宣腿絲、野雞雪裡、豆芽炒鴨片、香菰近南菜,蠶豆香豆米飯、菜芯稀飯。

甜小菜:蝦瓜、醬瓜。

兩者進行比較,四川膳單顯然要比廣州膳單簡單得多。

王仁興先生《中國飲食談古》中,提供一張民國初年的滿漢全席單:

四拼碟子:鹽水蝦、佛手蜇、松花蛋、芹菜頭、南火腿、頭髮菜、白板鴨、紅皮蘿蔔。

四高莊碟:紅杏仁、大青豆、小瓜子、白生仁。

四鮮果碟:橘子、青果、石榴、鴨梨。

四蜜餞碟:白橘、枇杷、繡球、青梅。

四果品碟:白桃仁、茶尖、松子仁、桐子仁。

四糖餞碟:蘋果、蓮子、百合、南薺。

八大件:清燉一品燕菜、南腿燉熊掌、溜七星螃蟹、紅燒果子狸、扒荷包魚翅、清燉鳳凰鴨、清蒸麒麟松子仁杏仁酪、石榴子燴空心魚肚。

十六個小碗:紅燒美人蟶干、炒雪花海參、炮炒螺絲魷魚、炒金錢纏蝦仁、燴青竹猴頭、鍋貼金錢野雞、蜜汁一品火腿、燒珊瑚魚耳、金銀翡翠羹、溜松花鴿子蛋、蝦臥金錢香菇、燒如意冬筍、燴銀耳、炸鹿尾、燴鹿蹄、烹鐵雀。

八樣燒烤:四紅:燒小豬、燒鴨子、燒鯽魚、燒胸叉。四白:白片雞、白片羊肉、白片鵝、白片肉。四碟:片餑餑、荷葉夾、千層餅、月牙餅。

八押桌碗:燴蝴蝶海參、紅燒沙魚皮、汆蛤士蟆、清蒸四喜、紅燒天花鮑魚脯、釀芙蓉梅花雞、燴荷花魚肚、燴仙桃白菜。

四上隨飯碗:金豹火腿炒南薺、南腿冬菜炒口蘑、冬筍火腿炒四季豆、金腿絲溜金銀綠豆芽。

四個隨飯碟:熗苔干、拌海蜇、調香干、拌洋粉。

點心:頭道:一品鴛鴦、一品燒餅,隨杏仁茶。二道:爐乾菜餅、蒸豆芽餅,隨雞餡餃。三道:爐牛郎卷、蒸菊花餅,隨圓肉茶。四道:爐烙餡餅、蒸風雪糕,隨魚絲面。

四樣面飯:盤絲餅、蝴蝶卷、滿漢餑餑、螺絲饅頭。

四望菜碟:乾酪、白菜、桃仁、杏仁。

飯:米飯、稀飯。

麒麟小豬第一,如意小豬第二,滿漢小豬第三,縐紗小豬第四,小磨小豬第五,松子小豬第六,天花小豬第七,龍鳳小豬第八。

民國以後,滿漢全席因過於繁雜,承辦者漸漸認為不合時尚,菜館中代以為之的是燕翅席、海參席、燒烤席、鴨翅席等。抗戰以後,大菜館中,全席又開始恢復。滿漢全席的菜點和品數各地不盡相同,菜點多者有一百八十二種,少者只有六十四種。

現今全席又有很大改進,以香港現今全席膳單為例:

第一道:冷盤:孔雀開屏。熱葷:皇母蟠桃(蛙、蟹、胡桃仁炒成)、視春錦繡(用填鴨睪丸和茸炒成)、加禾官燕(燕窩湯)、掛爐大鴨、京扒全瑞(整鱉)、雪 耳鴿蛋、白炒香螺(薄片蠑、螺)、瑞草靈芝(鱉、魚唇和蝦燉成的湯)。點心:翡翠秋葉(蝦餃)、鮮蝦魚友角。水果:木瓜。

第二道:拼盤:龍樓鳳閣。熱葷:桂花脊髓(豬、牛髓與桂花茸炒)、飛鵬展翅(鶴肉魚翅湯)、大紅乳豬、海上時鮮(蒸魚)、紅燒網鮑片(酒蒸鮑魚加蠔油風味作料)、油泡北鹿絲(鹿肉撒檸檬薄片)、木絲湯。

第三道:拼盤:雁行平沙。熱葷:電影紅梅(豬肚炒鴨肝)、寶鼎明珠(炒鮮蝦)、廣松仙鶴(燉整鶴)、紅燒果狸、大同脆皮雞、珊瑚北口蛤(蛙魚炒蟹)、時蔬 扒鴨(燉鴨舌)、寶蝶穿衣(鮑魚、竹筍、青菜)、鳳舞羅衣(燉雞皮、鮑魚、蝦、筍)。點心:蚧肉片兒面(用薄餅把雞湯燉的蘑菇和青菜包起來)。

第四道:拼盤:雙飛蝴蝶。熱葷:比翼鴛鴦(青蛙、雞翅)、金絲鴿條(鴿肉炒青菜)、京扒熊掌、婆參蜆鴨(海參蜆鴨)、蝦兒吧(豬蹄燉蝦)、松子燴龍胎(燉鯊魚腸)、蘑菇扒鳳掌、酸辣湯(雞魚豆腐)。

另有小菜和各式鮮果。

宴請滿漢全席,原來有一套複雜的宴請程序。客人入席前,先凈面,隨後送上好的香茗一盅,配以四色精美的點心,謂之「到 奉」。吃罷「到奉」,開始「茗敘」,上「手碟」任選,即瓜子、榛仁之類,每人兩碟,謂之「對相」(粵語謂之「手分」),客人可以互為交談。這時,酒席已擺 好,「四生果」如鮮橙、甜柑、柚子、蘋果擺在席中四周,「四京果」如紅瓜子、炒杏仁、荔枝干、糖蓮子之類放在四周,「四看果」圍在周邊,在席上擺成圖案。 入座後,先吃鮮果,再上四冷葷喝酒,繼上四熱葷。酒過三巡,上大菜魚翅。至此,碟碗撤去,獻香巾擦臉。然後再上第二度的雙拼、熱葷。稍歇,又獻一次香巾, 接著再上第三度、第四度。第四度之後,第五度上飯菜、粥湯。食畢,用一個精緻的小銀托盤,盛牙簽、檳榔、蔻仁,供客使用,再上一遍洗臉水,叫做「檳水」。 至此,筵席遂告結束。

滿漢全席的餐具一般都十分講究,精美的菜點一定要配以金杯、銀盤、玉盞、象牙筷等珍品。滿漢全席菜餚繁多,一夕之間不能盡餐,需分全日(早、中、晚)進行,或分兩日吃完,多者可延長到三日才可終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