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夏朝

一、從有沒有夏王朝說起

偉大的詩人屈原在《楚辭.天問》中寫道:
洪泉極深,
何以?(zen)之?
地方九則,
何以墳之?
意思是說:
洪水的源泉那麼深沉,
大禹怎能把它填住?
土地分為九等,生了變化。
大禹怎樣把它劃分?
這只是屈原提出的一個重要問題。他對渺渺茫茫的夏代歷史,曾經一連提出了二十多個問題,一個比一個令人費解。

屈原是戰國(前475一前221年)時人,離現在已有兩干多年了。那個時候,在他的心目中,夏代歷史已是若明若暗,恍憂傷榴。今天,我們距夏代四千來年了,要想弄清什麼是夏代文化,它的面貌怎樣,這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要討論夏代文化,首先就要回答一個最起碼、最基本的問題,那就是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夏王朝?

翻翻我國古代的一些記載,像《尚書》、《詩經》、《國語》、《左傳》等歷史文獻,裡面確實有一些關於:夏王朝的記載,特別是經常能見到夏王朝的開國人物大禹的名字。可是你要仔細一查又覺得很不對頭,這些歷史文獻有關夏王鑰具體情況的記載,又往往非常簡略,甚至是支離破碎的。即使有的文獻講得稍微具體一些,可是拿它和另一記載一比較,又是相互矛盾,使人越看越理不出一個頭緒。夏王朝到底有沒有呢?流傳的那些有關夏王朝的片片段段的故事有沒有根據呢?不僅屈原迷惑難解,就是以後的史學家也常常提出種種疑問,甚至有人乾脆說這個王朝是虛造出來的,實際上並沒有存在過。

1899年在河南安陽殷墟(商王朝後期的都城所在)發現了一種用銅7J割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又叫卜辭。它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文字體系。它的發現,為我們解決古代史上長期爭論的疑難問題,提供了證據。

歷史學家把用甲骨文的記載和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對照著研究商代歷史,發現了一個重要現象:儘管兩者相距一千多年,可是《史記.殷本紀》所記述的商代世系競和甲骨文中所反映的商代世系基本相符。司馬遷寫史態度謹慎、一絲不苟,這是公認的事實。不過,由於無法找到其他證據,所以,人們對司馬遷的記載還不敢完全相信,然而甲骨文的發現和研究,直接印證了《史記.殷本紀》的可靠性。
這樣,我們又很自然地聯想到夏代的世系。在《史記.夏本紀》裡,司馬遷也把夏代的世系一一列了出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無法用夏代文字來直接核實《史記.夏本紀》的可靠程度。但是,既然甲骨文可以證實《史記.殷本紀》是確有根據的,那麼,我們就應該相信

《史記.夏本紀》也不會是沒有根據的。也就是說,根據《史記.夏本紀》來判斷,歷史上確曾有過一個夏王朝。

當然,我們確定有夏王朝存在,也不光是依據《史記》,還有其他一些文獻記載,也有重要的價值。舉一個例子說,古代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一篇叫做《蕩》,裡面說:殷人應汲取的教訓並不算遠,夏代就是前車之鑒。類似的記載還見於《左傳》和《孟子》。這就是說,
商以前就是夏代。

另外,要說歷史上有過夏王朝,單靠文獻記載也不行,還需要與考古發掘結合起來。歷史文獻可以為考古發倔提供線索,而考古發掘又常常以它的遺跡和遺物為文獻記載提供物證。按照古代文獻的記載,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商王朝之前就是夏王朝,那麼,在考古發掘中能不能找到夏代的遺跡呢?能不能找到夏代文化呢?下面我們就回答這個問題。

二、夏代文化是能夠找到的

我們說的夏代文化,是指從夏禹到夏梁十七君十四世,即約自公元前2100年到前1600年這四、五百年間的文化。要尋找這種夏代文化,就要先看看夏王朝活動的中心地區在哪裡。

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有一個傳說,說是距今大約四、五千年以前,在草木榛[zhen針]榛的中原大地上,發生了一次特大的水災。洪水從地底下噴湧而出:,像脫經的野馬四處奔騰。白茫茫的大水淹沒了平地,包圍了丘陵和山崗。為了同洪水作鬥爭,人們推舉出一個人來領導治水,這個人的名字就叫鯀可是鯀辜負了大家的希望,治水很不得法。他只知道堵截洪水,不知道疏河、導流,結果失敗了。古書上說鯀又號「崇伯」,住在嵩山,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登封境內。

繼鯀之後領導治水的是他的兒子大禹。禹和他父親不一樣,辦事認真,治水有方。他接受了鯀治水的經驗教訓,發動民眾,用堵截、疏導並舉的辦法,治服了滔滔洪水,留下了萬古美名。像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故事,至今還流傳著。大禹又住在哪裡呢?古書上說他住在陽城,有的說「禹都陽城」。據考證,這裡所說的陽城就在現在的河南登封縣告城鎮。最近在告城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陽城遺址,出土的陶豆上還印有「城食官器」字樣。此外,在出土的漢瓦上也有「城」字樣,這說明古來這個地方就叫陽城。
禹的兒子啟也活動在這一帶。據《左傳》記載,啟曾在鈞台這個地方大會諸侯。鈞台在今河南禹縣,距告城只有幾十里。

從登封西去就是伊、洛流域。很多古書,如《尚書》、《國語》、《史記》等,都說伊、洛、河、濟之間是夏王朝禹、啟以後的活動中心。甚至有的記載說由於伊、洛二水枯竭而導致夏王朝的滅亡。這雖然不是夏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但也可以看出伊、洛二水對於夏王朝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要尋找夏代文化,首先應把重點放在伊、洛流域及其周圍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豫西地區(登封也在豫西)。

經過多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終於在豫西我到了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它是晚於河南龍山文化早期和中期,而早於商代的文化遺存。為便於瞭解它的特點以及與其他文化的關係,這裡舉出兩個重要遺址。
一個是王灣遺址,位於洛陽市西郊澗河右岸的台地上。這是一處有多層疊壓的古文化遺址。其中的新石器時代遺存就分了三層。最下面的那一層叫做一期,時代最早,屬於仰韶文化i中間一層是二期。屬於仰韶文化向龍山過渡階段,上面的那一層是三期,也就是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王灣遺址的這一、二、三期之間既另一個是煤山遺址,位於河南臨汝縣境汝河北岸的台地上。根據地層唯積和包含遺物的特點,它也分為三期。一期是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二期相當於二里頭文化早期,三期相當於二里頭文化中期。什麼是二里頭文化,下面還有說明,這裡我們先說說臨汝煤山一期的情況。它與王灣三期是同一類型的文化。拿陶器來說,多為炊具和容器,製作以輪制為主,少量手制。紋飾以藍紋為主,也有少量的方格紋、繩紋。器形一殷多是小平底。這些正是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的主要特徵。

王灣三期的絕對年代,根據碳14測定,是公元前2000土95年。樹輪校正年代是公元前二千三百年左右。至於煤山一期,它和王灣三期的文化性質相同,絕對年代也比較接近。

從以上看出,以王灣三期和煤山一期為代表的河南龍山文化晚期遺存,不僅在歷史上記載的夏王朝的中心地區普遍發現,而且從年代上說,這種文化也恰恰在夏代的紀年範圍以內。這樣,我們就把它確定為夏代文化,很可能是夏代早期的文化遺存。

與河南龍山文化晚期相聯繫,又稍晚於它的一種文化是二里頭文化。上面在談煤山遺址的文化層次時已經提到二者的關係。二里頭文化是由河南偃師縣二里頭遺址而得名的一種文化。二里頭遺址位於偃師縣城西南十八里。在洛陽平原的東部。它北靠洛河,南臨伊水。遺址範圍很大,東西約五里,南北約三里。發現了古代的墓葬、窖穴、冶銅、制骨作坊,以及大面積的建築基址。遺物相當豐富,。

從發現的遺跡、出土的遺物以及地層疊壓關係來判斷,二里頭文化是介於河南龍山文化晚期與商代文化早期之間的一種文化。而且三者之間是相互銜接的。也就是說,在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之後是二里頭文化,二里頭文化之後緊接著是商代文化。

二里頭遺址的文化層次。本身可分成四期,用一期至四期分別出土的遺物,經碳14測定,確定其考古年代約為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正好在夏王朝的紀年範圍。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二里頭類型文化分佈的地區和歷史記載的夏王鑰的地域基本相符。在今天的豫西、晉南,沿著黃河向東,直到河北、山東、河南三省交界處,都分佈著這種文化,歷史上所說的夏王朝的活動範圍大體上也是這些;地區。尤其是在夏王朝的中心地帶豫西,二里頭類型的文化遺址更為集中。例如在登封玉襯、告城,洛陽東干溝,榮陽上街,偃師灰咀,陝縣七里廟,鞏縣稍柴、小芝田,濟源廟銜等地,都相繼發現過這種文化遺存。值得注意的是,像幅師二里頭、鞏縣稍柴、濟源廟街、登封告城等遺址,它們所處的地理位置恰恰與文獻記載的夏王朝的一些國都所在地相符合。這樣看來,二里頭文化確實應該屬於夏代文化,很可能是夏代後期的一種文化遺存。

夏代文化終於找到了脈絡,一個是河南龍山文化晚期,一個是與它緊緊相接而稍晚於它的二里頭文化,無論從地域分佈上,還是從地層關係、時代範圍以及文化性質上進行分析,都說明二者應屬於夏代文化。
三農業要瞭解夏代文化,首先值得提出的就是那個時候的農業生產。

夏代的中心地區位於黃河中游,氣候適宜。每當秋天到後,經常下著陰雨,一旦放晴,又十分清爽,陽光也不很熾烈。沼澤地帶的蘆葦含絮欲放,蓬惹遍地。寒蟬在樹上嘶鳴,狸子到處竄來竄去。往後,天氣漸漸涼爽起來,秋收季節到了,人們紛紛到田地裡去收割莊稼。谷也叫粟,是當時的主要農作物之一。主要的收割工具有石刀,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石刀正面呈梯形,上有兩面對穿的圓孔,一面刃,樣式很像後世北方掐谷穗用的「鐵爪鐮」。二里頭遺址還出土了一些彎月形的石鐮和蚌鐮,這也是那個時候的主要收割工具,石鐮和蚌鐮不僅能收割谷穗,而且連穀物的桿也可以收回來,可見那時的農業已脫離了原始狀態。

進入九月以後,大雁開始南飛,貉、鼠一類的動物也逐漸蟄伏起來。人們[開始翻地、種麥子了。翻地的工具主要是木耒和石鏟。在二里頭遺址的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能看出木耒留下的痕跡。古書上說,大禹「身執耒畝以為民光」。耒是木質的,現在很難見到留存下來的實物。不過從壁土上遺留的痕跡來看,它的形狀大體是在木柄的一端分成雙叉,主要用來掘土。石鏟在二里頭和洛陽錘李遺址的四期文化層中(相當於二里頭早期)都有發現。矬李的石鏟是磨製的,呈扁平狀,上窄刃寬,兩面刃,為了安裝木把,在鏟的中間還鑽上孔。在黃土平原比較松疏的土地上,這種木耒和石鏟就擔負起翻地掘土的主要任務。

農業生產的發展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水井的使用。水力的出現可能在夏代以前。在河北邯鄲澗溝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就發現過水井。到了夏代,水井的使用肯定比以前有所增多。在洛陽矬李、偃師二里頭都發現了水井,矬李的水井是圓形的,口徑1.6米,深6米多,在這口古井中發現有高領罐、直領罐等遺物,可能是當時汲水落井遺留的器物。二里頭的一口井是長方形的,長1.95米,寬1.5米,井深4米以上,井筒是光滑的直壁,證明它不是窯六。壁上有對稱的腳窩,那是為了掏井和撈拾落井器具而挖的。水井的使用可以改變那種追逐水源、遷徒不定的生活,使人們有可能長期定居在一個地方,而定居生活又是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水井還可以澆地,不過,當時的條件不可能出現大面積的水澆地。

這個時期出現了大型的陶制容器。例如在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大口尊、甕以及大陶罐等,與龍山文化早期、中期的器物相比,它們確實成了龐然大物。這些大型器物,有一些應是貯存食物的用具。只有農業的相當發展,製作大型容器才成為必要。

在這個階段上,專用酒器也出現了。在二里頭遺址的一些墓葬中發現有細長的觚(gu姑]、有帶管狀流的 [he和],還有那種三個空足、有耳有流的 [gui規]等專用酒器,足見當時飲酒風氣十分盛行。有的文獻上記載說,古時候用黃米做「」是夏代第六個國王少康發明的。有的文獻很形象地描繪出夏人飲酒的場面,說是夏人經常痛飲,醉了的人倒扶著沒醉的人,沒醉的又急忙扶住喝醉的人,並且咀裡不停地哪嘲映哦地唱著歌,活現出酗酒成風酌情景。我們知道,釀酒的主要原料是糧食,沒有相當多的糧食收穫,大量釀酒是不可能的。所以從專用酒器的普遍出現,就可以推測出農業生產發展的概況。

四、制陶、青銅器和其他手工業

在手工業生產中,最使我們重視的是制陶業的發展和青銅器的出現。

二里頭遺址中發現有當時的陶窯。窯是直壁圓筒形的,直徑在l米左右。它的大體結構是這樣的:在下部有火膛,那是燃料燃燒的地方,一側開有火門。中間是窯革箅,厚0.05米,箅上佈滿了圓孔。窯的頂部已塌毀,看不出它原來的形狀,但從窩室殘壁看來,頂部應該是圓形的。由於久經火燒,火膛和窯草都變成紅褐色及青灰色。從這種窯的形制和結構來看,比龍山文化時期有了進步,那些分佈在窯箅上的密密麻麻的圓孔,使陶器的燒成水平有所提高。

當時陶器的製作方法也複雜了,有模制,有輪制,有手捏,也有泥條盤築。大部分陶器是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製成的。

陶器的種類很多。主要的有作炊器用的鼎、鬲[1i利]和深腹罐,有作食器和容器用的深腹盆、三足盤、大口尊、豆、澄濾器和高領罐,有專用酒器艦、爵、蠶、籬等器物。僅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陶器種類就在三十種以上。帶有時代烙印的陶器紋飾,在夏代的四、五百年內也有發展變化。初期,陶器的紋飾以藍紋為主,方格紋、細繩紋並不多見;後來以細繩紋為主,藍紋大減;到晚期藍紋、方格紋幾乎絕跡,而盛行粗繩紋。內壁普遍施加麻點。這裡僅僅是就紋飾來說的,至於陶器的形制和種類也伴隨著制陶業的發展而不斷地發展、變化著。

夏代有沒有青銅器呢?古書上說,大禹的時候曾用銅鑄成了九個大鼎;還說夏代是「以銅為兵」。總之,這都說明夏代已經有了青銅器。在考古發倔中也可以找到這方面的證據。在二里頭遺址中,不但發現了青銅器,而且還發現了當時的冶銅、鑄銅遺址,我們也可以把它稱之為冶銅手工作坊。那裡,有冶銅時留下的銅渣和柑 碎片,以及鑄銅用的陶范殘片。這就證明當時確實已經出現了青銅鑄造業。

在青銅器物的種類方面,有作工具用的銅鑿、銅鎊、銅椎等。鑿是方柱形,一面刃,頂端留有使用過的痕跡;銅錛,扁平體,略微上曲,圓刃;銅椎,呈扁平狀,四稜向前聚成銀尖。還有作兵器用的戚、戈,作酒器用的爵以及小件銅器鈴、箭頭、魚鈞等。在山西夏縣東下馮遺址也發現了銅鑿、銅箭頭等青銅器物。
青銅器的製造和使用是當時生產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青銅不同於質地餃軟的黃銅,它是一種銅、錫合金。製作這樣的青銅器,從採礦、配料、冶煉到製造泥模,做成陶范,以及灌注銅液,製出成品,每一個過程都要有熟練的技巧。像二里頭遺址中出土的一件銅爵,通高13.3厘米,爵的流和尾比較長,平底束腰,三個足長短不一,在把上還有三縷孔。它是用四塊以上的范,由合范法鑄成的,其製造技術已相當複雜。
夏代的青銅器目前發現的並不算多,而且沒有找到大件銅器。但是,那些閃爍著綠色光澤的小型器物也同樣可以告訴人們:歷史已經邁進到了青銅時代。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重大的飛躍。

除了陶器和青銅器的製作以外,能夠說明當時手工業發展水平的,還有生產領域的進一步擴大和分工程度的加強。當時的制骨、琢玉、編織、紡織等手工業也都發展起來,建築業也隨之興盛,我們下面要介紹的那種大型的建築物的出現,要是沒有手工業之間的分工,是無論如何辦不到的。

我們還要順便說一下,手工業的成就和分工的發展,又使交換和貿易成為可能。在二里頭出土的貝、玉和松綠石等,它們都不是當地的產品,而是通過貿易和交換等方式從外地運進來的。

除了實物以外,作為交換的媒介,當時已經有了原始的貨幣。在二里頭的一個土坑內一次出土了十二枚貝,在二里頭的另一些遺址中還發現了仿海貝式樣制戍的小巧耐用的骨貝和石貝,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的貨幣。漢代的《鹽鐵論.錯幣》中說:「後以玄貝,周人以紫石,後世或金錢、刀布。」它告訴我們:夏代已有了以貝為主的貨幣。

五、墓葬說明了什麼?

不同歷史時期的墓葬,各自有它自己的埋葬制度和習俗。原始社會裡,人死了以後要埋葬到氏族墓地去,像半坡遺址的氏族墓葬制度就是這樣,它有一個集中的公共墓地。一般來說,原始社會墓葬中的隨葬品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沒有多大差別。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墓葬的情況就不同了,貧者和富者,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在隨葬品的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顯著差別,甚至在剝削者的墓葬中還會發現人殉現象。墓葬可以成為當時社會生活的歷史見證。

夏代是我國古代奴隸社會的開端,從夏代的墓葬中可以看出當時財產私有、貧富懸殊以及階級壓迫的一些情況。在臨汝煤山的龍山文化晚期的一個單身豎穴墓裡,曾發現了十餘件隨葬品,有彩繪的高足盤和杯等。在二里頭的一座墓葬中,競發現有二十一件隨葬品,其中有艦、爵、 等專用酒器和貝、玉、松綠石等。可是另外的一些墓葬,僅發現有一兩件簡陋的陶器,在矬李遺址的同期文化層的一座墓葬中卻找不到一件隨葬品。那個墓非常小,長1.7米,寬只有0.32-0.35米。這些差別很大的墓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奴隸社會的一個重要側面。

在二里頭遺址還發現了──個墓穴十分窄狹的墓葬,死者兩手緊貼著 骨,左右上肢骨已經脫位,似乎是被捆綁後活埋的。另一個墓葬,入骨架是俯身,兩手高舉過頭,手腕相交,軀幹微彎,下肢伸開,也像是被捆著雙手活埋的。

二里頭遺址中有一個很特殊的墓葬,內有四具人骨架,有的僅有軀幹和下肢骨,有的只有頭骨和下肢骨,有的則僅有半個頭骨和軀幹的一部分,實在慘不忍睹。

此外,在灰坑中還發現了沒有墓穴的屍骨,在一個灰坑的北壁跪伏著一具人骨架,頭向西,面向下,顯然也是受迫害而死。

這些人無疑都是當時毫無任何社會地位的奴隸。他們或者是挨餓受凍、飢腸輻輥而死,或者是慘遭毒刑而喪生,甚至有的成了人祭、人牲的犧牲品。

六、宮殿遺址

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許多處夯土台基。最大的一處,就是一號台基。它位於洛河南岸,整個夯土台基呈正方形,每邊長約100米,總面積在l0000平方米左右,合今十五畝以上。方向基本上是正南正北。基址全部由夯土築成,夯打的痕跡至今猶存,夯印似半個圓球,直徑為3.5厘米。夯打後的土層十分堅硬,最厚的地方達4米以上。在夯土台基上留有牆基和排列成序的柱洞。

根據牆基和柱洞的排列,可以大體上復原出這座宮殿的原來面貌:遺址的今心建築是東西長30.4米,南北寬U.4米,面闊八間、進深三間、四坡出簷的大殿堂。殿堂的屋頂呈被狀,屋簷下面有一周間隔相等的挑簷柱。

中心殿堂的前面是開闊的庭院。在庭院和殿堂四周環繞著一組「廊」式的建築,與後世的「廊房」相似。牆是木骨結構,在立柱與立柱之間束以蘆葦,然後用泥塗成。儘管如此,在那個時代,那長長的廊底也會襯托出整個建築的美觀。

從殿堂往南穿過庭院就是大門,大門位於南廊的中段,是一座寬闊的牌坊式建築物,這樣不僅進出方便,而且增添了宮殿的威嚴。

由殿堂、庭院、廊房、門樓組成的這座宮殿,在當時實在是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從結構、佈局到它的外觀,不知花費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不知凝聚了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只要看看它的復原圖,我們就會讚歎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力。

這個工程是相當艱巨的。在建築過程中,首先要挖掉台基範圍內的熟土,再夯填原生土的低窪處,接著是平整地面,再夯出三米厚的主殿基址,底部還加墊三層鵝卵石,然後要在主殿周圍夯出約一萬平方米的大台基。整個夯土台基的體積在兩萬立方米以上。台基完工後,還要挖柱洞、築牆、蓋屋頂、起廊。在二里頭遺址中類似這樣大小不等的台基還有許多處,儼然是一個宮殿建築群。在以木石工具為主的時代,要建造這樣多的建築物,只有投入成千上萬的奴隸勞動才能實現。這是原始氏族時期所不能想像的。

宮殿的出現是國家產生的重要標誌之一。它不僅是供國王和貴族盡情享樂的地方,而且是奴隸制國家發號施今的中心,古代文獻說夏代的最後一個國王叫桀,他曾大修宮室台謝,築起了很高很高的「瑤台」,建造了佔地面積驚人的「傾宮」,把天下的珍寶、美女集中到裡面,過著荒淫無恥的生活。二里頭的宮殿基址的發現,恰恰為古文獻的記載提供了實物證據。

七、結束語

根據考古發掘材料,參照文獻記載,從地域上、時間上、出土遺跡和遺物的性質特徵上,都可以確定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文化應該屬於夏代文化。

夏代文化有著比龍山文化早期和中期更為發展的農業和手工業。尤其是那閃著亮光的青銅器,則成了那時革新的標誌。隨著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擴大,使私有制不僅產生,而且不斷加強。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奴隸製出現了。從二里頭遺址的墓葬中可以看出這種端倪。

至於宮殿遺址的發現,表明當時已有了奴隸制的國家機構。而原始文字的出現,也會使人們想到:社會的發展,就在這個階段開始進入到「文明時代」。

總之,從各個方面來看,社會已脫離了原始氏族公社階段,而發展到階級社會。也就是古代文獻中所說的由「同」社會轉變到「小康」時期。這些正是夏代文化的重要內容。

夏代文化的發現不僅證明歷史上有過夏王朝,而且還使我們認識到夏王朝時代社會面貌的某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