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唐正傳

甲骨文裡,「皇」是太陽神的本字。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晚唐詩人李商隱一句絕歎,成為大唐帝國末世的輓歌,從那以後,人們就開始用太陽來比擬中國歷史上最燦爛的時代:唐。
開啟如中天驕陽的偉大事業,第一個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隋。

中國歷史有這麼一個有趣的循環,統一六國的是秦,結束南北朝分裂的是隋,可是,過去的問題都還在它們中間產生了強烈的動盪,並最終毀滅了這兩個短命的王朝。只有經過調整以後,漢、唐才享受到它們結出的甘美果實。然而,漢因秦制,唐因隋制,又有誰能忽視秦和隋的偉大呢?

外國人曾經編撰過一部《世界一百名人錄》,裡面入選的中國人中,有一位正是大隋的開國皇帝文帝楊堅,注意,裡面並沒有唐朝的皇帝。書的編撰者有他的理由:楊堅是決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後半段政治社會形態的科舉制度的創始人,也許他做皇帝並沒有李世民成功,但他是先行者和開創者,他更偉大。
我們是不能不承認這位編撰者的話是有道理的。

開皇二十年,中國從分裂走向統一,出現了科舉制度,經濟繁榮政治清明國家強大,對隋文的評價也遠比秦的始皇帝要好,甚至一般的意見是,如果他不是選了一個糟得不能再糟的繼承人,他也可以算一種「完美帝王」了。當然,另外還是希望他能再有學問一點,再寬宏大量一點,再聽得進諫言一點,再不那麼「惜倉廩而不惜百姓」一點,再……

隋文是靠篡位起家的。
篡位,這在今天看來是個可笑的名詞,是死腦筋的古代人的道德觀的產物。曹操本來是個英雄,東漢本來就是一副該死相,憑什麼就用「篡位」這樣卑污的名義套在他的身上?不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對司馬氏篡掉曹魏,很多人還是挺瞧不起司馬一家子的。南北朝篡亂相繼,一個篡一個,也是亂世特有的風景線吧。李氏父子還是隋的重臣呢,憑什麼他們就可以不叫「篡位」?難道是後人勢利嗎?
後人確實「勢利」,可也不完全是。
東漢也許真是該死的樣子了,可它就是在當時的不少人心目中還沒有完全死,曹操以「臣子」的身份取代它,人們總是要說「這是篡位」啊!司馬氏更不必說。南北朝的篡亂相繼,是殘酷而且瘋狂的,被人詬病也不希奇。唐無論如何,是等到隋朝確實沒有什麼指望了以後才興兵的,這裡不能不佩服李淵的忍性,不過是後話,暫不提。

隋文則的確是篡位起家。
楊堅是北周重臣,北周,前章講到了,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朝代。北周武帝不用說是很了不起的帝王,但他的兒子周宣帝就不那麼爭氣了。不過,周宣帝沒當幾年皇帝就得病而死,就算他再怎麼不爭氣和胡鬧,他還沒有足夠的時間使國家受到傷害,他死的時候,北周依舊是強大而了不起的。只是因為,周宣帝的兒子周靜帝年紀太小,是一個只有九歲的小孩,於是作為這個小孩外公的楊堅就藉著輔政的機會篡掉了北周,說一個「篡」字也不是隨便說的。

何況楊堅甚至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功勞。楊氏的地位,全靠楊堅的父親的戰功,而楊堅,在他成為皇帝以前,長期都沒有什麼作為。如果說楊堅能坐穩皇位是靠的他的本事,至少他坐上皇位靠的是好運氣。
「篡亂之易,自古無如隋文者也」。歷史學家們共同的感慨,也不是隨便感慨的。
這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楊堅的皇位很不穩固。首先,在關隴集團,算起來,「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他父親也只做到大將軍,還不是一頂一的頂級人物。其次,楊堅在成為皇帝以前沒什麼功勳,只是運氣比別人好一些罷了。這麼一來,服氣楊堅做皇帝的昔日的同僚很少,暗中懷有野心的反而很多。所以隋文在歷史上留下的是刻薄猜忌的名聲,殺掉的「老朋友」也不少,是不能全怪他的,他不能不猜忌,不能不刻薄,否則,早被人欺負到頭上了。也因此,明明出身關隴集團,楊氏父子卻一直致力於企圖擺脫關隴集團的影響,隋煬後來很多為人詬病的政策,正是從這一點出發,結果給政權的穩固性帶來很大的傷害。歷史學家普遍認為,「隋煬之亂,實始於隋文」,也不是沒根據的亂說。

其實就是科舉制度,也是隋文帝在期望擺脫他的貴族同僚們的願望下搞起來的。
然則總體來說,隋文是明智而很有能力的,他把平衡做得還不錯,雖然在試圖擺脫關隴集團,可他也沒有走得極端,雖然有些「惜倉廩不惜百姓」,他也沒有弄一大堆花樣出來造成社會動盪。前章也講到過,兩晉南北朝最主要的矛盾,胡漢之分在北周是被解決了,民族融合已經完成了,所以隋朝無論在統一天下上,還是後來的文治武功上,都沒有很大的障礙(這一點比秦幸福多了),在很短的時間內,也造就了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盛世的開端,開皇已成--直到楊廣的登基。

楊廣一生,的而且確地做了很多「大業」。他也不是個笨蛋而是個極端聰明的人,怎麼看他怎麼該是個漢武之流的面相,怎麼就弄到和秦二世一樣的可憐地步了呢?這是某種社會的必然,但也是他個性的必然。

還是先來簡單介紹一下隋煬的時代,雖然可能是有點多餘。
楊廣,其母獨孤皇后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強悍的皇后。據說,當楊堅和他父親的上司的女兒結婚的時候,兩人曾一起發誓,除了自己的正妻,楊堅不能和其他任何女子生下小孩。後來楊堅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也曾驕傲地說:以前的君王的兒子們經常為了爭奪皇位互相殘殺,而他的幾個兒子全是一母同胞,肯定會和睦相處--這當然只是個笑話。

獨孤皇后在政治上對楊堅影響也不小,當楊堅篡位的時候,她起到了很關鍵的推動作用,當楊堅成為皇帝治理天下的時候,獨孤甚至每天都在朝堂外等候她的丈夫,同時時刻對朝中的大小事務產生影響。楊堅對他這位妻子,應該是很深的感情和很深的畏懼和很深的不滿兼具吧!男人,而且是在那個時代的男人,對不能再寵幸別的女人這件事,楊堅是不那麼心甘情願的。於是就有那麼一次,皇帝對一個姓尉遲的宮女有了好感,皇后便命人殺死宮女,皇帝大怒,又無可奈何,居然一個人衝出家(宮)門,跑到荒山野外去生悶氣,把大臣們嚇個半死,做好做歹才把可憐的皇帝大人勸了回來。又有那麼一次,文帝的重臣死了髮妻,皇帝皇后要給他介紹一個續絃,他推辭了。不久,這位重臣的小妾懷孕,皇后知道後極不快,說了他一大堆壞話。

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獨孤皇后其實並不是「強悍」,而是「可憐」吧!正是所謂在那個男人主導的世界裡,為了維護做為女人的個性和尊嚴,最後化身為鬼的可憐女子而已。
獨孤也有四個兒子,她最喜歡的是諸子中聰明最露的次子楊廣。
開皇八年,基本上穩定了國內的文帝發大軍南征,最終完成了統一中國的歷史使命。大軍主帥,或曰,名義上的主帥,是文帝剛剛年滿弱冠的次子楊廣。戰爭進行地十分順利,割據江南的南陳很快被滅,中國在經過三百年動亂後終於再次統一在一起。楊廣於次役中雖然只是名義上的主帥,但他的表現仍為大家稱道,並建立起自己的勢力。楊廣顯然是不滿居於他那個看來個性平凡的長兄楊勇之下的,在這次戰役中,他得到了一個很關鍵的助力,就是軍事才能傑出、深得文帝信任的楊素(楊素正是平南之役真正的主帥)。

照歷史書的標準說法,楊廣是靠虛偽的表現戰勝他的哥哥奪取太子之位。首先,文帝喜歡節儉,獨孤皇后則很在乎別人好色不好色。而楊勇生活奢華,和自己的正妻關係很差,卻十分寵愛一個小妾。於是楊廣故意讓家裡佈置地十分簡樸,甚至讓琴弦積滿灰塵以示其生活樸素。又裝做不好女色,和自己的正妻蕭氏感情極好的樣子。這就很得文帝和獨孤的歡心了。其次,楊廣對手下也是「假惺惺」地示好,讓人認為他是一個很照顧下屬,能和手下同甘共苦的主子,比如說,出去打獵,下雨了,見很多人沒帶雨具,楊廣也就不穿戴蓑衣斗笠。楊素全力支持楊廣做太子,很帶動了一批官員對楊廣忠心。最後楊廣向他母親哭訴,說他哥哥要殺他,獨孤皇后再轉告文帝,終廢楊勇而立楊廣。

不過這裡說一點閒話,楊廣和他的正妻蕭氏的感情倒確實很好,雖然楊廣很好色。蕭皇后是一個非常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后,甚至可以用「中國的辛蒂瑞娜(就是灰姑娘啦)」來形容她哦。因為蕭皇后,論身份本是南北朝梁的公主,梁是在衰落後自動向隋「皈依」的,因此在隋的地位也不低。而蕭皇后,史載因為出生的時間不對,所以從小就被父親拋棄了,在舅舅家長大。舅舅家很窮,她也就過著十分貧窮的生活。後來文帝要在蕭家這個望族給自己的次子選妃子,按當時的習慣,要蕭家的女孩子們來做銅人,誰做成了就選誰。結果沒一個人做得成,蕭家這才想起還有個女兒在外面。後來當然就是蕭皇后被接了回來做成了銅人,成為楊廣的妻子--可惜,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從此王子公主在一起快樂生活」的童話啊!

做上太子後過了約兩年,獨孤皇后病逝。文帝死了老婆,大解放,立刻開始寵愛兩個十分年輕的美女,結果就是自己的身體也搞垮掉,在廢太子的第四個年頭病死。人們相信,文帝死前,楊廣露出好色的真面目,向他的年輕的繼母之一獻殷情,偏偏那位夫人很傳統,不但不肯,反而去告了楊廣一狀。文帝氣極,又想反悔了。緊急關頭,楊素當機立斷,糾集楊廣的黨人,截下文帝派去傳招楊勇的使節,派人包圍宮廷,把服侍文帝的宮人趕了出去,不久,就傳出了文帝逝世的消息。而楊勇一家也在同一時間被殺光,坐上皇位,楊廣再幹掉自己的小弟弟,穩固了他的江山。

即位後,楊廣做的事就太多了。他整頓了隋的官制,裁汰了大量冗官。他大肆營造洛陽,命名為東都,又修揚州,命名為江都,從此離開長安,十四年的皇帝生涯中,在京城長安待的日子還不到一年。他耀武突厥,四方游幸,排場極其豪華,對地方的供應要求十分苛刻。他決定修造大運河,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他征高麗,試圖使當時中國附近這個唯一「不聽話」的小國臣服。
所有這一切,最終使隋的基業搖動,人心離亂,天下紛擾。而楊廣似乎對任何意見都聽不進去,對他的手下大臣也和他父親一樣猜忌。於是,普通的民眾起來造反了,高級的官僚也起來造反了,四方本來臣服的外族也蠢蠢欲動了。第一次征高麗,數十萬大軍大同江口慘敗,長白山人王薄做「勿向遼東浪死歌」帶動了天下的「群賊」紛起;第二次征高麗,在後方負責後勤的楊素之子楊玄感叛亂,響應之眾,若不是楊玄感在戰略上犯了個大錯誤,楊廣大概就在遼東回不來了;第三次征高麗,帶著後宮三千佳麗遊行般同行的隋軍被本來臣服的突厥忽然發兵圍困於雁門關,好不容易解圍回來,楊廣拒絕了所有人的意見,放棄了他的一切,決定前往江都,長安和洛陽被交給他的兩個未成年的孫子鎮守,因為楊廣的太子早逝,他對其他的成年的兒子又十分不信任,不是逼死了,就是在軟禁中。
隋朝的氣數,到此在當時的人和後代的歷史學家看來,是已經完全斷絕。

有決定性的一系列背叛發生了,其中包括李氏父子的太原起兵。楊廣則在江都醉生夢死,被思鄉和日益不滿的禁衛軍在他最寵幸的大臣宇文兄弟率領造反殺死,包括他的兒子們。蕭皇后用幾塊薄木板裝殮了她的丈夫孩子。叛軍後來被夏.竇建德所滅,竇建德和突厥交接,把蕭皇后和楊廣的一個遺腹孫子送到突厥去投靠嫁到突厥的隋義成公主。最後,在唐貞觀四年滅東突厥後,六十多歲的蕭皇后才得以返回中國。
後世有這樣一個觀點,其實從某個角度來說,李世民和楊廣是同一性質的人。他們都出身最高級的大官僚家族,都是比長兄耀眼聰明比長兄更得母親寵愛的次子,都少年成名,都以軍功起家並靠這個把長兄害死坐上皇位,都多才多藝,都……--唯一的區別就是,楊廣在前李世民在後,楊廣才是李世民終身最有意義的一個鏡子。無論怎麼樣,每當大臣們提起隋煬帝,本來還在發脾氣不肯聽意見的李世民就沒脾氣了。這也是李淵一直不願意把李世民立為太子的一個很具決定性的因素,李淵不願意成為第二個隋文帝。
這沒錯,不過,就算本質是一樣的,楊廣和李世民也有其他很多的不同點,決定了他們一個是失敗者,一個是成功者。

第一,楊廣不懂軍事,李世民是真正的軍事天才。雖然同樣以軍功起家,但他們的實際情況是完全不同的。
楊廣是開皇八年隋滅南陳統一中國的主帥,不過,只是名義上的主帥,實質上的主帥是楊素。而簡單的一點,沒有任何記載楊廣在戰場上提供過任何有意義的意見,也沒有做出過任何有意義的決定。讓他做主帥,那是因為象楊素這樣的外人,如果立了統一天下那麼大的戰功,就問題嚴重了,因此一定要一個皇帝的兒子來做幌子。並且,南陳也是非常虛弱的,本來當時就是南方不如北方,戰鬥力根本不能比,再加上南陳也到了腐朽的末日。隋軍與其說是在打仗,不如說在行軍,嘩啦嘩啦就開進了江南,完全沒有值得敘述的硬仗。而這,就是楊廣的軍功,想想其實蠻可憐的。這是個很不利的軍功,它造成了如此多的錯覺,最後造成了最大的不幸。隋文帝和大臣們以為楊廣還真有什麼戰爭上的本事,使他能成功解決楊勇成為新皇帝。最糟糕的是楊廣自己也以為自己真的很能打,才那麼得意洋洋地東征西討,而事實卻是他一點也不能打,把個軍事決策弄得亂七八糟。幹出種種白癡型的軍事錯誤,諸如以為「只要人多就能勝」而完全忽略了人多後勤就會很緊張的問題,出戰象遊行居然把後宮美女全都帶上,被圍困以後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抱著小兒子傻哭。結果就是,這些不慎重開始的戰爭,沒有取得好的戰果,自然就成了對社會安定的大破壞。
相反,李世民是真正在實際戰爭中鍛煉出來的。老毛(毛澤東哦^^)的《點評二十四史》裡有一句話:李世民是最會打仗的皇帝。老毛的話可不是隨便說的,就算治國有錯誤,老毛的軍事水準那是一流的,他能這麼說,就有很大的事實真實在裡面。中國那麼多皇帝,那麼多「打天下」的開國皇帝,李世民在軍事上要頂一個「最」字,可是不容易。其實考察唐初的戰爭史,李世民的軍功是無庸置疑。這些戰爭,並不是他做幌子由別人代打,而是每一個關鍵的決定都是李世民自己做出的,甚至在大部分手下不能理解的情況下。最後證明,李世民是正確的,他取得一個個令人驚歎的戰績。而李世民的對手,也都是身經百戰,能打能拼硬仗的角色。倒是當時相對軟弱的江南,李世民並沒有去親自參與戰鬥。這些會在後續的章節裡詳細講,現在可以確定的是李世民確實有卓越的軍事才能。所以李世民做皇帝時也到處對外征服,甚至有不利的時候比如征高麗,但一則戰勝的時候很多,於是戰爭反而對政治穩定有利,二則即使不利,也不會傷害太大。

第二,楊廣很天真,李世民則有經驗得多。
楊廣是真的天真,而不像有不少人認為的那樣「壞」。看看楊廣的一生,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是在北周最強盛的時候度過的,青年時代,是在他父親的羽翼下在新興而強大的隋朝度過的,他看到的,只有成功,很少失敗。他接觸到的,是他們這麼一批精英集團無往不勝的神話,他從來沒有經歷過其實他們很脆弱,在真正憤怒的普通百姓面前。對楊廣而言,他既然從來沒有見識到過廣大普通百姓的力量,他也就僅僅把那些人當作一群愚昧的「蟻民」而已。如果說楊廣體驗到了什麼威脅感受到了什麼經驗的話,那就是「大臣們是不可以信任的」。他親眼看到父親憑運氣欺負北周的孤兒寡婦登上了皇位,也親眼看到父親對昔日的同僚充滿猜忌和懷疑,同時那些人也暗暗不服氣他的父親。於是這又造成了一個惡果,那就是楊廣聽不進去臣子的意見,認為「人臣會來進諫,不過是沽名掉譽罷了」,這何其天真!楊廣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營造東都洛陽,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消除政治上關隴集團的影響。這正使當時最有活力和力量的關隴集團開始密謀推翻隋朝,本來因為隋朝統一全國和強大,忠誠心是大大加強了的。第二次征高麗,楊玄感在東都洛陽背叛,叛亂平定後回到洛陽,楊廣說了一句話「人民太多就要造反,應該多殺幾個」,這被看作是殘忍,但還不如說是他天真。當楊廣說「人太多了」的時候,他想的,並不是大家認為的「普通民眾」,而是那些「不可靠的大臣們」,楊玄感叛亂,只不過增強了他對大臣的不信任感而已。他是看不到下面的民眾的。

其實楊廣的「天真」,在他父親身上也有所體現。史論隋文「惜倉廩而不惜百姓」,隋文也有忽視普通的「愚民」的傾向,雖然他搞的科舉制最終消除了門閥貴族的統治。只不過,隋文老辣得多,他小的時候年輕的時候,也看到了西魏北周建立的種種,還能做得比較明智。
這一點,李世民當然看得更清楚。他最清楚的就是,隋朝亡了,關隴集團仍舊那麼有活力,隋的兵士仍舊那麼善戰(並不像後代因為「文逸武嬉」亡國),隋的國庫仍舊那麼充實,可是隋依舊亡了,亡得很悲慘。所以,他很清醒地看到統治集團原來是如此脆弱,很清楚地看到致柔的「水」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這一個清醒的認識,當然是有決定性作用的。而且李世民也就能知道,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全能,實際上是差得遠,隋文和隋煬都不喜歡諫言,而唐高和唐宗都不會忽視大臣的意見。當然,李淵沒有李世民那麼積極鼓勵和爭求大臣的意見。

另外還有一件事,前一點中李世民的軍事天才對他能聽諫言也有好的作用。他是真的能打,因此他也不像隋文隋煬那麼害怕自己的大臣,後面會詳細講,在初唐的政治裡,包括象李靖那麼有名的名將,也無法想像他能在戰場上奪取李世民的皇位。這裡只提一個細節,史載,李世民在剛剛登基的時候,見大臣們都不敢說話,他問魏征為什麼,魏征說「陛下讓大家害怕」。原來是因為李世民的樣子太「英武」,所以大臣們見了他除了磕頭承旨外,哼都不敢多哼兩聲。結果李世民只好努力展開「微笑攻勢」,讓大家不要怕他。其實看唐朝流傳下來的圖畫的話,李世民的外表還不如他老子李淵威風,倒有點男生女相的感覺(不要誤會,不是長得娘娘腔,男生女相是福相哦,比如象老毛,就是相書裡說的典型的有男生女相的特質。總之五官和面相是比較柔和的)。只不過,大部分大臣都是曾經隨他出征過,他也保留了很強的軍事統帥的氣質,而他在戰場是近似於神話的存在,這就養成了大臣們在他面前只有低頭的份兒,包括本身也是名將的諸位。只有魏征這種少有的干老頭,才敢頂他頂到底,而魏征這種人,卻是不可能造反的。

第三,楊廣沒有毅力,李世民卻是夠忍。
記不清是誰了,好像是清朝某人,好像就是康熙還是乾隆?還是其他哪個歷史學家?給李世民個性的評價是兩個字:「忍酷」。
真是精彩的評價。
楊廣其實也夠「酷」,「殘酷」的「酷」。他們兩個一樣,都毫不猶豫地殺了自己的同胞親兄弟搶來皇位,一個有重大殺父嫌疑,一個逼父退位,在認為子女不適合做繼承人時或妨礙到自己的政局時都毫不手軟的廢和囚。真的是夠「酷」,「殘酷」的「酷」。
可是,李世民還有另一個特性楊廣就沒有了,那就是「忍」。

楊廣的早期生活很順利,他一點辛苦不用,白白撿個大軍功。和哥哥爭位,大臣幫他,母親幫他,父親也很輕易就轉移了心意把太子之位給了他。雖說最後隋文反悔,不過沒關係,也沒有花什麼力氣就解決了,楊素幫他把一切安排地好好的。這麼輕鬆當上皇帝,楊廣一則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二則也不知道挫折為何物。於是,當他把好事壞事都搞砸了以後,要自己去面對重大的挫折和責任的時候,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這就是典型的「太幸福的孩子長不大」的例子。最後一次征高麗,楊廣帶了後宮三千佳麗張揚而行,卻在雁門關被本來已經歸順的突厥突然發兵圍困,好不容易,四方發兵來救了他們的皇帝,突厥也上當撤圍。回到洛陽,當時很多人認為時局還是可以拯救的。雖然皇帝被圍困,好歹大家都還願意來救他,說明總體上大家還是願意忠於隋朝的。就是李世民,後來那麼積極勸他父親造反的,當時他卻是很積極地參加營救楊廣的軍隊呢。只要人心沒失,隋朝官員也有能力,兵也有戰力,國庫也充實,怎麼會沒辦法收拾嘛!所以很多人建議楊廣返回他做皇帝後幾乎沒回去過的長安,收拾起關隴人眾的忠心,憑強兵富國,自然天下也就漸漸安靜了,四方也就漸漸重新臣服了。而讓史學家跌破眼鏡,很多人認為難以想像的是,楊廣在這時候卻完全喪失了鬥志,什麼都不管,一個勁兒任性地去了並不是政治中心經濟中心的江都,把大好基業一股腦兒扔在身後,於是隋朝就只有等著滅亡了。有些看法是,在這時候,楊廣骨子裡根深蒂固的對他的大臣和他出身的關隴集團的不信任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但不管怎麼說,他在這一刻的松勁是太沒有道理了。這個個性缺陷,對楊廣也可以說是致命的。一句話,他還沒有長大,不論他當時是否有五十多歲的年紀,而讓一個小孩子來承擔一個國家的重任,是太重。

至少在太原起兵的時候,李世民的身上,也還有很強烈的不成熟的孩子氣,不過他個性很好強,不服輸這一點似乎已經養成了。不達目的不罷休,太原的故事很有說服力。另外,再提供一個細節:在進軍長安的路上,唐軍在一個叫張難堡的地方被阻攔,碰上下了好久雨無發進軍,而另一方面也有流言說突厥破壞協定要進攻唐軍老巢太原。大家都建議李淵先退兵,李世民卻認為士氣可鼓不可洩,遇到困難要咬著牙頂過去而不是退縮,所以反對退兵。本來這就很能說明李世民的個性的,不過他做的更絕。因為李淵耳朵根子比較軟,被大家說說說就決定了退兵。等李世民知道的時候,軍隊已經開始往回走。李世民去找李建成,說服他同意李世民的意見。李建成同意了,但很能分清他們兩兄弟的不同的,是李建成認為軍令已下,無可挽回,也只好從眾了。李世民卻不管,最後終於一個人跑到他老爹哪兒去,不准他進去,他就在他老爹帳外大哭,非把李淵從床上吵起來聽他說,最後還是把李淵給勸住了。當然,最後證明李世民是對的。
在戰場上,正因為李世民是真的自己在打艱苦的戰爭,軟弱和松勁可不行,那只有往死路上走了。在權力爭鬥中,李世民也很不順,他老子也很能吸取歷史教訓,其實是認死理了絕不把皇位傳給他的,李建成也不是省油的燈。沒毅力,不夠忍光有酷,李世民早被幹掉了。唐初武德(高祖的年號是武德)年間的政治鬥爭,從個人親情方面來說,對李世民是很糟糕的經歷,但從培養一個皇帝的角度而言,卻又有著積極的作用。

如果說,楊廣的個性是孩子般的任性的話,那麼,李世民的個性就是真正的「堅毅」。因此,李世民可以放棄自己的地位和脾氣來聽取大臣的反對意見,楊廣在這點是十分固執已見的。而反過來,當困難來臨,李世民可以堅持到底,楊廣就會被困難打垮。

例子還是征高麗,當楊廣在征高麗上失敗了以後,他的令人失望的表現已經在前面說了。李世民也在晚年親征高麗,並且同樣受到挫折,可他的表現是完全不同,儘管當時也是他生命快要走到盡頭,被人們認為「已經開始變昏庸」的時候。可是他做了三件事:一是堅持和退回來的士卒一樣破衣敝裳,一直到回到長安才換了身上那件已經破得全是洞洞的皇袍;二是把俘虜的高麗人全部釋放,讓他們平安返回故鄉;三是立刻改變戰略,選用了當初大臣們建議的正確的方法,而這樣,才能在他死了以後沒多久,終於完成滅高麗的任務。高下可見啊!在這個時候,其實李世民一點也沒有喪失他作為一個皇帝的判斷力和理智的。
楊廣仍舊是個非常值得敘述的對象,不僅在他和李世民的比較中。
現在有一個傾向,我喜歡叫它「歷史翻案風」,就是把過去好的說成壞的,壞的說成好的。這其實也確實有助於我們來理解歷史,比如提到隋煬帝,要承認他的「大業(大業,煬帝的年號)」並不是吹牛皮,他確實做了很多真正有用的事。

比如,裁汰冗官;比如,興建洛陽;比如,試圖削弱門閥貴族的勢力;比如,修大運河;比如,耀武突厥;比如,征高麗。
裁汰冗官不用說,洛陽對唐朝也很重要,門閥貴族容易腐朽是肯定的,修大運河「利在千秋」,唐最終還不是要滅突厥、征高麗(注意,當時那個高麗的國土主要在現在中國東北境內,而不是朝鮮半島上)。
不過,能把這麼多有用的事都做到變成對國家的危害,小楊還真不是普通的「壞皇帝」。這也是,有社會必然的原因,也不排除他個人個性的缺陷的重要作用,不過也可以說小楊的個性缺陷也是社會造成的呢。
一切的好處、經驗和成果,最後落給了李世民。我們也不必否認吧,任何人都是只有站在前人的肩上,才能繼續往上的啊!
有的時候想,如果,當然歷史沒有如果,如果小楊的個性上的缺陷少一點,他更明智一點,更堅毅一點,又會有怎樣一個歷史呢?這樣的話,我們知道的李世民,又會是怎麼樣的一個李世民呢?或者,最大的可能就是一個和李靖那樣的人齊名的「名將」吧!

還在隋煬治世的一天,隋唐之際有名的預言家李淳風(預言武則天會做女皇帝的那個)出現在隋的東都洛陽。一時間訪者如潮,在無數想知道自己未來的拜訪者中,有三個人被記在了史冊中。
這三個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是結伴一起來找李淳風的,他們的名字如下:王珪、韋挺、杜淹。
李淳風笑著告訴他們:你們是非常好的朋友,那我可以告訴你們,將來你們也會因為同一件事一起倒霉,不過沒關係,因為最後你們又會一起位極人臣。
約十年後,他們果然因為同一件事而遭到流放的命運,雖然在這件事上,他們分別站在兩個完全不同的立場上。在一起悲悲慼戚被押解上路的時刻,忽然,有人送來了五百兩黃金,被贈送的對象,是和王珪、韋挺立場相反的杜淹……

李淳風的話,究竟是不是真有,或者他們三人在當時是不是相信,現在已不得而知。不過,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倒是覺得三人中的王珪膽子可真不小,居然就那麼大模大樣地在朝廷的重心地帶晃悠,因為在那個時候,他的身份,可是正被通緝的要犯。
王珪的父親,曾是隋文帝小兒子漢王楊諒的手下。文帝死後,楊諒不服他的二哥楊廣登基,起兵造反,很快就被鎮壓下去。於是王珪的父親跟著一起倒霉,他是死掉了,王珪則從此成為通緝犯,亡命南山。
好在王珪這個人朋友很多,其中不乏有勢力的,也不乏所謂「江湖上的朋友」,他在號為「長安大俠」的某人的主要幫助下,一點兒也不危險地在山中住著。後來,追捕的命令也慢慢鬆懈了,王珪更是無顧及地經常跑出山來瞎逛。畢竟,他最喜歡的,就是和一大群「朋友」交遊。

韋挺、杜淹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
為了感謝各位朋友的幫忙,也為了遵從母親「你成天在外面交遊,也把你的朋友們帶回家來看看啊」的話,有一天,王珪請了很多人到他家做客。有個小插曲是當時王珪沒什麼錢,因為流亡了那麼久,結果為了請這些朋友,他的妻子把蓄了很久的頭髮剪下來換錢。
朋友們來了,在這些彼此或熟悉或陌生的朋友中,有後來非常有名的初唐名相房玄齡和杜如晦。王珪的母親顯然對他最要好的朋友的評價不如對這兩位的評價高,當她見識到房、杜兩位的風度學識後,非常開心地說「我的兒子有這樣的朋友,他的未來就不用操心了」。而這一刻,王珪卻發現他的妻子在注意其他的地方,他順著妻子視線看去,看到的是末座最年輕的一個少年人。妻子說了一句很「過分」的話:
這裡所有人的富貴,將來都在那少年身上。

這些話,在很久很久以後,被王家的後人告訴了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詩聖杜甫,並被記載在杜工部不朽的「詩史」中。
當時的王珪是感到啞然吧。妻子的話太可笑了,就是母親的見識,應該沒什麼了不起才對,他一定是這麼想的。幾年過去,本來以為強盛無比的大隋竟然倒下了,努力在新朝謀求一席之地的王珪再一次見到了被他母親看重的房、杜,更見到了被他妻子過譽的末座少年。這年剛剛滿二十歲的少年已不會再坐末座,因為少年已以新帝次子的身份,成為地位遠遠凌駕他們之上的秦王,秦王李世民。房、杜也成了秦王府重要的幕僚。王珪卻沒有太在意這個變化,他更願意和自己最好的朋友韋挺一起投靠更在秦王之上的人物--太子李建成。韋挺,和李建成是從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友。
這時候,杜淹還在洛陽,在與唐敵對的王世充手下任職。
太子建成和秦王世民,還是一對「好兄弟」。

李淵在七歲上死了父親,他的母親之前生的幾個男孩相繼夭折,他作為他父親唯一活著的兒子,繼承了唐國公的爵位和李氏家族族長的位置。
李淵的母親,和有名的獨孤皇后是親姐妹。大概獨孤家的女孩子都是那麼地個性強,李淵的母親也是以嚴格得嚴厲的個性聞名。而李淵,總起來看,還是算被教導成才了。

十七歲時,李淵那位偉大的姨夫成了不名譽的篡位者和極名譽的皇帝。李淵立刻以皇帝近親的身份被選入宮廷成為侍衛。同時,他卻又迎娶了應該是對新朝懷有不滿甚至可以說仇恨的竇家小姐。
想來,以竇小姐的有名的「聰慧」,這種不滿是不會表露出來的。而另一方面,竇小姐是極富盛名的美女和聰明女孩,是眾多貴族公子追求的對象。她的父母因此立了個規矩,在一扇屏風的背後畫兩隻孔雀,讓人從正面射箭,如果能射中背後的孔雀眼睛,就是他們竇家的女婿。不用說,嘿咻嘿咻跑來射中了孔雀眼睛的人正是李淵。

李淵也是有名的「好色」的皇帝,這一點在他的美麗妻子在世的時候,看來到是很收斂,在做上皇帝以前,李淵一共有八個孩子,其中倒有五個是正妻竇夫人所生。
頭兩個是女兒,都是妾室生的,除了一個封號和一個丈夫的名諱,對這兩位公主,所知實在太少。

開皇八年,正是隋文發軍南怔的那一年,李淵也加入到南征的隊伍中。和小說言家所形容的不同,其時也不過二十多歲的李淵只是個地位不高的中層軍官,什麼楊廣派人來找亡陳美女孔貴妃時李淵居然敢違抗他的命令殺了孔氏的故事,根本是不可能發生的,那只是後來無聊的文人亂掰野史罷了。當然,儘管地位沒那麼高,李淵的雄心還是很強的。在同一年,他的第一個兒子出世,他為這個未來擁有悲劇性的命運的長子起的名字是「建成」。就是建功成業的「建成」啊!
然則李淵並沒有在南征的戰爭中建成多大的功業,一方面是這一戰役本來就沒大什麼大仗,另一方面就是隋文帝的心結問題。

前章已經講述過隋文對原屬關隴集團的舊同僚們始終戒心很重的原因,李淵也是關隴集團中頂級世家的族長。於是,儘管他是隋文帝寵愛的外甥,可就是得不到重要的職位。如果說作隋文外甥有什麼好處的話,就是隋文平白無故殺了不少關隴集團的貴族,卻不忍心殺這個外甥。至於其他就說不上了,因此除了最後李淵在隋室喪亂中謀得比較有實權的職位外,之前,他一直都在四品的外任官上打轉,處於不上不下的清閒位置。

隋文殺了很多舊日的同僚,隋煬對大臣的猜忌心更重,李淵不是個笨人,他對這些危險很清楚,故而年輕時代的雄心很快就消失,或者更確切地說,是隱藏起來了。喝酒,玩樂,對任何重大的政事不發表意見,李淵就是這麼度過了他的青年和中年時代。

但是把李淵當作一個「庸才」是錯誤的,實際上,在他心裡,並沒有一刻放棄過年輕時代的理想吧,甚至諸如「姨夫可以做到的,為什麼我就做不到呢」這樣的心思,也未必不在他心裡閃現過。竇夫人其實一直在有意無意地慫恿她的丈夫保持雄心,或者說,野心。這和她是周武帝外甥女的身份有關,也和她高傲的性格裡絕不能忍受一個真正碌碌無為的丈夫的驕傲有關。不過李淵謹慎得有時候太過的個性也就這麼養成了,何況他也很清楚看到,隨隨便便篡位的話,就注定要像他的姨夫楊堅及表兄弟楊廣那樣和大臣的關係緊張,是非常危險的。

豪富但壓抑的生活中,竇夫人給李淵生下第三個女兒,有名的「娘子軍」之平陽昭公主。然則,如果看史書的話,是沒有記載平陽公主的年齡和出生時間的,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即平陽公主的排行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般根據李氏兄弟的年齡差別,即李建成和李世民相差十歲,李世民和李玄霸同年,和李元吉差不到兩歲,這樣推斷,平陽公主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建成的妹妹,李世民的姐姐。自然也有人拿史書上的模糊做文章,把平陽公主設定為李世民的妹妹,不過這樣的可能性確實要小很多。平陽公主的丈夫柴紹也是個名人,他在隋朝是個大閒人。本來柴紹也不是沒官職,他是太子千牛(也就是東宮侍衛的意思),可是隋煬帝的太子很早就死了,又沒有立別的太子,柴紹也就清閒無比了。

按史書記載,開皇十八年十二月的一天,李淵最著名的兒子,也是他第二個兒子,後世被尊稱為唐太宗的李世民,在本章開頭的那位「末座少年」生於李家的武功縣別館,大約是在李淵轉任的道路上。迷信的說法是,那天有兩條「龍」(注意,古人說龍,實際上說的是蛇)在產房外游過,這被認作吉兆,也成為李世民童年少年時代被父母寵愛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可是史學家們卻為李世民的出生時間困擾,本來這似乎是確定而沒有疑問的。問題是李世民下面的弟弟,李淵的第三個兒子李玄霸,這個早夭的孩子,他的年齡推算回去,竟然也是開皇十八年!即使竇夫人在生下李世民以後兩個月內在懷孕並在同一年生下李玄霸的話,無疑李世民的生日也必須在年首而非是十二月的年尾。難道是史書記載錯誤?很多歷史學家是這樣相信的,然而--
如果,我是說如果,還有另一個可能啊,那就是李世民和李玄霸是雙生子誒!

中國的史書,不知道因為什麼樣的緣故,從來不正面直書有關孿生的問題,但確實有孿生子在歷史的重要位置出現的,比如北齊高歡就確實有兩個孿生的皇子,但史書從來不說他們究竟是誰和誰。
當然這已經是有點小說家的戲劇化的幻想了,實情是,就算李世民有孿生兄弟有如何。其實孿生也不過是很平常很正常的現象,以及孿生也並不等於兩個人會相像,如果不是同卵孿生的話。還有,李玄霸一生下來身體就很差,在十六歲上就死了,對唐初的歷史幾乎沒有任何影響。若說有一點影子,那就是唐朝建立後,在追封李玄霸王位時,李淵特意安排把李世民的一個兒子過繼給已死的李玄霸作繼承人。另外,比較有悲劇意味的,是大概正因為李玄霸生下來身體差,才有一個那麼「威風」的名字,是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強壯起來的祝福吧,而這祝福卻是很悲傷地無法實現。

然而,如果真的要說李氏兄弟中誰最符合現代傳奇的套路的話,不是李世民,也不是李建成,當然更不是李玄霸,而是李淵的第四個兒子,那位有名的「大壞蛋」李元吉!
不知道為什麼,李淵外貌威猛,竇夫人更是絕世美女,但他們的第四個兒子,卻是一個據說生下來「面惡」的嬰兒。好像那種醜陋的模樣是不吉利的吧,竇夫人是一個個性非常驕傲的女性,她不能容忍自己的兒子有這樣重大的缺陷,雖然這完全不是這個無辜嬰兒的錯。竇夫人不肯養育她的小兒子,一個名字叫做陳善意的丫鬟把被拋棄的嬰兒偷偷撫養起來,而後來還是得到了李淵的承認。這個不幸的孩子有了名字,李元吉。難道不覺得這個名字和李玄霸一樣,都在以一個好名字試圖沖淡實質上的不幸嗎?

從後來的故事可以看出,李元吉其實非常驍勇,力氣也很大,如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李世民也以武功和力量不錯出名的,被他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只有那位名為尉遲恭的猛將才能制住李元吉。
這讓人不禁想起來那個很有名關於唐朝的傳奇故事《說唐》,裡面李氏兄弟的傳奇人物李元霸,所謂的天生神力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第一條好漢」。他就是四子,生下來因為長得太醜,差點兒被李淵給砍了,幸好有祖母獨孤老夫人救他。唯一不同的一點,就是他的名字是李「元霸」,顯然是偷的本來的三子李「玄霸」,而且他也是李世民的好兄弟,而非真正的李元吉那樣,是李世民的死對頭。

人和人不同,即使是同胞親兄弟,就連為什麼取名都不同。李世民的名字,也許要比他兩個弟弟都還取得晚些。歷史書上是這麼說了一個很有迷信色彩的故事:因為竇夫人最寵次子,就總覺得不能隨隨便便起個名字了事,於是很長一段時間,李家的二公子沒有正式的名字。到李世民四歲的時候,有一天,一個白衣人來到李淵的官邸,把李淵奉承一番,說李淵是「貴人」,又說其有「貴子」。李淵便讓他到後院看自己的次子,白衣人見到李家二公子後,連說這個小孩不簡單,將來可以濟世救民。李淵很嚇,因為「濟世救民」是有點皇帝式的事業,不是普通人可以幹的,他想殺了白衣人滅口,誰知白衣人就那麼不見了。李淵又覺得這個說法很吉利,或者是竇夫人非常喜歡這個說法,終於,他們給他們的第二個兒子取了「世民」這個名字。

這個故事被不迷信的今人以半真半假來處理。「濟世救民」,可能真是竇夫人心中的一種期待,她在花了很長時間偶然想到這個名字以後,其中的期許是很重的。至於白衣人什麼的,特別是忽然不見了之類,應該是吹牛的成分比較多。只有愚夫愚婦或小說家會真的感興趣罷了。

當然,還是小說家的癖好作怪,想想被母親寵愛的李世民,和被母親拋棄的李元吉,他們彼此特別特別地看不順眼的情形,比如在玄武門之變以前,長孫無忌和尉遲恭勸李世民的話就是「現在不是李建成的問題,而是李元吉會在害死你以後成為皇太弟,他還會接著再害死李建成自己做皇帝」,於是李世民大怒說「怎麼能讓這個小子得逞」。看吧看吧,真是現代很典型的肥皂劇題材呢!只是,一般肥皂劇應該是在道義上佔了上風、也就是被母親拋棄的那個成為主角,在不幸的人生裡得到磨練,能夠刻苦用功,最後在事業生活感情道德等等等等上超過被母親寵壞的另一個反角。

歷史,畢竟不是肥皂劇。
竇夫人的寵愛,應該注意到,不是所謂的「溺愛」的那種。其實,很驕傲很聰慧的她,大概是無法忍受自己教出一個二世祖才對。李世民從小受的教導,應該還是嚴格的。據說,李世民在書法上的造詣以及他對書法的強烈興趣,就和他母親有很大的關係。而且,實際上,個性也是非常相似的一對母子吧。說來,竇夫人並不是那種標準的「好女人」,也是有相當冷酷的時候呢,但是確實又是聰明和能力出眾。
從現存的零星記載來看,在當時,李家的兄弟們的活動應該主要是這樣的:

李淵一直在外面到處轉輾做官,他的兒子就分成了「在家」和「跟在身邊」兩種。
李建成是長子,主要留在老家主持家中事務和侍奉祖母,而史栽他年輕的時候也是交遊廣闊,和「博奕任俠之輩」頗多交往,仔細想想,應該是優點才對。不過既然是長子,又比弟弟們年長很多,李建成謹慎和不太活潑也是必然。再加上在外面歷練的時候相對少得多,做上太子以後有一段時間顯得能力不強也不奇怪。
李玄霸身體不好,應該也不會到處跑,生活就是養病,不過聽說在書法圍棋上也頗有造詣,可惜就是死得太早了。
李元吉看來也是主要留在老家,他年紀小未必是主要的理由,不過從他的經歷來看,是不太適合跟著他父親游宦,更不提竇夫人(她似乎應該是一直跟在李淵身邊)也不想見到他。史書上是說他從小個性就「猜鷙」,是有點「成者王侯敗者寇」的味道吧,可也許也有一定的真實,因為他的童年看來算不上幸福。不幸的孩子脾氣怪也是常有的。
呀,差點兒忘了。李淵還有一個兒子,只是不是竇夫人生的,而是妾萬氏所生,是他的第五個兒子,本叫李稚詮,後來改叫李智雲。是個幾乎沒有記載的小孩,死得也很早,也就是他的死,略有可說,後面會提到。

至於李世民,既然是時代主角和故事主角,那麼記載相應就多一些。
取名事件以後,第一個有關的記錄是個孤立的事件,就是李世民九歲的時候,好像得過一場重病,差一點兒死掉。李淵在一個寺院裡祈福,就是諸如「如果能讓我兒子活下來,我就捐多少多少錢重塑金身」一類。後來李世民病好以後,李淵確實造了一座佛像還願,並刻石記載塑像的原因,那個碑流傳了下來,所以這個記載也就流傳了下來。這裡比較值得玩味的是,李淵和李世民,骨子裡其實是要抑佛的。但他們也不會像當初周武帝那樣「滅佛」,而且,隋文帝是在尼姑庵長大,即位後改變武帝的政策大肆崇佛,對李淵和李世民也同樣有影響。這也是為什麼李世民後來會接見玄奘並給他翻譯經書的便利,儘管他的總體政策是抑佛尊儒。

接下來有前章提到過的,楊廣在雁門關被圍困時,李世民參加了前去營救的隊伍,以及,後來在他父親討伐「盜賊」的戰鬥中參加戰鬥有所戰績的事。這裡就要比較詳細地說明一下。因為所有有關的資料都不在手邊,我這裡完全憑記憶來寫,年代若有失誤處請原諒(不過應該沒有記錯)。

隋大業十年,皇帝楊廣不顧眾多大臣的反對和民間的怨聲載道,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征高麗之役。這一次,楊廣和以前兩次一樣,組織了近似遊行隊伍的華麗軍團,甚至帶上了他的後宮佳麗同行。本來在隋文之世已經被隋分裂並臣服於隋的東突厥心懷異志,儘管隋的宗室女子義成公主是突厥的可汗敦。當隋軍走到雁門關附近,突厥大軍忽然出現,把隋軍逼入雁門關城內,並進而包圍了雁門關。本質上並不會打仗的皇帝十分驚慌,抱著自己的幼子痛哭,在隨駕大臣們的勸說下,皇帝採取了四個措施:一,宣佈遠征高麗的行動取消,並許諾不再遠征;二,以重賞鼓勵雁門關將士死守;三,利用雁門關外的河流漂出檄文,令天下兵馬至雁門關救援;四,派人混出去,送信給義成公主,讓她想辦法騙突厥可汗退兵。

這些計策奏效了。而在四方雲集的援軍中,有一支由留守長安的雲定興將軍(此人在歷史上是有名的佞臣)率領的隊伍裡,有一位十六歲(虛歲十七歲)的少年,也就是李世民了。史書裡說,雲定興的倉促集結起來的軍隊不多,李世民便向他建議,多設旌旗多張響鼓騙突厥人,做出一副大軍到來的樣子,這應該有一定作用。而且後世分析,李淵也曾經有一次,在邊境上和突厥作戰,手下的兵少,他也是虛張聲勢嚇唬人,所以可以說是「家學淵博」。

值得一提的,是率領另一支援軍的首領,此人姓王名世充,對唐初歷史有所瞭解的人,對他應該不陌生吧。王世充在前來救援的途中天天痛哭流涕,睡在草堆而不是床鋪上表示他對皇帝的忠心。當突厥兵退後,皇帝反悔了,沒有把曾經許諾的賞賜給死守和救援的將士們,但仍然大大賞賜了王世充,並因此對其信任有加,在最後決定去江都時把東都的軍事大權交給了王世充。

無論李世民是否真的在雁門關一役中有所貢獻,反正他肯定是沒有得到賞賜的。看來這以後他就去了當時在做山西河東慰撫大使的父親身邊。之後,李淵在大業十三年成為太原留守,和號「厲山飛」的「盜賊」作戰,「盜賊」的聲勢很大,不過終究還只是一群沒有組織性的烏合之眾,在開始的不利以後,李氏父子就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史書的說法是,剛開始,李淵以數千人與數萬「盜賊」交戰,暫時被包圍,李世民即率領包括李家家奴(可以想像,在一個號稱軍事貴族的家庭裡,家奴在很大程度上是用軍事方法來訓練的)的一小隊人衝進包圍圈,「盜賊」們混亂了,兩父子趁機一起發動攻勢,剿滅了這股敵人。自然,真正的問題是,在當時,「盜賊」是剿也剿不完的。這裡個人認為倒也不必用「鎮壓農民起義」這樣的大義名分來過分苛責李氏父子,因為實在難以想像,以他們的立場,會在當時不遵從皇帝的命令來「剿匪」。實則隋末好些個「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都在另一個方面,恰恰是有名的清官和能吏,相反,確實有不少的「盜賊」並沒有清醒的政治頭腦(當然也不能苛責他們)而帶有盲目的破壞性。
至於篇首那個故事,因為老杜是有名的做事嚴謹的人,他記下的故事應該還是有一定真實性,所以也把它寫了下來,只是不清楚發生的具體時間。

可以看出一點,李世民有很多時候是跟隨李淵游宦。比如說他在四歲上得名,當時李淵就在做某州的刺史,而他就在李淵身邊。九歲生病事件的碑文,也是在李淵另一個任職的州裡發現的。當然更不用說,不跟在李淵身邊,李世民不可能參加李淵討伐「盜賊」的戰鬥。還有有名的太原起兵,李淵的家眷,包括建成幾兄弟都在老家,而李世民卻是唯一跟在他身邊的親人。

實際上,有很多人相信,至少在李世民勢力逐漸坐大以前,李淵對李世民的感情比對李建成深。人都說「生恩不如養恩」,像李世民是李淵看著長大的,而長年在外游宦的他,不可能有太多時候直接撫育留在老家祖母身邊的其他幾個兒子。於是就有很多不同的說法產生:

支持李世民反對李淵、李建成的一派認為,李淵本來是更喜歡李世民,把建成立為太子是因為封建制度的關係。當李世民立了很多戰功以後,李建成卻很糊塗無能,於是李淵起了改立太子的念頭。可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卻靠討好後宮嬪妃及得寵的佞臣迷惑了晚年糊塗耳朵軟的李淵,再加上李淵很懶散,和積極進取的李世民政見也不合。這是導致李淵堅持不改立太子以及玄武門之變的原因。這一派人最多,特別是傳統的史學家。

支持李世民也支持李淵反對李建成的一派認為,李淵本來是更喜歡李世民,也一直更喜歡李世民,但又被立長不立幼的封建制度束縛,再加上他太多謹慎的個性,一時沒做決斷,導致了玄武門之變。這一派人最少,好像有點太過標新立異,因為很難和大量史冊的記載吻合。

即使不反對李世民但更加同情李淵特別是李建成的一派認為,李淵本來是更喜歡李世民,後來在感情上也是沒有太大改變。但是,李淵明智地認識到隋亡的教訓,他也明智地認識到自己的這個次子和楊廣是如此驚人地相似。而李建成是個很好的太子,李淵完全想不出他有什麼理由要廢掉建成,他的清醒的政治頭腦讓他絕不能讓李世民做太子,相反,他還要大力削弱李世民過分的權力,這個權力是對李淵的皇位、對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甚至是對國家正常行政的危害。問題是,李淵心腸總比較軟,是很有點捨不得重責李世民的,另外還是很欣賞和很需要李世民卓越的軍事才能,結果沒有果斷處理這個次子的勢力尾大不掉的問題,導致玄武門之變。這一派好像是現在比較多的「新派」歷史學家的觀點。而這一派觀點形成的小說,也非常有趣,裡面都會寫到一個更任性的李世民和一個更睿智的李建成和一個悲哀的父親李淵。

還有一派,好像是屬於那種比較階級論的。總之這三父子都不是好東西,每個人都又狡猾又貪婪又壞,彼此都陰謀相對,只不過是一個更狠的壞蛋幹掉另外兩個--哈哈!^^

至於具體的事實,還是寫到武德年的後半段再說吧。
李世民年輕時代的愛好,能得到證實的有騎射、書法和圍棋。據他自己說,年輕時是不太喜歡讀書的,整天飛鷹鬥狗,博奕交遊,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來說,好像是貴族子弟的習慣。關隴集團,全稱「關隴軍事貴族集團」,「軍事」二字,可不是亂加的。這個集團武風濃烈。李淵是靠射箭追到他的妻子,李世民的騎射之術更是非常有名。後面會提到,第一,他在唐軍的騎兵兵種的發展上起了很關鍵的作用;第二,李世民的弓箭是有名的長弓大箭,制度比其他弓箭大了一倍,射程極遠,連善射的突厥人都「驚為神人」;第三,騎術也是,別的不提,「昭陵六駿」的名氣大家都知道,愛馬善騎馬,才會讓人花那麼大心力來雕他的愛馬嘛。

雖說李世民自己說「不愛讀書」,書法和圍棋卻是非常風雅的愛好。李世民喜歡王羲之飄逸出神的書法,有關的故事太有名了,什麼《蘭亭序》的故事啊,什麼他親自為王羲之做傳的故事啊,什麼大臣以書法得到賞識的故事啊,其實剛當上秦王,李世民就開始叫人收集王羲之的字帖,而他自己的書法也說是很不錯。李世民的書法據說很有名的「飛白」的寫法。但有一點很好玩,這位以赫赫武功出名的帝王,無論是書法,還是他後來愛好的詩歌,都以「漂亮有餘氣骨不足」傳世。好像據說很多名將,書法都是未必漂亮,但如戈如劍,鋒芒逼人。而李世民的書法和他喜歡的書法卻是圓潤秀氣,嫵媚十足。其實所謂字如其人,應該是個誤會吧,否則要說寫的字有骨感,亡國的北宋徽宗的瘦金體就崢嶸嶙峋,可他的個性裡又哪裡看得出崢嶸嶙峋來?隨便一提,李世民雖然以善戰聞名,然他死後的謚號是「文」,後來才改作「文武聖皇帝」,而唐朝人一般以「文皇帝」來指代李世民。

至於圍棋,老實說,最有名的故事就是《虯髯客傳》那個虛構的小說裡李世民和虯髯客下棋下嬴了的故事。以至於明末清初的明遺民笑笑什麼什麼的傢伙大放厥詞,說什麼「小秦王勝枯棋幾道」就得了天下,真是失敗者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胡說八道。不過我曾經看過的最精彩的講這個故事的是:李世民和虯髯客開始下棋,虯髯客搶了黑子先下,他把幾個黑子擺到四角上(下圍棋邊角容易做活,因此一般都是從角上開始下起),說「我以數子守四方(還記得漢高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嗎)」。李世民便持一顆白子下在正中的「天元」位置,說「我以一子定中原」。於是虯髯客頹然歎息,知道自己遠遠地輸給了李世民。


接下來,還必須再講述另一家人的故事。
隋文帝統一中國後,和所有的中國王朝一樣,面臨著來自北邊草原民族的威脅。在這個時代,中國北邊草原上有力量的遊牧民族是突厥人。和中國歷史上大多數其他時間不一樣,突厥是從西方遷徙而來的(而其他很多有力量的遊牧民族是從現在東北那個地方發源的,包括匈奴、鮮卑、柔然、蒙古、女真等等),現在世界上也有很多突厥人,包括土耳其人(土耳其就是「突厥」的另一個音譯),伊朗人,阿富汗人(熱點哦^^)、車臣人等等。像中國新疆也有不少民族是突厥血統,老外經常把新疆不叫新疆叫「東突厥斯坦」就是這個原因。

哈哈,扯得有點遠了。隋文帝的時候,突厥非常強大。這讓文帝很頭痛,他想著該怎麼對付這個強大的對手呢?這時一個大臣站出來,向文帝獻策,認為突厥作為遊牧民族的強大行國,最大的弱點就是內部不穩定,部落仇恨和爭權奪利太激烈。這位大臣姓長孫名晟,他的意見就是靠反間計來分化強大的突厥。長孫晟的意見被採納了,他也被任命為出使突厥的使節,暗裡搞破壞活動。長孫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物,他來到突厥,很能討突厥人喜歡,卻在背後干了很多「壞事」,成功地挑撥了突厥兩位可汗的關係,並最終使突厥分裂成東、西兩部分。然後,長孫晟把隋的義成公主送到東突厥和親,率領隋軍幫助東突厥打敗西突厥。這樣,西突厥沒有能力再威脅隋朝,東突厥的啟民可汗也向隋臣服。

在為隋室取得這樣一個對外的大成果的同時,長孫晟參與到文帝兩子的皇位爭奪中。長孫晟是站在楊廣一方的,在仁壽四年(就是文帝死的那一年)那個嫌疑很重的夜晚,率領侍衛包圍文帝寢宮的太子心腹中,就有長孫晟的身影。楊廣即位後,長孫晟繼續受到新帝的重用,不過,這時候他的年紀也不小了,終於在隋大業五年,也就是隋室最盛的時候,可以說是「幸福」地逝世。長孫晟的子女,在他死後都得到皇帝大量的賞賜,但也不是全部,至少有一雙子女,被完全隔離在長孫家的幸福和榮譽之外了。

前章講過,隋的前身是北周,北周大部分時間都和名為北齊的王朝共同割據中國北方,最後是北周戰勝了北齊,統一長江以北。北齊的王室姓高,亡國後,一部分「頑固分子」被殺,另一部分則投降了北周。在投降的高姓家族中,有一個北齊的親王樂安王,名字好像是叫高勵,在北周和之後的隋任官。但高勵晚年因事受到處罰,而他的子女也並不幸福。高勵究竟有幾個子女,歷史上記載不詳,見諸史冊的只提到兩個。一個是高勵的兒子,姓高名儉子士廉,這位據說「面貌如畫」的公子,因為家族是亡國皇室這樣非常敏感的地位,所以在年輕的時候在終南山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在家閉門讀書。後來,在族人的勸說下,高儉參加隋的科舉考試,以「甲第」(第一等)的優異成績高中。不過高儉在隋的職務並不高,是一個低品級的閒職。

高儉有一個妹妹,就嫁給前面提到的長孫晟為繼室,並育有一子一女。長孫晟的年齡比高家小姐大了至少二十多歲三十歲,當長孫晟死了以後,一個通常會出現的問題就擺在高氏面前。長孫晟前妻所生的年長兒女,顯然對高氏以及高氏所生的一雙兒女沒有好感。主要是一個叫做長孫安業的,把高氏和她的兩個年幼的孩子(應該都還不超過十歲)趕出了家門。高儉收留了被趕出來的妹妹和外甥。既然在這裡花了這麼多篇幅來記敘這個事件,那麼毫無疑問,高氏和長孫晟所生的一子一女,正是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
長孫無忌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唐國公次子李世民。李世民應該是經常出入長孫無忌所居住的高儉舅舅的家庭,並深得高儉愛重。綜合史書來看,當初李世民的生母竇夫人因為是很出眾的聰睿美女,長孫晟曾有意和李家聯姻,到這時候,高儉就直接促成了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婚姻。

推算起來,當時是隋大業九年,正是隋煬帝第二次征高麗。負責隋軍後勤的楊素之子楊玄感突然起兵造反,結果因為他的戰略失誤,最後戰敗身亡。此變以後,大批曾和楊素有關聯的官員倒了霉,高儉也因為曾經和兵部尚書斛斯政交遊,而斛斯政卻是和楊玄感勾結的,這樣,高儉被貶為硃鳶主薄,硃鳶遠在嶺南,即現在的廣州一代,在當時那是非常非常遙遠的蠻荒之地。當時看來,高儉這一去,活著回來的可能性不大。他把家產變賣了,把錢分作兩份,一份留給年邁的母親,一份就給了孤寡無依的妹妹。臨走前,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婚禮被舉行,一個迷信的故事就是當長孫皇后歸寧回到舅舅家時,出現了一個吉兆,經過占卜以後,似乎預言這位被家族遺棄的女孩(當時長孫皇后才十三歲)有「后妃之兆」。

有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樣一個婚禮,標誌著作為軍事貴族的關西李家和作為文化貴族的關東高家,在勢力集團層次上的一個結合。以及,長孫無忌及高儉和諸如房玄齡、杜如晦、薛道衡、顏師古之類的文化名人有很多交往,而這些人,正是未來秦王府十八學士和貞觀年間文臣系列的骨幹分子。因此可見,對將來所謂有「太平天子」命運的李世民而言,這個婚姻和友誼,是相當重要的。

在李世民結婚的同年稍早,李淵因為採納已經過世的妻子的建議,通過奉承皇帝取得殿內少監的職位,又遷衛尉少卿。品級雖然沒有上升,但實權增加了。在楊廣第二次東征高麗的大軍中,李淵也負責後勤的工作,這使他比許多人先一步知曉楊玄感叛亂的消息。消息是兩個人帶來的,一個是李淵的妻兄和皇帝的另一個表兄弟竇抗,另一個是李淵的朋友和皇帝的女婿宇文士及。這兩個人都有勸李淵趁亂起事的意思,李淵經過考慮,覺得還不是背叛隋室的時機,便把楊玄感叛亂的消息密報皇帝。儘管不久後,在李淵生病的時候,皇帝曾很冷酷地問李淵的外甥女王氏「可得死否」,然,李淵還是得到楊廣的部分信任,逐漸掌握有價值的兵權。

四年後積極參加太原起兵力勸父親背叛隋室的李世民在整個事件中並無有關的記載,正如後來李淵指著宇文士及笑說的:
「彼與我論天下事,逮今六七年,公等皆在其後矣。」
李世民在此時,仍是一個「末座少年」而已。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園荒一古徑,苔平半階斜(音xia)。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過舊宅》 唐.李世民

剛剛翻過一篇非常傳統的李世民傳,借用一下開頭吧。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公元617年)初。
北方重鎮太原。
已然是春寒料峭,黃昏時分,暮雲低垂,大地蒼茫。
太原府所在地晉陽縣衙監獄內。
時年十九(虛歲二十)歲的李世民著急地趕了來,眼前,正有一件突如其來的大事,令得這位素來不知懼畏為何物的天之驕子,也不禁流露出焦急憂慮的神色來。
當然,不是因為劉文靜。
史載之李世民於獄中探望劉文靜的故事十分有名,那一次探監中似乎是李世民第一次向外人表露自己的雄心(野心),他們用「成湯、漢高、光武、魏武」這些有名的開國之君相論。然則,在著作於唐初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內,顯然還不可能記述那一次探監。畢竟,在武德(李淵的年號)年的絕大部分時間裡,李世民已秦王的身份,如果被人知道說出自比歷代開國之君的話,是非常危險的。
而《大唐創業起居注》裡,卻有另一段在一般正史(如新、舊《唐書》)中未曾記載的對話,一段李世民和另一個被押犯人的對話。
這段對話中,主角不是李世民。

先說點題外話。
首先,一直覺得有點啼笑皆非的,是過去好些個野史小說裡說李淵家族「世鎮太原」。也不知道小說言家是怎麼個想法,為什麼會做這麼荒謬的設定。實則,李淵在隋大業十三年之前,從來沒有做過半次「太原留守」,再說,都經過秦漢的制度改革了,又不是三代的封建行政,哪裡會有人「世鎮XX處」。勉強要算的話,他在太原附近的樓煩郡倒幹過一陣子,並且,在隋大業十一年後,其山西河北招撫大使的職務的活動範圍,也在太原附近。

其次,關於李淵於大業十三年初任職太原留守,到大業十三年六月甲子起兵,再到大業十三年十月攻克長安這短短不到一年所發生的種種故事,至少有兩套版本傳世。一套是寫於唐武德初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另一套是寫於唐高宗李治年間的《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後兩本的相關故事,保留在唐亡後所著的新、舊《唐書》內。這兩個版本的差別是不小的,為此,就涉及到一個究竟誰更真實的問題。
因為在傳統的史學評價中,李世民有著相當高的歷史地位,故而,過去的大部分歷史學家都以讚美李世民貶低李淵的《高祖、太宗實錄》為實,這就是為什麼後人要依據這兩本實錄來寫有關唐的正史的原因。而到了現代,無疑很多觀點變化了,何況就是古時候,持不同見解的歷史學家依舊是存在的。對李世民的讚美大大減少,人們轉而開始注意李淵及李建成這兩個玄武門政變之失敗者對唐開國的貢獻,這樣,主要以李淵為主角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就成了研究太原起兵的重要依據。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一點,《大唐創業起居注》也不像有的人形容的那麼權威。什麼「唐初的歷史,創業起居注才是真實的」這樣的說法,也是不一定站得住腳的。這一點兒也不奇怪。試想,既然高宗朝的《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有溢美李世民貶低李淵的傾向,那麼,就在李淵眼皮子底下寫出來的《創業起居注》,必然也是溢美李淵的,其實確實如此,因為那裡面的李淵,簡直就是完美的皇帝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正如李世民也絕不是一個完美的皇帝一樣。又及,當時李建成也是正牌的太子。而李世民卻是剛剛坐上才秦王戰功和名聲都不顯赫,成為這父子三人中最被忽略的對象也不奇怪。但這也間接可以證明,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之中,確實並不是主角,否則不可能說在起居注寫作的時候,他的戰功和名聲都不顯赫。李淵主動地主導了太原起兵這一點是應該沒疑問的,李世民充其量起到的,只是一個「重要的配角」的作用。

最後,《大唐創業起居注》存在的其他問題也不少,如完全以李淵為中心,其他人的記載十分貧乏,缺漏極多。編撰混亂,時間先後不統一。所以,新、舊《唐書》依舊是考察這一段歷史不可或缺的資料。在下面開始正式敘述的時候,盡量把兩套版本裡不同的記載和觀點都擺出來。
隋,大業十三年,李淵被委任為太原留守。
在李淵以前,有史可稽的太原太守是楊廣的孫子代王楊侑,一個在大業十三年正好十三歲的悲劇性的少年。楊侑在本章稍後還會和李氏父子產生孽緣,在這裡,只簡單提提他在李淵之前成為太原太守的原因。
有一個迷信的說法,這個說法顯然因為李氏父子的發達而被大肆渲染和誇張了,甚至可能是後來偽造的。據說在隋大業初年,有人說太原附近有「王氣」。恰在北地「巡幸」的楊廣命人於太原築晉陽宮「厭之」,後來,便任命自己的孫子楊侑為太原太守,表示這道「王氣」是為楊家而不是為別的什麼人而發出的。其實這個傳說在後代的小說裡使用過多次,如著名的《虯髯客傳》,李靖就聽人說「太原有王氣」,因此跑到太原去見李世民的,當然,那個故事更是瞎編的,全無可信之處。
有一件也許可以說明為什麼後來有好些小說家把李氏家族描繪成「世鎮太原」。在遠古時代,傳說中的堯帝的後代被封在「唐國」,後來幾經變遷,遠古的「唐國」之地,正是後來的太原。這一點,對爵位是「唐國公」(到了這個時候,「唐國公」已經沒有封地僅僅是一種榮譽稱號)的李淵來說,被委任為太原留守真是一個很好的兆頭。正如《大唐創業起居注》裡所記,李淵很高興地告訴當時在他身邊唯一的親人,次子李世民說「唐固吾國,太原即其 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與而不取,禍將斯及。」而相關的記載,在新、舊《唐書》中未見,顯然這幾句話很能證明李淵並不是被動而是主動起意謀求天下的。
同理,新舊《唐書》不載而《大唐創業起居注》記載的另一個事跡是李淵命李建成在河東老家「潛結英俊」,命李世民在太原任上「密招豪友」。這被所有更同情李淵李建成的人作為李淵和李建成都對太原起兵做了突出貢獻的明證之一。考慮到在楊玄感叛亂時李淵就表現出來的雄心(野心),如前章所述。還有,新舊《唐書》裡也抹不過去的,在太原時代,更多的「首義功臣」是依附李淵而非李世民,他們都因單獨向李淵建議造反而被李淵信任重用,由此可知,李淵在這個時候比新舊《唐書》裡記載的顯得更積極是無庸置疑的。
但有一點,即使非常同情李淵李建成的人也基本同意的,是李世民確實有比他父親更積極的行動傾向。李淵,前章談到過,他的童年、少年、青年乃至中年都是在非常壓抑的環境裡度過的,無論隋文還是隋煬,都對大臣,特別是關隴舊同僚十分猜忌,李淵好在是隋文疼愛的外甥才沒有性命之憂,可也過得膽戰心驚,尤其在隋煬即位後。於是李淵養成了太過謹慎的性格,再加上年紀大了,年紀大的人通常都是更老奸巨滑但也更前怕狼後怕虎。這一點,即使在《大唐創業起居注》裡也有痕跡,就是開篇提到的李淵被捕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突厥進犯太原附近的馬邑郡,李淵有兩個派來監視他的副留守,王威和高君雅,他就把高君雅派出去和馬邑太守王仁恭一起對抗突厥。按《大唐創業起居注》的說法,高君雅自持是皇帝派來干監視任務的親信,不聽李淵的命令,自己胡來,再加上王恭仁的能力也差,導致全軍覆沒。李淵即不敢治高君雅的罪,卻讓皇帝楊廣大怒。楊廣派出使臣,「系帝(這裡指李淵)而斬恭仁」。這一被捕,李淵心中大後悔,因當時只有李世民在他身邊,他對李世民說「隋的氣數已盡,我家應繼符命(當時不是說有『桃李子,有天下』之語麼),可惜沒有早起兵,本來是憂慮你們兄弟沒有集齊。」,然後李淵就要李世民別和他死在一塊兒,趕快逃走,去找李建成起兵造反。李世民自然不願意就這樣逃走,勸李淵和他一起走。李淵則認為或者還有轉機,應該是考慮到如果他自己逃跑那麼到手的兵權就沒有了,寧願留在太原再看看還有沒有機會。李世民便也沒有走,數日後,居然楊廣真的又派了一個使臣來,放了李淵,也饒了王仁恭。當時天下已經大亂,從皇帝所在的江都到太原,道路很難通行,兩個使臣居然先後趕來,大家都認為是很神奇的事。當第二個使臣到達時,在城門職守的是溫彥博,溫氏一門是隋時有名的詩書學士之家,也是太原本地的豪族,早已依附李淵,他們得到消息後一陣風跑來向李淵報告,由此可知,即使當時沒有皇帝的赦免令,真的就能殺了李淵也是個問題啊。李淵自然大喜,在溫氏兄弟面前說的是「我這條命,以後的日子都是撿回來的」,轉過身卻對李世民說「天其以此使促吾,當見機而作」。也就是做出了起兵的決定。
以上就是《大唐創業起居注》裡記載的,從李淵任職太原到他決定起兵謀取天下的經過。
新舊《唐書》的記載自然不同。
李淵初到太原,天下大亂已經成為定數。幾度征討「盜賊」和突厥的戰役,雖然不一定失敗,但總沒有止境。李世民於是產生了背叛隋朝的野心,在太原和當地的豪強及諸多亡命之徒結交。在李世民結識的一干人等中,最突出和最有名的是晉陽令劉文靜。劉文靜的出身也是隋的官宦之家,在太原做了好一陣子的縣令,和當時也在太原做晉陽宮監的裴寂關係極好。當裴寂為天下大亂不知出路在哪裡而歎息的時候,劉文靜卻認為這就是豪傑發達的機會(這樣的心態好像也不大好誒)。據說當劉文靜見到隨父親來到太原的李世民後,對裴寂說道「唐公子,非常人也」,而裴寂卻還不以為然。在劉文靜和李世民交上朋友以後,突然不知怎麼有人發現劉文靜和著名的「反賊」李密有姻親關係,劉文靜被抓了起來關在牢裡。李世民前去探望,劉文靜就以「天下大亂,非(成)湯、(魏)武(曹操)、(漢)高(劉邦),(漢)光(武劉秀)不能定也」來挑動李世民,李世民立刻回以「你怎麼知道就沒有那樣的人呢」,表示他自己的雄心(野心)就是成為上述四位著名的開國君王那樣的人。於是兩人議定起兵之事,而這時候,李淵還一點兒也不知情。

李世民面臨的問題是,一切權力都在他父親而不是他自己手裡,因此他必須說服他的懦弱的父親。劉文靜出了個餿主意,讓李世民去和裴寂賭錢並故意輸給裴寂。裴寂的父親做過官,早死,被兄長養大的他十分貧困,卻是很愛賭錢飲酒美女之種種花錢的消遣,也因為這樣,和李淵居然成了很好的知己。在從李世民手裡贏了大把大把的財物(突然想起來那時候沒有鈔票,哈哈)以後,裴寂沒辦法脫身了,被李世民要求向李淵鼓吹造反。

於是裴寂想了個更餿的主意(一說是李世民和劉文靜授意的),把李淵請到晉陽宮喝酒,灌醉了弄兩個宮裡的美女陪他上床。這兩個美女就是後來頗有名的張婕妤和尹貴妃(一說裴寂早就私下拿宮中美女侍奉李淵)。這下裴寂就藉著這個「事故」開始遊說李淵造反了,李世民也進來勸他的父親。李淵開始假裝不肯,嚷嚷著要送李世民見官法辦,當然不過是說說而已,李世民回了一句「要送官就送吧」之類的話,李淵就改口說「吾愛汝,豈忍告汝邪」,同意了李世民的請求,並消極地加上一句「今後破家亡身也由你,化家為國也由你」。然後,就是前面提到的,和突厥交戰不利,楊廣派人來追究李淵的責任的事件,李淵對隋室的最後一點點忠心和對起兵的最後一點點擔心都沒有了,從此以比較積極的態度開始籌備起兵造反的事宜。

接下來的部分,詳略雖有不同,但兩個版本裡都差不多,所以綜合起來講。
準備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籌兵。依據當時的制度,李淵手下的兵力不多,大約就在幾千人。而沒有皇帝的詔書私自募兵是有罪的。可是當時已經是天下大亂,皇帝的命令在江都出不來,大臣的請示也送不到江都。除了殺不完的「盜賊」,不斷騷擾邊境的突厥,馬邑太守王仁恭被手下劉武周所殺,劉武周造反,聯合突厥,聲勢非常驚人。面對著太原周圍險惡的軍事形勢,李淵沒有費多大勁,就得到了包括兩位副留守在內的僚屬們的一致贊同開始招募士兵。這樣,李淵就募集到兩、三萬的兵力。

為了不讓副留守疑心,李淵故意不過問募兵的事。而兩位副留守,因為對軍事本來就不在行,高君雅更有之前戰敗的包袱,也無法過問募兵的問題。李淵把這支軍隊交給了這樣兩個人來率領,一個叫長孫順德,一個叫劉弘基。長孫順德是皇帝的侍衛,可是在征高麗的戰役裡卻做了逃兵,他是長孫無忌兄妹的族叔,長孫兄妹雖然是異母哥哥長孫安世被趕出了長孫家,一則這和長孫順德也沒什麼關係,他也只算個遠方親戚;二則李淵和長孫順德倒是朋友,所以他跑到李淵那裡躲起來,也和李世民關係很好。劉弘基則是個盜馬賊,亡命太原,靠李世民搭上李淵這條船。最後,用《大唐創業起居注》裡的話來說,就是李淵讓這些兵馬「總取秦王部分」,即由李世民控制這支新軍,他甚至授意李世民把軍隊駐紮在名為「興國寺」的寺院內,因為這個名字裡的寓意是如此明顯而吉利。

越來越明顯的現象證明李淵決不是照他口頭上所說的那樣在為隋室招募軍隊,王威、高君雅因此而產生疑問一點兒也不奇怪。不過,在兵權完全掌握在李淵手裡的這個時候,他們是無所作為的。他們找到幫忙對付李淵的人,晉陽鄉長劉世龍和行軍司鎧武士鑊都秘密「勾結」李淵,把他們給出賣了。李淵決定先發致人,令劉文靜找到鷹揚府司馬劉政會這個人來誣告王威和高君雅勾結突厥,李世民則率軍在外埋伏捕捉。恰好沒幾天突厥大軍進犯太原,李淵就以此為借口殺了兩位礙眼的副留守。

不過,李淵沒有預料到的,是他仍舊被人告發了,甚至比他的兩位副留守更早就看出了他的野心。就在鄰郡,那位和他一起獲罪的王仁恭王太守手下有一個小小的郡丞,一個在未來名聲顯赫的大人物,著名的李衛公李靖是也。這裡不用說,《虯髯客傳》裡那個和紅拂私奔和虯髯客結義的李靖是不存在的,真實的李靖出身即高,是隋名將韓擒虎的外甥,青年時代更得到當時還活著的楊素的賞識。不過,這一年已經快四十的李靖看來過得並不得意,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在這個時候表現出忠於隋室的決心。李靖在更早的時候,當時應該李淵都才剛做上太原留守,還在和王仁恭一快兒對付突厥,他發現李淵暗中的「異動」。很明顯,王仁恭是不會相信李靖對李淵的看法的,不能擅離職守的李靖就用了極端的手段來開始告發李淵的行程。他故意犯法,就可以被捉起來送到江都問罪。史料中顯示,李靖應該是走到長安後就沒辦法前進了。因為這時候正是著名的瓦崗軍全盛的時候,瓦崗軍主要的活動範圍正在長安出潼關到洛陽的這段道路上,正好把李靖東去的路給堵住了。後來,李靖落在攻破長安的唐軍手裡,他的「陰謀」被揭發,而他幾乎因此斷送了還沒有輝煌的生命,此是後話。至於現在,李靖卻從某個方面來說是幸運的。因為應該就在他離開馬邑後沒多少日子,如前面提到的,王仁恭被劉武周所殺,劉武周依附突厥,稱定楊可汗,造反了。如果李靖這時候還留在馬邑,最大的可能是被殺,稍好一點就是成為劉武周的下屬,如果是後一種的話,甚至將來有可能和李世民在戰場上兵戎相見吧。

回過頭來繼續看李淵父子,借突厥進犯殺二副留守後,李淵自己卻和突厥開始「勾結」起來。其實這也不算什麼了,在那個時代,這點子「漢奸」還不算問題,當時北方起兵的各大勢力,從劉武周輩到李唐,到後來的王世充竇建德,幾乎沒有不和突厥「勾結」的。突厥是巴不得看到中國越亂越好,當時的歷史事實已經很雄辯地證明了,經過魏晉南北朝四百多年變亂後融合的新漢人非常富有活力與進取心,又有比遊牧民族更好的組織能力和文明程度,只要當時中國(那時候突厥還不算中國咯)統一和穩定,突厥就必然衰落,但如果中國亂起來,突厥卻能趁機會坐大。突厥一個勁慫恿李淵正式「造反」,畢竟當時也看不出李家就能統一天下。李淵出於他的考慮,拒絕了這種做法,而是以隋大將軍的名義「勤王」起兵,並號起兵將士為「義士」。用李淵自嘲的話(在兩個版本裡均有提到)來說,這就叫「掩耳盜鈴」。

李淵是非常精明的,他很清楚地看到三、四百年亂世中,統治集團內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篡亂相繼」,政權很不穩定。楊家就是靠篡位爬上皇位的,這造成了隋室君臣間矛盾尖銳。這樣的問題不是可以用「統治集團本來就是一群壞東西」來簡單看待的,實則統治集團的穩定對國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李淵努力要維持一個大義的名分,即使這樣是「掩耳盜鈴」。
這時候是這樣考慮,後來李淵堅持不改立太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這種考慮的。其實事實也證明,後來李世民殺兄奪位,這樣一種「准篡位」的行為,對後來唐朝的政治穩定也是同樣有損害的。這是後話,不提。

在和突厥一來一往各懲心機的當兒,李建成和李元吉也到了太原。
在這裡,要注意到的是,《大唐創業起居注》裡根本沒有提過平陽公主和柴紹,也沒有提李淵庶出的第五個兒子李智雲等等眾人的事跡,大概因為起居注這種文體,主要是記載君王言行,所以其他人都忽略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歷史學家僅僅把《大唐創業起居注》作為參考主要還是看新舊《唐書》的一個重要原因。

根據新舊《唐書》,李建成、李元吉,還有和他們一起來太原的柴紹的行程並不平安。
看來,在長安的忠於隋室的主事大臣們這時也得到消息說李淵會反,至於消息具體來自什麼地方,沒有說明,或者是因為李淵殺了兩個副留守,雖然他找到了理由,又或者是流言,更或者是李靖之類的人的告發,甚或李淵一家本來就是「重點監視對像」,只要他們一有異動,就會被認為是「謀反」。總之,李建成兄弟和柴紹是「逃」出隋室官吏追捕來到太原的。李家最小的孩子,李淵的妾萬氏所生的李智雲,據《舊唐書》記載,當時只有十四歲,李建成覺得帶這麼小的弟弟逃命很困難,就沒有帶他一起走,這樣,他被隋室官吏捉住,送了命。這就叫人不由很懷疑一點,李家的女眷們和其他小孩們呢?竇夫人是死了,還有李淵的妾們呢,還有李建成和李世民,也都是已經成婚的,如果沒問題,李建成應該連兒女都有了,因為他那時已二十九歲了,在古代,這個年齡還沒有子女的人,大概只有太監和尚和生育有問題的,李建成顯然哪一個都不是(他死的時候,光兒子就有六個了)。就是李世民,那時候應該沒有兒子(其長子應是在武德二年才出世),未必沒有妾所生的女兒,史書裡,在長孫皇后所生的大女兒(長孫皇后一共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長樂公主以前至少還有四個公主。這麼一大堆人,在十四歲的李智雲都不能攜帶的情況下,能夠跟著李建成李元吉一起逃?

又及,史載,李建成長子太原王李承宗早卒,那麼這位太原王是什麼時候死的,怎樣死的?不得而知。會不會就是在這個時候一起被殺?李建成這個長子在這時候應該已經出生。
結合起來看,柴紹其實也是,當他接到李淵叫他逃走的書信時(和李建成他們住在李氏河東老家不同,柴紹住在京城),他也沒有帶自己的妻子一起走。書裡是說平陽公主勸他一個人先跑,說「我們婦人家,不逃走也沒什麼關係」。須知,在那個時代,家裡的男子和男孩往往會成為被殺的對象,但女眷多半是不會殺的,對女子採取的是籍沒為奴的懲罰手段。所以柴紹扔了老婆跑掉,並不被人詬病,也沒有說李淵因為這樣不高興。

如此看來,李建成拋棄幼弟逃亡太原,也不是什麼不可以原諒的事,作一個猜測(僅僅是猜測,反正這也不是正式的論文^^),在當時十分危急的情況下,他只能帶少數有勇力的人逃走而已,李元吉雖然年紀也不算大,十六歲,但他是李家兄弟裡最強悍的一個呢,應該能和李建成一起走。其他的人,大概包括自己的子女吧,李建成也是帶不走啊!如果要說「心狠」的話,可真是他們父子兄弟,不,是那個階層的人的共同缺點(還是優點?)了。

追捕之急,從有一個細節可以看出。李建成當時並不抱希望逃到太原,因為毫無疑問,忠於隋的官員們在沿路已經設置了重重阻礙。他本來考慮先在長安附近紛起的「盜賊」中去躲一陣子,等他父親打過來。柴紹卻勸他一定要去太原,認為「盜賊」們十分不可靠,加上李建成大家都知道,是李淵嫡長子,最是隋室通緝的重點對象,很難保證「盜賊」們不會貪圖賞金把李建成買了,或者當作可居之奇貨,搞出什麼花樣來。這樣,李建成才辛苦捱到太原。

逃走和被捕的不止李建成李元吉柴紹,李家是豪門大族,親戚朋友一大堆的。
最著名的,平陽公主,說是「我們婦人家,不逃走也沒什麼關係」,可如果不就沒有娘子關了誒^^。大概當時確實對李氏的女眷不太在意,她又是嫁出去的女兒,所以平陽在家僕馬三寶侍奉下來到李家在武功縣的別宅(很巧,李世民也是在這裡出生的,應該是李家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吧),扳作男子以「李公子」的名義招納人手,更說服附近的「盜賊」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師利丘行恭等投誠,集兵七萬人之多,在長安附近連接攻克不少縣城,不久後唐軍渡河,進入京兆府,能不作一戰就包圍長安,然後很快攻克之,沒有這些支持是不可能的。

其次,李神通李神符兄弟。李神通的父親和李淵的父親是親兄弟,是李淵的堂弟,算很近的親戚關係了。史載李神通結交過很多「江湖」中的人物,隋軍追捕是就在這些人幫助下逃了出來,很淒慘地在山裡躲了好一陣,連吃的都幾乎找不到地過了一段日子後,終於和平陽公主的人匯合。所以,在後來李神通抱怨自己有「首義之功」反不如魏征等人地位高時,李世民開玩笑地說「叔父當初只知道逃命什麼都沒做啊」。而李神符命就更差了,居然也被捉住,他運氣好一點,沒有立即被殺,後來有想討好聲勢看上去不錯的李家父子的人幫他說情,一直關著沒送命,好不容易熬到唐軍攻克長安。

另外象李姓的「外家」,如李淵妻子一族的竇氏,李世民的妻兄長孫無忌都在逃或被捕。很遺憾的是完全不知道李建成的妻子出自何家,所以不清楚他的「外家」情況。前面還提到過長孫家的一員,長孫無忌的族叔長孫順德在太原,竇家也有一個在太原的,算來是李世民的「舅舅」一輩的人物,名叫竇琮。過去不知為什麼事和李世民關係處得很僵,到了太原後據說心裡很不安,李世民特別和他搞好關係,兩人也就相安無事。

回頭說太原。
李建成李元吉柴紹到了太原,李淵很高興,和突厥也「勾結」得差不多了,李淵正式起兵。遼山縣令高斌廉拒不從命,李淵命李建成、李世民一起率軍征討,並以他們年輕,又派前面提過的本地毫族溫氏兄弟之一溫大有指導參贊。這支軍隊是剛募集而成的,訓練缺乏,路上李氏兄弟兼顧練兵,據說是秋毫無犯了。有士兵偷了行軍路上平民家裡的東西,他們就用錢償還,教育但不重罰士兵,如此等等。這樣就得到士卒和百姓兩方面的忠誠和歡心,到了遼山縣所在的西河郡城下,並不禁止城內民眾出入,也使城內的人沒有堅守的決心。然後麼,三下兩下就把這個城給攻了下來,除了斬郡丞高德儒外其餘都沒有追究,也得到了好名聲。回軍,前後一共只用了九天時間,李淵大喜,說「以此用兵,天下橫行可也」 。是日,便決定了南下入關攻打長安的計劃。

這是太原起兵的「第一戰」,頗值得分析分析。
首先,李淵的心態。李淵其實並不確信他的兩個兒子的能力,無論是二十九歲已經快到而立之年其實並不「年輕」的李建成,還是一直在他身邊的李世民。李建成夠年長,但差不多沒有多少經驗,李世民跟在他父親身邊見識得多卻是毛頭一個。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淵才特別派了溫大有出來,千叮嚀萬囑咐他跟好自己兩個兒子。但李淵絕不會因為不確信他的兩個兒子的能力而另派他人。無疑,應該也不缺乏有經驗有年長的僚屬,比如溫大有不就是嗎,但李淵不能讓他們以統帥的身份立功,除了他自己的兒子親人外,李淵很少有時候讓外人做主帥,這一點,和隋文帝怎麼都要派其次子楊廣去做南征軍的「傀儡主帥」的心態是一樣的。李淵和隋文帝幾乎有同樣的毛病,他們見多了,也見怕了,被大臣輕易篡奪皇位這件事,所以在不信任自己的大臣這一點上,李淵和隋文乃至隋煬在骨子裡是有一拼的,儘管李淵在外表上要比隋文隋煬表現得溫和得多。這種心態,也不用去苛責,不過的確,比之李世民在貞觀四年征突厥一役中使用兩個「外人」(李靖李世勣)為最主要的統帥的氣度,還是差了點吧。

其次,西河一戰並不難,前面就提到過,在正常情況下,一個郡的兵力不過數千,且分散各處,執行的主要任務不是作戰而是更類似於今天警察的工作,所以西河的士兵是沒有戰鬥力的,在加上也沒有什麼有戰鬥經驗的人做守將,李建成雖然沒有經驗,李世民雖然年輕衝動,然則跟著他們一快兒去的大多數中下層軍官都是李淵幾年討伐「盜賊」出來的,軍隊素質其實不差。只要這兩兄弟不是太二世祖,又或自己鬧內訌,沒有勝不了的道理。事實是,李建成也好,李世民也好,都可以算是人尖子了,當然不會做那麼愚蠢的事。順便可以看看唐初的情形,再怎麼說李氏兄弟爭位,在天下未定的時候,在共同對抗「外人」的時候,他們是同心同德得很呢,光這一點李淵就很能自豪了,這就叫教育成功。

第三,西河本是小戰役,有什麼值得李淵那麼高興的呢,其實他不是不清楚,除了第一戰告捷有鼓舞士氣的作用外,李淵也就可以順理成章讓他的兒子們來掌握這個國家今後最重要的兵權,否則,以李建成李世民的資歷,在這以前肯定是不容易服眾的。這下子,他們有了首戰的軍功,很多人都會改變心態,不是僅僅把他們看作「唐公的兩個兒子」了。

攻下西河,之後一系列封官拜爵之事不必細說,李淵自封大將軍,以李建成為隴西公,統帥左軍,李世民為敦煌公,統帥右軍,李元吉太原郡守,留守後方,嘩啦啦大軍一拉,就直奔長安而去。
臨行前,劉文靜被派去出使突厥,正告李淵正式起兵的事宜,並請求突厥援助。李淵並不相信突厥,他自己就是老狐狸,突厥那點借刀亂中原的心理他清楚得很,因此李淵告戒劉文靜,多多地從突厥弄來馬匹就好(突厥馬是當時最好的馬的品種),至於突厥「援軍」,卻是越少越好。
從聲稱起「義旗」到正式向長安進發,一共有四十八天。
一百二十六天後,李淵就可以坐在長安的龍椅上樂搖搖了。

最後要說說在太原這短短半年多時間裡,究竟帶給李世民些什麼。
無論是父親主動還是自己主動,李世民都積極地參與到李淵的「造反大業」裡來,這一點無庸置疑。新舊《唐書》裡的記載不用說,就是《大唐創業起居注》裡也很明顯地可以看出,李淵這樣那樣的想法都在「謂(秦)王曰」,這樣那樣的手段都叫李世民出面去執行,這種參與程度,是遠在老家的李建成所缺乏的。

武德年間,李世民的勢力坐大,和李淵李建成抗衡,並最終奪得皇位,那麼他的勢力的第一個來源就是太原的「首義功臣」。
太原首義,其重要功臣分別在唐軍攻佔長安後得到「恕死」的恩惠,即我們現在說的「丹書鐵卷」那玩意兒的功能。一共有十七個人,其中,有三個人還是「恕二死」,他們就是李世民、裴寂和劉文靜。這三個人的關係也夠好玩,後面會提到,李世民自己就不說了,裴寂最後成了他的對頭,劉文靜則是公認的「秦王黨」,死得挺霉。

另外十四個「恕一死」者,前文提到的長孫順德、劉弘基就是,他們兩個不在話下,長孫順德是長孫家的人,劉弘基本是盜馬賊,因李世民才被賞識。
唐儉,父親和李淵是老朋友,他本人和李世民又是朋友,跑到太原來和李世民整日遊蕩,進而成為首義之臣,武德年間,為天策府長史(不會連什麼是天策府天策上將軍都不知道吧^^)。
殷嶠,本是江南南陳遺民子弟,入隋後他在太原下屬的縣城做小官吏,李淵起兵時被徵召,以文書工作好而做書記官一類的職務(江南來的人一般都「以文學顯」)。西河一役跟去了。後在渭北道元帥長史的任上,立了許多戰功,李淵即位後被封為吏部尚書。至於渭北道元帥大人是誰就不用說啦,當然是李世民了^^。之後殷嶠一直追隨李世民征伐,但在武德六年病死,李世民非常遺憾的一件事。

另外「派別」不明郎的有柴紹、竇琮,他們兩個前面提到過,都是李家的親戚,大概在爭位的時候以保持中立為準繩。另外有記載十分簡略的。有三個是活到貞觀時期繼續優哉的,因為李世民在宮廷政變勝利後繼續重用曾經依附李建成的人,所以也不能就這麼證明他們是中立或支持李世民,唉唉。有一個命不好,跟著李元吉守太原那陣做了李元吉丟失太原的替罪羊,被喀嚓喀嚓了。另外四個記載更簡略得可以,連他們有活到什麼時候都搞不清楚,根本不能討論了。

又,參與太原「首義」而沒有撈到「恕死」之賞且有記載的,還有若干個,其中:

段志玄,無賴少年,以其「剽果」成為太原諸無賴少年敬畏的對象,被李世民推舉給李淵,從李世民手下一個小軍頭做起,後來成為大將。據載李建成曾經賄賂過李世民身邊兩個人,一個是有名的尉遲恭尉遲敬德,一個就是段志玄。當然當然,記載的是他們都拒絕了賄賂。

溫氏三兄弟,溫大雅,溫大臨,溫大有。在隋朝的時候,有兩家以儒學名重當時,一個就是後來在唐著作儒家經典《五經正義》註釋《漢書》的顏師古顏家,另一個就是溫家。溫家最有名的是溫氏三兄弟大雅大臨大有,顏家最有名的則是顏氏父叔子思魯游秦師古。隋時,顏思魯與溫大雅俱事東宮,顏師古和溫大臨同直內史省,顏游秦和溫大有典校秘閣(秘閣就是楊廣修造的專門用來藏書的樓閣),就是一件當時很讓人傳揚的事。溫家兄弟也是太原豪門(那個時代如果說那家「家學淵博」的話,就是文化豪門了),因此李淵也十分器重他們兄弟,像溫大有在西河之戰中被派來指導李建成李世民,可惜後來他死得很早,在武德初年就過世了。溫大臨主要做外交的工作,到處跑來跑去勸別人歸順唐朝,後來又出使突厥等等,他以十分優雅的姿容和雄辯的口才出名,只要一出來就十分引人注目(要不怎麼會做外交嘛),甚至被拿來和同樣以姿容出眾和極善辭令出名的李世民相比較,有一次李淵譴李世民向近臣宣旨宴飲,等李世民宣完旨後,李淵問左右的人「和溫彥博(溫大臨字彥博)相比如何」。至於長兄溫大雅,一直管理李淵的文書,參與唐建國後典章制度的訂立,並擬訂詔書等。